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下可曾乱乎?

大明嫡子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下可曾乱乎?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阳门下。

高仰止下了马,两脚稳稳的站在了城门洞里的条石路面上。

站在朝阳门下,高仰止一时间感慨万千。

阔别应天数年之久,今昔比之过往,如有一幕幕云烟从自己的眼前闪过。

数年之前,自己还只是一名懵懂无知的应试举子,还有担忧能否高中金榜。那一年,应天城出了科举舞弊桉。

主考官是多年的士林大儒,朝堂文魁。

那一遭,心学也是第一次登上大明的朝堂。

那时候的朝堂,可以让心学子弟做两榜进士,但即便朝廷官缺众多,十之四五皆为空缺,但就是容不得心学子弟。

恰逢国朝南征,开国公常升为征南大将军,皇太孙随军南下,自己这帮初进的心学两榜进士,便也就随着南下了。

那时候,朝堂上多是暗讽,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余载,最后初入官场就要被发配到那等边远苦寒之地为官。

只是啊。

那些人,今日又有多少是在这洪武门前,被扒下官袍、去了梁冠的。

而交趾道?

高仰止毫不客气的自豪,除了镇倭大军每岁为朝廷送去的钱钞金银,大明朝一十四道,便属交趾道每岁征缴上交钱粮赋税最多。

即便是直隶,在去岁也被交趾道正式超过。

因为什么?

高仰止很清楚,不是因为他在交趾道的存在,而是在交趾道所实行的完全不同于中原的政策。

交趾道并非只是简单的原料掠夺地,更是大明的新设道,有着完整的官府体系。

交趾道的百姓,如今亦是大明的子民。

可是事实证明,同样是大明子民,交趾道的赋税远超直隶,但交趾道这两年却没有发生过一起大规模的反抗。

高仰止做了数年交趾道布政使,于新政最是了解。这一遭回京,他很清楚,自己此生大抵是不会再回交趾道了。

朝堂之上,需要一场更大的变革。

而今天,这场可能会延续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变革,已经正式开始了。

即便眼前人头攒动,无数围观者将朝阳门和洪武门之间给挤得水泄不通。

高仰止还是一眼就看到了洪武门下,皇太孙那久违的面容。

朱允熥驾马而行,穿过无数被扒下官服、去了梁冠,身穿白衣的官员。

兵马司的人望着到了近前的皇太孙,连忙从周围加派人手,将太孙马前的围观者给分开。

战马一路载着朱允熥穿过人群,出现在了高仰止面前。

他平静的望向国朝最是年轻的封疆大吏,看向在他身后,那些随行回京述职的交趾道官员。

高仰止振荡双臂,衣袍呼呼作响。

他的脸上,闪耀着光芒,双眼神韵流动,

这位大明第一个交趾道布政使,昂首挺胸,于崇礼街上无数百姓的注视下,屈膝缓缓跪下。

在高仰止的身后,是所有的回京述职官员以及依仗跪拜在地。

“臣,高仰止,叩拜参见皇太孙殿下。臣幸不辱命,获官数载,布政交趾,今得朝廷恩允,回京述职。臣唯愿大明万世,社稷万年。”

在高仰止身后,是数十名从交趾道回京述职的官员,异口同声的开口。

“大明万世!”

“社稷万年!”

望着眼前这一位位被自己寄予厚望,在交趾道励精图治的官员,朱允熥由心底散发着喜悦。

他招招手:“万里海疆阻不了我等今日一见,都起了吧。”

说着话,朱允熥便要翻身下马。

高仰止却是更快,起身,上前。

他一手牵住马鞍处的缰绳,一只手臂已经是横到了朱允熥的眼前。

“臣为殿下牵马执鞭。”

高仰止脸色平静,目光里却满是难以掩饰的激动。

朱允熥笑笑,将手中的马鞭递到高仰止手中,而后便翻身下马,手扶对方手臂稳住身子。

继而,朱允熥便顺势拉着高仰止的手臂。

“高卿辛苦了!”

