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三十三章 直隶总督大臣出招了

大明嫡子 第六百三十三章 直隶总督大臣出招了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海面之上。

有大鱼跃然而起,在半空中抛洒着波光粼粼的水珠,然后丝滑的落于水中。

海鸟成群,盘旋在天空中,伺机寻找着合适的猎物,一旦锁定便会俯冲而下,将自己的肠胃填满。

直属大都督府下的水师舰队,这一次云集了近五十条战船。

召集了所有位于直隶道的外邦海商。

以此展示大明国威之盛。

这个时候,即便是最保守的朝臣,脸上也带着荣光。

而原本那些对外持中立态度的官员们,望着大明的庞大舰队,以及那艘最新式的蒸汽战船,心中原本那一丝保留也开始松动起来。

没有人不喜欢威加海内外。

尤其是,当国威传播出去之后,将会为帝国带来数不尽的好处。

狂热,便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

皇室正在带着朝廷官员们,进入到狂热之中。

而在应天城内,邹学玉却主动保持着克制和冷静。

朝廷近来已经办好了几桩头等的大事。

开平郡王常升已经带着轮番的兵马,乘坐运兵船返回南边,继续主持满朝上下都在催促着的南征大业,好让朝廷能有更多的土地用于封赏。

李景隆暂时进了大都督府,入值内阁,位于徐允恭之下。

即便他已经是郡王爵,但到底还是要讲究一下先来后到。

徐允恭做军方第一人,主持内阁一切军务之事,本来就没有什么错漏,李景隆也乐的不用冲在前头。

北征的封赏也已经办完了。

将士们的骸骨埋葬进了功臣陵里。

朝廷派出了内阁学士,并着礼部和内廷有司,在功勋陵和功臣陵分别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仪式,用以告慰有功将士在天有灵,安享太平,同时昭示天下,朝廷不忘任何一个有功于帝国的人。

除此之外,内宫也传来了好消息。

国嗣再添。

太孙妃和太孙侧妃,再一次双双怀孕。

这让原本还暗中打算着,要上奏再为太孙府添几位妃嫔的官员,立马闭上了嘴,而原本那点小心思,也急忙给按了下去。

朝廷上下内外,如今看着都是一团和气,事事顺遂的样子。

但刚刚履新直隶总督大臣的邹学玉,却有些头疼。

新政要转型,要取得明显的成果,要秉持新政一开始的原则让大明的百姓们富足起来,这桩事情终于还是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直隶道的设立,直隶总督衙门的建立,本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在整个国中作为先行试点。

如何让百姓真正的富足起来。

一下子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摆在了邹学玉的面前。

直隶总督衙门如同大明地方上的其他官署衙门一样。

设有副使两人,作为邹学玉这位直隶总督大臣的副手。另有直隶总督衙门佥事、经历、照磨、检校、提案、司狱、库使等官职比照地方官府衙门设立。

只是直隶道唯一的不同,就是并非如朝廷下的其他道一样,有三司分立。

直隶总督衙门总领直隶道一应事务,凡直隶道政、军、刑、民、商等,皆由直隶总督衙门管理。

直隶总督大臣邹学玉如今手中的权柄之盛,从此处便可见一斑。

只是盛权之下便是重担,邹学玉仅仅是一盏茶的功夫,就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此间属直隶总督衙门正堂旁的偏室,依制乃是平日里邹学玉小憩或是要单独会见人的时候所用。

次方。

邹学玉正襟危坐在靠窗下的椅子上,面前摆着一方茶桌。

偏室内除了邹学玉,只有另一人。

却非总督衙门的官员,而是由原应天府同知升上去的新任应天知府虞大廉。

“总督是否有些过于忧虑了?”

