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五十七章 解缙的铁路

大明嫡子 第六百五十七章 解缙的铁路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父亲何不亲自试试?

这样的话,让朱标心中不由一动。

他自幼饱读诗书,在朝中大臣们看来历朝历代就没有比之更合适的储君了。

但是朱标却依旧有着属于他的森严和因为国家社稷而不得不压制的狂热。

朱标没有说话应答,身体却很诚实的主动上前,走到了有自己小腿粗的迫击炮后。

他先是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种名为迫击炮的新式火炮。

和过往的火炮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迫击炮的炮管更加的薄、更加的短,而炮口则是以让人难以相信的仰角斜指天空。

在炮管的中部,有两根铁铸的撑杆,向前斜插在地面上,为炮神提供稳定和平衡。而在炮身底部和地面接触的位置,则是块一尺宽的正方形厚铁片。

这便是迫击炮的整个构造了。

而迫击炮的一旁,摆放着一只木箱子,里面装着的便是迫击炮的炮弹。

依旧是和过去的火炮炮弹不同。

这些迫击炮的炮弹呈现出椭圆形,前部逐渐成为一个圆角,尾部虽不是圆角,却也是从炮弹的中部便开始向下一直收缩尺寸直径。

一名炮军营的官兵,正在拿着一只望远镜,不停的对着炮口前方的山体打量观察着。

每一次观察,都会小心的移动着迫击炮的炮口角度和炮身的左右朝向。

终于,官兵似乎是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便站在一旁应答了一声。

这时候朱允熥便上前,从木箱子里取出一枚炮弹,送到了太子老爹的面前。

“这是我朝最先进的新式炮弹,以底部的火石和炮管内的撞钟撞击产生火焰引燃炮弹内部火药发射,最后在弹着点爆炸,从而造成杀伤力。”

朱标双手接过炮弹。

沉甸甸、凉冰冰的感觉,让他觉得这也定然是个大杀器。

“听起来很是繁琐的样子,工部和将作监能将此物造出,亦是辛苦,朝廷自当论功行赏。”

太子爷的一句话,点燃了周围在场的工部和将作监的官员们。

朱允熥则是接着解释道:“只是因为引发装置还不成熟,所以成品率还不算太高,而且很多时候炮弹爆炸的时间和预定的时间都是有出入的。

什么时候引发装置彻底成熟,爆炸时间完全可控,就能借此研制出儿子以为的,最完美的火器了。”

朱允熥说着这些话,心中却明白,想要完成这两件事情,非得要漫长的时间才行。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引发装置和控制爆炸时间,其中就涉及到了无数的学科。

没有一个健全的化学和工业体系,以大明目前的工业水平是很难完成的。

现在只不过是在放弃了部分性能的情况下,凭着不要钱的狠劲,才弄出了这些新式炮弹。

毕竟将炮弹发射出去,只需要考虑炮弹本身的牢固性以及怎么点燃炮弹内部火药的问题。

这些都是当下就能解决的问题。

朱标的目光有些疑惑,这已经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而他也没有打算深究这一门学科。

天下的学问太多,作为大明的储君,自己只需要将如何选人用人给学精通了,那么就算是合格了。

于是朱标开口问道:“如何使用此炮?”

“父亲只要将这炮弹放进炮管,让其落下去就行了。”

朱允熥随口说着。

在不考虑精确度的情况下,就是一个稚童都能瞬间掌握如何使用迫击炮发射炮弹,对前方进行攻击。

朱标却是瞪大了双眼:“如此简单?”

朱允熥点点头,随后又说:“对了,父亲将炮弹放进炮管后,得要注意立马张开嘴,蹲下身子。”

“没别的了?”

