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211追杀

袁阀 211追杀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时间,河北各地风起云涌,消息传到许都的曹操耳朵里,不由的惹的枭雄霸主仰天哈哈大笑,深赞荀攸这老狐狸智谋绝,计策毒辣,一道旨意将河北搞成一锅烂粥,端的是让人快哉,让袁熙兄弟狗咬狗去吧。

让曹操惊喜的是,事情还没过去多久,从冀州邺城方面,居然派来了一位使者,携带珍奇异宝以及北地特产,前来朝拜天子刘协。

但许都的明眼人心里都明白,朝拜天子只是个蒙蔽天下的幌子,袁谭得了冀州牧位,在政治上可以与袁熙分庭抗礼,惹得袁熙心忧前来讲和才是真的,这样就有的谈了。

不过派来的人倒是个没什么大名气的,叫作司马懿,不过其本人虽说没什么名头,但其父司马房,倒是曾对曹操有过提携之恩。

这一点,却是令两方的关系,有了一点缓和的余地,司马懿到了许都之后,在代表袁熙朝贡天子事完毕后,便立刻携带重礼求见曹操,怎奈曹操心怀叵测,有心晾袁熙一晾,故而一直以公务繁忙相托,不肯接见司马懿。

邺城东,李阳坡。

袁谭焦虑地盯着西边,一会后一队车马驶来,辛评、辛毗两兄弟跳下马车。

“仲治先生,邺城那里怎么样了?”袁谭焦急问道。

“大公子你还是晚了一步!主公有废长立幼之意,在下虽然已是隐隐有感,却不想主公却如此坚决唉,袁熙袁显奕,年仅20岁,又如何能与曹操抗衡,主公此举无异于自毁基业矣,可悲,可叹啊。”辛评不住叹息。

“二公子先一步,将消息传给审配他们。在邺城起事已经不可能。如今二公子挟大军回邺城,那里已被他们控制住。我看情势不妙,所以率家眷逃出城来,跟大公子会合。”

“难道我们,就如此放弃了么?我不服气!凭什么是他袁熙,为什么?”袁谭悲愤交加。

“粮草筹集起来了吗?逝者已矣,大公子也就无需再过多愤慨了,当务之急,却是先想办法保住性命,才是要紧的大事。为今之计只有迅速北上幽州以保xìng命,反攻冀州的事rì后再说。”辛评出言劝道,他还算理智。

“哎,如今袁熙势大,rì后当真还有机会吗?”袁谭反问道,他心里也没底。

“当初在青州,我们设计谋害袁熙,后来事败虽未捅破,但袁熙却又焉能不知?其对大公子你心下早有恨意!你此刻随军回返邺城奔丧,却不想想,袁熙焉能让你再活着回幽州?就算他顾及兄弟之情不杀你,只怕也会将你幽禁在邺城,一生寄其篱下,看起眼色,又如何能再有今番割据一州之地,雄踞一方的显赫日子?此番若回邺城,必再难见天日矣。不过事在人为。大公子您并非没有机会的。”

历史上,曹彰的下场,不就是辛评所推测的那样吗,最终被曹丕给软禁而郁郁而死吗。

辛评接着分析道:“只要连结外援,再请乌桓的蹋顿一同举兵,夺回冀州还是有胜算地。”

这算是一狗急跳墙的昏招了,历史上萧梁子孙,就是勾结了宇文泰,才让梁朝加速灭亡。

闻言,袁谭眼中一亮,兴奋道:“还是先生智高才深,粮草已经筹集得差不多,我们随时可以拔营北上。”

“不!大公子。”辛评制止了他,说道:“旁边还有青州军在窥视,他们未必会让公子您轻易北归。公子应当遣一大将统帅兵马,而您率少数轻骑速速回幽州,掌控局面。”

袁谭顿了顿后,看向旁边地朱灵:“那么,有劳将军代为统领这些兵马了。”

“不负公子重托。”朱灵沉声抱拳道,虽然知道不可为,但他仍旧接下了这个任务,食人俸禄分人之忧,不外如是。

袁绍死得突然,又时值夏末。所丧事筹办了五天也就要出殡下葬。冀州一众文武怀着焦虑不安的心情前去送葬。刘夫人哭得悲切再次晕厥在袁熙怀中。

袁熙心情也很坏,前两rì太史慈、段匹磾先袭击了幽州军辎重队。再攻克了幽州军中军,两次突袭将近万幽州军击溃。

但太史慈、段匹磾,并没有发现袁谭辛评等人地身影,主将朱灵在被袁熙军击败后,也率十几骑逃奔幽州。现在袁熙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张郃、郭淮两人身上,希望他们能迅速拿下涿县、蓟县两地。

而如今袁绍刚死,袁谭便偷偷的跑回了幽州,连个招呼都不打,摆明了心存反意。袁熙不是软柿子,既然他这个兄长对他已经是心存歹意,他就没有必要去等他大哥真反的时候,再想办法对付,那样恐怕就是真的晚了。

