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三十章 国家新贵

大明嫡子 第四百三十章 国家新贵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武二十八年的这一天,显得格外的漫长。

原本准备以乞骸骨胁迫皇帝改变意志的满朝文官们,猝不及防的发现,他们的皇帝陛下不需要他们了。

大明朝在京文官,只不过是在一道恩准乞骸骨的旨意下,便尽数被免了官身。

朝堂之上,各部司衙门,十去七八。

在被恩准乞骸骨,夺了官身之后,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便当即拿人问罪,送入诏狱。

一切,都像是事先预演过一样。

而随着交趾道回京述职官员们,当众在洪武门和朝阳门之间的崇礼街上,郑重许下承诺。

应天城的百姓直观的感受到京官的不堪,以愤怒的方式将那些已然被扒下官服、去了梁冠的京官给驱逐离场。

百姓们带着对一个应当会是新的朝堂的期待,散场之后,满载而归。

只是,今日却注定了不会如此简单的在黑夜下寂静度过。

讲武堂里。

赌局输了的朱寿,却显得格外兴奋,脸色无比喜悦。

以至于他都不曾从球场回家,而是直接进了讲武堂,寻了一间讲武堂科业教习的宿舍屋子,便住了进去。

至于自己未来三个月的换洗衣物,朱寿一早便让人回府给取过来了。

讲武堂里的武生,今日也闻听球场上皇太孙的复行秦法军功爵一事。

这几年讲武堂慢慢的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学习体系,三年一期。考核入学,考核离学。每期不过百余人,倒也不多,但也不少。

屋子里的大明侯爷因为兴奋激动而久久不愿洗漱。

屋外,讲武堂里的武生们,更是难得无视了规矩,纷纷聚集在一起。

“朝廷如今真的如太孙所言,复行秦法军功爵,便是我辈匹夫之幸!”

讲武堂里最大的一间课室,云集了不下百五十人聚集于此。一名出自中军都督府的百户官,面色涨红的对周围的同学同袍开口发言。

“我朝开国已有二十八载,异姓封王者不过寥寥数人,更皆是薨后追封。今日太孙殿下有言,我朝复行秦法军功爵,功高可封王,大明王爵以待。”

“诸位!诸位同学!诸位同袍!”

“朝廷……不!皇家待我等如此,我等当是誓死效忠,临阵当抱马革裹尸之志,以谢皇家隆恩浩荡。”

说完之后,那出自中军都督府的百户官,无声的看向人群中,很不显眼的角落里的一名插班新生。

百户官今年已经是第三期了,到了年终便要考核结业,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最低也能以副千户的身份,重新由五军都督府及兵部安排去向。

而那新生,亦是一名百户官。

但中军都督府的百户官却坚信,只要对方三年之后结业,出去之后最低也得是个千户官,乃至于是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盖是因为,那新生姓常!

常继祖很无奈,自己属于是临时插班进了讲武堂的,可自己终究也是通过讲武堂考核才进来的,但不少人却认定了自己是因为那个姓氏才能进来的。

只是周围武生的注意,都被那中军都督府的百户官给引到了自己身上。

常继祖便是再如何的无奈,也只能挤出笑容,拱手道:“诸位学长,我大明至今已有二十八载,军户以至二代。国家此刻复行军功爵之法,自是为了不叫我朝军马堕落。大明好儿郎,当于军阵之上,比试高下,当以敌酋首级,论英雄成败!”

常继祖说的很克制,但作为常家第三代的核心,却又必须表达出开平王府在今日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常家不会沉浸在过往的军功之中,更不会在军阵之上行卑劣之事,一切皆以实打实的军功而论。

“明军威武!”

一直因为心中的动容,而不能歇息的舳舻侯朱寿,闻听窗外武生们的聚集声,不禁起了念头,循声而至,看着课室里的武生们,他忽的在门口处高呼一声。

忽然而来的威武声,让课室里的武生们面露诧异。

等道回过头,便见竟然是舳舻侯,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课室外面。

武生们停顿了片刻。

也不知是谁人最前开了口,眨眼间整个课室里一阵轰鸣而起。

“大明威武!大明威武!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

这讲武堂里最大的课室,仅仅只是一瞬间,就被武生们的呼喊声给塞得严严实实。

武生们喊着喊着,内容却是渐渐发生了改变。

“陛下万岁!”