朱标还是有些不太能理解。

朱允熥很认真的表示了肯定。

如此之后,朱标这才双手抱着炮弹,将其送到了炮口上方。

这时候他还没有松开双手,而是侧目看向一旁的儿子。

朱允熥鼓励道:“父亲松开手,张开嘴,蹲下身子就行了。”

朱标则是在心中默念了起来。

松开手。

张开嘴。

蹲下身。

于是。

只听哐当一声。

已经是张着嘴蹲下身子,双眼死死的盯着前方山体的朱标,只听耳边传来一道巨大的轰鸣声。

随后他的视线完全被一股浓烟遮挡住。

巨大的气浪冲击着近距离的朱标,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就此聋了,胸口一阵突突。

紧接着,朱标就听到远方的山上传来了一道爆炸声,无数的碎石在山林里飞起又乒乒乓乓的落在了山林里。

当眼前的浓烟散去一些,朱标只觉得双腿有些发软,他强撑着站起身,抬头看向前方。

远处的山上,之间一道烟柱升起。

旁边的炮军营官兵看了一眼,便立马挺起胸膛。

“报,太子击发迫击炮一枚,弹着点向左后方偏差约十步,属可控范围内。”

朱标则是冲着儿子眨了眨眼。

朱允熥立马笑着说道:“没有正中靶心,但只有十步偏差,属于允许的范围之内,已经能够对敌造成杀伤。父亲头次操用迫击炮,已经十分难得。”

朱标想了想,没有正中靶心倒很是可惜。

只是儿子说自己第一次用,就在允许的范围内,倒是让他颇为开心。

“孤再试试?”

朱标这一次主动提出自己还要再试试这迫击炮。

朱允熥自然不会拒绝,立马看向一旁的官兵:“为太子殿下重新调整射击角度。”

“属下领命!”

官兵立马上前,炮口向着右上方稍稍的移动了一下。

这是校正射击角度。

很快官兵便调整完毕。

朱标现在已经是不需要朱允熥在一旁指引,自己早就已经拿着一枚炮弹,等在迫击炮后。

当官兵退下之后,他便立马上前。

朱标双手抱着炮弹,悬在炮口上方,炮弹尾部则是贴在炮管里。

松开手。

张开嘴。

蹲下身。

朱标的动作愈发快速标准起来。

又是一阵轰鸣声和浓烟升起。

不等浓烟散去,朱标已经是瞪大双眼站起身,挪到一旁看向远处的山体。

“孤这一次可曾正中目标?”

那边的官兵看了一眼,立马大声道:“太子殿下击发迫击炮一枚,一发校正射角,二发正中目标。”

这是对朱标操炮的数据评估。

朱允熥这时候则在一旁喊了起来:“全队得令,以太子殿下射击角度为准,三发装填速射!”

随着朱允熥的一声令下,整个射击场上的炮军营官兵便立马动了起来。

朱标瞪大双眼,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只见每个迫击炮后都有三名官兵,一人负责调整炮管的角度,一人取出炮弹,一人将炮弹放在炮管口。

炮军营将领手中握着一面小旗。

“炮军营得令,三发装填射击。”

“一发射。”

轰!

整个射击场,再一次的地动山摇了起来。

“二发射。”

气浪裹挟着尘土飞扬。

炮军营将领则是第三次挥动小旗:“三发射!”

当第一轮的炮弹在前方的山体上,造成连绵成片的爆炸性伤害,无数树木和山石被摧毁,第二轮的炮弹便紧接其后的赶到。

在第二轮炮弹刚刚爆炸的时候,第三轮炮弹就已经紧紧的补充了过去。

一时间,朱标眼前的那面山体,似乎是要山崩了一样。

朱允熥只是微微一笑,凑近太子老爹,开口道:“不单单是这迫击炮,军中所有火炮,在对敌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射击角度校正。

一旦校正完毕,就是开始正式进攻的时候。

不过一般都是轮次射击,至于三发速射,都是用来对敌造成集中性密集伤害,才会用到。不然一直速射,会徒增我军的弹药消耗,增加后勤辎重营的负担。”

朱标今天可谓是大开眼界。

心中却是不由的嘀咕起来,难怪老爷子现在时不时就要偷偷留出宫。

原来现如今外头竟然已经有了这么多有意思的好东西。

朱标神色兴奋,目光盯向面前的儿子:“为父在应天等着你的捷报。”

