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六十三章 老乡们好

大明嫡子 第六百六十三章 老乡们好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皇太子殿下的忿怒,遍布整个大明的锦衣卫在半个月内便尽数知晓了皇帝陛下悄悄离京的消息。

一时间,地方上明面纹丝未动,然而私底下已经是无数人在悄悄的寻找着皇帝陛下的踪迹。

武昌城方向,在朱允熥猜测老爷子很有可能是让武昌而来之后,不光是将武昌城内的锦衣卫尽数派出,沿着长江往下游方向寻找。

还趁着五万京军入城之际,暗中派出了上千人,像是撒出一张渔网般,迎着朱元璋可能过来的方向网过去。

然而谁都不知道。

此刻的朱元璋,究竟是多么的开心。

带着两个大孙子的朱元璋,在黄梅县足足停留了三天,饱饱的听足了戏,这才意犹未尽的继续往湖广道方向赶路。

又过几日,朱元璋已经带着人,悄悄离京,越过黄州府广济县、蕲州县,乘江边渔船跨越长江,进入武昌府大冶县境内。

大冶县毗邻长江,境内水陆纵横,已然是湖广粮仓腹地,加之大冶境内矿藏丰富,自古便有开采银铜铁,使之大冶较之别处更显富硕。

只是过往,这份富硕却是属于豪门大族、官宦人家,与百姓无关。

朱元璋选从大冶过境,往武昌城去,一来就是要看看现今湖广道地方对洪武新政的执行程度。二来便是为了看看如大冶县这样富硕之地,其辖下百姓的日子究竟又是什么样子。

铁山镇,便在大冶县城西北方不过三十里地的位置。

作为大明在江南地区重要的铁矿生产地,大冶承担了几乎一小半的生产量。

而大冶县境内的铁山镇,又承担起了整个大冶铁矿产量的七成左右。

这是一座已经有着初级工业基础的城镇。

站在四峰山东南角,向着西北角的铁山镇看过去。

坐落在四峰山西南角的铁山镇,和郁郁葱葱的四峰山相比,铁山镇就是光秃秃的一大块。

大片的土地被清空,地皮被掀开。

矿洞大大小小的布满整个铁山镇四周。

巨大的煤矿堆,就堆在镇子一角连通河流的位置。

每日都会有无数的煤矿从各地送来,然后送进那些冶炼炉中,为朝廷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钢铁原料。

外地人稍稍靠近铁山镇,鼻腔里就会被浓郁的煤炭味、硫化物的气味给充斥着。

周遭的细小河流里,流淌的不再是清澈的河水,而是泛着金属沉淀物的浑浊液体。

这样的地方,已经不再适宜种植庄稼了。

离着铁山镇更远的地方,才能见到野外的田地里种着庄稼。

是人,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地方。

朱元璋同样如此。

即便他知道铁山镇是个矿产地,可对这里的环境依旧觉得不适。

站在进镇的路上,朱元璋抬头看向镇子里那一片片架在矿场上的工坊,根根没日没夜喷吐着浓烟的烟囱,如同森林一样。

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瞧着这里的烟囱,倒是和应天城外那些工坊有些相似。”

在应天城的时候,这两年时常就会溜出宫到处转悠的朱元璋,对眼前的烟囱很是熟悉。

这题朱高炽会。

他上前一步,到了老爷子身后,小声解释道:“朝廷当初开始推行新政,有一条便是重新勘探改建地方上的矿区矿场。

大冶县属于湖广道乃至于江南长江沿线重要的铜铁产出地,铁山镇就在改建的范围之内。

如今,铁山镇开采出来的矿石,可以直接在镇上进行彻底的冶炼,随后就能通过长江一路往下运抵京师。

按照工部和户部的计划,这边还会进一步改建,争取能在近几年将铁山镇从矿石开采、冶炼地,改进成为包括开采、冶炼、锻造为一体的生产地。”

朱元璋目露好奇,眼中带着几分疑惑:“就如山西道那边已经开始做的煤矿改建?”