“太子千岁!”

“太孙千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万岁!”

等喊到了最后,整个课室里已经彻底乱起来了,每个人都在喊着自己的心声,浑然不顾周围人究竟是在喊着些什么。

朱寿脸上露着欣慰的笑容。

国家能有这些敢于舍生忘死、为社稷抱以马革裹尸而还的武生、军人,盛世何其不来也?

朱寿默默的循声而来,又悄无声息的携声而返。

未几,便怡然入歇。

当讲武堂的武生们在欢呼,京师内外诸军营在欢歌载物之际,青龙街上的太医院,却是一片寂静。

最新的医用操典明确规定了,太医院内部务必保持安静,方便病患修养。

其实太医院里的病患并不多。

能动用太医的,一般都是宫中贵人,亦或是当朝权贵官宦。但有时候,情况也会不一样。

譬如太医院这两年时常会开展新的医学研究。

尤其是在外伤方面。

于是,太医院里便多了很多京师内外诸营,因为操练而负伤的官兵将士。

夜色渐渐染晕了天空,日光早已消失不见。

青龙街上,一袭身形,自礼部衙门往太医院这头而来。

任亨泰在衙门里便脱了官服,换上一水靛蓝的袍衫,低着头到了太医院门口。

守在门前的护卫瞧着竟然是大学士、礼部尚书。

忙着就要上前作揖行礼。

任亨泰抬起手:“免礼,翟部堂可是在太医院中?”

“回部堂,翟部堂今日是直接被送来院中,至今还未醒来,也就没叫他家给接回去。”

护卫见任亨泰有意低调,便将语调也放的低了一些。

任亨泰点点头,自顾自的进了太医院。

一入太医院,便是飘散在空气里的各种草药味。

任亨泰循着路往安顿病患的位置过去,越是靠近,空气中的草药味便愈发的清澹起来,反倒是另一种有些刺激的气味,更加的浓郁一些。

隐隐有酒味夹杂其中。

病房外,是有两名身强体壮,穿着一身白大褂的药童蹲在墙角,权当是看护的意思。

见着任亨泰过来,一个能当两个任亨泰的药童站起身。

“你是何人?”

任亨泰抬起头:“本官寻吏部尚书翟善而来,今日太医院谁人值守?”

本官。

那便也是官。

能寻吏部尚书,至少也得是个三四品的大官。

药童认不出任亨泰,态度却是恭敬了许多:“翟部堂在病房最里头的单间,今日是水院使值守太医院,此刻正在后堂处理一起京军官兵的外伤。”

问清了翟善的所在位置,任亨泰却是不急了,反倒是好奇的询问道:“怎么水院使这等时辰亲自处理外伤?”

药童脸上露出尴尬,小声道:“今日因为陛下的旨意,京军那边闹得着实有点欢,好些人都受了伤,那人也不知怎得,竟然给腿上弄出一道尺长的伤口来,连血脉、骨头都露出来了。这等伤,水院使向来是要亲自瞧瞧,便是不自己上手,也要从旁指点本院别的太医操刀。”

药童断断续续的说了一大堆,任亨泰却是有些茫然。

什么血脉能是露出来的,治疗外伤便是治疗外伤,怎得还要动刀子。

有些想不通。

任亨泰摇摇头,便往病房里头走去:“本官看看翟部堂,无甚大事,你们且于此处。”

药童点点头,便继续靠在墙角,微微打着盹。

任亨泰进了病房,里面那古怪的气味,愈发的浓郁起来,也让他彻底确定,这便是有酒味在其中。

这又是为何?

任亨泰还是不懂。

他在病房里往最里头走去,两侧是一张张洁白的床架,不少床架上正躺着些负伤的京军官兵。

有两名太医院的人同样是穿着白大褂,不时的查看这些负伤官兵的情况。

任亨泰一路到了最里头,瞧着一扇门前挂着翟善的名讳,心中想来这大抵便是翟善所在的单间,便伸手推门。

推开门,任亨泰果然就看见大明朝的吏部尚书翟善,正独自一个人躺在那同样洁白如雪的床架之上。

任亨泰脸上露出笑容,反手将门关上,开口道:“外头那药童说你此刻还未醒来,什么时候醒的?”

