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67临淄

袁阀 67临淄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到了初平四年(193)的九月下旬。

经过半个月的整编,二十万青州黄巾军初步收编完毕。十五万家眷也编成户籍。田丰从冀州选来的一批下级官吏,也被分派到了,平原、济南两郡协助治理。

然而平原、济南只是两郡之地,虽然无主荒地不少,但也容纳不下十五万户的人丁。经过田丰竭尽全力地安置,还剩下了九万户没有分配到田地,还驻扎在济南附近的营寨中。

此时入秋,青州一地只能抢种冬麦。在田丰的统筹下,被安置的军户很快就从事播种冬麦,兴修水利,修葺住宅,修整官道等事宜。

那十五万的青州预备兵,倒也没有闲着,都派出去协助播种,修路,修水利。

五万的常备青州兵,则在张郃统帅下,参加了首次的训练,以加快磨合和整编。

这二十万人闲着,也是消耗粮食,袁熙正在筹谋着充分利用他们的价值,开展新一轮行动。于是他召集起来一众下属。

田丰双眼浮肿,神色憔悴,问道,“公子召集我等,所为何事?可有吩咐?”

袁熙对于田丰的务实勤恳,还是很感叹的,关切道,“元皓先生千万保重身体,诸多政务还需要您主持呢,切莫劳神过度。”

三国争霸毕竟不是游戏,一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所以即便田丰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团队的配合也会累死,为何最后诸葛亮最终病死五丈原,没有后继团队而已,治政能力99 也会累垮的,何况93 的田丰呢。

袁熙从暗卫打探来的情报知道,像国渊、邴原、管宁等名士现在正在青州北海等地。济南到北海的道途不畅,征召令也传不过去,只有拿下北海等地,才能进行征辟招揽。

“嗯,这些天来诸位整编黄巾,也算初见成效,粮秣供应,播种冬麦等事宜,也是井然有序,然收编的黄巾兵卒,还多有空闲。所以熙想,趁未入冬之前,对盘踞齐国的田楷,发动一次攻袭。”袁熙直入主题说道。

“等等!”田丰闻言立即站起,劝谏道,“我军新近接连大战,黄巾收编不久,人心未必归附,诸多安置问题悬而未决,此时对田楷发动攻势,实在不是时候!请公子三思啊!”

袁熙顿时感觉被泼了一盆凉水,他体会到了父亲袁绍为何不喜欢田丰的原因了,于是不悦道,“先生先且听熙的缘由,平原、济南安置不下百万的人丁,那播种,修葺之事只是军户做即可,众多的青州兵卒也是消耗粮秣,不如在实战中练兵,以战养战。”

“供给百万人粮秣,已是我军极限,如何能再供给军伍,攻袭齐国的粮秣。岂不胡闹。”田丰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说道。

袁熙心情不悦,他有自己的考虑,齐国等地是青州的储粮地。能拿下,或者掳掠一番,不仅能缓解粮食问题,还能消弱对方。

“齐国等正在秋收,而兵法有云:重地则掠。如此可不需太多粮秣的供给。”袁熙也坚持说道,他希望田丰知难而退。

“先不说粮秣供给,单说青州兵新收编,其可能一战?”田丰还是反对袁熙的冒进。

郭嘉明白袁熙的意思,于是解围道,“元皓先生所虑没错,但公子所言甚是,让青州兵徒然消耗粮食,实在是浪费,我军不必取得多大战果,只需干扰田楷秋收,消耗其实力,彼消我长之下,就是成功。”

袁熙跟郭嘉对视一眼,感到了彼此的默契,于是接过话茬说道,“再者,父亲跟曹孟德,新败屯军发干的陶谦,而田楷现在只能龟缩齐国、乐安两地,整个态势对我军十分有利。至于青州兵能不能战,还要问俊义将军。”

张郃倒是显得颇有自信,出列禀报道,“十五万的预备兵卒,还未能用,但五万的常备青州兵现能做到令行禁止,其本身也是经过征战的老兵,绝不会输于田楷军的,请公子安心。”

经张郃这么一说,袁熙更加坚定了,于是拍板说道,“如此,我军当尽快抢在,田楷秋收完毕之前出兵。”

田丰再劝了袁熙,但他态度坚决,只得作罢,这二公子袁熙,真是袁家的种,和袁绍一样的脾气,都这样刚断自我。

魏征都劝不住太宗皇帝李世民,决心打高句丽,何况田丰劝袁二公子不要打,一个小小的青州田楷呢,怎么可能。

郭嘉仔细算计了会,说道,“此次可出五万青州兵,由俊义,公明两位将军,各统辖一半,并上原先两营各三千步卒。文远、子龙的四千骑、公子的戍卫当然也一齐出征。如此,我军有了压倒性的数目优势,可供选择的战法就多了,至于其他当随机应变了。”

