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十石的连天臭屁

大明嫡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十石的连天臭屁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琵琶湖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

山清水秀,坐落在皇城的东北角。

目下时节,琵琶湖和前湖中间松软沙土上的红薯地,已经被成片紫红色枝干和渐渐由绿变黄的叶片覆盖。

被上林苑监雇佣的神烈山周边的百姓,这时候已经是扛着钉耙带着一只只的竹编箩筐等候在了红薯地旁。

钉耙是四齿造型,钉耙杆插在中间的两齿顶部,外缘的两齿则是包裹着中间的两齿。

典型的江南地带农具。

朱元章拉着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君臣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到了红薯地旁。

眼看着皇帝来了,等候在这边的农户们已经是惶恐不安的跪在了地上,口呼陛下万岁万安的吉祥话。

朱元章笑吟吟的招招手:「都起来吧,今天咱就是来和你们一起干活的。这块红薯被你们伺候的很好,今天是收成的日子,咱前二十年也是在庄稼地里头刨食的,今天就是为了看看这收成如何。」

说着话,朱元章便从旁边的百姓手中接过了一柄钉耙。

将钉耙放在手上颠簸了两下尝试着手感,朱元章嘿嘿一笑:「到底是多少年不做农活了,上手便觉得手生。」

几名老农簇拥在一旁,满脸挤着笑容:「陛下是治理天下的天子,哪能做俺们这些活计。」

袁素泰在一旁却是衷心的欢喜着,皇帝能够重视农桑,对他和上林苑监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现在皇帝不光是重视农桑,还对红薯的栽种格外的上心,为此已经是第二次亲自前来。任上林苑监上下,便是整日里都待在泥地里,都不会再有怨言。

袁素泰亦是取了一柄钉耙:「陛下,昨日臣带着人扒了一个坑的红薯,长势甚好,比几个月前太孙带过来的那几颗红薯还要喜人。」

朱元章用脚踢了踢脚下的红薯地垄,外面的沙土崩飞,露出里面黑乎乎的肥土。

皇帝的脸上露出笑容:「你们做的很不错,为官却势必亲力亲为,红薯有你们尽心照料,定然产量不差,上林苑此番有功。」

当朱元章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翟善等人已经是赶了过来。

一听到皇帝还没有刨出红薯,就开始要为上林苑监论功,众人心中不免就是一阵感慨。

翟善左右瞧了瞧,却是立马上前,脸上洋溢着笑容:「袁监正执掌上林苑监多年,臣时常听闻,监正便是回家都是带着一身尘土。家中夫人为此,可是每每都会埋怨,说袁监正好歹也是大明的三品大官,还不如当初在老家读书种田时候。」

吏部尚书开了口,周围一圈的官员便是齐声附和着。

这番话看似是在为袁素泰打抱不平,有些调侃。却是实实在在的为袁素泰夸功,做着花花轿子众人抬的事情。

果然。

朱元章听到这话,便瞪了翟善一眼,而后笑容满面的看向手上满是老茧,脸颊黝黑尽是褶子的袁素泰:「你是个实诚的人,为大明做事,咱不会忘了你的功劳。回头让宫中议定,给你夫人一个诰命,也算作咱感谢她的体谅了,莫要再骂咱的大臣了。」

翟善等人立马露出善意体恤的笑声。

袁素泰则是显得有些措手不及,黝黑的老脸上露出一抹涨红,低头拱手:「臣微末之劳,贱内妇道人家,无才无德,哪知朝堂社稷,臣今日回家便好生的说教一顿。」

说完之后,袁素泰不自然的抬头看向翟善。

翟善笑了笑,站出身:「陛下,袁监正的功劳,吏部都记着呢。今日陛下还要带着臣等在这红薯地里刨食,若是再不动手,恐怕要耽搁许久了。」

朱元章瞧了瞧这些臣子,呵呵一笑:「干活吧,

一人领一条红薯地垄,干不完的今天就莫要走了。」

皇帝一发话,今日前来的官员们纷纷应声附和。

别管能不能真的手握着钉耙,将这一条条长度不下百米的红薯地垄刨完,还不会废了双手,这个时候是个人都去找边上那些百姓要钉耙,一副磨刀霍霍向红薯的模样。

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郁新,和工部尚书王儁走在了一块,两人并肩而行,看着已经兴高采烈指挥着翟善等人分配红薯地垄的皇帝一眼。

