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七十五章 历史的惯性

大明嫡子 第六百七十五章 历史的惯性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消息是在第二天旁晚时分,送到永顺县城的。

望着先前在眼前从马背上摔下来的官兵,朱允熥将手中的书信紧紧攥成一团。

从大庸县到永顺二百余里的山路,不过一天时间就赶到,这些人已经是拼了命的赶路了。

“你们便在城中歇息。”

朱允熥叮嘱了一句,便转身看向朱高炽和朱尚炳两人。

兄弟两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

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稍微稳定下来一点,这才看向普定侯陈桓。

“此处便有劳普定侯费心了,大军往保靖州开进的计划不容有失,永顺境内彭氏土司势力仍需清除彻底。当谨记聚拢永顺百姓,使百姓归心,朝廷大计方可顺利施行。”

皇帝忽然于大庸染疾的消息,刚刚陈桓也听到了。

此刻见皇太孙交代永顺这边后续事宜,便是连连点头。

“殿下放心,臣必当恪尽职守,不负皇恩。”

朱允熥点点头,对着朱高炽、朱尚炳说道:“带着人,我们现在回大庸。”

朱高炽和朱尚炳两人没有一丝反对。

兄弟三人转瞬便点齐人马,驾马冲出永顺县城。

夜色下,马蹄声阵阵,惊起两侧山林无数夜息鸟儿。

沿途是那些躲藏在大山深处的猛兽,听闻人类的动静而发出的低吼声。

一路上。

朱允熥兄弟仨人都未曾开口说话。

谁也不知道老爷子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但都知道,老爷子现在确确实实已经是年事已高了。

朱高炽和朱尚炳是在担心,老爷子是不是因为离京之后,接连赶路,然后水土不服导致的染疾。

但唯有朱允熥心中最是紧张。

眼下已经是洪武三十年了。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也就是在明年,洪武三十一年五月驾崩。

不到一年的时间。

要是按照应该有的历史来说,老爷子是在长子患病离世之后,变得郁郁寡欢,忧危积心,加之仍然日勤不怠,最终导致积劳积忧成疾的。

可是现在这条时间线,太子活的好好的,开国功勋那基本都得以保全。

老爷子这一次却忽然染疾。

朱允熥怀疑是否是老爷子出京之后一路跋涉,在这西南大山待的久了,水土不服导致的。

即便不是这个原因,但如今老爷子也确实是年事已高。

稍微染疾,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的。

大明现在还不能没有老爷子。

且不说四域尚未彻底平定,便是国内的新政,严格来说也才刚刚起步。

一旦皇帝真的出了什么事,很多国事都需要做出响应的调整。

而在排除掉这些因素之后,朱允熥同样不希望老爷子有什么事。

大抵是这几年下来,老爷子对自己的拳拳爱护之心。

朱允熥很希望这位在大多数人看来,素日严苛的皇帝,其实是有着不为人知的柔情。

不单单是对家人的柔情,还有对天下苍生的仁慈。

于是。

朱允熥驾马的速度更快了一些。

完全没有怜惜坐下那珍贵战马的意思,在西南山岭之中疯狂赶路。

直到第二日正午。

大庸县澧水河对岸的中军大营外。

狂奔一夜加整整一上午的战马,终于是在一道嘶鸣声中,软软的倒在了大营辕门下。

战马倒在地上,双眼充盈着泪水,艰难的抬头看向大营里,无力的嘶鸣着,声音渐渐变小,直至最后彻底消失。

朱允熥则是连滚带爬的站起身,不顾满身泥泞。

他冲着辕门后的守将便是大声询问:“陛下现在如何?”

容不得辕门下的守将回答,朱允熥已经领着朱高炽、朱尚炳两人,继续往中军大帐赶去。

营内众将士纷纷闪身让路,谁也不敢绊到急于查看陛下情况的皇太孙和两位世子。

朱允熥就这么一路狂奔,冲到了中军大帐外。

帐外,此刻聚集着众多军中将领,人人披甲带刀,看着这些人的脸色和那厚重的黑眼圈,可想而知这些人大抵是守了一整夜的。

几名随军的太医聚在营帐门前,面色紧张的小声议论着什么。

见到皇太孙仅仅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从永顺赶了回来,几名太医连忙为了上来。

带队的一名太医只是瞧了一眼朱允熥的脸上,眼神便是一个闪烁:“殿下……”

朱允熥抬手,打断了对方的话,转而询问道:“皇爷爷现在如何?到底是何原因?”

