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66善后

袁阀 66善后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袁熙大破青州黄巾之际,袁熙的父亲袁绍也没闲着,公孙瓒帅步骑三万余人进犯巨马水也就是现在的雄安新区。

袁绍遣将崔巨业将兵数万攻围故安不下,退军南还。公孙瓒将步骑三万人追击于巨马水,大破其众,死者七八千人。

随后袁绍在沮授的建议下,重新启用鞠义,随后以弱师诱敌,最终公孙瓒中了埋伏,鞠义率领颜良和高览,出动奇兵对公孙瓒进行了狙击,此战公孙瓒弟弟公孙越被颜良斩杀。

公孙瓒耻于败给袁绍,又进行了几次小规模进攻,最终都被鞠义所败,自此公孙瓒完全进入守势,袁家和公孙家攻守之势异也。

公孙瓒率领败军撤离后,就开始加固幽州城防,防止袁军进攻,不再主动和袁军争锋,如果董卓的斗志是自己迷失了的话,那么公孙瓒的斗志则是,被袁绍打怕后就一蹶不振了。

恰巧此时关中朝廷派了御史大夫赵岐,来河北劝袁绍和公孙瓒罢兵和谈。于是两家各自有默契的退兵修养生息了。

而公孙瓒因为打不过袁绍,开始和刘虞发生小规模摩擦,这是典型的怒其妻而作色于父,一代白马英雄落的这种境地可不悲哉。

但公孙瓒也不是吃亏的主,他开始派遣关靖秘密联络黑山军,以期待黑山军给袁绍添麻烦,来缓解袁绍带给自己的战略压力。

济南城下,袁熙体会到了那种大权在握,主宰生死的感觉。这比罂粟还要上瘾,怪不得历代帝王将相都在夺权倾轧呢。

也许太宗皇帝李世民当时也是如此吧,没办法收手,你想停也有人推着你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许褚、祝公道还有一众虎卫簇拥下,袁熙、郭嘉、田丰等人,来到城门正式接受青州黄巾军的投降。

四千多冀州骑兵,两千大戟士分列排开。旌旗分明、兵甲整齐间,阵列威严冷冽,冀州军军威给一众黄巾将领极大的威慑。

覃远、黄东两人走在了归降队伍的前面,他们领一众黄巾将领跪下。

“喝!”冀州兵卒长戟敲击地面,齐声呼喊,这就是为了震慑黄巾军。

袁熙清了清嗓子,走上前扶起覃远、黄东两人,朗声道,“诸位!诸位都是青州的豪杰,前者有阉贼逆臣作乱朝纲,导致良民百姓流离失所,误入黄巾歧途。”

袁熙看着默默跪着,甚至肩头颤抖的黄巾将领,明白威压已经有成效。

接着袁熙抬高声音道:“本公子我才干不足,却领青州,全赖众多英杰归附。诸位弃暗归明,都拜司马,各自赏赐财帛田地。覃远、黄东两位立功最大,拜骑都尉,赏赐百金。”

一众黄巾将领,听到赏赐封官这才安心,纷纷表示要效忠袁熙,他们倒不是忠诚袁熙,而是忠诚于袁熙所代表的身后势力和军威。

■■■

曹操军终究没有越过青州地界,徐晃,赵云两人也都徐徐引军,回到了济南。

收编百万黄巾的任务,繁重而紧迫,袁熙立即召集一众下属,在济南府衙议会,除了一干嫡系,还有土鼓县尉易荣、黄巾头目覃远、黄东也在此列。

待到众人都坐定,袁熙离开席位,到了大堂中间,朗声道,“此次平定黄巾皆赖诸位之功,熙代家父感激诸位。”说罢他深深一揖。

众人赶紧推说谦逊一番,袁家二公子如此显贵竟然给他们行礼,他们又是惊叹又是感激,所以也不敢托大。

田丰看袁熙不居胜自喜,也难得地点头,笑道,“公子也确实有居中统筹之功,但强敌还未灭,现今要做的是收编这百万黄巾。”

袁熙和郭嘉有过,相关预案和自己的计算,但还是谦虚问道:“诸位都各抒己见,说说该如何处置,元皓先生也说说我军的状况。”

田丰对袁熙军的大小事务,是了如指掌的,他立即说道:“按覃远供给的情况看,青州黄巾共有三十多万主力,我军收降了有二十五万,其余被曹孟德俘获,或者在连番交战中流散。”

田丰又取来了一份书佐笔录道“收降的黄巾家眷,男女老幼共百万多五千。诸位还要警醒,经过此次出兵,曹操军对我等有了很深的芥蒂,现在我军处在田楷、陶谦的环视之下。”

