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坑儿

大明嫡子 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坑儿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明朝的太子爷说要去看看新式的火炮,自然没人敢阻拦。

而且太子爷出宫,也远比皇帝出宫更简单一些。

至少没人能说龙体要紧之类的话。

宽敞的太子马车压在路上,车子里的人却感觉不到什么颠簸。

大概是为了能让太子爷随时随地都能有办公的地方,这座马车内部也是文房四宝样样俱全。

一条矮脚案牍后,上面依旧是堆放着几份文书。

朱标则依旧是正襟危坐,目光下沉,审阅着面前的文书。

这个时候,朱允熥就很希望小胖或者是炳哥儿能在身边。

因为从他的视线里,老爹这一次根本就没有将心思放在眼前的文书上。明显是在想着旁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一件会有人要倒霉的事情。

朱允熥默默的挪了挪屁股。

朱标却好似是随意的抬起头,扫了一眼挪屁股的儿子。

“国家现在日新月异,为父时常会觉得跟不上国家的脚步了。”

朱允熥眉头一挑。

看吧。

自己就没有猜错。

他颔首低头,小声道:“为政者,善人也。以人御物,则天下安。”

朱标点点头:“理倒是这个理,如今你倒是看的愈发明白了,这很不错。”

朱允熥小心谨慎:“父亲厚爱。”

马车里,传来朱标的笑声。

他将面前的文书推开,转动着手上的扳指,目光闪烁:“工部如今大不同于以往,我听闻他们还弄出了不少民间百姓受益的好东西。这一次朝廷还要经略西南土司,又有新式火炮出来,倒是合乎时运。”

朱允熥则是附和道:“等国中几条主干水泥路、铁路修建完毕,龙江造船厂再将铁甲蒸汽船弄出来,到时候我大明的兵力就能送往更远的地方,为国家开疆辟土,为万民造福。以万邦滋养我朝中原故土,养育出一个万代天下来。”

中原故步自封的问题其实很明显,答案也很清晰。

向来都是中原的思想限制,加上中原之外的地形地势阻拦。

但是如今大明上上下下的思想,正在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和洗礼。在东征和南征的节节获利之后,在北征彻底结束的当下,人们已经能够接受,国家的军队走出来,为国家从外部带回来更多的利益。

中原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获利方式,从而缓解内部的利益斗争。

而一旦接下来在道路和运输上,再有一次大的改变。

从中原走出去的浪潮,将不再是从朝廷中枢向下推进,而会变成底层人民对上表达出向外扩张的需求。

就如应天城外新造的那座上元门码头。

那边的仓房里,是堆积成山的从南边运回来的香料、木材和矿石。

而这些都会被百姓们消化,财富一层层的沉淀到民间。

朱标面带笑容,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神,却让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在想着什么。

这时候他继续说道:“日新月异好啊,此番朝廷经略西南土司,彻底改土归流,若是一切顺利,大明将上下一体流官制,天下皆为大明子民,而无土人、苗人、明人之分,彼此一统。”

大汉奠定了汉人的称呼。

大唐竖立了唐人的威严。

而今,大明也该塑造一个属于明人的盛世,被后世传唱。

朱标的目标很宏伟,他要打造一个上下一体皆为明人的国度。

这即便是在汉唐,也未曾真正有君王实现过。

朱允熥却很赞同这一点。

一个家国,便都是一样的人,不分彼此,无有高低。

大明人就是大明人,而不是什么大明之中原人、大明土人、大明苗人。

“若要实现父亲的愿景,此番西南改土归流一事之后,还需耗费时日移风易俗,不论天下南北东西,大江大河两岸,都有着相同的风俗文化,如此才能真正将人心拧成一根绳。”

朱允熥低声说着自己此前已经思考过很久的事情。

朱标面露赞许:“这些都有待此番西南之事完毕后才行定夺了,只是眼下却还是要以经略西南为要。而今,新式火炮有了,朝廷不缺粮草兵械,军中将领官兵闻声求战,可是这主帅人选,为父却还是迟迟不曾有想好的,悬而不决。”