帝国年轻的皇太孙殿下,握住了帝国最年轻的封疆大吏手臂。

朱允熥拉着高仰止就往洪武门前走去,似是意欲将对方给带进宫中。高仰止被拉住跟随在其身后,也只能是亦步亦趋。

高仰止数次想要合手躬身,怎奈何皇太孙的手掌太过用力,他只能是躬着身,诚恳恭敬的颔首弯腰:“臣受幸于殿下,得蒙陛下委以重任,为国家牧守地方,臣之侥幸,地方不曾出错,百姓安居乐业。臣,亦不辛无苦。”

这时候,朱允熥已经是带着高仰止穿过崇礼街上的围观的百姓,走到了百官跟前。

锦衣卫比照名单抓人的事情已经暂时告一段落。

孙成也冷漠的下达了驱逐的命令,只是这些昔日朝堂高官们,却不愿意离去。

本是遂了他们的意愿,却又好似是皇帝强夺了他们的官帽。

当真是稀奇怪哉。

而朱允熥这时却轻哦了一声,侧目看向被自己拉住的高仰止,面露诧异道:“当真不辛苦?可今天朝堂之上,好些个官员都上奏乞骸骨,孤还以为,这天下的官员都辛苦的很呢。”

**裸的嘲讽之后,朱允熥轻咦一声。

他挥手扫向洪武门前那些还不曾离去的官员,对着高仰止朗声说道:“高卿且看,孤说的便是这些人。”

说着话,朱允熥更是将头转向后面,看向那些跟随上来的交趾道回京官员。

“你们也看看,便是这些人觉着当官是件辛苦事。今日里啊,都来和陛下乞骸骨,陛下允了他们。你们要是也觉得做官辛苦,孤一并帮你们遂了愿。”

这话挤兑的那些乞骸骨官员,纷纷低头垂目,心中一股无力和无地自容的羞愤以及懊恼。

此行跟随高仰止一同回京的交趾道官员,虽然人数不过百,只有寥寥四十余人,可其中大半的官员都是与高仰止一般年纪,而七八成更是当初一同南下的心学子弟。

此刻听到皇太孙这般言语,众人心中自是明了。

当即便有几人开口。

“臣不绝辛苦,臣只愿大明一日强过一日,百姓一日好过一日。”

“臣等于交趾道,夙夜难眠,所思所想皆为百姓。日见百姓富足,国赋每增,臣等便心生欢喜。”

这是大明的官员?

他们是这样当官的?

当高仰止开口回答,一同回京的交趾道官员们纷纷开口附和后。

洪武门前今日里乞骸骨的京官们,纷纷心中诧异,满脸的不可思议。

假的!

肯定都是假的!

平日里高人一等的京官们,对这帮从交趾道回来的泥腿子官员嗤之以鼻。

而崇礼街上的百姓们,却是纷纷喝彩。

“好官!你们都是好官!”

“俺们大明朝就是要这样的好官。”

“殿下,能不能让全天下的官都是这样的?”

“要是全天下都是这样的官,俺们肯定都能吃饱肚子了!也能月月穿新衣!家里盖新房!”

“好!”

“好啊!”

百姓们此起彼伏的喝着彩。

巨大的反差,让洪武门前那些原本还嗤之以鼻的官员们,更觉得没脸见人。

人群中,更是有人将旁晚买到的菜给扔向洪武门前。

啪。

一颗菜头子砸在一名官员的脑袋上。

不远处的百姓脸色涨红的怒斥道:“狗官!叫你们惹陛下生怒!”

“狗官!”

“不是东西!”

“没卵子的玩意,有你们,都是大明的耻辱。”

“狗官快滚。”

人群中,越来越多趁手的东西被丢了出来,砸向那些身着里衣的京官们。

这时候又有人大喊了起来:“他们已经不是俺们大明的官了,陛下已经让他们统统都滚回家去了。”

“对对对!”

“一群狗东西,快滚!”

“瞧了便是碍眼!”

“……”

于是,百姓们的怒骂愈发的往下三路和污秽之处走。

高仰止面上不显,可是心中却是分外意外,瞧着周围的百姓,不免在心中感叹,到底还是京畿之地的百姓啊。

这时候也不用人提醒,洪武门前的辞官者们,纷纷是夺路而逃,再也不敢待在这洪武门前。

朱允熥望着这些在交趾道回京官员对比下,以及百姓们嬉闹辱骂之下,好似跳梁小丑一般的官员,脸上冷冷一笑。

他们以为这便是结束了吗?

