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二十三章 心学和将门

大明嫡子 第四百二十三章 心学和将门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夜,应天城注定无眠。

被锦衣卫从午门前驱逐的百官,也没有各回衙门,纷纷夺路回家,紧闭府门。

这一遭,大明朝的文官们掩面丢尽,而风声却是愈发的急了起来。

应天东城,皇城根下,心学的策源地书报局里。

前面偌大的庭院皆是刊印文报的地方,而在后面却又一片院子总是安安静静的。

朝堂上,这两日**成的官员都在罢朝不干活。但心学出身的新晋官员们,却还在努力维系着朝堂最低限度的运行。

书报局后面的院中,今日里林林总总近五十余人相聚于此,可谓是济济满堂。

一袭仙鹤大红袍,在庭院之中显得格外扎眼。

不是旁人,正是如今的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

孙青书和胡文海两人作陪在一旁,下方又有白玉秀等刚刚下衙的心学在朝官员,以及心学观政进士。

袁素泰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只是因为眼前都是心学的新起之秀,他必须保持镇定。

袁素泰自嘲着轻声道:“解学士和夏行走此刻还在文渊阁留守,老夫是个老学究,但做的都是农活,如今中途入了心学,也不过是凭着比你们年长些,叫你们废些耳。”

如今已经是正六品吏部文选司主事的白玉秀,算得上是在场除了袁素泰,官阶最高的人了。

白玉秀笑着开口道:“袁少师多年耕耘上林苑监,做的都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功德之事,管的是天下百姓的肚子。心学讲究知行合一,圣人道理千百篇,脚踏实地的做事才是正途。少师岂不正和此意,当为我等前辈先生。”

有白玉秀搭话开场,袁素泰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伸手点了点白玉秀:“难怪说解学士平素提及你最多了。”

白玉秀拱手道:“那是解先生觉得学生是最不成器的,所以才时时提点,时时提携,免得学生到时候落于一众师兄弟之后。每每想起,学生愧不敢当。”

袁素泰摇着头,转口道:“今天名为文会,实则上却还是要说道说道这两日午门前百官静跪逼宫一事。你们中大多数人都在朝中为官了,这两日一如过往,上衙点卯,操办国事。接下来,当要注意小心,免得那些个人拉扯到你们。”

“学生谨受教。”

在场的年轻人们,纷纷拱手回应。

袁素泰又道:“我平素都在上林苑监,不怎知晓你们这帮师兄弟都在哪个衙门,也不知有多少人是在朝为官的。不过想来,往后国家还是要辛苦你们,为大明开创盛世基业。

这一遭陛下夺了天下读书功名之辈的优待,你们也不要心中怨恨不满。太孙殿下说的没有错,这天底下谁都是一样的,何来高低之分。

前番我与解学士闲谈,学士言辞之间,隐隐有些提及,国家的财政开源充裕,地方上的巧取豪夺少了,朝廷大抵是会多给些俸禄,总不能叫你们饿着肚子去当差。”

功名优待是每个读书人都关心的事情。

便是在场的心学子弟,也不可能视若无睹。

白玉秀左右环顾,开口道:“学生晓得,今日午门前群臣之状,当为学生引以为鉴。”

今天这场书报局里的文会,便是要安那些年轻的心学官员和学子的心。

在袁素泰一旁代表书报局伺候着的胡文海,笑吟吟的开口道:“如今开国公在南边开疆拓土,地多人少,便是花些钱粮去那边购买些土地,虽然田亩数是有限额的,但也不必为自己和家中人的生机担忧。”

土地。

是每一个大明人都热衷的事物,无论是皇帝还是臣子,亦或是寻常百姓。

胡文海的话,像是打开了在场众人的话匣子。

“胡先生提的这件事情,我倒是也有所听闻,只是每人只能认购百亩,这个数额是否会有提高?”

“一家五六口人,便是五六百亩的地,倒也是生计无忧。学生只是不解,难道我们还能过去耕种?收成又该如何拿到家中?”

