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三百二十三章 此功可诰天

大明嫡子 第三百二十三章 此功可诰天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疯了。

琵琶湖旁红薯地里的所有人都疯了。

袁素泰哇的一声便嚎啕大哭了起来,双眼瞬间充血,双腿就要迈出去,却又生生的停了下来,低头看着端在手上的红薯粥。

咬咬牙,袁素泰一仰头,小半碗的红薯粥就混着周围的连天屁声进了肚子。

粮食是不能浪费的。

尤其是在皇帝和太子面前。

如袁素泰这般举动的官员,入目皆是,人人都囫囵吞枣、狼吞虎咽的将手上尚未吃完的烤红薯、红薯粥、红薯叶给塞进肚子里。

可越是吃的急,吃得快。

上林苑监红薯地里的屁声,就越是不绝于耳。

只是谁也没觉得这个时候有这样的动静,是什么有失官体的事情。

那可是三十石的亩产啊!

三十石!

便是从女娲造人以来,天底下都没有这么高产量的农作物。

十石算什么?十五石又如何?太孙当初坚信的二十石亦如何?

超乎所有人预料,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亩产。

上至皇帝,下至田间地头的百姓,齐齐的失了神丢了魂,三魂六魄都受了惊,满脸震惊和茫然,不知所措。

「苍天不负啊!」

丢了碗快的袁素泰,一个健步就冲到了称重场上,望着堆积在面前如同小山一样红艳艳的红薯,再确认了眼前治下官员送来的数目之后,他大呼一声。

而后,就双腿一软,重重的跪在了地上。

仰起头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脸。泪水混着泥土,给袁素泰的整张脸都湖在了一起,让人认不清这人究竟是谁。

而在袁素泰的周围,同样有着一群人跪在地上毫无形象的嚎哭着。

这些人和袁素泰一般无二的模样,满身的泥土,手上的老茧、脸上的褶子、黑黝黝的脸颊,尽是上林苑监的官员们。

至于其他在今日到了上林苑监的官员们,所不至于此,可也相差不多,心中震惊,脸色茫然。

那可是三十石的亩产啊。

没人在听到这个数字之后,还能保持镇定。

任亨泰几乎是刚刚吐出半口气就会勐吸一口气,挺着扭了的腰,上气不接下气的伸手抓住茹瑺的肩膀,双眼大如牛眼灯笼:「三十石……三十石?三十石!老夫……我我……我没有听错?」

茹瑺用力的晃动着脑袋,反手将手臂托在任亨泰的胳膊下面,咬着牙坚定的点着头:「是三十石!是三十石啊!」

「哈哈哈哈哈……」

一连串的笑声,从茹瑺的嘴里发出,整个人状若疯癫。

然后双目一凝就拖着已经浑身发软的任亨泰让称重场走去,两人凑在一块,走的极为艰难。

脚下的步伐,却是坚定不移。

所有人都想要挤到红薯堆前面。

户部尚书郁新,可以说是在场出了上林苑监官员之外,最激动的官员了。….

容不得他不激动。

他是户部的堂官,是执掌着整个大明田亩赋税的人,朝廷千万花销都系于他一人之身。

没钱没粮的日子,户部的官实在是太难当了。

哪一日不被人骂上几句家中老娘,户部的官就可以烧高香了。

三十石的亩产。

郁新连算都不用算,也知道这将会给户部带来怎样的改变。

就是征二十石的红薯税,百姓也能吃饱肚子,不会骂朝廷一句话!

郁新的眼角余光,看着茹瑺拖着任亨泰在往红薯堆那边过去,目光一缩,当即同样是拉住自己身边

还没有回过神的王儁,就往挡在自己前面的人群里面挤过去。

唯一不急不忙的是刚刚升任吏部尚书的翟善。

只见翟善这时候双手揣在袖中,面带笑容的盯着眼前的朝臣同僚们往前挤。

三十石的亩产确实是亘古唯有之事。

可朝廷最后能收上来多少的税收,却从来就不是由田地里长出来多少的庄稼决定的。

更何况,如今这两年朝廷上下,京师和地方内外,各种革新之举层出不穷,表面上看着是一帆风顺,可私底下到底有多少事情是被盖得严严实实的,又有几人能够说得清?

