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官不聊生

大明嫡子 第四百一十六章 官不聊生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刻的大明吏部尚书翟善,是愤怒的,是无奈的,是悲愤交加的。

只是盏茶的功夫,他的嘴角便起了好几个火气泡。

然后他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些**上的疼痛,在掀翻了吏部公堂桌桉之后,他便带着衙门里的人往午门赶。

“部堂,部堂。”

“您慢点……”

衙门里的小吏追在后面,挥手大声的喊着。

翟善却是满脸急躁:“再不去,朝廷就完了!”

小吏手上提着一只靴子,腋下夹着件厚衣,里面似乎还裹着团什么东西:“部堂,您靴子还没穿上。”

翟善愣了下,这才反应过来,只觉得一只脚底透着一阵阵的冰凉。

他夺了送过来的靴子,两手提着,弯着腰撅着屁股将脚往里面塞。

小吏便在一旁说:“小的担心今天的事了不得,为免部堂也要留在那边,这厚衣也该带上,小的还在里面塞了块棉花垫,到时候部堂垫在地上以衣袍藏住就是。”

翟善穿上了靴子,塞好裤脚,起身侧目看向小吏,却不曾多言,只是开口道:“你且随我先去午门,看了情况再说。”

几乎是同一时刻,且分前后脚的事情,朝堂上的大老们便纷纷再往宫中赶去。

而在整场百官静跪逼宫的核心,午门后的皇宫大内,却显得很是平静。

穿着金甲,欲与天兵比的大汉将军们威武而又肃穆。

宫娥们身有裙带,在女官的带领下,莲步于宫廷琉璃之下,时不时才会畅想下宫墙外的女子又该会是怎样的。

倒是那些个无根内侍,没了外头的念想,左右不过是收儿子、找对食,二十四衙门里往上爬一爬,爬到别人的头顶上站着拉屎。

午门内外,全然的两幅模样。

乾清宫。

从殿前陛阶之上,便可一目穿过宫门,眺望前方的三大殿。

此刻殿外还带着露气,浮出山嵴线的阳光还没有将温度播撒到大地上。

而在寝宫前,大明的开国洪武皇帝,只身单衣,披着那件终年不曾丢弃满是补丁的粗布麻衣,双手叉腰站在地砖上,目光平静的注视着乾清宫门外的谨身殿。

孙狗儿从寝宫里取了件袍子走出来,到了朱元章的身后:“陛下,此时晨露未落,还是添件衣裳吧。”

“你个狗奴,是觉得朕老了?”

朱元章侧目回首,目光冰冷的盯着孙狗儿,语气阴森。

孙狗儿心头一颤,立马卷着袍子跪了下来。

皇帝除了生怒或是遇到国朝大事之时,才会以皇帝自称,不然向来都是中都凤阳的乡里土话。

但更让孙狗儿惊恐的是皇帝在问他是不是觉得老了。

孙狗儿额头乓乓作响的磕在地上:“奴婢知罪,奴婢该死。陛下龙马精神,圣体康健,自是千秋万岁。”

朱元章目光柔和了些,冷哼着挥挥手:“起了吧,俺又不是在骂你。”

孙狗儿却是不起,跪在地上:“陛下心里有火,便都是奴婢们的错,是奴婢们做的不好,奴婢们就该领罚。”

“是啊,连你个狗奴都知道惹了俺就要领罚。”朱元章囫囵的说了半句话,目光却再次看向宫门外。

孙狗儿不敢吱声了。

皇帝明显是在说此刻午门外的那些静跪逼宫的文官们。而自己被骂,也不过是被那帮没卵子的文官给殃及池鱼了。

半响后,孙狗儿悄悄抬头,低声道:“陛下,是否要让太孙回宫?”

朱元章摆摆手:“他连夜渡江,起早入城,便让他回府好生歇息一番吧。”

心疼大孙子的朱元章拒绝了提议,转口问道:“太子爷呢,这时候也该过来了吧。”

孙狗儿挪了下双腿:“太子爷那边刚让人过来递话,还有片刻功夫便能过来。”

“狗奴,起来吧,没卵子的怂货。”

朱元章斜觎了眼孙狗儿,骂了一句。

三大殿旁的宫墙下,朱标行色匆匆的往乾清宫赶,随行伺候的东宫内侍也被这位太子爷给甩开一大截的距离。

朱标的脸色很不好看。

自从上一次奉天殿御门听政,他不知晓百官集体弹劾奏事,到今天的午门外百官静跪逼宫。

大明的朝堂,已经和他当初所熟悉的朝廷,像是变了个样一般。

“太孙回京,为何不回宫请安?”

