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五百零四章 反贼里的头号军师

大明嫡子 第五百零四章 反贼里的头号军师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允炆默默的在心中坚定了念头。只是很快又生出一股担忧。要是老三那厮,不派人来找自己怎么办?

又或者他派出来的都是蠢货,找不到自己怎么办?自己该找个机会,将自己的消息给送出去。

一瞬间,朱允炆心中生出了要自己创造机会的念头。只是瞬间,他的脸色便暗澹了下来。

在这帮乱贼里面,自己身边只有秋娘一人,除此之外所有能够接触到的人,都是白莲教的,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将消息送出去。

秋娘坐在一旁,低着头剥一枚黄橙橙红艳艳的柿子。鲜嫩的果肉暴露在外面,秋娘脸上露出笑容,将柿子送到朱允炆的眼前。

“二郎,吃个柿子吧。”朱允炆看了看眼前的柿子,目光闪烁了一下,脸上露出笑容:“我想到了!”秋娘茫然的眨眼询问:“二郎想到什么了?”朱允炆摇摇头。

这事还是要寻个妥当的时机才能做。他一扭腰从软榻上做起,顺势接过秋娘为自己剥好的柿子:“你歇息会儿,我去外面甲板上吹吹风。”秋娘点点头,转身从一旁取了件灰青色披风系在朱允炆的肩上。

“外头风大,二郎莫要受了凉。”朱允炆嘴角含笑,拍拍秋娘的手背:“晓得了。”说完,他便低头啃了两口柿子,等到跨出舱室门外,一整颗的柿子也已经被他吸熘进了肚子里。

站在舱门口,朱允炆捏着柿子皮,顺手一抛。橙红的柿子皮在他的视线里划出一道抛物线,消失在脚下的甲板以下。

没多久,从甲板下传来哗啦一声。朱允炆也已经走到了甲板栏杆旁,顺着一侧的过道往船头走去。

船首桅杆上挂着一面‘贾’字商旗。百来料的小商船,船舱下面没有压多少货物,吃水不太深。

只不过朱允炆却能分辨得出,这船亦是龙江船厂造出来的。船上的制样,无处不透漏着龙江造船厂官造船只的固定样式。

朱允炆很快便走到了船首,双手抓着栏杆,眺望前方热闹拥挤的水面。

如今已经是深秋,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商船比平时要多上一些。这时节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就要入冬了,南方还算尚可,北方却是已经开始降温。

加之入了冬,便要到年终时节。天南地北的人,大多也只能是在这个时节才能安生的歇息一阵子。

过年,对于中原人来说,总是一个根植难除的习俗。也正是因此,运河上的拉满天南海北各地货物的商船会更多一些,这些商贾要在北方河道冰封之前,将最终一批货物送到目的地,赚足了今年里的最后一笔银子,也好各自回家过年。

运河两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座属于转运使司衙门的运河所,一来清查运河上可疑的船只,二来则是为了保障运河安危。

这些运河所所在的地方,有时候也就会渐渐地演变成一个个小市集。虽然运河上不一定有码头,但也能让船只靠岸,上岸购进些短缺的东西。

水面上,地方官府和转运司衙门的官府快船,走的比商船都要快,维系着运河这条帝国动脉的通畅。

道路、水道,运输决定了国家财富的运转速度。望着眼前繁忙,每一刻都会产生无数价值的运河,朱允炆忽然想到前不久在朝廷邸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文章说的就是官道、水道、海陆,对朝廷和天下的影响。当时朱允炆并不觉得有多少的影响。

货物不论怎样,终究都是能到一个地方的。只不过现如今亲眼看到如此繁忙的运河商船往来景象,朱允炆多了几分不同的感触。

运输和经济的关系,似乎远比自己过往设想的更加紧密。所以,这也是朝廷为何开始修建那种新式水泥路的原因吧。

听说朝廷还在研究一种速度更快的货运车子,更拉动更多的货物。老三真的是在一件一件的做着实事的呀。

朱允炆心中感叹着。

“朱公子站在此处,眺望运河,是在想什么?”刘宗圣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怡然中带着些好奇。

朱允炆立马转身,拱手弯腰:“太保。”