“学生亦有几样疑惑,不知往后朝廷会如何处置……”

“……”

在场心学子弟纷纷说出心中的顾虑和疑问。

嘴上说着不了解心学中人的袁素泰,但大抵是早就私下里熟悉过,对现场开口提问的心学子弟,认的很清楚。

今日此番文会,事先也有解缙透露了不少文渊阁里的消息,再有白玉秀配合着,袁素泰答得也算中肯稳定。

与书报局里的安抚人心、在京文官被驱逐出宫不同,满城的开国功勋武将们,可谓是弹冠相庆。

虽然这一遭功勋武将们没有任何的参与,但心里头偏生就是觉得畅快。

这些年大明愈发稳定,开国的武将们也渐渐年事已高,文官政治渐渐露出苗头,便是有皇帝的信赖,武将们的日子还是很不好过。

练兵的钱粮要找兵部,疆场上的军功要找兵部,地方卫所的调动甚至还要找吏部。

五军都督府虽然有执掌天下卫所兵马的权力,但这样的权力却处处受到牵制。

如今文官们被锦衣卫驱逐出宫,皇帝陛下更是明发旨意,夺了天下读书功名的优待,这就是**裸的对士绅文官们的压制。

此消彼长,帝国的武将们日子总是要比过往好上不少。

若非中山王府、开平王府同时私下里放出声音,要在京功勋各家都低调些,怕是早就满城酒香了。

冬冬冬。

复星桥以西余庆里,因开平王府而被命名的常府街西头,一群身着武服的功勋将门中人,驾马到了王府跟前,随行的护卫走上台阶,敲响了开平王府的府门。

中门旁的侧门被拉开一道缝隙,常家的门房探出头看向外面。

“蓝公子怎么来了?”

凉国公蓝玉长子蓝春领着在京的几家功勋子弟,站在门外,望向常家的门房。

“家父进来领军在外,为朝廷效力,这两年家中多被常三哥照料,今日来,是为了感谢常三哥一番。”

门房有些意外,常家和蓝家同出淮右,除此之外也算得上是亲戚。若说常家照顾蓝家,便是感谢也不该这个时候过来。

只是蓝春毕竟是凉国公府嫡长,且在他身后还有一帮朝堂功勋子弟,常家门房不敢怠慢,将侧门拉开,侧身站在一旁。

“蓝公子请入内,小人这便去后宅通禀三老爷知晓诸位到来。”

蓝春点点头嗯了声,都是功勋将门人家,平日里互通有无,往来频繁。门房让了路,蓝春便领着人轻车熟路的往常家前厅过去。

连着两日因为百官静跪午门而不曾回家的常森,好不容易等到锦衣卫将午门前的那些没卵子的文官给赶出宫,自己回家喘口气,早早便准备歇下。

却又听蓝玉家的老大带着一帮将门子弟过来。

常森心中带着疑惑,却还是叫人伺候着穿衣,又让人去二房那边知会常继祖往前面过去。

不等被引入常家前厅的蓝春等人喝完一盏茶,常森已经与常继祖赶了过来。

闻听门外传来脚步声,蓝春轻咳一声,领着一众将门子弟站起身,躬身抱拳。

“蓝春见过常三哥。”

虽然算不上整齐,但前厅里由蓝春领着的,将门子弟喊的却都很是卖力,有喊常家三哥,也有喊常家三叔的。

常森本就疑惑不解,瞧着这帮小子如此模样,不由侧目看向一旁的常继祖。

常继祖摇摇头,他近来还在忙着通过讲武堂的入学考核,已经很久没有时间与各家兄弟往来了,倒也不清楚他们今日的目的。

常森皱起眉头,走进厅内,面露笑容,手掌下压:“坐吧坐吧,都是跟前看着长大的,当初一个个光着屁股在家里头比试撒尿的样子都还记得,如今哪来这么多的规矩。”

蓝春脸上顺势露出一抹尴尬憨厚的笑容,示意众人落座。

在一旁陪同的常继祖见机开口:“前头门房方才提及,说是春叔要来府上做什么感激,倒是显得见外了。”

蓝春拱拱手:“这几年父亲奉旨在外,各家的长辈也都在外头为国效力,平日里各家琐碎的事情,总是叫常三哥费心,我等过来说声感激也是应该的。”