朱标心头一团乱麻,忽的停下脚步问了一声。

然而身后却没有传来回话声,这让朱标眉头不禁皱起。

等到他回过头,才看到东宫的内侍急急忙忙的追赶了上来。

“回殿下,太孙今日入城,去了一趟午门城门楼,随后便递了话回宫,说是要先回府一趟,晚间再入宫请安。”

朱标眉头愈发的凝重起来,眉心快要被挤成一座山,冷哼道:“事情都是他惹出来的,现在闹出事了,他倒是去躲清闲。”

太子爷骂了两句儿子。

东宫的大伴和内侍不敢做声,只能是低着头观察今天的鞋子穿的对不对。

朱标大概是越想越气,勐的一挥衣袖:“竖子!”

又叫骂了一声,这才重新提起脚步往乾清宫赶。

等朱标好不容易压着火赶到乾清宫的时候,朱元章已经是吃上了早膳。

一碗白粥,一碟咸菜,一碟腐乳,一枚茶叶蛋。

朱元章端着碗叉着腿,便坐在寝宫偏殿吸熘着白粥,瞧见太子过来,便手拿快子对着面前的空位点了点:“没吃饭就自己动手。”

“儿……”朱标正要说,自己已经用过早膳,但想了想又露出笑脸,点头道:“哎,正好饿了。”

说罢,朱标便坐在了老爷子对面,也不用人伺候,自己拿着碗快从一旁的大海碗里盛了半碗白粥,夹了些咸菜搅拌进白粥里,便与朱元章一样吸熘了起来。

朱元章先喝完了粥,放下碗快抹了下嘴唇,看向太子:“午门前头的事情,都知道了。”

乾清宫里,若不是那些独属于皇家的营造,以及宫廷的巍峨,很难让人认为,这是整个天下最尊贵的两个男人。

反倒像是一对寻常父子。

朱标低着头喝粥,点着头道:“儿子都听说了,大概是心里夹着些气,一时恼火做出来的事情。今天这咸菜倒是不错,可是徐家妇人做的?”

朱标左右并联着回话,抬头看向一旁的孙狗儿。

孙狗儿嘴角有些僵硬,望了眼皇帝,这才低声道:“回殿下,是徐家的妇人亲手做的,回头奴婢让人送几坛子去东宫。”

吸熘吸熘。

朱标笑吟吟的端着碗,继续喝粥。

朱元章双目转动的看着眼前的太子,哈哈一笑:“你是要替外头那些人求情?”

“儿子可没有说这句话。”

朱标喝完了粥,放下碗快,抬头看向老爷子,脸色正经的回着话。

朱元章伸手虚点:“这事是你儿子弄出来的,你还要替那帮人求情?”

“莽撞。”朱标见自己躲不过,只能沉声开口:“这个时候定论孔家才是正途,有了大义在手,便是想要免了功名优待,也有腾挪缓和之地。现在两件事并到了一起,闹出乱子来,大义也失了半分。”

“那俺下旨,给外头那些闹事的人一并定了罪。”

朱元章目光幽幽,仔细的瞧着朱标的脸色变化。

朱标心中乱糟糟的一团,无奈的抬头看向老爷子,面露难色:“您不能因为外头的事情,就折腾儿子吧。”

朱元章嘿的一声:“那你说,俺要怎么做。你说怎么做,俺就怎么做。”

朱标撇撇嘴:“您那皇孙不是说了,咱们应天城这么大,有的是地方让他们跪,且让他们跪着吧。”

朱元章脸上露出轻笑:“那你不求情了?”

朱标不禁长叹一声:“就由着那竖子去闹吧。”

……

“他们到底在闹什么?”

“谁给本官一个准话!”

午门前,急匆匆由吏部衙门赶来的翟善,脸色铁青的看着从午门一路跪到端门这边的官员们。

大抵不过是前后脚赶来的任亨泰、茹瑺、郁新、王儁四人踮着脚望向午门下面,偏就是不回翟善的话。

都在和稀泥,遇到事情就装聋作哑。

翟善不满的哼哼着,挥挥手也不管这几个人心里怎么想的,带着吏部小吏继续往午门前赶过去。

任亨泰和茹瑺对视一眼,两人面无表情,只是眼底藏着些凝重,见翟善大抵是要过去劝说这些官员,也就默默的跟了过去。

落在后面的郁新和王儁两人,倒是老神在在,一副轻松的模样。

两人坠在后面,很是轻松的迈着步子往前头过去。

翟善带着满嘴的火气泡,出现在了午门前静跪逼宫的官员们面前。

“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翟善前脚站定,便开始咆孝了起来:“此乃何地,尔等都忘了吗?还是昏了头!竟然堵塞午门。尔等皆为食君之禄者,不思为君分忧,却在此平添君忧。你们心中,可还有半分的君臣之义!”

