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零一章 所谓良善,实则奸佞

大明嫡子 第四百零一章 所谓良善,实则奸佞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志远坐望孔府,轻声呢喃。

话,却是被送到了孔公鉴的耳中。

“本将不通文字,不知圣贤,唯手中刀,望孔府安心。”

经过唐可可艺术加工的话,落在孔公鉴这位年轻却聪慧过人的孔府下一代领头人的耳中,显得分外刺耳。

这话翻过来倒过去的,似乎都是在给孔府许下的承诺,希望孔家不必担心那些在张志远嘴里即将到来的叛贼,能够给孔府造成什么伤害。

可是孔府外,由原本眺望田野转为注视大军的一众孔家子,却是脸色愤愤,眼中颇为恼火。

这不是承诺。

这是警告!

来自于一名小小的都司指挥佥事,对堂堂传承千年的至圣先师之家的灵感。

孔公鉴目光有些变色,沉默的注视着那几名从大军阵前赶到孔府来的传令兵,即便是二十年的涵养,他的心中却也掀起了层层怒火。

千年的世家,何曾受过这等折辱。

便是中原神州陆沉之际,孔家也是这片土地上传承最久远的那唯一一家。

强如大汉,亡了。

盛似大唐,亡了。

莺歌大宋,亡了。

俱往矣,皆亡于沧桑岁月,唯孔门常开。

二十多年的仁爱儒心,在这一刻晃动了起来。孔公鉴努力的压抑着心头的怒火,想要让自己孔府传承人的风度,不在这撮尔丘八面前失了分寸。

“烦请转告将军,孔府感谢,来日家父衍圣公入京觐见面圣,必当长颂将军仁义之举。”

大明朝没了丞相,可大明朝还有衍圣公。

入朝则列席文臣首位,实乃天下儒学之首。

官兵们自然不懂这个孔府年轻人的话,究竟说的是个什么意思。几个常年待在九边塞外,与前元余孽对阵冲锋的传令兵,甚至是用眼神肆无忌惮的丈量着孔公鉴,目光里渐渐多了些轻蔑。

似这等手无寸铁,只知握卷,枕于美人膝的读书郎,他们杀之如宰鸡。

“贵府回话,我等自会带到。”

传令兵们留下一句话,也不知是那马的问题,还是人为故意。一直不曾下马的官兵们调转马头,战马的后蹄踩着地上的砂砾尘土,随着马鞭轻轻一抽。

孔公鉴等孔府子弟的眼前,便被一团飞沙走石给罩住。

其胞弟已经是怒不可止,望着远去的官兵,挥袍怒斥道:“撮尔兵丁,安敢在孔府如此嚣张跋扈!谁人撑胆!”

怒火,在众人的心头盘旋着,久久不能平息。

然后更让以孔公鉴为首的孔府子弟更加愤怒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只见这些刚刚到来的官兵,纷纷下马之后,竟然是取了铁锹、铁镐出来。有人开始以孔府的院墙为起点,丈量出整整五里的距离,虽然便买距离只在手持工具,狠狠的落在了地上。

彭。

孔府外的地有点硬,官兵们手中的工具落在地上,发出阵阵闷响。

传入孔公鉴等人的耳中,却是无比的刺耳。

“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难道以为,这样就能挖倒我孔府的墙?”

几名孔府子弟喋喋不休的在孔公鉴耳边呵斥着官军的无礼和狂妄。

然而官兵们却不会在意这些人的愤怒。

军令已经从中军处下发,将军要他们在孔府外五里深挖沟壑,伐树建造望楼哨塔,甚至是鹿砦陷马坑。

军务繁重,没人关心被保护在那里的孔府会想着些什么。

当官兵们放下手中的刀剑,拿起锄头、铁锹、钉耙后,整个孔府外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几名骑兵,从远方十里外同样正在建造之中的中军大营里冲出来,手上拿着传令的小角旗,在整个孔府外便冲着那些正在挖土的官兵们呼喊了起来。

“将军有令,深挖沟壑,砍伐林木,今日孔府献酒肉于军中,以酬将士辛劳。”

手拿传令小角旗的骑兵们,不断的在孔府五里外呼喊着,声音在旷野上一遍遍的回荡着。

原本看着在自家门口挖沟的孔家子弟,心中早就已经怒火中烧,此刻听到这等军令,更是差点就要冲到前头,好与这帮官军理论一二,孔家到底什么时候说过要献酒肉给他们了。

“兄长,他们这是将我孔家的脸面丢在地上随意践踏!”

孔公鉴的胞弟满面涨红,双眼喷火,看向孔公鉴,大声的申诉着。

见孔公鉴不说话,其胞弟便将目光看向身边的族中兄弟们。

“鉴兄,此事我孔家绝不能坐视不管,今日丢的不知是我们的脸面,还是孔家的脸面,是祖宗的脸面!”