自山西道乱子平定之后,晋商被朝廷彻头彻尾的清剿干净,山西道便开始了一场全新的改革。

作为大明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地,山西道正在进行着一场大型工业改革。

以工部为主,在山西道境内几个重要的煤炭产地,开始整合人力、物力,将煤矿的开采、清洗、制成整合到一起。

朝廷的目的是争取在近几年,能以山西道的煤矿为核心,供应起整个北方明军在冬季的取暖消耗。

朱高炽点头道:“大致相同。只是大冶县这边,工部大概只会将民间所需的农具、铜铁制品,以及部分军中所需的刀枪等军械下放到铁山镇。

至于更重要的弓弩、甲胄、火器,还是会在应天府制造出来。”

朱元璋点点头,算是对铁山镇有了一个更详细的认识。

这时候他便看到镇口出来一伙百姓。

此时尚未入夏,气温算不上冷,但也不热。而这些百姓却是个个都只穿着短袖短裤,脚下则是一双厚底的布鞋。

百姓们腰间缠着布条,肩上挑着一根担子,前后悬着一只空箩筐。

“诸位老乡好,不知诸位这是要去何处?”

朱元璋如他在别处遇到百姓一样,上前拦下这伙百姓,面带笑容的询问了一声。

百姓们瞧着朱元璋的模样和语气,知晓这位老爷子定然是出身富贵,便纷纷停了下来,更是恭恭敬敬的抱拳作揖。

“回这位老爷,小的们这是要去前头河口,挑煤下船的。”

朱元璋眉头挑动,指向东边:“可是前头山下那条河?”

一名领头的男子点头道:“正是那边。”

朱元璋这时候便回头看向朱高炽和朱尚炳两人。

照例是朱高炽堆着笑脸上前,领着孙狗儿给这些百姓每人送上一枚碎银子。

“叨扰诸位,我家乃是做那铁营生的,知晓朝廷现今在咱们铁山镇改建诸多,我家老爷子便想亲自过来瞧瞧。”

这是装作那商贾之家。

百姓们见着倒也觉得大差不差。

不然寻常人,谁会钱多的没事遇到人就发银子的。

见朱元璋这帮人似乎是有些话要问,领头的那男子便冲着同伴们点点头,随后又看向朱元璋:“老爷子,河口那边拉煤的船就快要到了,俺们时间紧得很,您老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只要是俺们知道的,肯定都说给您老听。”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更是亲自上前拍了拍男子的肩膀:“倒是壮硕的紧。”

那男子嘿嘿一笑:“若不壮实,可干不了咱们这活。”

朱元璋已经是引着几人坐在了路边,这才继续问道:“你们都是给何人做工的?”

这怕是要找铁矿那边的东家,好方便做生意。

男子便说道:“还能是给谁做工,自然是给朝廷和官府做工的。现在谁还敢霸占矿场,违律私自开矿啊。要是叫县里头的官老爷知道,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大明从国初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放开过私营铁业,一切涉及铁矿开采、冶炼的事情,都必须是官办官营。

只不过朝廷所有律法,但往往都会被那些贪心不足的人枉顾,而私下悄悄勘探开采冶炼铁矿。

朱元璋则是瞬间来了兴致,眉头一挑:“哦?这么说,原本这边还是有私营的矿场?”

那领头的男人立马闭上了嘴,很是审视的看了朱元璋一阵。

在他身边的同伴,亦是目光警惕的看向朱高炽等人。

半响之后,那男子才笑着开口道:“老爷子,这等事情过去自然是禁止不了的。即便俺们铁山镇上几处大的铁矿往日里都是官府办,可是偏僻的地方却还是有人偷偷开采的。

只不过前几年开始,说是朝廷在弄什么新政,县里头的官老爷都换了好些,这才将俺们铁山镇上那些个偷偷采矿的人都给抓了砍头。

那砍头的地方,到现在都是一股子血腥味,谁还敢偷偷开矿啊。”

俺家老二公正严明!