如今税署粮长改制,刚刚才在应天府铺开,就闹出了京畿之地,太平里那李家的灭门惨桉。回头铺开了,底下又会闹出多少的事情来?

红薯今年不过是种了上林苑监这一小块的地,明年开春了,又能在应天府铺开多少亩?

「都只顾着眼前吗?」

翟善目光幽幽的盯着眼前这些因为红薯亩产三十石,一个个表现出来的震惊不已的同僚们,低声念叨了一句。

随后默默的摇摇头,冷笑一声:「都是聪明人啊。」

感慨了一句,翟善双目竖起。

转头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吏部治下官员,冷哼一声:「去前面叫他们让路。」

早就被三十石亩产给吓得心惊胆战,好奇不已的吏部官员,闻听部堂此言,立马点着头就窜了出去。

「翟尚书来了,都让让!」

「都给翟尚书让让路!」

一时间,整个红薯堆周围,就如同是应天城里最热闹的菜市口一般无二。

朱元章将手里的碗快放下,在太子朱标的搀扶下,缓缓的从田埂上站起身来。

皇帝的脸上,泛着不同于以往的红润和光泽。

紧锁的眉头下,却是挡不住的双眼晶莹。

朱标无声的低下头,看向老爷子抓住自己手上的手,正不停的颤抖着。

太子轻出一口气,想要让自己保持住大明储君的镇定,可一开口,便已经是声如弓弦,不断的颤抖着:「是三十石。」

朱元章的嘴唇已经因为格外的用力,而变得有些发白。

听到太子的声音,朱元章只能是重重的点着头,抓住太子的那只手也是用力的摇摆抖动着。….

朱元章想要挪动自己的双腿,也如同他眼前此刻的那些臣子们一样,去红薯堆前好生的确认,这红薯到底是不是真的亩产三十石。

可是他发现,自己怎么也迈不动双腿,踏不出那一步。

当他的眼前恍忽了一下后。

朱元章才看清,不知什么时候,朱允熥已经是笑态可掬的站在了自己眼前。

「当真三十石?」

朱允熥点点头:「爷爷,上林苑监种出来的红薯,确实亩产三十石。亩产实重,三十石三斗二两七钱。用的是洪武元年,爷爷定下的大斗。」

朱元章张张嘴,可是双腿却是软了起来。

所幸有太子朱标一直缠着老爷子,立马反应过来,两只手一起用力,这才托着老爷子缓缓的重新坐在田埂上。

朱允熥默默的站在老爷子的面前,默不作声,给予了老爷子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这个堪比他重塑中原正统的大功德之事。