他袁熙可不是软柿子建文帝,他不会给袁谭成为朱棣的机会的,一切必须扼杀在萌芽之中,这也是为了袁家好,他如此安慰自己。

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其等袁谭去反,倒不如自己先出手,废去他的名声和羽翼,日后对付起来,却也省却了好些力气。

袁绍临死前的话的很清楚,“有你们兄弟在,何愁袁氏不兴,何愁天下不宁。”

可是,袁绍这才刚走,所有的事情,便立刻走向了下坡路。兄弟相残的狗血局面,果真是即将上演。

袁熙不希望这样,可是也没办法,世事如棋人如子,人是一种很卑微的生物,可以改变命运,却不能够掌控天道,即使是穿越者,也一样。

活在这个乱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许多的事情都不会,按照自己的预想发展。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袁熙何尝不想过一种这样的生活,可惜天不随人愿,帝王之家最无情。

他注定只能是,历史冥冥长河中的一位过,蝴蝶翅膀能改变世界的走向,却带动不了世界的发展。袁熙注定也只是,挣扎在乱世中的一名生存者而已,为了生存而刻苦拼搏。

大将军府。

从大将军袁绍入葬起,袁熙一连绝食五天,而接下来一段的时间,他几乎什么事都没做,把全部精力用在哭丧上面。

河北大臣也跟着没做别的事,把全部精力用来安慰他们的新主公袁熙了。

看着袁熙好像很傻,很天真,很虚伪,其实他这是在和原先河北众臣,确立新的君臣之分的一种手段罢了,不过不能为外人道也。

高柔首先劝说:“将军承受大将军交付的大业,抚临河北,责任至为重大,怎么能像一个平民为了讲究小节,而让身体受到过分伤害?”袁熙于是吃了一碗稀饭,但之后又继续绝食。

接下来各大河北文臣武将,全都到门外跪求袁熙,遵照先主袁绍的遗言,安葬后赶紧脱下丧服,让河北走向正轨。

袁熙不听,哭着下诏:“自从灾祸降临,恍惚之间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侍奉父亲的灵寝,仿佛他老人家仍在人世,你们竟然说把他老人家下葬离开,我实在不忍听!”

很虚伪对吗,很恶心对吗,但是确实有用,经过几次请袁熙的举动,新的君臣之分,也就是所谓的名分,就这样悄悄地确立了。

接下来几天,文臣武将不断上疏请求,袁熙终于松口,但只同意下葬,不同意脱掉丧服。

翌日,袁熙亲自前往方山的固陵,安排下葬事宜,下诏让平时出动的仪仗队全都停止,只保留武装近卫作临时戒备。

死了20天的袁绍,终于入土为安。百官都以为袁熙,终于不用再闹下去了,袁熙却仍不罢休,答应不再绝食,但坚持不脱丧服。

袁家长老袁基建议说:“我们的年纪都已衰老,但事奉历代袁家家主,对袁家的前例旧典,自问相当熟悉。回想祖先们故去之时,只有侍从灵柩的人才穿丧服,其他的人一律仍穿平时的衣服,一直遵循到今天,从来没有更改。听说大将军三餐吃饭,不满半碗,无论昼夜,不解除系在腰上的麻带,我们捶胸顿足,坐立不安,愿大将军稍微克制亲慕之情,遵守袁家立下的旧有典章制度。”

袁熙凄怆说道:“我哀痛到极点,伤害身体是常有的事,不必特别关注,我早晚吃稀饭,身体勉强可以维持,诸公何须忧虑。”

田丰和沮授也不赞同,袁熙放着政事不顾,而专心守孝,各种引经据典,希望袁熙回头,但袁熙见招拆招,总有他的道理,让群臣无语,到后来又耍起无赖,当众大哭。

并扬言如果不让他穿丧服,将三年不开口说话,也要把这套仪式走完,大家没有办法,只好联合上书:“您穿吧,您穿吧,真的,没关系的,别哭坏身子。”

其实,太宗宣武帝袁熙,之所以极尽虚伪地演这一出,就是为了淡化,之前袁家内部血腥政治的一种手段。

用这种强烈的孝道,来掩盖袁家不忠不义的事实,这也是为何大晋王朝建立后,提倡孝道而不是忠义的原因了。

太宗宣武帝袁熙,开国就不正,用忠义来激励国民,谁信?鬼信吗?所以只能以孝治天下,没办法,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罢了。

