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世纪的到来

大明嫡子 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世纪的到来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里头。

即便雪林茂密,寒风却是无孔不入。

这样的夜晚,对所有人而言已经是熟悉无比的。

营地外围那一圈用树木和积雪堆砌起来的简易营墙,完全可以将外头的风雪阻挡下来,只是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需要人手开出一条走出营地的路罢了。

风不断的贴着营帐呼啸着,一片片的雪花从天空中降下,慢慢的积攒在营帐上,反倒是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大多数营帐里的官兵都已经睡下了。

即便是一开始不适应,可当每天晚上都是如此,这些风雪呼啸声便算不上什么,躺下之后闭上眼也就能睡着。

只有几顶营帐还点着烛火。

在营地一角避风的位置,朱允炆和孙成两人的营帐则一直亮着烛火。

两人并没有交流,却也没有熄灯合眼睡觉,都只是默默的披着棉衣缩在被褥里面。

良久之后。

朱允炆嗓子里发出一道悠长悠长的声音。

在孙成疑惑的目光注视下,他紧了紧棉衣,又将那件有些气味的羊皮外套裹在了身上。

随后朱允炆走到营帐门前,小心翼翼的掀开一角。

见外面的风雪不大,这才将半边打开。

外头。

在拔地而起的雪松顶端,整片夜空下。

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清朗的星空里,无数亮晶晶的星辰一闪一闪的将数亿光年外成百上千万年前的光芒投射到了这片星空下。

而在那条被中原人称之为银汉的星空之下。

无数道湛蓝、碧绿、深紫的光,不断的扭曲着摇曳着,变换着数不尽的形状。

“似如仙子裙……”

朱允炆眼神有些痴迷的望着雪松上空,银汉星空之下,那变幻无穷的极光。

孙成沉默不语,他怀疑眼前这厮是不是起了吟诗颂对的念头。

而朱允炆却是回过头,看着眉头皱起的孙成,轻声询问道:“这样的光,已经出现好几晚了。你说,我们是不是没找到那条冰封海峡,反倒是先找到那传说之中的仙人天宫?”

孙成同样观察了外头星空下那光好几夜,在发现并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威胁之后。

这位此前执掌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镇抚,便再也没有理会过。

既然没有威胁,那就是无害的。

亦如孙成看朝廷里的那些官员,在他的眼里只有忠臣和奸佞之分。

见孙成不说话。

朱允炆有些对牛弹琴的神色浮出,转口说道:“如果按照熥哥儿说的,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个圆。那我们如果一直向北走的话,是不是有一天就会走进占城道?”

孙成还是不说话。

他从来不做这种假设。

太孙殿下说这个世界是一个球,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球。

至于怎么走到占城道?

孙成觉得,自己只要坐上朝廷水师的战船,自然就能到占城道了。

朱允炆有些恼了。

“算算日子,再有一个多月就进腊月了,咱们要是不能在年节前找到那条冰封的海峡,咱们就等着被下面的人做掉吧。”

最近队伍里的人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似乎如同周围环境一样冰封的时间,让每个人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变化。

孙成终于是动了。

只见他将压在枕边的绣春刀竖在两人的被褥中间,目光坚定的看向朱允炆,沉声好似是在承诺一样:“在我死之前,没有人能动得了你。”

朱允炆摇摇头:“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找到那条冰封海峡。”

孙成的气势一弱,低声开口。

“会找到的。”

“是啊,咱们肯定会找到的。只要找到了,咱们大明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啊。”

朱允炆亦是低声念道着。

他一直认为孙成就是个榆木脑袋,朝堂之上的纷争,天下的黎民百姓,都不在孙成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自然不懂,当一片新大陆出现在大明面前,将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变化。

中原往日里那些个蝇营狗苟的勾当?

无非就是为了能多占一些土地,以此来创造巨大的财富。

可当一片新大陆出现后呢?