说罢,朱标还满是鼓励的伸手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

朱允熥只好乖乖点头。

他觉得在太子老爹今天亲眼见识到新式火炮,更是亲自试射过后,自己要是说不愿意去西南,很有可能太子老爹就要自己带着千军万马和这些火炮上战场了。

罪过罪过。

朱允熥心中默念了两声,目光则是悄悄的瞅着太子老爹。

在经过三轮速射之后,官兵们已经开始清理炮管内壁。按照正常使用来说,三轮速射后是不需要立马清理的。

只是现在这些迫击炮都是属于试验品,为了保证能有进一步的改良,任何的细节都需要充分做到位。

而朱标这时候则是背着双手,围着正被官兵们清理的迫击炮转悠。

忽然朱允熥心中划过一道念想。

太子老爹会不会就此走上狂人路线。

……

朱标有没有发狂,没人能知道。

但解缙却真的发狂了。

西部铁路的计划,终于是在内阁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意见即以修建东起河南府,西至哈密卫的西部大铁路,过境河南府、西安府、凤翔府、巩昌府、临洮府、古浪所、凉州卫、永昌卫、山丹卫、甘州、高台所、镇夷所、肃州卫、赤斤蒙古卫,最后直达哈密卫诸地。

这是一条近五千里的漫长铁路。

以工部会同户部的预算成本,这一条铁路的折算综合成本将高达五千万两。

万两白银一里路。

且还不算后期的火车制造以及各处站点的修建。

数千万两白银的预算方案,在内阁达成统一意见之后,很快就在朝堂之上得到朝议通过。

随后解缙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他这条西部铁路的修建当中。

工部的人必然是少不了的,而且还要通过工部和河道总督衙门联系,对河南道至陕西道的黄河河段进行核查,确认河道不会和铁路产生相互影响。

然后便是户部专门组建了一个西部铁路部门,负责核算、复核西部铁路建设的一应支出。

而除此之外,大明银号、大明商号这两个新设的衙门,也同样参与到了西部铁路的修建当中。

大明银号联合户部,开始筹备着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即西部铁路建设债券。

利息自然是没有民间的高,但却是大明开始尝试走向整合金融,更高效统筹天下钱钞的第一步。

而大明商号之所以参与其中,则完全是为了能够独家掌握西部铁路建成之后,这条铁路全境的货运营生。

为此。

在因为年终将至,而户部陷入到年终结算以及筹备下一年朝廷财政预算的工作之中,户部一时间难以抽调钱钞用于西部铁路建设。

大明商号便前期出资了整整一百万两白银,实实在在的从大明银号转入到了以解缙为首的西部铁路建设项目部。

解缙很感动。

大手一挥。

西部铁路自建成之日起,十五年内独家货物运输经营权,就给了大明商号。

一切,都在朝着理想的状态一路狂奔。

然而最近的解缙,却从一开始整天满脸笑容,变成了欲哭无泪。

自西部铁路建设的方案在朝廷通过,首当其冲就是铁路沿线的地方官府的不配合。

地方官府的理由很充分。

你解阁老的铁路总不能弯弯扭扭的吧,那势必要征用地方上的土地。

这土地虽说朝廷会赔偿给百姓。

但没了地的百姓,地方官府却还要安顿好。

如何安顿百姓就成了地方官府的事情。

平白增加政治负担,这搁谁都不乐意。

再其次,按照解缙的计划,是征用草原牧民前来修建铁路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省钱。

牧民的工钱能和征用中原百姓比?

显然是不能的。

加之直隶道已经开始施行雇佣徭役,解缙很清楚,要不了多久整个天下都将会全面推行徭役雇佣。

到时候再征用百姓,光是工钱支出就是天大的一笔数目。

可地方官府又说了。

你解阁老征用了咱们百姓的土地不说,还不让人家做活。这是要将整个西北的百姓都给弄成无家可归、无事可做的流民啊。

只不过这前两桩事情都不算太难解决。

左右不过是增加预算的事情。

可这前两桩关于活人的事情好解决,但最后那一条关于死人的事情。

最让解缙头皮如麻,始终想不出办法解决。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