说完,朱标的目光淡淡的看了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此时还尚未察觉,随口说道:“二叔最近就在武昌府、南昌府一带吧。二叔是宗室里除了父亲之外,最年长的。

这几年二叔在爷爷身边,也是历练的多,行事更非往日可比。

加之从国初开始,二叔便与军中将领们熟悉。而且当初二叔在秦藩的时候,操练王府护卫便很是得体,战力颇为强悍。

倒不如就近,让二叔担任主帅一职。”

朱标撇撇嘴,眉头挑动:“你二叔做事向来性子急切,做的事也颇为粗糙。若是让他统领北征,或是在将来替换下你三叔和四叔,主持西政事宜,都算是合适的。他那性子,适合大开大合的两军对阵。

可若是放在西南那等崇山峻岭之间,我倒是怕你二叔到时候没找到敌军,便胡乱将那些心向朝廷的土人给当真敌人,一炮下去尽数轰没了。”

朱允熥眼角抽抽着。

数遍整个大明朝,也就只有自己这位老爹能这么说秦王朱樉,且对方还会甘之若饴,连连点头表示大哥说的好,大哥说的对。

就算是自家老爷子这样说,依着朱樉的性子,总还是要哼唧几下表示不服的。

朱允熥又试探道:“那就让六叔统帅全军呢?前些年朝廷对西南用兵,六叔也是屡次挂帅,且在阵前颇有成果。”

一听朱允熥提到老六,朱标直接就是摇头否决了。

“你六叔若是单论经略湖广道土司,一路为帅,我还是会很放心的。他心细,加之就藩湖广道,选他为帅自然无不妥。”朱标肯定了一下楚王朱桢,而后便反对道:“但是此番是要动用西南诸道、都司,牵扯诸多。

你六叔善于详细,可一旦将事情放大到整个西南,他就会显得有心无力了。

加之你六叔一直待在湖广道,全然不熟悉诸如广西道、四川道、云南道、贵州都司等文武官员。

而且,朝廷此番禁军西南,必然会对你所说的新式火炮大力使用。你六叔不熟悉火器,让他统帅全军,恐怕不能全部发挥出火器的用途。”

朱允熥眨了眨眼。

他倒不是猜出了老爹真正的想法。

而是他自己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全面经略西南,借着这一次的由头,一次性彻底将西南改土归流,取消所有的土司,这个想法一开始就是老爹想出来的。

那么自己现在合理猜想。

在老爹一次次的否决了自己提出的主帅人选之后。

会不会是老爹要自己亲征西南?

朱允熥忽然眼前放亮,他觉得自己是猜到了老爹为何会不断的否决其他的人选。

大明朝的太子殿下想要亲征西南。

只是因为太子身系国本,所以不可能自己说出口。

想象一下。

大明朝的皇太子殿下,忽然有一天在朝堂之上面对文武百官,说出自己要亲征西南。

那时候,朝堂之上会是怎样的反应?

恐怕朱标刚说完这话,满朝文武就已经跪倒在地上了。

文官们能搜刮出数不尽的道理,来劝说太子不可亲征。

而武将们大概会更直接一些。

反正朝堂之上的柱子很多,那些武将肯定会抱着柱子,质问大明的皇太子殿下是不是在质疑他们的领兵能力。

根本就不会有人同意,让大明的皇太子离开应天城,跑到军阵上去。

朱允熥甚至不厚道的想。

如果老爹对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说,自己在应天城待的有些烦闷,想要到地方上走走。那些文武百官,肯定会在第二天就选好一帮贪官污吏,好等着太子爷到了地方就能有人头可砍。

但绝对不会让太子爷去什么西南统帅大军,带着大军去深山老林里打仗的事情。

朱允熥目光转动。

自己可是个有孝心的人。

既然老爹在自己面前已经这般表现,接连否决了二叔、六叔为帅的提议。

那自己岂不是应该有所表现,体察老爹的心思,替他说出真正的想法。

朱允熥眼光一闪,抬起头正好迎上了朱标那幽幽深邃的眼神。

“儿子有些想法,却又觉得不太好说出口……”

