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五百零二章 舅姥爷替你杀人来了

大明嫡子 第五百零二章 舅姥爷替你杀人来了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内阁大臣是做什么的?蓝玉坚定的认为,应天城文渊阁里的内阁大臣们,就是替皇帝陛下写点字的。

这些人做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仅仅凭借这一条,蓝玉选择了给予对方一丝尊重。他冷笑一声:“此次殿下北巡,难道不是为了整顿天下规矩的?”这位凉国公确实是读书了的。

高仰止脸上带着笑容,点头道:“国公所言极是。”说完之后,高仰止却是多看了蓝玉几眼。

这位凉国公的性子,似乎真的有些不同了。朱允熥却是脸色平静。变得并不是蓝玉的性子,也不是他读了几本书才会说出这些话。

而是因为如今朝堂之上的格局改变,让他愿意将这些话说出口。若是现如今的自己,还仅仅只是个困局在东宫的宗室子,蓝玉会怎样?

恐怕还是会保持原来的状态。因为他会担心东宫内部的权力继承,他需要用跋扈来掩饰心中的不安,更需要用跋扈来展现自己的存在感,维系现有的地位。

而现在,大明国本稳固,储君贤明。蓝玉虽依旧张狂,但跋扈却是不再。

他面带笑容看向蓝玉,轻声开口:“蓝舅姥爷一路赶来,恐怕还未曾进食,且先在这太丘驿进一碗面?”蓝玉也不推辞。

军中的人,便是地位再高,只要身在军中,那便是不讲究排面的。将士吃什么,这些人也就吃什么。

蓝玉哈哈大笑着:“还是殿下卷顾体恤臣等,这一路赶过来,微臣这肚子倒是真的空空如也了。”说着话,蓝玉挥手拍着自己的肚子,发出砰砰的闷响。

朱允熥笑而不语,临着他就到了驿站前。那边,驿站的人早就为凉国公备好了一碗面。

宁愿怠慢皇太孙殿下,也不能得罪了这位国公爷。太孙殿下宽宏大量,底下人些许的怠慢,大多都是轻拿轻放,从轻发落亦或是一笑了之。

可这位国公爷不一样啊。他是真的会杀人的!蓝玉看向小心翼翼在桌子不远处,观望着自己是否满意的驿卒,故意冲着对方瞪了一眼。

那驿卒立马浑身一颤,连忙低下头。朱允熥轻笑一声:“舅姥爷又何必吓唬一个驿卒。”蓝玉抖抖肩,扒拉一口面条进嘴,也不在意形象,一边咀嚼着一边说道:“畏威而不畏德,臣就是个兵头子,只管叫人畏威就好。怀德的事情,该是殿下去做的。”朱允熥眉头微微一动,幽幽道:“舅姥爷此言,孤怕是做不成了,这两年杀伐之事,孤亦是做了不少的。”

“施威,再行怀德之事,也是来得及的。”蓝玉剥了好几枚蒜头,一股脑的塞进嘴里,用力的咀嚼了几下,便开始继续扒拉着面条到嘴里。

他用那张血盆大嘴狠狠地挤压着嘴里的食物,迅速的吞咽进肚子里,随后便是一口面汤滋润。

如此连续的重复了几次。桌上便只剩下一只空落落的大海碗。嗝……蓝玉抬头冲着天,打了一个又长又大声的饱嗝。

低下头,用双手搓了一把嘴。如此之后,这才看向朱允熥,继续道:“这次事情不像之前,无论是白莲教还是晋商,都是干系甚大。这一次臣之所以请奏前来,便是为了替殿下杀人来的!”说到最后。

蓝玉脸上原先的那些轻浮,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杀意,从蓝玉的双眼里肆意的迸射出来。

他只是静静的坐在桌边,周身杀气止不住的露出来。高仰止在一旁低声道:“凉国公,这一次殿下北巡,不一定要杀人……”对付白莲教,只能等着对方一个个的跳出来,朝廷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去搜捕清剿。