朱允炆觉得,人们那利己的私心并不会改变,但却能改变朝廷未来的走向。

至少,可以更长时间的将国中的矛盾和压力,转移到新大陆去。

交趾道不就是这样来的。

占城道、瀛洲四道,亦是如此。

就连今年大明以举国之力北征草原,继而改辽东都司为辽东道,在奴儿干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都是为了转移国中的矛盾和那一个个群体之间产生的压力。

心中想着繁杂的事情,朱允炆转手便默默的将营帐合上。

将那件羊皮大衣塞在角落里,朱允炆裹着棉衣钻进被褥里。

“咱们这一次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不说我自己,就单说你,定然会是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的唯一人选。”

方才已经躺下,似乎是睡着了的孙成,紧闭着的双眼微微一动。

“借您吉言。”

躺下的朱允炆无声的笑了笑:“回去之后,你得拿命护着熥哥儿,如此才能保住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差事。”

鼾声。

从营帐里发出。

“榆木脑袋!”

……

时光荏苒。

如白驹过隙。

当寒冬腊月将近之时。

凛冬之下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

一支‘野人’的队伍,从那茂密的雪林之中冲了出来。

说是冲出来其实有些失真,只是在这绵延数千里的雪林边缘,终日都是一样的场景,忽然之间有一支野人队伍从林子里走了出来,视觉上天然的便有了冲击感。

队伍里的人数估摸着能有个九百多人。

每个人身上都挂满了积雪,长久的时间让每个人脸上都是胡须拉碴的挂着一条条冰晶。

然而,即便是变成了野人。

也阻拦不住这一支从大明九边一路走到这里的明军官兵们。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浓郁的笑容,好似是死里逃生一般。

所有人的眼里都透露着浓厚的闪光和期待。

“呼呼呼……”

“娃哈哈……”

“出来了!出来了!”

所有人都开始纵情的呼啸了起来,震得身后那雪林里落下一层层的积雪。

朱允炆丢掉了手中的木杖。

就在他的视线里,脚下的土地在前方不远处渐渐变成了乱石林立的海滩。

而在海滩之外,本该是海水翻涌的海面,如今却静悄悄的无风无浪。

积雪在冰面上被北风吹动着,不断的向着南边而去。

“我们找到了!”

同样胡须满面的朱允炆,热泪盈眶,却很快就被那刺骨的冷风冻结起来。

在他的身边,即便是稳重的孙成也面色动容。

在他们的眼前,冰封的海面上已经有队伍里的人冲了上去,如履平地,却因为不曾注意而摔倒在冰面上,整个人滑出去一大截,除了屁股做痛,便全然无事了。

而在冰封的海面对面。

一条蜿蜒着的海岸,横陈在所有人面前。

孙成的喉咙忽然有些哽咽了起来:“我们找到这条冰封的海峡了!”

“不!”

朱允炆是最为激动的,双手一把紧紧的抓住孙成的双臂,就拉着对方冲到了冰面上。

“看到没有?”

“对面是条海岸,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对面就是一片新的土地!是一座新大陆!”

朱允炆忽然双手用力,拽着孙成在冰面上转了一圈,正当孙成手足无措的时候,朱允炆却是松开了手。

孙成双脚踩在冰面上,便直接滑出去一大截,随后脚下一个不稳重重的摔在了冰上。

若是在此前,孙成定然会爬起来如出一辙的在朱允炆身上做过一次。

但这一次,他却是坐在冰面上,任凭惯性让自己继续向前滑行。

朱允炆则是向前冲了一阵子,然后竟然是无师自通的蹲了下来,双手抱紧双腿,让自己稳稳的在冰面上向前滑行着。

两人又重重的撞在了一起,却总算是止住了继续向前滑行。

朱允炆先是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笑的时间足够长,声音足够大。

等到最后,他在满脸红光的盯着孙成:“我们找到了!我们找到新大陆了!大明万世而传,永世昌盛!大明威武!”