几名太医连忙躬身抱拳。

“回禀殿下,昨夜楚王圣前陪伴,忽觉陛下昏睡不醒,召集臣等诊脉。初步核实,陛下应当是自离京之后,一路跋涉,到了大庸之后地处深山,寒气远多于应天,日夜阴阳不合。加之陛下现今已然年高,时日积攒,终于是一并爆发而出。”

朱允熥皱紧眉头:“是积劳成疾?可能医治?”

太医点点头:“陛下年轻些的时候受了很多苦,底子本来就差。当年投身义军,在战场上也时有负伤,早些年我大明立国的时候,陛下日夜不写,忧心国事。

也就这几年陛下方得一丝修养的机会,可是这病根子隐疾终究还是藏在体内的。这一次又刚好……所以才成了这样。

眼下臣等已经开出药方,保住了陛下的元气,只是因为早年陛下身体亏空的多,如今还未曾苏醒,尚需消化了付下的药,慢慢调理。”

老爷子还没有醒过来!

朱允熥只觉得眼前一阵眩晕,身子忽然之间就没了支撑力。

就在他要倒下的时候,朱高炽和朱尚炳两人连忙从身后,将朱允熥给撑住。

太医则是神色一紧,立马上前抓住朱允熥的手腕。

半响之后,太医眉头愈发夹紧。

朱允熥则是双眼迷糊,整个人只觉得摇摇欲坠。

朱高炽脸色紧绷,抬头看向太医,急声问道:“太孙怎么回事?”

太医亦是眉头皱紧,摇摇头,低声道:“殿下这是举火攻心,加之一夜奔袭,累着了。”

“那快些带他去歇息!”朱尚炳大喊了一声。

朱允熥却是倔强的睁大双眼,双手抓住两人的手臂,站直身子,有些气虚的说道:“先去见了爷爷再说……”

众人见朱允熥主意已定,只能是搀扶着他一路走进中军大帐。

帐内,另有几名太医守着床榻上进了药,却依旧昏睡不醒的老爷子。

楚王朱桢则是从昨夜开始,便一直守在老爷子的床边。

此刻见到朱允熥三兄弟竟然已经是从永顺赶了回来,他的脸上顿时露出震惊之色。

朱桢顶着黑眼圈,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回来的朱允熥三人:“怎么回来的这么快?熥哥儿这是怎么了?”

被朱高炽和朱尚炳两人搀扶着的朱允熥,只是淡淡一笑:“赶的急了,有些脱力,没大事。”

说着话,他已经是看向睡在床上的老爷子。

朱桢见朱允熥也没有什么大事,便点点头将一张椅子放在了他跟前,随后说道:“老爷子现在算是平稳了一些,呼吸平缓,除了进太医们开出的方子,还另外进了一些不会平增内火内耗的汤药。”

朱允熥被朱高炽、朱尚炳两人按在了椅子上。

他有些无力的耷拉着脑袋,眉头皱紧,满脸担忧:“怎么突然之间,老爷子就倒下了呢……”

朱桢亦是满脸的愁容:“昨日老爷子晚膳还吃的香,就是说差了你做的那一手菜。吃完后,老爷子领着我在河边走了一圈,回来后我伺候着老爷子泡了脚,便躺在床上了。

然后我就和老爷子说些朝里朝外、家长里短的话。可谁知道,说着说着,老爷子竟然就昏睡过去了。任凭我怎么叫喊,都叫不醒他老人家,然后就是召集营中太医诊断,再叫人传信给你们。”

朱允熥守在床边,注视着静静躺在床上的老爷子许久,而后才看向在场的太医:“能否知晓,陛下究竟还要多久才能醒过来?”