若不然,这些年朝廷早就将白莲教里的那些人给清剿干净了。而至于山西道的晋商。

在没有解决九边将士粮草所需问题之前,手握开中制的晋商便不能轻易动。

一动,九边那数十万边军就要被生生斩断后勤补给,陷入到无粮可用的境地。

蓝玉却是冷哼一声。

“兵贵神速,既知敌手在何处,自是要先行下手,抢占先机。”蓝玉对着高仰止说了一句之后,便拱手转向朱允熥,沉声道:“殿下,九边数十万将士,今日皆是心向朝廷的忠良。朝廷大可放心,边军军心稳固。臣知晓殿下和朝廷的顾虑,无非是九边的粮草用度,自洪武三年开中制执行以来,便被晋商把控。殿下和朝廷担心,一旦仓促下手,朝廷未有准备,会叫九边的将士们饿着肚子。眼下寒冬将至,一旦到时候边军没了口粮,关外的元人很有可能会闻讯挥军南下。届时我军士气低落,又无粮草补给,必然会被关外元贼余孽所破。”蓝玉言语之间,目光扫过周遭。

凡是他目光所及处,人人颔首低头。朱允熥点点头:“朝廷却是会有此顾虑。关外元贼南下是其一,朝廷更担心的是我朝数十万边军,会因此陷入困境之中。边军已经够苦了,朝廷若是明知有更好的法子,却还要叫将士们陷入险境,便是不仁,亦是不义。”关外的前元余孽,即便是南下也做不成多少事情。

这在朱允熥心中是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便关口上有那么些的损失,大明用了近三十年构建起来的九边防御体系,可不单单只是一条长城。

而那数十万没有归期的戍守在九边上的将士们,才是朱允熥真正关心的地方。

蓝玉闻言之后,先是愣了片刻。随后,他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并非是嘲讽,而是带着欣慰。

“殿下能如此宽待将士,乃是臣等从戎之辈的幸事。”蓝玉毫不掩饰内心的真话,而后却是目光一凝,沉声道:“但是!臣等着甲提刀之人,便是要有立于险地而无惧的勇气!殿下厚待诸军,诸军将士岂可安享太平,做避战之辈?若为此等,便是有负陛下隆恩,有负朝廷厚待,必遭诸军唾弃!”凉国公似乎是求战似渴啊。

高仰止目光闪动,低声道:“公爷,朝廷该用将士们的时候,定会有旨意的。只是眼下,朝廷自有考量。”朱允熥沉默不语。

他没有去想旁的事情,只是在思考着蓝玉这次为何会请奏前来,又为何希望能尽快处理山西道晋商的事情。

蓝玉不是个蠢人。相反,他很聪明。原本属于他的结局,也不过是因为时局不同而已。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他大概只有另外两种结果。一是战死疆场,二是闲赋在家养老。

能让他特意跑来,比如是还有着另一种原因,那个他现在没有说出口的原因。

朱允熥站起身,给了高仰止一个眼神,示意对方稍安勿躁。而他则是看向蓝玉,笑道:“舅姥爷可愿与孤走走,面食吃多有些滞胀,走动走动消消食?”蓝玉眉头一挑,欣然答应:“臣遵命。”……太丘驿旁,北巡官员以及官兵们开始了启辰前的最后整顿,随时可以出发。

而远远的。北去的官道上,有着两道身影,正在‘消食’。朱允熥双手兜在一起,走在前面。

蓝玉左手手掌压着刀柄,右手拇指夹在皮革腰带上,昂首挺胸,目视四方,跟随落后在朱允熥的身后半步。

为了保证官道的安全,道路两侧是不能有高大林木生长的。朱允熥望着两侧秋后的苍茫大地,率先开口,轻声道:“舅姥爷,朝廷不是以前的朝廷了。”蓝玉眉头皱起:“殿下此言何意?”朱允熥脚步不停,回首看了一眼蓝玉:“大明已经近三十年了,不能一直做以杀止乱的事情。固然今日舅姥爷所言,明知敌人何在,依着兵法,便要行雷霆之速,抢占先机,以最大优势围攻对方,求得全歼之!可若是朝廷当真依着舅姥爷所言,这般做了,山西道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天下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眼下即将入冬,九边此刻已经降温变得寒冷起来。将士们不是长城,不是死物,要数十万件的冬衣,要数十万担过冬的粮草物资。一旦这个时候朝廷不顾一切的动手,将士们不光是会陷入困境,甚至有可能出现哗然炸营之事。原本的朝廷忠良,便要因此做了乱军?再者说,如今山西道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况,到底有多少人是参与其中,舅姥爷能一清二楚?给朝廷留有时间,同样也是给这些人留出足够的时间。是有给足了他们希望,他们才会将所有的力量都暴露出来。只有暴露的越多,朝廷时候清剿起来,余孽才能残存的越少。难道舅姥爷希望这些人如白莲教一样,整整近三十年,朝廷一直无法清剿干净?”蓝玉当即接话:“若是这些人也看准了今冬将至,借此时机起事,朝廷同样要面对殿下所说的这些问题。届时,殿下又打算如何做?”朱允熥摇摇头。