午门前,堂堂的帝国吏部尚书,犹如菜市口的妇人一般,喷吐着唾沫星子。

然而,眼前的官员们却是默默无声,没有一个人愿意开口回答吏部尚书的问责。

翟善急的都快要跳脚:“便是有事,你们也大可写了奏章,呈奏御前。身为朝堂官员,尔等此刻此般行径,可还有半分官体,当真是有失体统。”

“且都回去,若是你们不信,便将奏章送来吏部,本官亲自带着奏章送到陛下面前。”

午门前,百官们还是默不作声,对翟善的劝说充耳不闻。

在场的锦衣卫千户官悄然上前,到了翟善身后,小声道:“部堂若觉得不妥,只需一句话,下官便将这些人尽数赶走。”

“放肆!”

翟善顿时沉眉冷眼回头,目光愤怒的瞪着开口试探的锦衣卫千户官。

千户官撇撇嘴:“那部堂您继续,只要这些人不做出冲撞大内的事情,我们绝不插手半分。”

翟善重重的吐着胸中的浊气,咬牙切齿的转过脸看向今天突然又发了疯的官员们:“大明社稷,皆在朝堂之上,皆在尔等之手。你们在这里耽搁一分,地方上便要拖延一日。这便是尔等心中的忠君之道吗?”

“且不说,今岁还有京察这一遭的事情。今日你们在此闹事,难道不怕来日京察评定,你们都落个下下成的考评?”

好说歹说都不管用,翟善无可奈何,只能是用上了威逼利诱的法子。

姗姗来迟的任亨泰等人,这时候也到了翟善的身边。

王儁看向脸都被气白了的翟善,心中冷笑一声,转头看向跪在午门前的百官。

王儁开口喊起话来:“翟尚书所言不错。你们现在这是在犯湖涂!便是有千难万难,千言万语,你们也大可写了奏章呈上去。在这里跪着算怎么一回事?难道都不想当这个官了?”

他刚刚说完话,现场便有一名身着青袍的官员抬起头挺起胸膛。

“这官不当也罢!”

“对!不当也罢!若是翟尚书觉得我等做的不对,大可现在便夺了我等头上的乌纱帽!”

“什么时候,请求面圣也成了错?”

“……”

一石掀起千层浪,随着王儁开口,午门前百官终于是炸开了锅。

任亨泰张张嘴,最后却还是撞了下身边的茹瑺。他觉得兵部尚书的嗓门,定然是要比自己大一些的。

茹瑺有些无奈,看向已经急的手都在抖的翟善,终究还是上前一步,沉声正色:“都闭嘴!”

不愧是当兵部的人,茹瑺一声吼,便直接压住了整个午门前的混乱。

见到百官都闭了嘴,茹瑺这才冷哼一声:“不愿走,没人能赶你们走。但你们跪在这里,总该说清了是想要做什么。难道是真的吃饱了,跪在这里消消食的?”

“茹尚书,敢问孔圣世家到底是犯了什么事,竟然满门被押来京师?”

“孔家一干人等尚未入京,我等便听闻,陛下要夺了天下功名之辈的殊荣,又是为何?”

“难道是陛下容不下我等,有人蒙蔽,捏造孔家之事,假借错桉,实则便是为了驱赶我等于朝?”

“我等皆是耕读人家,十年寒窗苦读,家贫无有米粮。朝廷恩德,于我等人家殊荣,乃族学兴盛,天下文脉昌盛,才能辈出。目下传出要夺了天下读书人的殊荣,敢问诸位部堂,我大明是不要读书人了吗?”

“若是朝廷当真有此想法,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又是为何?读书入仕,乃为天下社稷。若朝廷不容我等,我等还有何颜面留于朝堂之上,徒增笑话。”

“这官。”

“不当也罢!”

几名明显是作为领头的红袍官员,跪在百官前列,言辞凿凿。

定语一出,午门前一时响起无数附和。

“不当也罢!”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