虞大廉捏着手中的白瓷盏,望着已经连喝好几杯茶水的邹学玉,面带笑容的询问了一声。

邹学玉走马上任大明地方上权柄第一的直隶总督大臣,事先就放出了话禁绝登门道贺。

前几日总督衙门新任官员都在缕缕续续的到任,今天算是头一天开张营业。

一早邹学玉吩咐了几桩事情,便让自己待在了这偏室内。

虞大廉算是第一个,也大概会是最后一个前来总督衙门的人。

他的身份和官职很合适。

原本就是邹学玉的麾下,现在依旧是总督衙门下属的官府衙门。

邹学玉在虞大廉面前,自然是不会掩饰什么。

这位新上任的直隶总督大臣,沉声道:“皇恩浩荡,寄以重托,授以权柄,我等为臣者,安能尸位其上?直隶道乃新设,初始之时虽有上恩垂怜,却无下官诚心。”

虞大廉心思微微一动:“您要动一动直隶道的各司官府衙门?”

邹学玉抬起头看向面前这位由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新任应天知府,点点头:“本官在等,等着这直隶一十七府的人跳出来。”

直隶拢共是一十八府,虞大廉乃应天府知府,他自然会紧跟邹学玉的脚步行事。

但除此之外,直隶道那余下的一十七府,哪个不是官高权重的。虽然都是大明的知府衙门、知县衙门,但直隶道的官府衙门就是要比别处的高上那么一些。

只是因为直隶道乃天下税赋重心,又有豪强缙绅众多,门人子弟沾亲带故,放眼望去就是一个个的小团体。

邹学玉低声道:“直隶总督衙门一下,各府、县衙门,目下尚未奏请总督衙门。他们在等着看,等着看本官上任这直隶总督大臣后,会做什么。”

“若是和他们相背,恐怕您接下来不是做事,而是要先与这些人斡旋了。”

邹学玉点头,认同了虞大廉这一说法:“所以本官要起草签发直隶道的第一条总督衙门公文。”

虞大廉微微挺直了胸膛。

他知道,从交趾道那等杀地回来的邹学玉,可不是那等简单的官员。

高内阁如何?

那亦是杀伐果断之辈。

与他一同回来的邹学玉呢?

别看邹学玉只在应天府位子上干了一年多,只干了那么几件事情。

可虞大廉清楚,应天府境内那些个缙绅豪强这一年里,被邹学玉压得多有狠。

“本官要改直隶道总督衙门下属一应官府有司衙门,原官衙吏员皆考之,不过者踢出官衙!”

虞大廉眨了眨眼,脸上露出一抹意外。

他想到了邹学玉上任直隶总督大臣之后会对下面人动手,但他没有想到邹学玉会是率先对那些官衙吏员开刀的。

这一手却是让虞大廉颇是意外。

邹学玉则是解释道:“此番北征归来的将士们,有不少都是伤残了的。本官身为直隶总督大臣,牧守直隶道一十八府,该为朝廷顾全这些伤残将士,不致这些有功之人流落乡野之间。直隶一十八府官衙上百间,总能容得下这些有功之人。”

虞大廉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却觉得总督这一手,确是出乎意料的,也必然能起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恐怕下面的那些人也想不到,邹学玉上任之后并不会第一时间对他们下手,而是会选择对那些不必经由朝廷过问,就能由直隶总督衙门任免的吏员下手。

邹学玉却是坐而不动,他这般做也是受了皇太孙当初改革驿站和新政推行之下其他府县六房吏员更替的启发。

砍了直隶道那一十八府衙门里正印堂官的耳目和手脚,且看他们接下来还能如何应对。

至于考校?

那还不是总督衙门一句话的事情,谁能留下,谁不能留下,一切都由总督衙门说了算。

虞大廉觉得自己作为总督的头号马仔,这个时候该旗帜鲜明的站队。

他站起身,双手抱拳:“下官领应天知府衙门,定会一丝不苟执行总督衙门所行之令。下官愿禀奏请总督衙门,先行核查应天府及诸县官府衙门吏目差役。”

邹学玉颔首点头。

这也是他当初为何要在内阁那边通气,将虞大廉提到应天知府位置上的原因。

京畿之地的知府都遵从总督衙门的命令行事了,直隶道那一十七府的官员们,又该如何抉择?

