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六十二章 寻找老爷子

大明嫡子 第六百六十二章 寻找老爷子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昌城前。

江水从岸边码头流过,暮春艳阳高照。

被湖广道和武昌府有司官员簇拥着的楚王朱桢,脸上却有几分焦虑。

旁人只知盯着江面上由北向南而来的船队,却不曾留意到站在码头角落里的一队锦衣卫。

太孙领军驾临武昌城,满城上下的文武官员想的都是如何接待好这位皇太孙殿下。

以至于从武昌城接到消息之后,便开始针对整座武昌城,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打扫任务。

可是,若单单是皇太孙领军驾临武昌城。

锦衣卫就算是出城前来码头接驾,也不会脸色那般阴沉。

这显然是出了大事,而且是自己这位宗室亲王和湖广道官员都不曾知晓的大事,须得等到太孙到来,这些锦衣卫才会前去禀报。

前元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日,明军攻克武昌城,朱桢在应天城里。

当时朱元璋闻前线捷报,又得家中喜事,便欣喜的直接定下了朱桢这个楚王的王爵。

朱桢也不负朱元璋的期许,天资英睿,秉性端重,自幼好学且有谋略。

而朱桢也在洪武十四年,率领时任江夏侯周德兴平定过西南蛮夷之乱,便顺势就藩武昌城。

就藩第二年,便平定了大庸县蛮夷之乱,继而将大庸县改为流官县。

在此之后,朱桢可谓是军功甚重。

十八年,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平定铜鼓卫、思州等地蛮夷叛乱。同年,又平定靖州、上黄诸蛮夷之乱。

二十年更是征讨云南,活捉阿鲁秃。二十二年为宗人府右宗人。二十四年征讨西蛮,二十七年先后平定道州、全州叛乱。二十八年又定桂阳山寇。

而就在去岁洪武二十九年,朱桢还亲帅兵马,平定芦溪、黔阳诸洞蛮夷叛乱。

可以说,在大明成年就藩的宗室亲王里头。

朱桢的名头虽然比不上九边藩王,但其军功却一点不输于九边诸如秦王、晋王、燕王等兄长。

朱桢敏锐的察觉到,今天的事情应该是不简单的。

带着几分好奇,朱桢便听码头前栈桥上的官吏已经呼喊了起来。

行驶在江面上的船队,也已纷纷降下船帆,降低船速。

前头有快船从船队里脱离出来,快速的向着码头栈桥靠过来。

运兵战船则是簇拥着一艘旗舰,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的靠进到了栈桥里。

战船刚刚停靠在栈桥里,斜梯便已经被放了下来。

一队亲军护卫率先走到码头上。

随后才是朱允熥领着普定侯陈桓走下战船。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

刚刚站定的朱允熥,便见朱桢已经领着在场的湖广道官员躬身行礼。

朱允熥快步上前,一把托住朱桢的双臂。

“六叔不必如此大礼,这一次侄儿奉旨领兵出京,路过武昌,却是要叨扰六叔,好让将士们能休整几日。”

朱桢已经年过三十,却是神貌俊朗,英气勃发。

他只是摆摆手,笑道:“早先就接到了消息,都司衙门也已经在城中清出军营,好让京军的弟兄们安歇几日。地方就在王府东边,离着近,有什么事你住在王府也能知晓。”

那边几名应当是湖广道三司的官员,也顺势上前,说着武昌城已经将一应事务都给安顿好,只等大军入驻。

朱允熥自是欣然接受。

正等朱桢要领着朱允熥、陈桓等人入城,一直落在角落里的锦衣卫官兵,却是闪身上前。

“臣下,锦衣卫武昌府百户官,参见太孙殿下。”

朱桢微微侧目扫了一眼上前的武昌府锦衣卫百户,知道这是有事情要说了。

而周围的湖广道官员们,还沉浸在迎驾皇太孙的喜悦之中,只等着这一次能趁机招待好皇太孙,好看看借此能不能让皇太孙赏眼看中。

朱允熥却是眉头一挑。

锦衣卫衙门不单单只在应天城里,天下各道府县也都有些人手布置,只不过像武昌府这样的湖广道治所城池,才会有百户官设立。

难道是湖广道又出了什么事情?