王儁低声开口:「敦本兄,你是户部的堂官,执掌天下田亩赋税,你说今日这红薯到底能有多少的收成?」

郁新接过眼前一名百姓殷勤递过来的钉耙,在手上丈量了一下重量,亦是低声道:「没瞧出袁素泰今天的样子?他可是说了,昨日刚刚扒开了一个红薯坑,想必是不差的,说不得就和太孙当初所说的一样……」

红薯大概真的是个高产的庄稼作物了。

郁新心中却有些纠结和徘回,高产就代表着如果能够在大明铺开,百姓们日后自然能吃的更饱一些。

可是……

这天下,说到底是一个个人组成的啊。

郁新心中没来由的生出些忧虑和烦躁来。

王儁却是张了张嘴,有些不太敢确信道:「当真能亩产二十石?如此之下,百姓一人只需消耗一两亩地,就能一年里都吃饱肚子了……」

想了想,王儁又立马摇起头来。

如果当真如此,他就该上奏本,在大明朝做几件如隋炀帝挖出的大运河那样的工程来。

完事后,王儁默默的看向已经开始走进红薯地里的郁新。

就算是没有二十石的亩产,只要能有个七八石,过两年自己也能多找户部要些钱粮去做事。

张二工那些人以奇功取官,工部这两年是半点颜面都没了。

自己是工部尚书,责无旁贷要为工部找回这个场子。

更何况,自己还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人啊。

当朱允熥陪着太子老爹走到红薯地的时候,就看到老爷子已经带着一帮大明朝的部堂大员、诸司堂官,手握着钉耙在红薯地里忙活了起来。

只是一眼,就能看得出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是四体不勤的人,又有多少人是出身贫寒,早年还要在田间地头刨食养活一家人的。

老爷子的动作有些僵硬,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适应着农活。

朱元章人站在地垄的一侧,双手分前后握住钉耙,举到半空,不能再往上了,那就是无用功,而后凭着重力自然落下。四齿钉耙就深深的从地垄的另一侧的底部扎进去,而后双手撑着钉耙向前一推,已经被孙狗儿割掉藤叶的红薯垄就鼓了起来。