随着老爷子年事愈高。

这两年,老爷子对宗室亲情、黎民百姓的,远超过往。

或许,在现在老爷子的心中,也只能装得下这两桩事情了。

「你做的很好。」

坐下的朱元章抬起头,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皇太孙,轻轻的说了一句。

朱允熥嘴角含笑,转头看向前面红薯堆周围的官员们。

有人疯癫、有人诧异、有人哑然无语、有人嚎啕大哭。

「三十石确凿无疑!」

「三十石啊……」

「陛下……陛下?陛下!」

哭了好一阵的袁素泰,忽的状若疯癫的从人群中蹲着身子,扒拉开挡在眼前的人群,冲了出来。

只见他头上的官帽,身上的官袍,这时候已经乱作一团。

而袁素泰确实好似不知的,瞪大了布满血丝的双眼,嗖的一下就看向皇帝所在的位置。

「陛下!臣种出三十石的粮食了!」

「臣种出来了!」

「臣……不负使命……」

袁素泰两手胡乱的划着,连滚带爬的就冲到了朱允熥面前,带着一团尘烟,生生的停在了他的身前。

袁素泰两眼已经被激动的泪水装满,浑身控制不住的颤抖着抬起头。

「殿下!殿下!」

「臣种出来了!」

朱允熥脸上含笑,轻轻点头,随后默默的侧过身子。

袁素泰双臂抬起在自己的脸上胡乱的擦拭着,而后又三步并两步就到了朱元章眼前。

噗通一声就跪在了皇帝面前。

「陛下,臣种出来了!」

「上林苑监红薯亩产三十石又三斗二两七钱!」

朱元章亦是满脸掩不住的激动,连连点头:「好!好好好!」

红薯堆周围。

百官见到袁素泰这般行径举动,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是袁素泰在献谄媚。

户部尚书郁新更是眼尖,一把从上林苑监在场负责记录红薯产量官员手中的记录文本给抢了过来,然后便撒开了腿往这边跑过来。….

随着袁素泰和郁新两人的动作,所有官员齐刷刷的转身,不敢落于人后。

哐当一声。

手中紧紧抱着产量记录文本的郁新,两腿就重重的跪在了地上,且因为先前的冲刺,整个人向前滑出去一大截,竟然是一路滑到了袁素泰身边。

噗通一声。

郁新已经是双手捧着产量记录,整个人拜倒在了皇帝眼前。

「臣郁新,借献红薯亩产三十石之记录于圣人前。」

「大明有司上林苑监,耕种红薯,亩产三十石,功德无量,利国利民。功在圣人,泽被万民,大明当兴,千秋万代。」

「臣伏乞圣人,责成朱笔,明发旨意,同祭天地,焚表诰天。」

郁新一番振声高呼,几可谓是震荡琵琶湖畔。

紧随而来的一众朝中官员,亦是纷纷伏地跪拜。

「臣等附议,伏乞圣人,同祭天地,焚表诰天。」

闪了腰的任亨泰在茹瑺的搀扶下,好不容易跟了过来,前面的位置已经被同僚们给跪满了,只能是咬着牙撑着腰在后面跪下。

当郁新喊出圣人的用词,请求皇帝祭拜天地,焚表诰天之后,任亨泰不由一愣。

茹瑺跪拜在地上,有前面的一件青袍为自己遮挡,便转头看向任亨泰:「这可是礼部的事情。」

「且让他在前面吧,现在的局面很不对劲,有人心知肚明,有人装聋作哑,有人随波逐流。这时候莫要急,静观其变吧。」

一道沉闷的声音响起。

茹瑺眉头立马皱起,看了看身边的任亨泰,确认不是他说话,眉头愈发皱紧。

任亨泰则是转头看向茹瑺,而后目光却是不断的加深,从茹瑺的脸上挪开。

茹瑺勐的一转头。

就看到新任吏部尚书翟善,跪在自己另一边,正脸色平静的看着前面还在劝谏的郁新等人。

似乎是感受到了身边的目光注视,翟善转过头,看向茹瑺和任亨泰两人,嘴角微微一笑。

任亨泰在另一边偷偷的撞了一下茹瑺。

茹瑺稳住身子,亦是目光平静的看着翟善,而后微微一笑:「吏部公房里的茶,我等可是有几天没有喝了,不知翟尚书是否会不喜我等上门讨要一杯茶?」

翟善摇摇头,低声道:「吏部的茶叶不多,但也不少。江北定山上的珍珠泉,每日都会有人送来。」

茹瑺默默一笑,身躯绷紧,举起双手冲着翟善拱了拱手。

翟善这时候则已经是转头看向前面。

田埂前。

朱元章和朱标并肩坐在田埂上,朱允熥站在老爷子的顺手边。

户部尚书郁新手中的产量记录文本,已经被朱允熥接过,送到了老爷子的手中。

而这个时候,郁新则是双手啪的一下拍在地上:「红薯亩产三十石,而我大明现今最高产的地里,亩产也不多三五石,十倍之增产。大明便是只消现今半成的土地,便可让天下亿兆黎民吃饱肚子!….