朱允熥心中疑惑,看向对方:“说吧,可是有什么事情?”

武昌府锦衣卫百户官却是抱紧双拳,弯腰低头,转动脑袋看了一眼左右。

不等朱允熥有所反应,朱桢已经是大手一挥。

“诸位还是先行入城,今日王府设宴,且有歌舞,诸位今日可是要替本王好好的款待太孙殿下。”

在场的都是官场人精,亦是躬身作揖,结伴回城。

朱桢看着众人离去,又满脸笑容的看了一眼朱允熥:“王叔就在前头等着你,这边事忙完了咱们再一起回府。”

说完,他已经是迈出脚步。

朱允熥却是皱了皱眉头:“六叔也留下一起听听吧。既然是武昌府的锦衣卫百户所,想来也应当是事关湖广道的。”

朱桢愣了一下,同时那名武昌府锦衣卫百户官也愣了一下。

朱允熥看向对方:“说罢,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

百户官沉吟了半响,有些迟疑。

只是瞧着站在面前的朱允熥和又重新走过来的楚王。

百户官只能是低声道:“回禀殿下,是京中传来的消息?”

“京中?”

朱允熥和朱桢两人不由对视一眼。

百户官则是又将声音压低了一些:“日前,陛下在宫中留下手书,随后便带着秦世子、燕世子消失不见。陛下手书上说,是要带着二位世子出京走一走、逛一逛、看一看。”

说完之后,百户官便将自己的脑袋死死的低下。

“荒……”朱允熥低喝一声,却是立马闭上嘴,眨着眼看向身边已经满脸诧异的六叔朱桢。

朱桢张了张嘴,好半响才将这则消息给消化掉。

他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朱允熥:“咱家老爷子不见了?”

朱允熥亦是满头雾水,天知道老爷子这一次又是想要做什么。

往日里老爷子闲来无事,私自出宫在应天府转悠转悠,也就算了,毕竟只是在应天府转悠,天黑了还知道回宫。

可现在倒好,老爷子难道是不满足于在应天府转悠,还跑出京师了。

还是带着朱高炽、朱尚炳两人跑出京的。

朱允熥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京中可有谕令?”

百户官赶忙说道:“宫中发现的时候,太子殿下便立马封锁了消息,单独召集内阁大臣于宫中商议,随即便暗中派遣指挥使带人出京寻找陛下。

太子殿下以为,陛下最有可能往湖广道、中都凤阳、九边三个方向,所以加派人手快马加鞭将消息提前送到武昌,只等殿下一到便能知晓讯息。”

朱允熥站不住了,一手按在胸口,一手叉腰,一步一步的走到一旁的台阶上。

朱桢跟在一旁,小声安抚着:“老爷子虽说是悄无声息出京的,但身边有炽哥儿、炳哥儿,定然还有其他护卫,安全自不必担心,眼下只要找到老爷子便好。”

武昌府锦衣卫百户官落在最后,亦是小声禀报道:“殿下还请放心,指挥使已经尽出人马,亲自带着人在外寻找陛下。消息也赶在前头,送到了各地锦衣卫驻所。”

朱允熥却是摇着头:“想来也有不少时日了吧,这么久都没有再找到老爷子。他老人家必然是避开官道和大路,专走乡间小道的。

老爷子既然是说要亲自走走,亲眼看看,那肯定是要到地方上的。

如此,便是你们锦衣卫在地方上的人都知道了,可是这么大的范围,要想找到也是万难之事。”

按照锦衣卫的办事效率,当日知道老爷子不见了,基本就能找到。

可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只能说明老爷子在有意躲避锦衣卫。

作为一手建立锦衣卫的人,朱元璋还能不知道如何避开锦衣卫的搜寻?