“不会的。”他很肯定的说道:“今冬,乃至于明冬之前,无论是白莲教还是晋商都不会率先起事的。他们还要等,等着乱子大了,等着民心动荡或是我大明九边真的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才会都浮出水面。”蓝玉心中有着自己的忧虑,他开口道:“一旦让他们准备充足,依微臣愚见,他们必然是要先夺山西道,控制关隘死守,严防朝廷兵马入山西。到时候朝廷必将陷入久攻不下的局面,如此耗费更多,牵连更广。”朱允熥眼神冷冽,压声道:“他们必然会如此做,他们会挑动更多人起事。甚至于,他们会将目光投向山西道境内那十数万的倭工。所以,这一遭舅姥爷请奏前来,倒也是提孤解决了一桩麻烦。”自己似乎并不是白跑一趟,太孙还有事情要依仗自己去做的。

蓝玉脸上露出笑容:“殿下尽快差遣。”朱允熥脸上带笑:“说起来,山西道的事情,孤现在最担心的便是晋王府。那些人若是起事,必然会围攻挟持晋王府。所以,孤希望舅姥爷能与三叔同出山西,以巡边操练兵马为由,坐镇山西行都司大同府城内。”蓝玉目光一闪。

大同府其实也属山西道三司管辖,只是因为位置上处于九边重镇,有大同城一带防线。

所以朝廷一早便在大同府设立山西行都司,由朝廷统一管辖。大同更是囤积了众多兵马,边境上长城连绵不绝,戍堡无数,兵多将广,乃是大明九边诸镇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从大同,南下可入山西,再下中原河南道等地。往东,可直接请入北平府一带,威胁整个河北道安危。

有自己坐镇大同,自然不是为了防备关外的前元余孽。有自己在,一旦山西道有变,自己可立即挥兵南下攻入太原府。

夺山西镇、猩州,便可直面太原城。蓝玉当即开口:“若是如此,殿下可下令,微臣目下所率在外军马北上河南道。一旦山西道有变,这支兵马便可由怀庆府北上攻入山西道泽州。再叫秦王府三护卫及陕西道都司严守潼关,便可保山西道再无南下的可能!另叫河北都司、北平都司增兵真定府、保定府,便可断山西道东出之路。如此三面加严防死守,山西道便只能做了困兽之斗,任由朝廷大军压境,步步进逼,一一化解。”见蓝玉很快就能在他自己的安排之上,想到后续的安排。

朱允熥点点头:“孤与北巡官员商议,便是如此以为。只要困住山西道,便可确保天下不会大乱。朝廷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稳定九边粮草军需。”蓝玉全然没有想到,自己来了这么一趟,就给自己给挪了个地方。

这时候,朱允熥已经回头看向太丘驿方向。见到太孙的目光看过来,早就准备好的北巡官员及兵马,立马开动起来。

蓝玉则是目光一闪,以极低的声音开口询问道:“臣……听闻炆废人在中都失踪,官府一直不曾寻找到踪迹。或许,他与这些事情有所瓜葛。”朱允熥侧目,看了一眼蓝玉。

“舅姥爷想说什么?”蓝玉再一次压低声音,用只有朱允熥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若是之后发现,他当真参与其中,且叫臣等拿下,到时候殿下且容微臣亲自手刃了他!”说完之后,蓝玉满脸阴沉,手掌化作刀锋,虚空种种的比划了一下。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