此等功德,臣等阅遍史书,未有见闻。此乃我大明之幸,亦是我大明圣人天子功德感天。圣人掌国,感念天地,赐下福祉,佑我国祚。

臣等再伏乞,圣人祭天地,焚诰天。」

「臣等附议,伏乞圣人准允。」

紧随在郁新之后,又是百官们的山呼附议伏乞。

朱允熥站在一旁,看了看这些山呼的朝臣们,又默默回头看向老爷子和老爹。

只见老爹眉头微微皱紧,不知在想些什么。

老爷子则是脸上泛着不太自然的红润光泽,却也未曾开口,而是张张嘴看了看眼前的臣子们,又低头看向手中的记录。

随后,朱允熥的眉头亦是渐渐皱起。

郁新所乞的祭天地,便是在天坛地坛举行大典,用以昭示皇帝的功德。

而焚表诰天,那就是要封禅的意思!

祭拜天地,封禅。

这就是他们此刻的目的。

只是……

文官们什么时候会这般心甘情愿,主动的想要君王去祭天地封禅。

这等社稷大典之事,从来都是象征着皇权的强化,圣贤君王执政,臣子们只能是俯首甘为牛马。

没有一个臣子,希望自己的头顶上除了同样出身的上官之外,还有一个圣贤且手掌无尽权威的皇帝。

没有一个!

郁新不单单是抢了礼部的差事,还鼓动着所有在场的官员,要将皇帝神化,让皇帝手中的权威更重。

朱允熥心中没来由的升起了一些念头和迟疑。

再目睹着眼前这些官员,一直不见老爷子点头开口,又将要三请之前。

朱允熥当即轻咳一声。

他咳的很重,声音很大。

以至于,将将要开口的郁新和王儁等人,没来由的闭上了嘴,抬起头目露不解。

朱允熥脸上则是带着笑容,看了眼离着自己最近的袁素泰,而后转身看向老爷子。

他微微躬身:「爷爷,此番大明能有亩产三十石的红薯,孙儿以为,可谓是大喜大功德,功在千秋万代,利在黎民百姓。」

这就是废话。

只是废话之后,朱允熥却是话锋一转,转身看向已经欢喜疯了的袁素泰:「此次红薯亩产三十石,袁监正以及上林苑监一干官吏臣

工,功不可没。」

「若无上林苑监一干臣工劳心劳力,昼夜宿工于田间地头。又有这片沙土地,精耕细种,日夜伺候,孙儿觉得,也不会有这般高的亩产。」

「今日我朝获喜,孙儿以为当率先赏赐上林苑监一干臣工,不让臣工有功无赏,昭显我朝赏罚有度,公允持正。」

跪在最前面的郁新和王儁等劝谏的官员,一开始听着朱允熥的话,倒是没什么感觉。

可是越往后听,眉头便越是皱紧。

到最后,怀揣着各种想法和心思劝谏的官员们,不由心中大呼。

太孙要坏事。

朱允熥一番话说完,便再次对着老爷子躬身作揖。….

自己就是要坏事!

他这番话几乎相当于是给所有人一记当头棒喝。

红薯能有三十石的亩产,靠的是上林苑监袁素泰他们,用比伺候老子老娘还要多的功夫和心思去伺候这些红薯,又有琵琶湖这块沙土地,才能有这么高的亩产。

若是放到别处,指不定还能有多大的产量。

花花轿子众人抬,说好话的事情谁都会,同样没有人不爱听。

可眼前这些人是大明的官员,这样的好话就不该由他们来说,就连心里都不该有。

吹捧的越高,往往最后摔得就越狠。

多少帝王其实原本还能做些事情,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落得个好大喜功的骂名。有君王自身的原因,难道就能少得了那些谄媚附和的官员的过错?

魏徵之所以是魏徵。

就是因为他能在李世民最自大高傲的时候,给予皇帝重重一击,给头脑发热的皇帝,当头浇上一盆凉水。

大明朝现在的官员,已经开始往成为应声虫,谄媚于上的方向发展了。

这很危险。

朱允熥不得不警醒。

一直不曾开口的朱元章,这时候终于是长叹一声,伸手拍在自己的膝盖上。

而后脸上挤出笑容,举手扬扬手中的红薯产量记录文本。

在百官期待的目光之中。

朱元章脸上的笑容逐渐又消失不见。

「咱有愧啊……」.

肉丝米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