还是觉得,锦衣卫今天当场抓了一部分人,便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

压住心中的轻蔑,朱允熥示意高仰止跟随自己,往洪武门后走去。

这时候朱高炽从一旁上前。

高仰止连忙拱手:“微臣见过燕世子。”

朱高炽随意的拱了拱手,两人当初在交趾道也算是交往颇多,还礼之后,他则是走到朱允熥身边:“五军都督府那边刚送过来的消息,陛下复行秦法军功爵的旨意,业已送到那边,此刻京师内外军营,皆以知晓,各营将士士气大振,欢歌鼓舞,无不口颂朝廷恩典。京畿无虞矣。”

一旁的高仰止目光微微一颤。

他知晓自己这一遭被召回京师,是有着要在朝堂之上推行交趾道新政的意图。

但他倒是不清楚,朝廷这一次竟然还复行秦法军功爵。

只是一瞬间,高仰止的脑海中便已经联想到了无数中的可能和往后的朝局。

再望向身边近在迟尺的皇太孙殿下,高仰止眼底尽是崇敬和敬佩。

朱允熥像是早就料定了如今的局面,显得很是轻松,带着众人往宫中走着,嘴里仅仅是轻声问询道:“国朝推行新政,而今天下可曾乱乎?”

朱高炽心甘情愿的点着头,郑重道:“比照今日领旨之后的五军都督府及京师内外诸军营。便是仅有复行秦法军功爵一事,就足以叫大明百万雄师归心,天下自不会乱。”

但大明仅仅是复行秦法军功爵吗?

朱高炽很清楚,这背后还涉及到大明的户籍制度、兵部吏部户部,还有武人们最渴望的封王拜相。

大明王爵的虚位以待。

大都督府的复设,入值武英殿、文渊阁。

大明的武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朱高炽现在不担心大明会不会乱,因为现在会要是胆敢说出反对的话,便是和天底下那百万手握刀枪的官兵们作对。

他现在只担心,大明到时候同样会那百万将士裹挟了,一路走向另一条不可控的方向。

熥哥儿要大明将士们开疆拓土的话,已经说出去了。

封王的承诺也给出去了。

朱高炽很难想象,到时候那些杀红了眼寻求战功的军队,会不会在外面一路狂奔,不顾每一个新征之地的治理。

等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可怕的时候。

朝廷要不断的镇压、安抚、平定每一处新征之地,还要为前线狂奔的大军源源不断的送去海量的补给。

更甚至,还要防备大军在外,在那些明明已经投降了的新征之地上,干出杀良冒功的事情来。

朱高炽望向周围那些,由过往看向熥哥儿,眼中只有尊敬,而现在却变得满是崇敬的锦衣卫官兵、京军官兵、禁军官兵们。

朱高炽看得懂官兵们的那些眼神。

那是狂热。

他丝毫不会质疑,现在只要熥哥儿说一句话,这些战意高昂的官兵们,就能立马带着一柄刀冲上去。

朱允熥倒是不再说话。

等众人到了洪武门下,带着人留守在城门前的孙狗儿,望着高仰止上前道:“陛下口谕,等高仰止回京,便叫他去太社稷那边寻间屋子住一宿,宫里头自是要安排人伺候洗漱,待明日一早便入宫请安。”

传达完了口谕,孙狗儿便侧身退到了一旁。

高仰止躬身闻听口谕,脸上带着些意外。

朱允熥提起脚步,回头看向跟上来的高仰止,轻声道:“原本,在外回京的官员入朝述职,是不必去社稷坛那边住宿的。只是今日应天所生之事你也看见了,皇爷爷连下五道旨意。想来,他是想让你能永心大明社稷,不学今日之人,以作后人之师。”

高仰止躬着身,诚惶诚恐道:“臣惶恐,得此圣恩,臣当真是无以为报。”

朱允熥轻笑着,抬头看向已经点亮灯笼的洪武门城门口。

应天城,又一个夜幕将要到来。

而在夜幕之后,便是那明媚的清晨拂晓啊。

“那便报答给天下的百姓吧。”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