“兄长,我只一句话,若是今日这口气我孔家不能出了,往后便随便是个人,都能指着我孔家门唾弃!吾家千年,岂能坐视此事发生。”

“公鉴,所谓话糙理不糙,他们几人或许说的有些乖张,可道理却都是一样的。我孔家,不能受此辱。”

在几个年轻人开口表明态度之后,远比孔公鉴年长的孔家子弟也是开口表态。

孔公鉴脸色很不好看,自己虽然是孔家下一任接班人,但族中的意见却不能不听取。

然而,望着眼前的大军,孔公鉴的理智告诉他。

那个从北平城南下的张志远一直就在等着自己出错,等着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要借此扣在整个孔家头上,继而让孔家真正的陷入危局之中。

“诸位兄弟也都听见看见了,大军环顾我家左右,想来叛贼是再不敢靠近的,不过是出些酒肉犒劳酬谢大军,于我家又算得了什么。”

理智占据上风的孔公鉴,两只手掌藏在袖袍下,目光平静的看向了族中兄弟。

孔公鉴选择了退让屈服。

一向尊贵的孔家子弟们却是老大的不乐意,可是长房嫡子都如此说了,他们也于事无补。

最后,一众在场的孔家子弟,今日里观赏佃户庄稼长势的好心情,已经尽数如烟消云散,余下的只有对这些将整个孔家围起来的兵马的怨气。

孔公鉴望着这些族中兄弟的挥袍离去,脸色无奈的摇着头。

孔家的脸面不能丢,但孔家的人命才是这个世上最贵重的。

“去人到那军中走一趟,回了张将军的话,孔家今日会准时将大军所需酒肉粮草,一并送往营中。凡是大军所需,孔家一力承担。”

孔公鉴长叹一声,同样是派了人往张志远的中军大营带话。

伺候着孔公鉴的孔家仆役,立马拱手领命,提着衣袍就往前头正在安营扎寨,已经做出打算要在此长驻的中军大营过去。

……

乃至旁晚。

天色黄昏,躲过了日头的百姓们外出到了田间地头,观察着早就已经开始放水晒干的田地,大抵还要几日就能进行收割。

百姓们看着白日里就听闻的大军,脸上并没有多少的波动,只是多看了几眼被大军环绕保护着的那片连绵的孔家府邸宅院。

中军大营旁,加急搭建出来的一座丈高的望楼哨塔上,四面开阔的顶棚下,唐可可身着戎装,陪着同样甲胃在身的张志远,丢下亲兵独上望楼,眺望着大营外。

经过大白天的功夫,在过万官军的共同出力下,围绕着孔府外五里地,一圈沟壑才将将能藏住官兵们的小腿。

而在孔府侧门外,已经有一辆辆满载粮草酒肉的马车,等待着最后的货物被搬上车。

当所有的东西都从孔府内的库房被搬出,头前的马车已经是在孔府仆役的驱赶下,向着中军大营这边驶过来。

唐可可侧目望了张志远一眼,低声道:“孔家选择了退让,这个机会算错失掉了。”

念叨了一声,唐可可眼神有些幽怨的瞥向张志远。

在大明诸军营都有好几个常年墨笔记录的账本,有记载军功的考功簿,也有粮草物资的收支账簿。更有一本最厚,也是每日都要记录的行军治军簿。

而如今,在那本行军治军簿上,早就已经添加上了一笔自己很不愿意看到的记录。

所记载的一行行文字,便是清楚的说明了,今次万余北平都司马军营军马,之所以南下曲阜,护卫孔府左右,皆是自己提议,主将允准。

那可是孔家啊!

唐可可眼神有些飘忽的望着孔家府前拖出长长的马车队伍。

张志远却是冷笑了一声:“如今我军在此,难道还寻不到新的战机?”

“战机?”唐可可眉头一挑,忽的肩头一震:“你难道还真的要给孔家推平了?”

张志远从营外收回视线,转身看向唐可可,微微一笑:“如果他们给本将这个机会的话。”

他的语气异常的平静。

然而,唐可可却是深信不疑。

当他再一次举目看向已经点亮烛火的孔家府邸,唐可可衷心的希望,这家传承千年的人家,能真的清楚现在的局势到底是怎样的,能真正的服一次软。

好好的做一个良善人家不好嘛?

张志远却是目光游走,望向旷野外,夕阳照射不到的昏暗处。

“那边,是你们的人吧。”

唐可可顺着张志远的注视看了过去,在那片黄昏夕阳照不到的地方,有几骑手握着缰绳候立在阴影之中。

他点点头,回头看向张志远。

张志远轻声道:“你的事情,本将不会管。就如同,你当初到底是怎样的出身,本将便从来都不曾过问一般。只是眼下,想要解决山东道的问题,你我却要同心合力。若是有僭越之处,本将事后自会上书殿下请罪。”

唐可可目光闪烁了一下,摇头道:“不至于此。只不过是些见不得光的人罢了……”