朱允炆已经开始状若癫狂的呼喊了起来。

而后。

整个冰面上,所有人都呼喊了起来。

“今天就在这里,寻一处避风的地方安营扎寨!”

“明日什么都不做,若是无事便在林子里狩猎,积攒一些野菜和食物。”

“后日开始,我们就砍伐雪松,做一些雪爬车。”

激动之后,朱允炆开始发号施令。

人们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长久淤积在每个人心中,那份渺茫的希望,此刻终于是出现在了他们面前,原本猜忌着是不是被流放的那一份猜想,也终于是随着冰面上的那阵阵冷风烟消云散。

孙成则是走到了朱允炆身边,看着聚拢过来的官兵们。

“选一个百户队出来,原路返回,将消息传回应天城,请太孙殿下加派人手按照我们沿途留下的记号,由辽东道会同奴儿干都司派出兵马,建造沿途戍堡。”

既然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这里有一条冰封的海峡。

那么传闻之中,那座殷商遗民迁徙的新大陆,定然就在这条冰封的海峡对面。

确定了这一切,孙成很快就做出了绝对。

且不论大明往后会不会建造海船,一路向东抵达新大陆,现在他们走过的这条路却是眼下唯一的选择,大明自然需要尽快掌握在手中。

中原在草原上的世仇已经被灭了,奴儿干也开始设立都司,大明的触手完全有足够的力量延伸到这里来。

孙成终于开始相信朱允炆所说的话了。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大明将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国力。

这个世界,终将属于大明!

……

“这个世界将来如何,孤并不知晓。”

“但眼下孤却可以肯定一件事情。”

“这片海洋,将会自此之后,属于大明!”

“大明的大航海时代……”

“来了!”

松江府外的海面上。

一支庞大的舰队,完全放弃了警戒的姿态,以最能展现舰队势力的模样,耀武扬威般的向着东方,行进在海面之上。

在队伍的一侧,是一支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海船。

这些都是大明沿海海商的商船,以及被朝廷一纸诏书召集起来的欧罗巴诸国前来大明的商船。

今天是大明第一条,也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战船进行海试的日子。

虽然蒸汽铁甲船还躺在应天城外龙江造船厂的船坞里,整条船也只是铺设完龙骨。

但却并不影响大明征服海洋的国策,正在按照既定的计划推进着。

在整个舰队的最前面。

一艘远超大明过往所有大型宝船的新式舰船,正稳稳的行驶在海面之上。

直插云霄的桅杆,只挂着那一根根小臂粗的绳索,在海风中摇摆着,所有的船帆都已经收起。

但船的速度却并未降低多少。

在船的中后部分,一座巨大的烟囱,正在源源不断的向着天空喷吐着浓烟。

海船的海面已经变了颜色。

无数的海水从海面之上翻涌上来。

两条巨大的色带,就浸泡在海面之下。

朱允熥站在烟囱下的舰船指挥室外的望台上,手中握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舰队前方的海面。

在他的周围,是一众身着红袍的朝堂命官。

而在朱允炆的面前,则是身着衮服的大明皇太子朱标。

“你爷爷也应当过来,亲眼看看我大明的蒸汽海船,是如何在大洋之上披荆斩棘,破开巨浪的。”

随着太子爷的发话,船头已经是将一道涌动过来的巨浪劈开。

朱允熥撇撇嘴,望着太子老爹的后脑勺。

老爷子是想来的呀。

但在应天城里的时候,还不是您这位皇太子带着内阁学士们,一同反对老爷子出京随同这第一条蒸汽战船进行海试的。

反倒是您带着一帮人跑了出来,现在却说老爷子应该来看看的。

好赖话都让您说了?

朱允熥默默的腹诽着自己的太子老爹。

朱标却早已悄然转过头,看着脸上表情变换不停的儿子,冷哼一声:“又在腹诽什么!”

朱允熥一愣。

随后开口沉声开口道:“儿臣在想,我大明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只属于大明的时代!”

………………

月票推荐票(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