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五十六章 给本太子狠狠地轰他娘的

朱允熥想去西南吗?

他并不想去。

因为在他看来,西南的问题本就是一个早或晚的事情,就算太子老爹不来这么一次大手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也会顺理成章的彻底解决西南土司问题。

而他不想去,更是因为他已经错过了傻儿子和好闺女的长大,现下太孙妃和侧妃又有了身孕,他更不想缺席了这两个孩子的出生。

只是太子老爹现在已经亲自开口了。

而且是在那么多次的拒绝其他人选,做出了那么多的铺垫之后。

朱允熥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明朝若说谁的权力最大,那么定然是眼前这位太子老爹。

老爷子真的已经开始不怎么插手朝政了,就连每日送到乾清宫的奏章,也不过是他带娃空闲之余充作消遣的事情罢了。

尤其是在北征之后,朝廷的大小朝会,再也看不到皇帝的身影,一直都是皇太子主持并处理大小事务。

太子的威严,正在急剧增加,且没有任何人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同样的,朱允熥即便是老爹的儿子,也不能拒绝。

朱标只是看了一眼沉默的儿子,便轻声开口道:“让你去西南,其实也并非为父之意。但这些年,你一直都在朝外做事,不论是去交趾道还是去关外,做的事情都是在国朝之外。

朝堂之内,便是新政也未曾让你亲手操办。即便是当初浙江道雪灾,那也是有你二叔在前头顶着。

这一次北征之后,说是要你跟着为父多多学习如何应对国朝政务,但看的再多、学的再多,都不如自己亲身经历一番。

你去地方上,这一次不会有人再替你顶着,所有的大小一应事务,都由你裁夺。”

很明显,朱标这时候才真正开始说出,他为何铺垫了这么多,都要让儿子去西南走一趟的原因。

朱允熥也安静了下来,将心中原本的不解打消,静静的等待着太子老爹最后的解释。

朱标则是继续说道:“朝廷治理天下,根本上还是从地方上出发。地方府县官吏,才是我大明统御治理天下人最直接的地方。

此番经略西南,想要彻底消除土司制度,改为流官制度,是很简单的事情。诸道兵马围堵西南土司,大军层层推进,便是有十万大山,那些土司也不可能有藏身之地。

但你势必要和无数的土司官府打交道,要和地方上的官员接触。

而这也是你真正能直面天下的机会,走了这一趟,你或许才真的明白,这天下到底是如何的。地方官府在推行朝堂政令的时候,又和朝堂之上的各部司衙门有何不同。

你的路还很长,为父也知晓你的愿景比之为父更加高远,所以你还需要多去看,多去走,唯有如此,你才能真的知道往后如何做,才是对我大明最好的选择。”

朱标这番话,可谓是谆谆教导,字字珠玑,一番良苦用心了。

总结一句话,便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朝廷上下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

而西南土司又是这个体系里面,最特殊以及最复杂的环节。

土司有着大明同样的官府制度,但除此之外还有着土官制度的存在。土司官员比之流官,对辖下百姓有着更多更高的自治权。

如何在取消西南土司制度之后,还能稳定西南的局面,能让土司官府平稳的过渡的流官官府,如何保证西南土人们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考量。

朱允熥点点头:“儿子明白了。”

太子老爹说的没有错。

这一次西南之行,军事上的行动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是最后如何取消土司制度,却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那些不愿土司制度消失,并且会选择与朝廷对抗的土司官员们,自己要如何处置。而那些愿意顺从朝廷政令,改土归流的土司官员,又当如何安顿,又是一个问题。

其中的轻重缓急,就需要无数的权衡利弊,考量出一个最平衡合适的法子,才能真正解决西南已经存在了千百年的弊端。

朱标见儿子沉默不语,便笑着摆摆手:“其实西南的问题,通过这一次西南生出的乱子,为父也算是大体看明白了。总得来说,还是要求一个民心。

国家想要强盛,说到底还是要天下归心,万民推崇。

一个没有民心,被百姓抛弃的朝廷,是断然不可能存在太久的。

此次去西南,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你只要记住这一点就是,一切从民心出发,便是有再大的难处,也终有解决的时候。”

朱允熥坐直了身子,举臂拱手:“儿子谨记于心。”

朱标依旧是面带笑容:“好生做事吧,国家总有一天会是要压在你的肩上。”

朱允熥默默点头。

忽然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或许太子老爹的父爱,其实并不是没有,而是他会用他的方式去表达。

这时候,马车已经是明显的顿了一下,然后彻底的停了下来。

不曾出去,便能隐隐的听到外头有枪炮声不时传来。

整个应天府京畿之地,能有这么一个枪炮不断的地方,也只有工部和将作监在城外的火器研发基地才会有了。

“父亲,到地方了。”

朱标点头道:“出去看看吧。”

父子二人走出马车,便见前头是群山陈列眼前。

山峰郁郁葱葱,山脊线上却有几处高点修着堡垒,其中有军中将士长期驻守,防备有不测之心的歹人伺机从高处窥探大明最新的火器情况。

而在山脚下,几道山尾合抱的位置,则是一片用栅栏和围墙围起来的巨大工坊。

枪炮声就是从这一片工坊里传出来的。

而在工坊和群山之间,山脊线下的沟涧里,则是有几道浓烟升起。

这些应该都是火炮射击后的产物。

朱标、朱允熥父子二人下了马车,在前头工坊里已经得了消息过来的官员、匠人们的簇拥下,缓缓走进了工坊,首选便是涌进鼻腔里浓郁的硝烟味。

硫磺味和碳粉味,无处不在。

有官员小心翼翼的递上了厚厚的棉口罩。

朱允熥则在一旁低声解释着:“太医院有过研究,若是人长期呼吸这些味道,会对肺产生不可逆的伤害。这种伤害要是时间持久,会引为诸多病症,最明显的就是会让人气力削弱。”