郭嘉思索着,待到田丰说完,问道:“先生,我军粮秣还有多少?可支撑多久。”

田丰脸上立即挂上苦色,说道,“袁车骑计划分四次,供给我军兵士一年粮食。经公子催粮,袁车骑多发了一季粮秣。平原、济南久经战乱,田地多有荒芜,存粮食不多。如此粮秣只够我军兵士和黄巾降卒用两月。”

袁熙早就考虑到了粮食的紧缺,所以才有前面趁机向曹操借粮出兵的事。不过这一笔军粮不能用到黄巾家眷身上,没有粮食军心不稳,必会生乱。

看着众人忧虑的神情,袁熙强作镇定笑道:“诸位不必担忧,粮秣我有法子解决。”

“公子有何法子?”田丰好奇地问道。

“向父亲陈明收降黄巾的重要,多催冀州发粮。其次,河北甄家多有钱帛余粮,为我姻亲,可向其借粮。再次,冀州多大族豪杰,可以父亲的名义向其多借粮秣。”

田丰一边听,一边计算可行性,虽然不能确定能否支撑到来年秋收,但总算不是揭锅见底,何况。。袁熙。。是主公袁绍。。。

张郃适时说道:“公子,二十万黄巾数目不小,要养这么多兵卒,恐非我等能力所及,故择其精锐编练成军,其余当归还田地。”

“是也,如此可积蓄民力,假以时日青州人口也将殷实起来。”田丰赞同道。

“不!”袁熙立即反对道,“青州民风彪悍,聚众就可为兵,当此乱世,正该收拢约束。”

田丰皱眉,劝道,“公子三思,莫说济南平原两郡,即便青州一州也养不起二十万兵卒。”

袁熙知道田丰会错意,以为他穷兵黩武,于是说道,“黄巾久来习惯部曲编制,可依旧编其为部曲管治,再效仿我朝边地‘屯田’,组织其忙时务农,闲时练兵。”

郭嘉先是错愕一下然后拍手笑道:“公子是想效仿齐桓公寓兵于民。如此,不但得百万良民,还得藏于民中的数十万兵卒,何乐不为?”

袁熙再详细说,如何编黄巾为“军户”,如何施行屯田。乱世兵权最大,众人听他这么一说,都觉得可行。

田丰也不禁对他的才思敬服,自家主公这二公子确实乃有为之主,不过可惜了,不是嫡长子,自古长幼有序,唉。

最后经众人商议,黄巾家眷编得十五万多户,都施行部曲编制,分成五千户一部,各设大小头领管治。

等分到田地后,可实施‘民屯’。办法是好办法,可是若想实施,就得靠田丰这样的理政大才了,有些事不是说你说说就能行了,而是需要很多人手去落实和配合的。

在二十多万黄巾兵卒中选取五万精锐,称为“青州兵”,加上其一家编为‘军户’,可少交税赋。这五万兵卒施行‘军屯’,闲时时间训练,忙时务农,是常备军。

另外十五万黄巾兵卒也变成部曲,施行‘军屯’但务农时间多,训练时间少,是为预备军,补充征战中损失的各部兵卒。

五万青州兵的训练由张郃负责,另外十五万人交给田丰安置,升任为骑都尉的易荣、覃远、黄东三人协助。

在本次会战中各部损失的兵卒,也都从黄巾精锐中加入补充。

随着黄巾家眷的收编,袁熙感到了文武官的缺乏,郭嘉整一个参谋军师的样子,只是出出主意,这些政务都是田丰在主持,他能力虽强,但这么多大小政务压下来,使得田丰面容憔悴,毕竟田丰在能干也是人对吧。

不是说他叫田丰,他叫荀彧,他叫诸葛亮,这个州或者这个国家就能治理好了,他需要以他们为首的好多人,组成一个公关班子,共同完成这一件事的。

说到青州的人才,袁熙通过回忆,还有此时的打听,知道还是有几个不错的大才的,但不在平原、济南地,所以也急不来。

冀州邺城,州牧府。

袁绍笑眯眯地,将捷报传给一众文武,欣慰道,“元皓、显奕他们,连战连捷啊,看来青州指日可定啊。”

“此乃主公上应天时,下应人心,豪杰英雄纷纷归附,青州当然指日可定。”逢纪拍手笑道。

“是极,主公声威浩荡,海内何人能及?”郭图也奉承道。

袁绍眯着眼,手抚胡须,说道,“那显奕所说供粮一事该当如何?”