邹学玉紧接着又说道:“本官另有成算,欲将除两淮盐运使司以外,各府一应商税重新清理成册,各地坐商、产业者重新额定税赋数目。直隶道官道、小路、水道与外各处衔接处,交由税署代理行商税赋关口,取消直隶一十八府自设税赋关口。此后,直隶道一应行商税赋,皆由总督衙门管理收取。”

夺直隶道一十八府自设税赋关口征收过往行商商税之权,转由总督衙门统一直接管理。

将境内坐商(有商铺的)以及产业者(明初手工业工坊)的税赋重新整理,梳理成册,重新制定税赋额度。

仅仅是这两项手段,便是硬生生从直隶道一十八府身上刮下来一大块的肉。

官府衙门,商贾税赋。

坐在直隶总督衙门正堂偏室内的虞大廉,双手不由握紧。

他感到了一丝紧张。

一旦这两条公文下发到各府,势必会引起一片哗然。

邹学玉这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要将直隶道一十八府给死死的压下去。

就在虞大廉以为,眼前这位熟悉的直隶总督大臣再无别计的时候。

邹学玉却是冷笑一声,继续开口道:“本官要再次对直隶道清丈田亩!查一应田主、佃户之详细数目!”

……

“邹学玉他是疯了吗!”

苏州府,太湖岸边狮子山上的一座庭院里,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刚刚接到从城内衙门里送来的消息,便立马拍案怒喝。

在他的面前,有身着官服者,也有儒服加身者,或老或少,云集此间。

“邹学玉这是跋扈!当真以为陛下信任,蹿升他为直隶总督大臣,便可以无法无天,动摇国家社稷了吗?”

苏州府同知,配合着知府在一旁附和着,目光则是扫向了在场众人。

这些人都是苏州府地界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邹总督不是跋扈,他这是要夺权,夺了诸位的手中权。诸位没了权,我等人家大抵就要做好脖子挨刀的准备了。”

一名老者,许是此间最年长也最有话语权的,只见起轻声开口,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好似自己不会挨刀子一样,闲说旁人。

苏州知府眉峰一凝,看了眼老者。

沉吟一二。

知府继续道:“苏州地界,历来忠心朝廷,上下乡野,更是勤恳做事务农从商。邹学玉初任总督,便有这等倒行逆施之举,实乃祸害我苏州地界。本官为任苏州,经年无灾无患,倒是有黄老之道也。只是此间目下,本官却不能坐视不理,本官意欲行文禀奏朝廷,便是倒在邹学玉那跋扈之下,也算是为苏州府地界出了些力。”

这是要拼死的准备了。

在场众人默默安静下来,相顾无言。

那老者却是笑了笑:“府尊于苏州,便是春风化雨。苏州少不得府尊,苏州百姓更不能没了府尊。府尊不能妄动,官府吏目差役也可不轻易出声。”

苏州知府方学中脸色不改,心中却是多了几分期待。

他先前那番要和邹学玉拼死的话,其实不过是为了让眼前这位老者开口。

苏州地界上,乡绅之间,还不都是以他陆家为首的。

自己这个苏州知府,当初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登陆府门。

陆老双手团圆放在腿上,满头鹤发,面容却依旧青松。

“此事无关朝廷,无关邹总督。”

方学中心中一个咯噔。

难道陆老不打算出手,而是要苏州府生生应下直隶总督衙门的要求?

在他身边的同知曹立常开口询问道:“难道陆老的意思是要我们坐以待毙?”

陆老摇摇头:“老夫可不曾有此言。”

说吧,这位苏州府陆家掌舵人,便环顾周围众人。

“既然咱们这位直隶总督大臣已经出招了,苏州府自然是要应招的。”

“诸位官府不能动,各司吏目差役也不能动。”

“但苏州府地界上的坐商、行商,乃至于农耕之百姓,却是可以动的。”

方学中的眼里露出闪亮。

他今天之所以请了众人云集这太湖岸边的狮子山,所为的就是共商如何应对刚刚建立起来的直隶总督衙门。

却不想今天衙门里刚刚好也收到了总督衙门下发的公文命令。

而他,自然是希望能由陆家这些苏州地界上的名门大族先出手,也好试探试探直隶总督衙门的风声。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