再用用力向上一抖,沙土块就松散开来。

朱允熥转头对着老爹说道:「父亲,儿子过去帮爷爷,您腿脚不便,便在此歇息片刻。」

朱标双手揣在袖中,望着眼前这么可谓壮观的君臣百官农作画面,脸上洋溢着笑容,点点头便往一旁走去。

朱允熥安排好了老爹,就挽起袖子,到了老爷子跟前。

不等老爷子弯腰将夹杂在沙土里的红薯刨出来,朱允熥已经是两腿一张蹲了下来,双手抓出暴露在外面的红薯藤,向上一拎。

双手向上一下,随后却是沉甸甸的降落了几寸。

然后朱允熥便抱着双手不停的抖动着,一长串的红薯就出现在朱允熥眼前。

「嚯!可不少!」

朱元章一手杵着钉耙,举起一条手臂擦去脸上的汗水,满脸红润的笑着。

朱允熥掂量了两下,抬起头:「不下十斤呢。」

说了一声,朱允熥就伸手将一颗颗红薯从主根上掰下,丢进一旁的箩筐中。

一个坑的红薯丢进去之后,朱允熥伸着手掌,五根手指用力的张开却觉黏湖湖的颇有阻力,摊开手就看到手心上已经是一块块由白色变成黑色,带着泥土的污块。

「爷爷,要不还是孙儿来挖红薯吧。」

朱元章往手心吐了一口唾沫,哼哼一声:「咱还没老的提不动钉耙,咱再挖会儿,你小子扒红薯就行了。」

说完之后,也不给朱允熥继续劝说的机会,脚下挪动,又开始挥舞起了钉耙。

朱允熥有些无奈,也不站起,伸手拖着箩筐跟着老爷子的脚步移动,趁机张目看向四周。

这时候,整个红薯地上的百官们,时不时的就发出阵阵惊叹声。

原本,所有人都清楚,这红薯大抵是高产的,有着上一次在上林苑监亲眼目的到成熟后的红薯之事,没人会觉得这些红薯种出来是赔本的买卖。

可当今天他们亲自挥舞着钉耙,从地里面挖出一株株的红薯时,却是连连诧异,震惊不已。

被自己亲自提在手上的红薯,那沉甸甸的感觉,是做不了假的。

任亨泰险之又险的晃动了一下脑袋,方才躲过茹瑺挥舞着砸下来的钉耙,而后满脸幽怨的瞪着还在挥汗如雨的兵部尚书:「你个杀才,是没有上阵杀过人,所以想杀老夫开荤啊!」

茹瑺却是不理任老倌儿,喝的一声,干的熟练之后,只是一下就将埋在地里的整串红薯给起了出来。

「别废话,快点捡。」

「咱多挖点,日后前线的将士们再就不用担心粮草的事情了!」

任亨泰哼哼着挪动屁股,也不管多少直接将茹瑺挖出来的红薯丢进箩筐里。

随后他就看向不远处正带着人挖红薯的翟善。

任亨泰挪挪嘴:「今天的场面都看清楚了?咱们这位新任吏部,可不是个善茬啊。」

茹瑺吭哧吭哧的挖着红薯,哼哧哼哧的白了任亨泰一眼:「你当他只知道写书?」

哐当一声。

茹瑺将面前的红薯挖出,随后就将手中的钉耙扔向任亨泰:「你来挖。」

任亨泰嘿的一声拍拍手站起身,扭动了两下腰,低声道:「倒是户部和工部凑到了一块儿,是咱没有想到的。」

茹瑺推了一把喋喋不休的任亨泰,腰身下沉,提起箩筐,哐当一声落在前面:「你个老货不也和咱在一块?」

任亨泰撇撇嘴:「老夫就是个礼部的官儿,你也就是个官兵部整日里应对都督府的官儿。这红薯啊,就是一百石的亩产,也不关咱两的事。」

茹瑺皱起眉头:「你还挖不挖了?不挖一边去。」

骂了一声后,茹瑺低下头收拾着任亨泰不经处理就丢进箩筐里的红薯,一边低声念叨着:「有本事,管住你家那些后辈,别没事就打听朝廷的事情,也别惦记着红薯明年要种在哪里。」

任亨泰愣了一下,再也不调侃了,默默抓住钉耙,将其举起,腰身一挺。

「哎幼幼……」

「老夫的腰……」

……

「本官拿一个月的俸禄,赌亩产高于十石!」

「?你怎么不去太医院看看呢?」

「这主意在太常寺打的,我都察院都能听到。」

「谁不知道能高于十石?现在是要确认到底有多少石!」

「你你你……你们……无礼!要是能亩产超过十五石,老夫在家中设宴,宴至重阳!」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回头便让叫人搬了被褥放在贵府。」

「同放同放!」

「……」

「老夫看你们几个混账是想同房吧。」

……

挖红薯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一些,不过是下午半响的功夫,上林苑监琵琶湖旁的整片红薯地,就已经被翻了个遍。

放下钉耙,聚在一起的官员们,话题也逐渐的向着不可名状的方向狂奔而去。

而在所有人的面前,红薯地旁的平地上,一筐筐的红薯从地里头搬运到这里,汇聚在一块儿。

「过秤!」

「所有的红薯全都过秤!一颗也不许落下!」

已经满身汗水和泥土的袁素泰,挥舞着大手,指挥着上林苑监的官员和百姓为所有的红薯称重,几名文书就在旁边,为自己负责的秤记录数据。

朱允熥搀扶着明显累过头的老爷子坐在一旁的田埂上,从孙狗儿手上接过送来的茶水:「爷爷,您先喝口水缓缓。袁监正秤重还要一会儿,孙儿先去带着人操办好吃食。今天就吃红薯宴,管饱!」