袁谭闻言脸色转冷,他跟郭图、辛评、辛毗三人使了个眼神,希望他们使点绊子,给他亲爱的弟弟袁熙。

郭图会意,说道:“二公子大捷实在振奋人心,但要那百万之众的黄巾为何?那些人都是反贼,全部杀了也不为过,如此轻易饶过,实在是助长反贼的气焰啊,二公子虽然英勇,但毕竟滥于仁慈。”

“我军跟公孙瓒交战,需要养十余万的兵卒,冀州富庶,但也不能额外供给百万人的口粮了,否则前方将士吃什么。”辛评也诉苦道。

“此言不妥,元皓与二公子必定思量再三,才收降黄巾。青州之民多有流亡,现今田地荒芜,人口凋零。只要主公分出一年的口粮,则青州平添百万人丁,不出三年必然恢复往日的殷实富庶,还能返供我军粮秣。”沮授据理力争道,不论是为了朋友,还是为了袁绍的霸业。

袁绍也为难,要供给百万人口粮,这数目实在巨大,但如沮授所说,这回报也丰厚。

许攸不自觉地摸向衣袖里,袁熙差人送来的书信,他得暗中相助一把。

经过半响思考,许攸说道:“公则他们说的不错,这百万人的口粮,实在数额巨大,然公与所说也有理,能平添百万人丁,主公的势力就愈加壮大。现攸有一两全之策。”

众人都好奇他能想出什么办法,袁绍也迫切想知道,于是问道,“子远,且说来听听!”

许攸笑了笑,说道,“无他,冀州富庶,民间也殷实,可以主公的名义,向冀州大家豪杰借粮,待青州恢复粮产后,再行归还。”

“善,如此主公不费钱粮,就可平增百万人丁,数万兵卒。”沮授难得的赞同许攸。

郭图眼珠转了转,说道,“不妥,以主公名义借粮,让不知情之人,以为我军困顿缺粮,实在有损主公声望,请主公三思。”

“如今公孙瓒、田楷、陶谦等宵小在旁窥视,能增添我军实力,迅速剿灭这些反叛才是首要,何须在乎他人看法。况且,主公众望所归,天下豪杰知道主公困顿,也只会倾力相助,有谁会讥讽嘲笑!”许攸反驳道。

袁谭向来看不起许攸说做所为。而拿人手短,许攸拿了袁熙和甄家那么多财帛,帮袁熙做了那么多事,早被袁谭认为是袁熙一党,只能力挺袁熙。

袁绍心中天平,还是向着袁熙的,毕竟这个儿子让做父亲的脸上有光不是,他又征询荀谌、逢纪等人意见。

逢纪拱手道:“为了我冀州大业,我原借出十万石粟米。”

审配听逢纪这么说,自然不会落后。“我审家也借出十五万石粟米”

逢纪冷冷看了审配一眼,他们两人向来有小过节,自然不甘落后于人。

荀谌揣摩着袁绍心思,适时道:“我荀家仰仗主公大恩,为主公大业,捐出十万石粟米。”

袁绍闻言高兴非常,笑道,“友若高义啊,真乃德高无私之人。”

其余众人看袁绍表态,自然知道他已经决定,也就不在争辩。

甄家大院。

甄夫人在三子甄尧陪同下,接见了自称袁熙下属的华胥。

华胥拱手施礼,然后递上袁熙的书信,说道,“夫人、三公子有礼了,这是我家公子的亲笔信函。”

甄尧接过书信给甄夫人看了。

甄夫人仔细大量着华胥,不由问道,“还不知道先生大名。”

“在下洛阳人华胥。”

“噢,看先生的打扮是商贾吧,二公子手下还有像先生这样的人。”甄夫人好奇道。

“在下本就是洛阳商贾,蒙受二公子大恩,为公子打理一些产业。”

甄夫人点点头,对那个女婿更加好奇了,于是说道,“请回复二公子,只要袁州牧发出借粮政令,我甄家自然不会比他人少。”

华胥点头带笑,说道,“这个自然,那以二公子名义借的那些钱粮?”

袁熙除了让甄家响应借粮的号令外,还以自己名义向甄家借大笔的钱粮。

袁熙要私下借的钱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使得甄夫人难以决断,于是说道,“数目过大,要二公子以青州长官的名义借,并且要分四次供给。”

华胥搓了搓手,笑道:“这个没问题,那二公子说,跟甄家所属商铺的合作?”

甄夫人立时变得神情严肃起来,袁熙提出借甄家下属各地商铺,为自己提供情报和据点。一旦答应,甄家所属各地商铺就有被袁熙渗透的的危险,这也宣告甄家跟袁熙彻底绑在一起。

华胥也知道甄夫人难以决定,于是说道:“两家还要商议钱粮的详情,在下难免在府上打扰几日,夫人可慢慢思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