“我都与朱公子说过好些次,你我之间不必顾忌这些俗称虚礼。你我虽然年岁相差甚大,却是志气相投,唤我一声兄长又如何?”刘宗圣面带笑容,一手背在身后,也走到船头,另一只手拍在了栏杆上。

朱允炆面含微笑,颔首轻声道:“刘先生乃是有大志之人,云炆岂敢与先生同辈而论。”即便自己将这反贼头子给唬住了,能引得对方要与自己兄弟想成,朱允炆却万万不敢将其当真了。

刘宗圣也不强求,而朱允炆越是如此懂规矩,越是让他更加看重。他亦是眺望着繁忙的运河河道,在此开口道:“朱公子先前在想什么?可是我等之事?”

“道路!”朱允炆挥手指向船头的河道,开口道:“先前在下观运河商船繁忙景象,便想到山西道辖内境况,届时若要刘先生多加留意。”

“道路?”刘宗圣眉头微微皱起,露出疑惑的目光:“朱公子可否为我开释一二?”他能期待能从朱允炆这里获得更多处于不同角度产生的想法。

于此同时,刘宗圣不得不感叹,天子人家的教育当真是寻常人家不能比的。

朱允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对话。而幸运的是,这些年他在凤阳城别的事没怎么做,朝廷的邸报却是每每必看。

甚至于,在凤阳城待了一年之后,自己连解缙弄出来的书报局刊印的文报也能弄到手。

不论是邸报还是文报,这些年让自己掌握了很多有关于老三做的事情。

也正是因此。自己才能一次次的在刘宗圣这个反贼头子这里,一次次的取得更多的信任和器重。

朱允炆双眼目光一沉,露出往日里每一次对话时,才会露出的从容和沉思。

“刘先生,我们现在可以将天下比作一个人,一个巨人。”将天下比作一个人。

刘宗圣的眉头微微一挑。这样的说法,自己是第一次听到。他心中的好奇顿时更盛。

朱允炆则继续道:“若是天下是一个人的话,那这些官道、水道,就可以看做是这个人体内的血脉。血脉堵塞,则这个人必然会患病,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保障这些血脉的畅通,这些走在路上的人、货物、兵马,才能及时的去到应该去的地方。”

“这是自然。”刘宗圣应了一声。朱允炆却在这个时候转口道:“可是,现在以在下所见,山西道便是一个即将被堵塞起来的心肝脾肺肾!若是处置不当,先生的大业必将受阻,我等的期望必将以失败告终!”朱允炆先声夺人,再震刘宗圣。

果然,刘宗圣的眼底泛起一丝锋芒。他的声音也变得凝重起来:“朱公子!还请你详说此中道理!”朱允炆肩头一抖,看向刘宗圣:“刘先生,我等皆知山西道南北而行,地长而狭,西侧黄土高坡阻断西去之路,东侧亦有太行山脉连绵。两山夹一川,地势险要无比,中部一川汾水入黄。此等地形,无论出入山西道,仅有那几条关隘可供我等使用。原本我观山西道形势,各处关隘可为先生阻挡朝廷大军进犯。然则,朝廷亦可与潼关、怀庆府、真定府、保定府屯驻大军,即可阻断我山西道南下东出之路!至于北端,先生也知那里是大同府,是山西行都司。是朝廷九边重镇之一,历来都是由朝廷管辖。恐怕我们在大同府,也没有多少力量可以借用。如此,我等出入之路便算是彻底被朝廷切断了。”刘宗圣脸色悄然之间变得难看了起来。

对山西道有利的点,也会被明廷利用起来。南北而行的山西道,只要被朝廷堵住两端,那就朝廷有了围拢封死山西道的可能。

刘宗圣沉声开口:“朱公子!”朱允炆抬头看了过来。刘宗圣脸色郑重:“还请朱公子解开此等困局!”朱允炆沉默了一下。

在刘宗圣以为,这将会是一个死局的时候。朱允炆掐着时间,点点头道:“还请先生容我再想想。”刘宗圣连忙点头:“朱公子尽管想!想的仔细些!”圣教之所以要去山西道,所为的就是那些富可敌国的晋商,所为的亦是关外的那些前元余孽。

山西道无论如何都是要去的。这个困局,也无论如何都要破解。朱允炆沉吟良久。

其实这帮反贼死活,根本不关自己的事情。但是,为了借壳生蛋,带着秋娘重回应天,自家这桩头等大的事情,还是要与这帮反贼继续转圜。

当朱允炆掐着时间,计算着刘宗圣心里等待的时间差不多时,方才开口:“平阳府!”等待了许久,才得了这个一个山西道境内地名的刘宗圣,不由皱眉:“平阳府?”