朱元璋在心中不由的赞许了一句。

很显然,大冶县这边的人头,必然也是秦王朱樉砍的。

朱高炽则在一旁追问了一句:“所以诸位现今都是给官府做工的?那大伙现在可还务农?”

那男子斜眼看向朱高炽。

这个有些胖胖的年轻人,都是瞧着面善。

男人脸上露出笑容,很是爽朗,且拍手腿说道:“可不是都给官府在矿场做事的,大伙现在整日里从年头忙到年尾,哪里还有时间务农。

俺们铁山镇和别处不同,原本的地,现在大多都被开矿了,要不就是建厂,堆着矿石、煤石。

剩下一些地,家里头的老人孩子们,也不必和过去一样忙的直不起来腰,权当是家里不必再去外头买米吃罢了。”

当男人说到铁山镇的田地,现在都被矿场和堆料场占了的时候,朱元璋的眉头很明显的皱了一下。

但很快他也就释然了。

朱高炽亦是察觉到了老爷子这一瞬间的变化。

老爷子这是本性使然,只觉得百姓们还是得要有田地在手,安生务农才能保住日子。

只不过老爷子大概也是看出这些百姓脸上的笑容,这才没觉得他们的日子过的不好。

朱高炽立马又问道:“那诸位现在给官府做工,这工钱可有多少?能让一家子都吃饱?”

“那可不!”

男人立即拉长了声音,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起来。

在他身边的同伴们,更是一个个的憨笑了起来。

很显然,这些人在矿场里做事,赚的不少!

等到这个时候,朱元璋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一丝笑容。

而那男人也接着解释道:“俺们不识数,请了镇上的教书小先生给算过,这一年下来,在矿上做事赚的钱,可比过去在地里头忙活一整年赚的还要多许多……”

说到这,男人很自然的闭上了嘴,只是一个劲的笑。

朱高炽眨着眼。

这倒是很符合这些百姓的样子。

赚的再多也不可能让他们说出来一个具体的数字。

朱元璋很开心。

只要他听到百姓说赚的多,日子过的好,就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朱元璋拍了拍手:“那这镇上那些矿场,可会有管事的克扣大伙的工钱?或是拖欠工钱的?”

男人这个时候明显顿了一下,目光再一次审视的盯着朱元璋。

男人脸上露出一抹怪异的笑容,冲着朱元璋挤挤眼:“老爷子,您真是来俺们铁山镇做生意的?”

朱元璋立马挑眼:“这难道还能有假?要不是这帮小家伙还不经事,我这老头子何必亲自跑出来一趟。”

男人却是不信,笑了两声:“老爷子您这问的,可不像是来做生意的……倒像是……倒像是官府里那些个官老爷,乔装打扮了出来查案的。”

这老爷子就是官府里的官老爷。

那两个年轻人必然也是官,至于那另一个年老一些的,大概就是这官老爷的师爷。至于剩下的人,就必然是官府里的差役了。

男人觉得自己猜的没错。

朱元璋正要解释一番。

男人却是摆摆手开口道:“您老是什么身份,俺们不敢问。不过啊,您老也不用担心俺们的工钱会被什么人克扣了。”

朱元璋立马露出好奇:“这又是为何?”

这老爷子定然是公门里的官老爷!

男人愈发的肯定。

嘴上却还是解释道:“以前咱们铁山镇也就县里头和府里头的官老爷派人过来盯着,还时常不在这里。

但现在可不同了,自从县里头不少官老爷被砍了头。现在府里、县里派的人,整日都在矿上盯着,逢年过节都不敢走的。

俺们还听说,这矿上还有别地来的官老爷在盯着,就是不知都是哪个衙门的。

之前有个管事因为家中老父亲死了,回家处理丧失,就晚了一天给俺们发工钱,听说回来就被打了十棍子,还被罚了好几个月的俸禄。”

这是重典。

朱元璋不由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朱高炽。

朱高炽不禁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

如果按照这百姓的说法,那么他税署也必然是派了人在这铁山镇盯着的。

朱元璋笑了起来,拍着腿就站了起来。

“好啊!看来大伙日子都过的甚好!”

………………

月票推荐票(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