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盛世前的超级工程

大明嫡子 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盛世前的超级工程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落光了叶子的杏树下凉亭里。

解缙动作缓慢的为铁铉重新倒了一杯茶。

福建道送来的大红袍,茶汤红润,汤面微微涟漪,卷着一缕白烟。

铁铉望着升起的白烟,低头轻轻的吹了一口气。

那烟,也就开始扭曲了起来。

铁铉轻声开口:“对此,大绅兄有何见解。”

“新政去不得。”解缙回的很果断。

似乎在刚刚,铁铉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就已经有了他的见解。

铁铉微微皱眉,面露疑惑:“哦?”

解缙眉头有些凝重:“眼下新政看似弄得风风火火,可是其中繁杂,却会将你牵扯深陷其中,而无暇顾及其他。

地方上,有秦王在督办,他能说不通便动刀子,你呢?你敢吗?”

仅仅是因为摊丁入亩、清丈田亩一事,秦王殿下这几年已经不知道杀了多少人。

光是内阁收到的有关弹劾秦王的奏章,便是好几辆大车都装不下。

这个冬天,光是烧那些弹劾奏章,都够内阁取暖的了。

且不说,还有如今尚未结束的地方官员审查一事,但凡是被查出不法,便是一个株连,一桩案子就能让成百上千人丢掉性命。

铁铉摇摇头。

他可以在瀛洲肆无忌惮的施行倭人灭绝政策,但绝对不能在中原还是那般无所不用其极。

解缙轻声道:“新政需要时日,而你需要走的更远。今岁河南道之乱、山西道之乱,根由是什么?就是因为新政压制之下,地方上积攒起来的一次爆发。

为何陛下屡屡动用秦王,而非让我等内阁直接操办?秦王办完了差事,可以回封地,若是冤声太大,陛下还大可将秦王削了,禁在京中思过。

若是我等,恐怕只能是以人头平息地方怨气,再让新政继续推行下去。”

铁铉沉吟良久:“所以……大绅兄是希望我去九边?”

解缙点点头。

“你在瀛洲数载,可以说国家能将瀛洲分设四道,你才是出力最大的。

你熟悉如何节制域外之地,熟悉如何让我朝将域外之地驻步蚕食。

而今,太孙正在边关,无论与瓦剌能否结好,这两年关外定然会有一场大战,一场使我大明鼎定乾坤的大战。

若胜,则百年之内我大明北方无虞;若败……”

“恐怕国内新政也将受到影响,乃至于中断。”

铁铉接过话,也终于是明白了九边那边,如今对朝中的时局影响有多大。

解缙点点头:“正是如此,所以你该去九边。草原上的狼崽子,这上千年来总是杀不完的。那九边长城便是起于春秋战国之时,便是大秦即将被七国余孽覆灭,朝廷也未曾回调镇守边关的大军。

汉武帝雄才大略,有卫青、霍去病将帅之才,也不过是打下了数十年的太平光景。

这么多年来,草原上消失了一批批的人,却又有新的势力生出。

大明要想真正走进盛世,掌握那万世基业,草原上必须结束这般状态。

而你,你最熟悉如何去做这件事情。”

亭子里,铁铉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他才重新抬起头。

“所以,若去九边,我所行之法,亦不能如在瀛洲所施之法一般。”

解缙点头道:“正是如此,你得审时度势,重新思量对策。”

铁铉忽然笑了一下:“大绅兄有何指教?”