说着话,他已经是动作熟练的带上口罩。

朱标看了两眼,也是照模照样的将口罩挂在了耳朵上。

这时朱允熥便看向在场的官员:“去试验场看看,将这一次弄出来的新火炮准备好,太子殿下要瞧瞧你们这次弄出来的好东西到底如何。”

听到太子殿下要亲自看他们这一次做出来的好东西,在场的官员和匠人们纷纷面露喜色。

现在天下人谁不知道,现任工部尚书就是从一介匠人出身走到了现如今的位置。

工部尚书张二工能如此,在场每一个人都会有无限的可能。

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官身的匠人们,在看到太子爷来了,听到太孙说的太子爷要亲眼看看,更是眼露金光。

再看向太子爷的时候,那可是比看到亲爹还要热切。

底下人的心思,向来不是求权便是求名,再或者求利。

朱标看在眼里,心中却是没什么想法。

若是天下人都能以做出功绩,然后换取功劳为追求,那他乐意至极。

很快众人便到了山下的试验场。

这一片区域,除了有工部和将作监的人,还另有京军官兵和几名锦衣卫在场。

官兵们是负责安全,锦衣卫则是为了控制机密。

试验场面朝群山的一面,没有任何的阻拦,一路畅通无阻。

而从试验场开始,一直延伸到山上,肉眼可见的布满了无数的坑坑洼洼。

而且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会一堵水泥墙或是砖石墙,厚薄高低不同。

有的墙上同样是坑坑洼洼,甚至是已经支离破碎,而有的还是崭新不曾有半点痕迹。

这一切对朱标来说,都是新鲜的。

趁着官吏们重新安排实验的空档。

朱允熥站在朱标身边,低声解释道:“这边几乎每天都有试验,不同的新旧火器,便是国初的火器也都会被拉过来进行试验。

现在之所以能再有那两种新火炮的出现,也是得益于这不间断的试验,才让工部和将作监能够掌握庞大的详细机要。

原本朝廷前些年短缺钱粮,所以工部和将作监很多事情,都是紧着要紧的事情去做的。现在钱粮不缺了,这些耗费便也能承担的起。

虽然钱粮耗费了,但事情也办成的多了,总的来说,只会越来越好。”

若是放在过去,朱标定然会问一问,这每天都要开炮试验,朝廷都要花费多少钱粮在这上面。

但现在,朱标连想都不会去想。

深知大明现如今财政状况的朱标,只想大声说一句。

大明朝现在有的就是钱。

而怎么将这些银子用好,才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他甚至很想对那些正在搬运火炮、运送炮弹、清理炮管的官兵们喊上一嗓子。

给本太子狠狠地轰他娘的!

那头,一名炮军营的将领请示了一下,朱允熥颔首点头。

旋即便有号令声响起。

在皇太子亲自驾临的情况下,此处的官员和官兵们,可是使出了全部的气力。

数十门新式轻型火炮,一字排开,炮口黑洞洞的冲着前方的大山。

另有超过五十根迫击炮,炮管斜插在地上的托板上,炮口斜冲着天空。

有过朱允熥介绍的朱标,很快就分辨出了这两款新式火炮。

望着这些表面泛着金属质感的炮管,朱标满眼期待。

随着炮兵营的将领一声令下。

数十门火炮同时点火。

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

整个世界,一瞬间诡异的好像是彻底安静了下来。

地面掀起一层尘烟,气浪裹挟着碎石砂砾,从腿上撞击而过。

朱标只觉得自己的胸腔闷闷的,耳边除了那最开始的炮火轰鸣声,便只有那清晰的心跳声。

他下意识的张开嘴。

随后眼睛里便看到,无数道火光冲向眼前的山体。

紧接着是一道道的沉闷的轰鸣声从山上传来,大片大片的树木被拦腰撕裂,整个山体的一面碎石激荡,浓烟拔地而起。

“这威力可不小啊!”

朱标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却不见身边的儿子有什么动静。

于是,他便拉扯了一下朱允熥的手臂。

朱允熥带着满脸的自豪,回过头看向太子老爹。

朱标将儿子扯到自己的跟前,在此大声说道:“此乃国之利器!”

肯定了一句之后,朱标心中却有些好奇。

明明这些火炮的尺寸比之过去更小,而且儿子也说了威力削弱了很多。

但自己亲眼看到了,可不觉得这新式火炮的威力小上多少。

朱允熥看懂了太子老爹的好奇,高声道:“现如今火药和炮弹也有了改进,所以威力比之过去确实大了不少,但是和北征用的火炮炮弹威力相比……也确实弱了不少。”

朱标张张嘴。

现在这些追求轻便的新式火炮威力都有这般大,那么上一回北征用的火炮,现在的威力又到底该是何等巨大。

朱允熥只是笑了笑,反正他绝对不会说,工部和将作监的人,现在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只追求威力的火炮。

工部和将作监的人现在正在全力以赴,发誓要打造出一款能一炮之下就能将应天城城门给轰开的火炮和炮弹。

这帮已经开始走上一条诡异道路的官员和匠人们,甚至制定了一个长期的目标。

那就是以应天城的城墙为模板,集结天下的力量,打造出一款能一炮就能应天城城墙轰掉的火炮和炮弹。

没有人能再一次阻止大明走上本该走的道路。

尤其是在武器上的前进道路。

朱允熥看着满脸兴奋的太子老爹,托着对方的手臂,走到了近前的一根迫击炮前,将站在一旁等待执行攻击命令的炮军营官兵赶走。

朱标脸上露出好奇。

朱允熥笑着开口道:“父亲何不亲自试试,这新式迫击炮?”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