说着这话,唐可可的双眸不禁一暗。

自己的身份又何曾能见得了光。

如今也不过是在军中隐姓埋名改头换面,才有了继续活在阳光下的机会罢了。

想了想,唐可可从怀里掏出一个被打磨光亮的黄铜口哨,含在嘴唇下,轻轻的吐着气息。

口哨发出悠长悠长的声响,传至远方。

少而。

那藏在黄昏阴影下的几骑,便开始催动着座下的战马,缓缓的向着中军大营而来。

等到这数骑到了已经开始埋上根根木桩,填充上土石的中军大营营墙下,唐可可已经是走下望楼哨塔,去到了几骑跟前。

而站在望楼上的张志远,也是第一次看清了这些人的模样。

每个人都好似是坏了脸一样面无表情,眼神里也没有任何的光彩。几人都是穿着玄黑的裹臂绑腿的劲服,腰上配着不曾有装饰的雁翎刀,在腰间还有一只装着短火铳的皮袋子,后腰上则是悬着一把强弩。

玄面白底的靴子踩在马镫中,目光似有似无的一遍遍扫过周围。

当唐可可到了这几人马前,也没有交谈。

唐可可便从领头那人手上接过了一本用皮布帮过着的小册。

当交接完毕,那领头之人方才目光平静深邃的抬起头,望向了望楼上的张志远,眼神依旧是不起波澜,也没有要与这位统领万军的将军打招呼的意思。

如同来时一般,静悄悄不惹注意的远去,直至消失在黄昏下的阴影中。

蹬蹬蹬。

站在望楼上的张志远,听着背后传来的登楼声。

他轻声开口道:“本将今日看见了他们的真容,营中士卒想必也有瞧见的,难道不会有事?”

怀里抱着小册的唐可可回到望楼上,摇摇头道:“咱们不会再看到他们的。”

“哦?”

张志远眼中露出好奇。

唐可可若无其事的解释道:“都是苦命的人,辛辛苦苦一遭,早就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

张志远又哦了一声,便转口道:“是殿下交代的话?”

唐可可这时候才打开被皮布仔细包裹着的小册本,翻开封面一行行看下去,脸上的表情却是逐渐的精彩起来。

等到将整本内容看完之后,唐可可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他望向已经近到了大营前的孔家送货车队,脸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厌恶:“今晚我不吃饭了。”

张志远此刻还不知道那册本上究竟都记录了什么。

只能是追问道:“都写了什么事情?”

唐可可在脑海中挑挑拣拣了半天,才开口道:“过往却是我想错了,原以为至圣先师之家,还能有些善心,宅心仁厚一些。却不想,竟然也是如出一辙。

孔府外,三十里内,皆孔家佃户,收租三成。”

“恩?”张志远有些不解,皱眉道:“若是本将不曾记错的话,三成的租子,便是整个天下,也找不出多少家。”

唐可可点头道:“是啊,可不就是如此。寻常租子,大抵都是五成。而在孔家,去地三十里外,六十里内,八成为孔家佃户,田租子皆五成。

六十里外,曲阜、兖州城、汶上、济宁、金乡、鱼台、巨野、嘉祥、藤县、邹县、费县、泗水,或五六成,或三四成,皆为孔家佃户,田租皆七成。”

精挑细选,将最不重要的部分给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唐可可整个人都像是泄了气一样,两肩松垮下来。

饶是在九边塞外杀人无数、破阵无数的张志远,也不由的张了张嘴。

两人良久都不曾再开口说话。

直到营外,孔家的马车队和军中火头营对接,开始交接粮草酒肉,营中传来阵阵欢呼声时。

张志远这才长叹一声:“当真是半府人家啊。”

孔家再努力努力,整个兖州府都能变成他们家的了!

天下承平才多久?

大明创立才多久?

洪武如今不过二十八载,一姓人家,便能独占半府之地。

其本性究竟如何,可见一斑。

唐可可觉得自己曾经读过的圣贤文章,学习过的圣贤思想,都在坍塌崩溃中。

若是换一个人家,他或许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可这是至圣先师家啊。

过往的信仰在崩溃。

唐可可面色戚戚的摇头道:“过往我曾以为,世间若多贪念,却还有良善人家。如今看来,若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何来良善,皆为奸佞尔!”

说着话,唐可可将手中的那本册子递到了张志远的眼前。

张志远有些疑惑,看向唐可可,眼神不解。

“本将也能看这些?”

唐可可撇撇嘴耸耸肩:“现在,没什么不能看的了。”

张志远面露迟疑,从唐可可的脸色上,他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可能远比自己现在已经知道的还要更加严重。

他缓慢的伸出手,将唐可可递来的册子接到手中。

随后,张志远皱眉翻开册子。

望楼上,气氛在一瞬间冰冷到了极点。

当最后一个字被张志远收入眼中,他已经是满脸青紫,双手重重的合上册子,而后又愤怒的捏紧册子,双手砸在了身前的栏杆之上。

然而,任凭张志远如何的愤怒,此刻却也发作不出来。

半响之后,张志远方才开口:“今日本将不食。”

说完后他又补充道:“明日叫营中往曲阜县城采购米粮。”

唐可可点点头,但凡是个正常人,只要是看到那些记载的东西,都不可能再接受营门下的那些东西。

他举目望向已经华灯光亮的孔府宅邸。

“我们是不是有些收敛了?”

张志远冷哼一声:“挖的太慢了!”

“那就用上火药吧。”

“本将允了,再记尔一功。”

“这军功,我领了!”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