眼下,朱允熥最烦恼的是,老爷子究竟会往哪个方向走。

朱桢这时候也明白了,为何刚刚这名锦衣卫百户官,不在湖广道官员面前禀报此事。

一旦朝堂官员们知道皇帝不见了,那这个消息势必不可能再被封锁起来。

而大明朝的皇帝陛下离家出走,消失不见。这个消息只要流传出去,必然会造成一场乱子。

朱桢一时间颇为无奈,有些哭笑不得。

老爷子这一手可是好算计啊。

既满足了自己溜出京的想法,又能让太子哥哥帮着他老人家封锁消息,好让他老人家能在外面多停留些时日。

至于安全问题。

朱桢相信,只要老爷子遇到什么危险,不出一个时辰,就能叫来无数的兵马护卫。

毕竟,虽然说现在大伙都不知道老爷子究竟人在何处,但老爷子肯定是清楚地方上的驻军都在哪里。

“六叔觉得咱们家这位老爷子……最可能去的地方是哪里?”

朱允熥皱紧眉头,转头看向身边的朱桢。

老爷子就不可能无缘无故瞒着所有人悄悄离京的。

即便是往日他在京中,时常会悄默声的出宫,但那也仅限于是在应天府,乃至于是在应天城周遭溜达。

这一次却是完全不同于往日,他不单单是离京了,还悄无声息没有告诉任何人。

老爷子想要亲眼看看地方上如今是怎样的境况,这一点自然是做不得假。

但往哪个方向,想要具体看些什么。

却成了最要紧也是最关键所在。

朱桢狠狠地思考了一番,这才带着些揣测的说道:“或许……老爷子是回凤阳了?”

这位楚王殿下用了一个回字。

毕竟按理说,大明的江山就是从凤阳开始一点一滴打拼出来的,朝堂上那所谓的淮右功勋集团,自然不是开玩笑的。

而大明开国至今也有三十年,老爷子便很少有回去的时候。

算起来,老爷子这一次离京,回凤阳是最有可能的。

朱桢便开始解释了起来:“一来,凤阳离着京师不远,若是京中一旦出现什么事情,老爷子也能闻讯快速返回。

二来,直隶道一十八府是最早开始推行新政的,凤阳又是咱们老朱家的老家,老爷子想要亲眼看一看如今的天下民生,凤阳便是最好的选择。

三来,你也知道老爷子现在年事高了。这人上了年纪,便会愈发念旧。他老人家回一趟凤阳,大抵也是想看一看当年的旧事旧物。”

朱桢觉得自家老爷子定然就是回凤阳老家了。

想了想,就连他自己都不免有些伤感了起来。

“人人都说我等宗室子弟坐享荣华富贵,受天下人供养。可是谁又知道,我等年长便要离京就藩,为朝廷坐镇地方。

这些年,便是回应天,都要先上奏朝廷,得了应允方能回去见一见父亲和兄长弟弟们。

更莫说是凤阳老家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你六叔都不知道。”

朱允熥很认真的想了一遍朱桢给出的解释。

半响之后,他却缓缓的摇起了头。

“我觉得爷爷不是回凤阳。”

朱桢立马投来不解的目光。

朱允熥解释道:“若爷爷真的是想要回凤阳看看,那必然不会瞒着父亲和朝廷偷偷离京。只需要一道旨意,借以祭奠皇考的名义,朝廷谁敢阻拦?往来也不过半月,根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朱桢眉头一动,觉得朱允熥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他不由开口询问道:“那你觉得咱家老爷子会去哪?”

朱允熥站起身,站在码头边,双手叉腰。

“侄儿觉得,老爷子说不定正在来武昌城的路上。”

朱桢蹭一下瞪大双眼:“老爷子要来武昌?”

“这是最大的可能!”朱允熥很肯定的说着:“未免错漏,侄儿还是慢些行军吧。派出锦衣卫和六叔王府里的护卫,乔装打扮,从武昌城出发,向着应天方向,无论官道、大道还是乡间小道,全都派了人一点一点的排查过去。”

他想到了一个最大的可能。

朱桢却是有些迟疑:“这有可能吗?”

从应天往武昌来的路可是不好走的。

朝廷这两年虽然有计划从太平府那条水泥路开始,打通连接至武昌府,却也没有那么快就能完工。

朱允熥却是笑了笑:“或许,我已经知道老爷子究竟是想要做什么了。”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