太医们相视着摇摇头,面露犹豫:“很难说……陛下这一次是因为积劳成疾才倒下的。臣等也只能对症下药,调理陛下前面那么多年欠缺下来的。至于陛下究竟能几时醒,只能……”

只能什么,太医们不敢言语。

朱允熥则是重重的叹息。

眼下太医们只能是保住老爷子的命,慢慢用汤药调理老爷子的身子。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醒过来,那完全就要看老爷子自己的身子。

或者简单一点说。

那就是看天命运气了。

难道这就是历史的惯性和修正吗?

朱允熥内心深处,不禁质疑了起来。

朱桢见朱允熥愁容满面,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安抚道:“老爷子这边有太医们在守着,眼下断然不会再有什么事情。倒是你们几个,回来赶的这么急,快些去歇息吧。”

说着话,他便冲着朱高炽、朱尚炳两人使了个眼色,三人搀着朱允熥就往外面走。

出了营帐,原本就守在外面的太医,则是拦下了朱允熥等人。

“殿下,这是臣等方才熬制的汤药,补气滋养之用。殿下和二位世子连夜赶路,此时正是气短体虚的时候,该进些汤药才好。”

太医们端着三碗汤药,便送到了朱允熥三人面前。

谢了太医们的关心,朱允熥端着碗便将整碗汤药喝下。

随后才在朱桢和朱高炽、朱尚炳三人的看管下,往自己的营帐位置过去。

路上,朱桢几度思考之后,才低声说道:“要不要……其实要真的说的话……”

他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了半天,却还是没有把话说出口。

朱允熥放慢脚步,转头看了一眼朱桢:“六叔的意思,是不是现在将爷爷送回应天?”

大明朝的开国皇帝,绝不能死在皇宫以外的任何地方。

这就是朱桢想要表达的意思。

见朱允熥点破了自己的想法,朱桢脸上有些尴尬,却很严肃的说:“这关乎国家体面,还有宗室的体统,更是老爷子的尊严。”

朱允熥沉默了下来。

且不说皇帝是不是必须要这样,就说天底下那些个寻常百姓家,谁家又不是有着便是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的观念存在。

人一旦到了药石难救的时候,即便再如何的愤怒,最后还是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中,在亲人、儿女的陪伴下,离开这个世界。

朱尚炳在一旁浑身一颤,满脸惊恐:“爷爷不会真的有事吧!”

朱桢和朱允熥两人都没有说话,而是在思考着刚刚的问题。

朱高炽手肘撞了一下朱尚炳:“爷爷是天子!是大明开国皇帝!绝不会有事!”

几人就此沉默了下来。

大抵是因为都知道了皇帝染疾,自昨夜至今都未曾清醒过来,营中将士们的脚步声都小了许多。

一直到了朱允熥三人的营帐外。

朱允熥这才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朱桢:“六叔,爷爷绝不会有事。此时爷爷尚未清醒,如太医们所说的,爷爷这一次是积劳成疾,需得要静静调理修养,又怎可再次颠簸于道路。以我之见,可传信京师,告知爷爷当下的情况,再叫太医院抽调人手携带药材过来。至于京师里头,有父亲在,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这是朱允熥想到的最稳妥的办法。

老爷子现在就是得要好生的修养调理,要是现在将老爷子送回应天,天知道在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而应天那边,朝廷里有太子坐镇,就算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也不会陷入到无人决断的地步。

至于老爷子静养调理所需要的药材,即便大庸县这里没有,太医院那边却有很多,让太医院的人带着药材过来更方便。

朱桢想了想,最终觉得还是朱允熥这个法子最是稳妥,便点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你说的办吧。只是我觉得,若是不送老爷子回京,至少也要将老爷子安置在大庸县城里。县衙所说不必宫中,却也比这营中更加舒适,也有助于老爷子静养调理身子。”

这是中肯的话。

朱允熥连想都没有想,便点头答应。

“如此,便要辛苦六叔,在城中照料爷爷了。”

朱桢笑了笑。

“老爷子是你的爷爷,可也是我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