说完,他目光深邃的看了解缙一眼。

既然解缙今日能如此推崇,让自己去九边,那他定然是早就思量过这件事情。

而他只是缺一个帮他去实施这些计划的人而已。

自己这次回京,似乎是正正好的。

解缙也笑了一下。

他们都是聪明人,这些心思,他就没指望能瞒过这位人屠铁。

“其实你在瀛洲做的事情,我都有看过,从一开始到现在,每一条都仔细审阅过。虽然不能尽数转用于草原之上,可其中却有不少法子,是可以用之的。”

“改其风俗,定其居所,弱其族群,化其为汉。”

解缙一字一句的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之策。

在他对面的铁铉,听得认真,一字不漏的记在心中。

解缙则是继续道:“近来我时常去工部寻张尚书,他那水泥甚是便捷,以我所思,可用于关外草原之上筑造戍堡,继而扩为坚城,以此震慑一方,徐徐推进。

再以水泥路与铁路,连通各处,继而以路切分草原,使其不可一统。

招牧民为我大明放牧,给予粮草,收买人心。

售于草原部落贵族以豪奢,腐化其心,沉沦享乐。

再以……再以密教行之草原那长生天之下,祸乱其族群,绝其根基。

待我朝收复西域,再造安西、北庭两道,北上至巴尔喀什湖、也儿的石河、鄂木河一带,从西边截断草原。若能成此之局面,则九边关外之草原,可为我大明内陆草场。”

解缙节奏井井有条的将心中定计一一道来。

而铁铉已经是听得两眼瞪大。

等到解缙说完之后,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重重吐出。

铁铉紧紧的盯着面前的解缙:“这可是比从交趾到北平的路途还要漫长啊!且不论我大明收复西域,便是关外所行之法,也要耗费无数钱粮,以海量之或不足也。”

西域太过遥远,遥远到自前唐玄宗之后,中原人便已经忘记了那里。

可九边之外却不一样。

若是按照解缙所言,以城池为节点,切割分化草原部落,驻步驯化草原上的部落。

朝廷需要为此投入的资源,将是不计其数的。

解缙冷笑一声:“若能让大明有万世基业,这些付出,不过尔尔。只要你铁铉点头同意,我便在内阁动议。

此后交趾道、占城道等地财税粮草物资,将直运北平,转调九边各处,为你使用。

瀛洲四道金银产出,也将分出一份,与你专用九边之事。”

解缙的眼中闪烁着幽光。

没有什么事情,是中原人办不成的。

只要朝廷有着绝不更改的决心,有着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这两桩事情总有办成的那一天。

亦如千百年前,中原人一步一步的走到西域,继而将那一片土地插满汉旗。

铁铉长出一口气:“朝廷里不会这么答应的。”

解缙笑笑,不置可否,却转口道:“重开西域,鼎定草原,陛下、太子、太孙,都会同意的。”

铁铉愣了一下。

是啊。

即便解缙的计划耗费海量,朝中有着无数的反对。

可只要这件事情,是能让大明走上远超汉唐的路子,那么一定能办下来。

解缙又说道:“为何汉唐两次失守西域?”

“路途遥远,中原生乱。但最重要的,还是西域太远了,远到一件事情需要数月才能传回朝廷。”

这是史书上就解释了无数次的原因,铁铉笑了笑。

解缙点头道:“确实如此,所以就在我怀里,已经写好了一份奏章。”

“写了什么?”铁铉立马询问。

解缙从怀中取出那本被自己捂暖的奏章,送到了铁铉面前。

趁着铁铉翻阅的时候,解缙则是解释起来:“这桩事情,其实还是我大明有幸啊,方能解决西域根本问题。

朝廷兵马钱粮自应天城出发,运河北上,转道黄河,行至河南府。

自此,朝廷修建铁路,通行火车。

横跨河南、陕西两道十数府,西出嘉峪关、玉门关、阳关,直至哈密卫。”

铁铉已经是听得目晕眼花,嘴里嘀咕着:“这条路得要多长……”

解缙微微一笑:“已让工部测算过,大抵有五千里。

只要这条路修通,原本朝廷兵马粮草需要数月乃至半年,才能抵达哈密卫,此后将只需一两个月的时间即可往返。

若是朝廷自哈密卫发兵,此路还可继续往西修建,直通西域故地。”

铁铉的手指不断的敲击着桌面,眉头皱紧:“耗费几何,可有预算?”