朱标脸上露出几分期待,鼓励道:“在我面前,你大可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自己说了这么多,为的可不就是那一桩事。

朱标这时候几乎是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

朱允熥看到的老爹,那神色表情,便当真是如同自己所猜想的一样。

老爹这是想要趁着还没老,也去外头过一把统帅千军万马的瘾啊。

朱允熥拱起双手,颔首低头,沉声道:“儿子以为,父亲经历国初建国之乱局,这些年虽然常在中宫,却对天下文武百官熟稔于心。

此番全面经略西南,彻底改土归流,也是父亲深思熟虑之后定下的。

西南不比别处,必须要一举而成,严防不可有一处失利,从而引发更大的乱子,将灾祸波及到其他地方。

所以儿子以为,此番朝廷若是要经略西南,父亲便是最好的主帅人选。可统御诸方兵马,节制诸道、都司官员,上下一心,全力经略西南,成全我朝彻底改土归流之事。”

朱允熥一番长叙之后,脸色郑重。

只要老爹这时候点头,他回头就会在朝堂之上第一个提出来这件事情。

做儿子,在心中!

太子老爹这么多年,头一回想做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己这个当儿子的,总不能拒绝了。

朱允熥满脸的郑重,一副为老父亲两肋插刀的模样。

朱标却是傻了眼。

自己好像没有说错话吧,也没有暗示错的吧。

那么刚刚,难道是自己听错了?

这小子竟然是要捣鼓着,让自己去西南统帅大军。

好想换个皇太孙。

朱标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说了。

朱允熥却是目光闪烁的望着太子老爹,看着对方的反应,便觉得定然是被自己说中了。

太子老爹当真是想要亲征的。

他朗声开口道:“父亲放心,等下一次朝会的时候,儿子便在朝堂文武百官面前,将这件事情提出来。这几日先与解大绅等人通通气,到时候再让下面的人在朝堂上附和一下。

就算到时候阻拦声有,但如此操办一二,儿子以为还是很好办的。

只是父亲若是要亲征,却是要点齐了兵马。最好是让上直亲军卫多抽调些兵马,护卫在父亲身边,以为中军。

到时候儿子再和大都督府商议一个名单出来,挑选些善于使用火器的将领,往各路军马之中。

不过西南终究山高路远,土司兵马一旦躲进大山里头,光是想要找到都是一桩麻烦事。父亲若是统兵亲征,还是要挑选地形优势于己方的位置安营扎寨,便是打的慢一些,也不能操之过急了。”

朱允熥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串,唯恐自己这位太子老爹回头带着兵马上了前线,就不顾一切的往前冲。

“你停一下……”

终于,朱标有些受不了了,抬起手止住了还要继续絮叨的儿子。

朱允熥立马闭嘴,满脸等待夸奖的表情。

朱标望了一眼面前的傻儿子。

“为父的意思,这一次朝廷经略西南,彻底的改土归流,将西南土司尽数化为朝廷流官府县,你得再出一趟京师,挂帅此事。”

“啊?”

朱允熥也傻了眼。

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想到,太子老爹是想要让自己去西南挂帅的。

按照家里头对自己的安排,上一次北征回来后,自己不就该一直老老实实待在应天,好生的学着处理国朝政务。

怎么这个时候,又要让自己去西南了。

朱标则是翻翻白眼,解释道:“你看,你也说了。这一次会有新式火炮运用,这个东西你是最熟悉的吧。

而且你这几年屡次上阵,有掌兵的经验。

军中将领们,对你也是信任的。至于西南地方官员,凭着你爷爷给你的那块如朕亲临的牌子,就能让所有人乖乖听话。

算来算去,还是你去最合适。”

完蛋了,自己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朱允熥彻底傻了眼,不成想太子老爹竟然给自己这个亲儿子坑了。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