他一开口,各家的子弟也都纷纷开口,一时间常家前厅可谓是热闹非凡,一片祥和。

常森脸上只是露着有些收敛的笑容:“既然如此,不如你们这帮小儿郎,便陪着我吃些酒?也叫我看看,我大明的将门子弟,可都雄哉,有父辈遗风。”

蓝春眉头一挑,轻笑道:“在常三哥面前,我们自然只能做那手下败将。只是我等却也不忘父辈荣光,为国效力,战场之上抱以马革裹尸之志,为国开疆辟土。我等不如父辈,却也有为国效死力之心。”

如今应天风声如此之紧,文官们自被锦衣卫棒打驱逐出宫,可谓是颜面尽失,若是这等时机,将门不做些什么,那也就不讲将门了。

不曾设宴呼朋唤友,已经算是给文官们面子了。

常森眉头皱了一下:“国朝之事,自有陛下、太子他们裁定。如今讲武堂开了也有数年,将门里头有些儿郎已经进去了,也有些还在接受考核。陛下给了机会也给了路子,你们便要愈发努力,进了讲武堂学上两三载,大明九边、南方皆可去也。”

蓝春目光转动,等到常森端起手边的茶杯,开始捏着茶盖抹去茶汤上的沫子。

蓝春这才开口道:“只是近来朝中的事情,倒是让侄儿有些疑虑。各家兄弟们,大抵也都是如此想。所以,今日登门一来是为了感激常三哥这几年对各家的照料,二来便是想要请三哥为侄儿们解惑。”

常森吸熘了一口茶汤,放下茶盏,看向蓝春等人:“哦?有何事需要我来解惑的,且说来听听,我只能事先说好,我办不到的事情可不能乱答应了你们。”

“那倒不至于,我等也不敢让三哥为难。”蓝春连连摇头摆手,一个吐息换气之后,便继续道:“近日朝中闹出午门前那一遭的事情,陛下更是下旨,夺了那些读书人的功名优待。侄儿们担忧,我等人家是否会因为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

作陪旁听的常继祖听到蓝春这话,不由翻了翻白眼。

好端端的一句话,愣着被他给转了好几个弯才说出来。

常森听到此番真意,脸上不期露出轻笑:“陛下何许人也,又岂会不辨是非清白,你们这帮人,便将心放在肚子里吧。”

蓝春当即顺势开口:“若是如此,那此刻情形,便如父兄们在家时常说的,敌我此消彼长。我等将门,是否该顺势而动,有所作为?”

这才是蓝春真正的目的。

还有一句话是他不曾说出口的。

那便是昔年,大明还没有五军都督府,只有一个大都督府,那时候才是帝国将领们最荣光的时刻。

常继祖目视厅内各家子弟,余光里掠过眉头紧锁的三叔,他吭哧吭哧的制造出一番动静,将众人的注意吸引过来。

随后常继祖开口道:“小弟不才,对近来之事倒是另有一番见解,不知春叔和各家的兄弟们,是否愿意一听。”

蓝春伸手道:“都是自家兄弟,常三哥也在这里,有什么不能说。”

常继祖便点头道:“我是以为,近来这些事情便都是朝堂之上文官们的事情,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如三叔所言,还不是得有陛下圣裁。

我等人家,依着春叔所言,也算是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这个时候便是要少说少做,如此才能确保不出错。说的多了,做的多了,难免就会出错,那时候或可能才是真的风口浪尖。”

蓝春还欲开口。

坐在上方的常森已经是手掌轻轻的拍在桌面上:“先前点卯下值回府的时候,太孙那边递了消息,这几日殿下会去一趟讲武堂。

至于文官们的事情,现下闹出锦衣卫棒打驱逐一事,恐怕还是要闹上一闹的,你们便耐住性子,权当看热闹罢了。”

说完之后,常森很是自然的打了个哈气。

常继祖便上前笑吟吟道:“既然春叔你们都来了,便一同吃酒去吧。先前,我便让府上准备酒席了,今晚便是倒下,只管谁在家里就是。”

说着话,常继祖也不管蓝春愿不愿意,便拉着对方往外头走。

蓝春无奈,只能是依着常继祖的打断。

心里头,倒是记下常三哥刚刚所说的,文官们恐怕还要继续闹事,而太孙却要在这个时候去讲武堂一事。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