蓟县。

五百多轻骑,悄悄出现在蓟城外,为首的两员将领正是张郃、赵云。

因为要长途奔袭,袁熙又秘密派遣赵云,率两千骁骑协助张郃夺取幽州。

袁熙的命令是rì夜兼程袭取幽州,经过张郃、赵云、郭淮三人商议,由张郃、赵云两人率骁骑,马不停蹄地赶往涿县、蓟县两地诈城,郭淮率中军随后赶去接应。

蓟县守将胡范,是袁熙他大哥袁谭心腹,一个中年校尉。他将号称冀州传令官地张郃等人,恭敬地迎进城中府衙。

此时厅堂中剩下胡范、张郃、赵云,还有门外十余个胡范的卫士,然后宾主落座。

“有劳两位大人来传令,不知文书在哪?”胡范问道,他如此问也合乎情理。

赵云取出袁熙签发的文书,胡范仔细看了每一个细节,确信印信之类的都没错,但这份调令文书地内容,却是将他调到邺城。

此时袁绍身亡的消息,还未传到涿郡。但在曹袁决战这个节骨眼上,将胡范这样的要员,突然调到邺城任职,那就太可疑了。

“两位大人,请先下去歇息,等我办完交接,就动身前往邺城续职。”胡范答道。

“那不知胡大人,需要多久才能交代完毕?”张郃质疑问道,他觉得胡范不老实。

“啊。不需要多久,也就三rì吧。”胡范言辞闪烁说道,毕竟他的主子是袁谭对吗。

张郃一皱眉,不悦道,“大人难道没有瞧见调令上说的,是即刻启程么?”

见张郃如此说辞,胡范更加坚信此中的诡异,于是幸幸答道:“交接一郡之防务。岂是那么简单的事,三天已经十分匆赶了。”

就在这时,赵云一个箭步移上去,顺势抽出了腰间佩剑,三尺青锋直指胡范要害。

胡范悚然一惊。他没想到赵云突然发难,但武将出身的他,反应也是极快,后退一步堪堪躲过这一剑锋,不过仍旧被划伤了手臂。

一旁地张郃也是身手极快,赵云刚刚抽剑,他就已经封住胡范的退路了。

他使出手搏之技擒住了胡范,而赵云地长剑此时,也架到胡范地颈项处。

“你等到底是何人?”胡范额头冒出冷汗。

说话间,门外院落传来厮杀声,幽州卫兵听到声响,想跑进查探,但都骁骑兵拦住。

赵云一手擒住胡范,将他推出去大厅,一手将长剑压到他颈间要害,示意他老实点。

“都住手!”张郃一声断喝,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这也是他想要的结果。

庭院间地兵卒,见主将被擒,都了停下了来。

胡范能被委以,留守蓟县老巢地重任。显然是袁谭嫡系心腹。但胡范同样也畏惧死亡,此时他心中充满矛盾,危急时刻才知道,所谓忠节之臣,不是那么好当的,不是每个人都是颜真卿的。

连rì劳顿,张郃眼中布满血丝,但他还是神情凌厉地逼迫道:“快让你部下弃械,如此还能保全你一家xìng命!否则,你知道的!”

赵云接过骁骑抛来的长枪,他扫倒几个冲上前的卫兵。威风凛凛地立在院落zhōng yāng,无人敢憾其锋芒,这就是无双猛将的威势。

见无匹的赵云,胡范脖子发凉,颤声道:“你,你们到底何人……”

“我等大将军麾下,只要你交出让部下归顺,二公子必不会亏待你的!”张郃喝道。

“啊,二公子!”胡范一下明白了事情的复杂xìng。想了会后,他立即喝令那些卫兵弃械,毕竟他不是什么贞洁烈女。

城门处,十几骑正风尘仆仆地跑进蓟县,为首一人正是幽州牧袁谭,跟在他身后地有臧洪、辛评等人,可见也是风餐露宿、星夜兼程。

因为袁熙派出轻骑,在冀州全境搜捕袁谭等人,所以他们逃得并不是很快。好在辛家在冀州也是很有影响力,经过一番周折后,还是让袁谭等人回到幽州。

可当他们赶到涿县时,发现那里正在被青州军收编。惊慌之下,袁谭率部连夜逃奔蓟县。

好在守卫蓟县地兵卒,倒是没有表现出异样,所以袁谭等人也就进了城。

“大公子,您怎么回来了!”城门附近一个认识袁谭的,骑都尉惊问道。

袁谭停下马来,问道:“蓟县可有异样?”

那个骑都尉想了想。答道:“方才有邺城来的传令官。胡将军将他们,迎到府衙去了。”

袁谭心中一凉,喝道:“哪里是什么邺城的传令官。分明是袁熙的青州军,他欺人太甚,非要夺取我的幽州,才肯罢休吗!”

“哈哈哈哈哈,两兄弟不能相容如此!天下间还有此等之事!”袁谭悲戚笑道,但他忘记了刺杀袁熙的时候了。

“大公子快快召集起兵卒,城外说不准还有青州军!”辛评急忙催促道。

袁谭回过神来,正要下令那个骑都尉召集兵马,但此时城中跑出百多骑,为首一个骑督正手举一份文书,显然是来收编城防的。

“胡将军下令让我等接受城防!”那个骑督大声道,他并不认得袁谭。

袁谭看那些骑兵地装束,认出他们是青州军,他惊怒交加,喝道:“混账!胡范哪来的传令!”

这时那个骑督,才仔细打量起袁谭等人,喝问道:“哎吆!你是何人!”

守城地骑都尉不明所以,见对方竟敢蔑视州牧,于是骂道:“瞎了你的狗眼了,这是州牧大人!大公子是也!”

那些骁骑士卒着实愣了一会,随即狞笑起来,纷纷抽出了兵刃,真是条大鱼啊,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大公子快逃!”臧洪见事情要糟,大叫一声,他带着随从挡在袁谭面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