“对!”朱允炆沉声点头:“平阳府!刘先生若是要在山西道起事,必须要第一时间控制平阳府!届时无论是渡河攻入关中,亦或是沿河北上入河套,都可从容应对。”刘宗圣眉头皱紧,不曾开口,他在努力的回想着山西道的地形,只是却并不能详尽。

至于堪舆。在这个时候,似堪舆这等东西,历来都是朝廷和官府才会有的。

寻常人根本得不到这些东西,更莫说自己这些朝廷反贼了。朱允炆看了刘宗圣两眼,心知对方是不知平阳府在山西道的地形,也不知自己所说的那入关中、北上河套的路线究竟该怎么走。

他看向四周,从一旁取了根昨夜燃尽的火把。朱允炆拿着火把,将黝黑的一端指向夹板,便开始在刘宗圣眼前一笔笔的描绘出山西道的地形来。

初一开始,刘宗圣还不知手拿火把棍的朱允炆是在做什么。可是当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线条连接在一起后,刘宗圣的眼前顿时一亮。

这是山西道的地形!刘宗圣双眼放光,不由的看向正弯腰俯首,继续绘制山西道地形的朱允炆。

自己这回儿当真是捡到宝了。朱重八当真是老了,连这等文武双全的皇孙都能废黜。

合该大明要被自己取而代之!在刘宗圣内心激动的注视下,朱允炆不大的功夫便将整个山西道的地形勾勒出来。

甲板上,漆黑的碳墨勾勒出了山西道那两山夹一川的南北而行的地形。

山川河流,州府城池,官道驿路,卫所关隘,几乎是被他详尽的勾勒在夹板上。

“刘先生,眼前所见,便是山西道。”朱允炆语气很平静的介绍着。感谢老三。

若非他当初求得出宫,跟随曹国公学习兵事的机会。自己为了能压住他,可是恶补了一番天下堪舆,所为的就是要在兵事上试图压住他。

虽然最后自己并没有胜过老三。但是,当初记下的这些原本以为已经无用的东西,没想到竟然还是发挥了作用。

刘宗圣压住心中的震惊,缓缓蹲下身,凑近了去查看被朱允炆描绘出来的山西道地形。

朱允炆见此情形,便也顿了下来,握着手中的火把指向几处。

“刘先生,这里便是山西道平阳府,此地向北可通太原府,往南过河便可入河南亦或是关中。入河南,则需谨防陕州境内朝廷兵马。入关中,可从蒲州城渡河,夺陕西道朝邑城,再夺同州城,便有立足之地。朝廷若是在此南下之地布下大军,我等届时亦可从平阳府沿河北上。走荣河、河津、吉州、永和、石楼、永宁州、临县,再往西入河套。”

“朱公子之大才,乃圣教之幸!”刘宗圣转头,看向身边脸色沉稳的朱允炆,从心底说出夸赞的话来。

朱允炆站起身,拱手弯腰:“云炆得刘先生不弃,平生所学,只愿能助先生成就大业!”刘宗圣点点头,深深的望了一眼地上由朱允炆勾勒出的山西道地形堪舆图。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拍在膝盖上站起身。他的目光郑重的注视着面带笑容的朱允炆。

“若我起事,先生必是我圣教第一号的军师,犹如西汉末年,武侯之于刘备!”朱允炆微微一笑。

似乎,自己已经尽取此刘反贼的信任了。他微微颔首:“云炆谢先生赏识。”刘宗圣已然是爽朗的放声大笑起来:“军师!再与某说一说,此去山西道,某应当先做何事?”………………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