商定完毕,袁熙等人就着手开始,调兵至于陵一线驻扎。留下新升任骑都尉的易荣协助田丰守城,还有处理一干政务。

临淄是当世名邑大城,有人口几十万,自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座落在齐地,距今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在战国时期,做过齐国的都城,秦灭六国之后作为齐国的治所,刘邦建汉后,一直是山东重镇,地位不在邺城之下。

齐国,田楷处

上次与冀州军的交战中,田楷丢掉了平原、济南两郡,现在田楷军龟缩在了齐国。

听到袁绍、曹操大败屯军发干的陶谦军,袁熙收编百万黄巾的消息后,田楷大为震惊。青州一地的局势瞬间逆转,袁熙军仿佛突然间有了压倒性的优势,起码明面上是如此的。

客居田楷处的刘备,最近也在为形势所担忧,他带着关张两兄弟找到了田楷。

“冀州军收降百万黄巾,声势浩荡,非我等一家之力可应对,田青州何不联结孔北海、陶徐州呢。”刘备诚恳建言道。

田楷也苦恼,说道,“我已差人去跟陶徐州商议,共抗冀州军之事。然其新败,跟我多有推诿,态度十分暧mei,所以我也无奈。”

“孔北海忠杰高义之士,何不跟其联盟?”刘备接着说道。

田楷听到这事就恼火,孔融一直不理会袁绍,公孙瓒两家的争斗,只安守一方。他对田楷派的使者也不冷不热。保持中立就是不支持,田楷岂能不记恨。

于是田楷不悦说道,“孔文举游离我军与冀州军之间,至今还未表态,观其所为,乃坐观成败,两不相帮罢了。”

“报!”一个传令兵高声呼喝着,进到大堂。

“讲来。”

“发现黄巾残余,出没于乐安国,胡校尉来了求援急报。”

刘备、田楷不住哀叹,前面虎未退,后面狼又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于陵,袁熙军大营

经过五日的调度,袁熙军大都屯驻到了于陵,这里成了进攻田楷军的前进据点。

其实张郃之言有所夸大,五万青州兵虽然初步训练完毕,但还是缺乏兵器铠甲,正真能堪当主力的步卒,还是张郃两千“大戟士”,还有徐晃营里的弓步兵,也就是后来细柳营。

中军帐里,袁熙在做最后的动员跟筹谋。

郝昭,郭淮一直都忙着来回冀州、青州两地押运粮秣,新收编的兵卒多而堪当大用的将官少,袁熙再次感到手下人才的缺乏。

袁熙郭嘉私底下多次商议过,出兵齐国的细节,所以心里有了个大概。这次行动在他谋划里,不仅仅是掠夺,而是彻底将田楷驱逐。

太宗皇帝李世民能打败并州的刘武周,自己还打不过小小的青州田楷了?

袁熙一脸轻松淡笑,说道,“这次出征我军占据绝对优势,田楷不过冢中枯骨,我等还要在临淄过腊日节。”

袁熙又在夸大造势振奋士气了,抗美援朝时,美国大将麦克阿瑟不也是如此,鼓励士气军心的吗,不过他们要过的是圣诞节罢了。

作为君主必须战略上蔑视敌人,然后战术上重视敌人,故袁熙面对诸将时,才无尽蔑视田楷军,高祖刘邦对垒英布,曹操对垒吕布,石勒对垒刘燿时,不都是如此激励将士稳定军心的吗,自己做的也并无不妥吧。

郭嘉挥了挥,袁熙特意给他准备的羽扇,缓缓说道,“诸位,我军优势明显,但粮秣后继不足,随军只带了五日口粮,故取得粮秣、攻下临淄,是制胜关键。”

“军师,夺取粮秣不难。可如何攻下临淄,如跟田楷军,在临淄城相持不下,我军后继不足,则必败无疑,请军师示下。”张郃对能否攻下临淄城,还是存在很大疑虑的,所以问道。

“诸位可能有所不知,黄巾余孽管亥正在寇略乐安,田楷要分兵驰援,我军四处出击,夺取齐国的粮秣,田楷岂能坐视不理?只要其一出临淄,就将其歼灭。如不出,等我军合围,临淄就是囊中之物也。”郭嘉分析道。

袁熙还特意爆出了个内幕,说道,“临淄豪杰,多有仰慕我父亲袁车骑者,可为内应。”

老师张纮的暗卫可不是吃干饭的,早暗中联络并控制一部分豪强了,不过还得拿父亲袁绍当虎皮大旗,不然别人还真不一定信。

半响,看到诸将不再有异议,袁熙即刻下令道:“张文远,你率所部两千骑,奔袭齐国般阳、昌国,夺取可征收的一切粮秣。”

“诺!”