翟善此刻的脸色还是有些苍白,嘴唇因为长久不进水,已经有些干裂。

他躺在床上,也不动弹,便只是看着不知为何走进来的任亨泰,开口道:“方才醒来,不想你竟然过来了。”

任亨泰点点头,拉着旁边的一把椅子,便坐在了床边:“今日陛下连下五道旨意,心里头颇是烦杂,亦是不愿归家,待之方才出了衙门,想来想去,还是要来看看大明的吏部,可还安好。”

都是多年的同僚,忽然而来的关怀,大抵是可以抛之脑后的。

翟善笑了笑:“国朝之事,一日不敢忘。想来,陛下是下定决心了?”

任亨泰点点头:“洪武门前百官乞骸骨,陛下恩准了。有旨意,复行秦之旧法军功爵,开考公法,陛下有老矣之意,不知当是否禅让。”

翟善渐渐沉默了下来。

良久之后,他却是忽的轻笑出声:“兵部今日为何不曾与你一同过来,往日你二人可是相交莫逆。”

任亨泰说道:“兵部要改制,五军都督府之上复设大都督府,入值武英殿、文渊阁,兵部那头还有一箩筐的事情要处置,想来他此刻还在兵部衙门,望着空无几人的衙门,火烧心头吧。”

翟善目光转动,思绪则是在一点点的恢复着,一点点的推动着。

他轻声道:“数年之下,我朝新增两道,岁入海量,陛下复行军功爵,早有铺垫,此事不曾多疑。今日允了百官乞骸骨,想来也是那所谓考公法之因吧。

陛下这么多年来,何时真的怜惜过朝堂官员。天下间,又有多少人是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来的。天下亿兆人丁,皆为陛下取用。

等这几日事情一样样平复下来,到时候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却是不知道我等可还能是现在的我等了。”

翟善自嘲的笑了笑。

自己这个吏部尚书,做的是劳心劳力,上不能讨好君主,下不能安抚百官,自己夹在中间,以堂堂天官之身,却是被生生气的昏厥倒下了两次。

翟善已经有预感,或许不久之后,自己也要从这座朝堂之上离去。

任亨泰倒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今日倒还有一桩事情,或许会让你有些兴趣。”

翟善侧目看了过来:“哦?如今这应天城里头,还能有什么事情能惹人兴趣的。”

“高仰止带着人回来了。”

太医院单间病房里头,任亨泰轻声开口。

翟善的脸色明显愣了一下,而后双眼微微眯起,有流光闪动。

“如此年轻的封疆大吏……”翟善感慨了一声,摇头道:“这一遭回来,便是大明的新贵了,当朝红人。说不得,你我这些人都得要揣摩人家的心思。”

新贵。

任亨泰琢磨了一下这个词,觉得翟善说的并没有错。

心学是新,人亦是新,归朝之后自然要有新职。

正当两人不知该如何继续话题的时候。

病房外却是传来了一阵嘈杂声。

这本是被太医院禁止的。

不过很快,声音的制造者们便到了单间外,将门打开。

任亨泰回头,翟善微微抬起脖子。

是宫里头来的人。

“有旨意。”

传旨的太监澹澹的说了一句。

任亨泰便立马起身,跪拜在地。

翟善本欲起来,却被传旨太监阻止道:“陛下知晓翟部堂辛劳,不必执礼,这旨意亦是给任部堂的。”

给任亨泰的旨意?

翟善微微皱眉,而任亨泰也有些疑惑。

不过传旨太监很快就给出了答桉。

“陛下说,任亨泰是个好官,是个忠臣,也是有些志向的。如今像他这样的官不太多了,翟善是一个,茹瑺是一个,朝堂上林林总总也就那么多。

任亨泰想要做事情,那就去做事吧。即日起,入了文渊阁办事,国朝样样新政迫在眉睫,望尔不负当日之言。”

这是什么意思?

礼部尚书任亨泰入文渊阁办事。

翟善胸口之下,那可心脏似乎是忽然在向着一个深渊不断的下坠。

一股子的空虚感。

方才说及新贵,此刻便有新贵在自己面前。

任亨泰亦是满头雾水,只是听着那传旨太监的轻咳声,方才醒悟过来。

“臣,任亨泰,领旨谢恩。”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