“河南道至陕西道境内,地形相对平坦,建造方便,造价稍低。宝鸡至武威一带,山地崎岖,或要投入过甚。”

很显然,解缙对于建造这条起于洛阳城,至于哈密卫的铁路,早就已经做了计划。

他缓缓开口,将总共的预算说了出来。

“全长五千里,平均每里路造价约要万两白银。”

铁铉张着嘴,久久之后才发出声音:“五千万两白银!”

他在瀛洲待了好几年,石见银矿和金银岛的产出,几乎每次都是从他的眼皮子底下运回应天城的。

五千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样的概念,铁铉清清楚楚。

就是自此之后用瀛洲全部的产出来供应这条铁路修建,朝廷也需要不下十年的光景,才能将这五千万两的预算填满。

而这,还是抛开朝廷旁处也要使用大量钱粮支出,同时要保证这条铁路的修建一帆风顺。

按照铁铉的估算,大明要是当真想要修建好这条铁路,没有三十年的时间是做不完的。

解缙面带微笑。

“其实,铁路所需钢铁,可用琼州府所出,钱钞用瀛洲所出,粮草以交趾道供应。我预计,这条路要在十年之内修好。若是这两年关外顺利,调用牧民参与修路,可力争五年之内完工!”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铁铉斩钉截铁开口,发出自己的看法。

“摊丁入亩当初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征讨交趾、占城当初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征讨瀛洲当初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现在,这些事情都一桩桩的做成了,修一条路便不可能了吗?”

解缙的眼里充满了坚定。

铁铉却是用力的摇着头:“这不一样,不一样的。”

解缙则是转动着茶杯,幽幽道:“如果按照你对那些倭人的做法,操作得当的话。剔除掉铁路所需用料的支出,还有路工的粮草用度,这五千万两的数目或许还可以减去一些。”

“这不可能!”

铁铉大声回应了一句。

解缙却是目光直视着对方,沉声道:“所以,需要你去九边关外。大明需要更多的修路工!”

解缙发誓,自己不是一个好战之人。

可是眼下大明有了一个新的需求,亦如当初需要那些倭人为大明的建设奉献己身一样。

现在倭人几乎随着山西道之乱,而被尽数诛杀。

便是不在山西道使用的倭人,也因为朝廷忌惮,而被诛杀。

大明现在需要新的族群,前来为大明的盛世奉献自己。

关外的鞑靼人、瓦剌人,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解缙目光幽幽。

只要死的不是大明人,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铁铉看着解缙的脸色,身子渐渐软了下来,两肩耷拉下来。

他发现,自己在瀛洲所做的那一切,放在解缙面前根本就什么都不算。

解缙目光平静的看着铁铉。

“已经停不下来了……”

“这条路便是不修,朝廷也会对西域用兵。”

“若是不这样做,新政没有被那些反对的人中断,也会因为将门没有新的战功,而分崩离析。”

解缙轻叹一声。

自己当真想要这样做吗?

其实这几年下来,他才反应过来,自己也不知不觉被捆绑了起来。

大明,已经开始走上了一条全然不同的道路。

就如同张二工弄出的那些蒸汽机车、蒸汽火车一样,速度全开,直直的向前驶去。

不同的是,不论是蒸汽机车,还是蒸汽火车,都可以被人停下来。

但对外征讨,却停不下来了。

凉国公在西北练兵两载,虽然如今已经被调离西北,可是大都督府转眼之间,就派出了数名军中老将前往西北。

为的是什么?

就是要继续在西北练兵。

南边,即便是开国公马上就要回京接受晋封郡王爵,但前线的战事却从来不会有人提一句暂停下来。

就连内阁,现在都清楚南征大军的前线,到底打到了哪里。

内阁现如今只知道前线再一次推进多少多少,大明的疆土又增添了多少多少。

铁铉彻底傻了。

自己离京数年,不知不觉,大明已经变成了他不认识的样子。

解缙摇摇头,面露无奈:“太孙为何年关将至还停留在山西道?为何明岁还要继续巡边?

你东征大军为朝廷新收四道,南征大军开疆拓土万里,九边呢?

若是九边一直保持现状,军心就散了,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该清楚的……”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