“张俊义,你率所部,奔袭齐国北的西安,直接威胁临淄。”

“诺!”

袁熙再看向徐晃赵云等人,吩咐道,“其余人等,率本部为中军,跟我直取临淄。”

诸将拱手领命后,纷纷归去准备。

齐国南昌国县。

五十多岁,样貌清瘦的县丞梁荣,一面擦汗,一面指挥民夫兵士,搬运新收割的黍、豆、胡麻等作物。

黑瘦的“力田”赶紧给他送上瓜果凉水。

在汉代,作为推广农耕技术,监督农业生产的“力田”权力不大,但地位不低,如果有政绩,很快会升任为县丞一级的官吏。

“大人,这已经收割装车近半,您不用亲自下地督促,在下能办好。”里田献媚道。

“你不知,田青州下令,如果收少,轻则罢官,重则斩首。”

“敌袭啊!敌袭!”地上传来震动,一时间号角大作,收割的队伍骚动混乱起来。

梁荣跑上前扯住一个兵卒,匆忙问道,“怎么回事!为何惊慌。”

“冀州,冀州骑兵啊,好多!”

下一刻,一队队黑甲骑兵纷涌而至。

羽箭纷飞,昌国县兵龟缩到了马车、独轮车后。一众兵卒大都没有披甲,兵器也不在手。待到冀州骑兵冲近,那些兵卒都没能组织起抵抗。

梁荣手脚颤抖地爬到马车边上。一支羽箭从他耳边飞过,吓得他直打哆嗦。

梁荣刚想钻进马车,突然他觉得整个人被提起。天旋地转,他被摔了个满眼金星。

几个骑士策马围了上来,大笑道,“哈哈!这厮溜得贼滑,不过也没张将军身手快。”

半响躺在地上的梁荣,哀嚎着睁开眼睛,看到了几个冀州骑兵,还有一个面貌俊朗的将官。

“好地方,这临淄,果真是成就霸业的摇篮啊!”袁熙站在远处头,望着这座历史名城的风采,袁熙不由得感慨一句。

“想当年,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建立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奠定了汉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今番,我既然有机会入主,这座天下名都,也要做一番轰轰烈烈,不输李世民的霸业!将名字镌刻在史书上,方不枉穿越这一回!”

凝视不远处波澜不惊,水流清澈的临淄河,袁熙心潮澎湃,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

夕阳西下,策马远眺临淄,只见从城池坐北朝南,宛如一座龙椅;淄河从城池脚下蜿蜒向南,河面洒满了朝霞,酷似一条玉带,远远看去,竟然颇有王者之气。

郭嘉略懂风水占卜之术,策马远眺临淄的美景,嘴里喃喃自语:“想不到临淄竟然出现了王气,看来袁显奕很有成就霸业的希望呐!或许,袁家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代替刘家成为天下第一大族!”

看过风水之后,郭嘉心里更加笃定了袁熙必有一番作为。这个年轻人,从初出茅庐时的青涩鲁莽,已经逐步的有了领袖风采,一举一动,张弛有度,像个成大事之人,跟着他混,或许不会有错!

江东。

“策见过舅舅,韩县尊,莫县尉。”军营之中,孙策已经卸去身上盔甲,一袭蓝色的长袍,少年英姿,面容俊朗,对着三人,有礼貌的道。

“伯符,好小子,没想到你走了一趟雒阳,变的沉稳不少了,还有礼貌起来了。”吴景凝视着这个少年勇武却有些冲动的外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

“舅舅过奖了!”孙策走这一趟,的确成熟不少,特别让同龄人翘楚,显得少年老成的袁熙这么一刺激,便沉稳了不少,少了不少的冲动劲头。

“登见过大公子!”韩登和莫从既然投于孙坚,自然不敢在孙策面前摆谱,莫从恭敬的道:“禀告大公子,吾麾下一共二千三百府兵已经集中在外,随时可接受公子的收编。”

“韩县尊和莫县尉不必多礼!”

孙策神色沉默了一下,看着整个三十来岁的儒雅男子,轻声的道:“你们愿意归顺我孙家,乃是我孙家之幸,策乃是先锋军,没有权利收编他们,这里还由韩县尊做主,只要再过半月我父便可领兵归来,到时候再有他做主,如何?”

韩登莫从两人一听,双眸顿时闪亮了起来。

投降与孙策和孙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待遇,孙策虽然是大公子,但是说到底孙坚才是主公。

“诺!”

两人赶紧点了点头。

其实我个人感觉,孙策的个人魅力比袁熙强,孙策更阳光一些,而袁熙则有些阴狠,如果我选择主公的话,我自己更加倾向于选择孙策,他乐观阳光,而袁熙虽然自诩,太宗皇帝李世民一样的人物,可在我看来,袁熙更像隋炀帝杨广,和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结合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