朱元章手脚酸麻,可脸上每一根毛孔都散发着喜悦,看哪里都觉得好看。

朱允熥挥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起身走向前面,目睹着被百官围着的称重现场。

「一石三斗重!」

「快记下快记下!」

「这边多少?」

「九十六斤八两五钱。」

「记!」

每一个大秤前,都围着无数的官员。

每一次称重,都爆发出一片的震惊倒吸凉气声。

「到底能有多少!」

新任吏部尚书翟善,双手攥紧藏于被他放下的衣袖内,尽管脸上还保持着身为天官的克制和镇定,可心中已经是焦急万分。

翟善的眼神更是不时的瞥向袁素泰,只觉得这厮到底只会做事不会做人。

这个时候,就该再多弄些大秤和人过来称重。

当红薯地旁开始有红薯的香气飘散开来的时候,称重的事情还在继续。

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在场的官员们,明明心中早就有了预测,却还是在不断的,一次一次的调整提高这个预估。

「翟尚书,先吃根烤红薯,喝碗红薯粥吧,这边还有嫩一些的炒红薯叶,也可一尝。」

朱允熥脸上满是笑容,亲自端着摆放了好几个碗的木桉,送到了翟善面前。

翟善没敢立马接住,而是当即给身边的吏部官员一个眼神,让其接过木桉。

而翟善自己,则是双臂一阵,挥动大袖,便双手扣起,一拜到底:「臣谢殿下赐膳。」

朱允熥很是自然的带着微笑,顺手抓住翟善的手腕将其托起:「翟尚书新任吏部,这还是孤与尚书第一次各以身份见面。尚书修书有功,如今执吏部,当不忘初心,朝堂之上还需依靠尚书。」

翟善心中有些迟疑,默默抬头看向不远处,和太子一起坐在田埂上,一手拿着根烤红薯,一手端着红薯粥的皇帝,见其吃的正香,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翟善的脸上露出含蓄的笑容:「陛下信赖,太子托付,殿下看重,乃臣下之福,此生当为大明社稷尽忠效力,不忘初心,不负上恩。」

朱允熥脸上的笑容更浓郁了一些。

松开手,却又立马拍拍翟善的手背。

「翟尚书趁热用膳吧,孤不耽误你了。」

说完,朱允熥便不再与翟善多言,转身默默离去。

翟善则是站在原地,对想要将放着太孙送来的红薯膳的木桉送来的吏部官员挥挥手示意其先停下,而他则是眉头皱起,默默的注视着太孙的背影。

很不懂啊。

这么多人,还有那么多与他相熟的人,却偏偏选了给自己送饭。

却不说翟善心中的揣测。

眼下整个红薯地旁,忙碌了半天的官员们,个个都狼吞虎咽的模样。

吃着自己亲手挖出来的红薯,对于他们这些早已锦衣玉食的人而言,实实在在是另一种不同的感受。

更香了一些。

「秤出来了!」

「秤出来亩产了!」

「三十石!」

「亩产足足三十石!」

「噗……」

「噗噗噗噗……」

「噗噗……不……噗噗噗……嘶……」

称重的地方忽的传来一阵惊喜的高呼声。

红薯亩产三十石!

刹那间,整片红薯地上的官员们,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人人瞪大了双眼,童孔震惊放大。

随后,便是因为震惊和紧张,接连响起一阵阵的屁声。

大抵是因为这个时候的明人尚未对红薯产生抗性,又或者是这一次人人都因为操劳了半天吃的太多。

一时间,整个红薯地都被亩产三十石和大明部堂大员诸司长官的屁声给覆盖住。

屁声连天不绝。

所有人都失了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