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夜半月下爷孙语

大明嫡子 第六百七十六章 夜半月下爷孙语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老爷子的病倒,西南的战事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朱桢陪着老爷子进了大庸县城,将县令李雨龙从官府后衙赶了出去,完全霸占了大庸县里环境最好的官府后衙。

朱允熥则带着朱高炽、朱尚炳三人留在大营,统筹西南全局彻底革除土司制度的事情。

普定侯的兵马已经开进保靖州了。

且前锋部队,已经抵临四川道平茶洞长官司、思州宣慰司等边境,试图与贵州都司、四川道、四川行都司的兵马联系在一起,加强对西南土司势力的封控。

朱允熥待在大营里,难得有了一段并不算忙碌的时间,每日只需要统计筹算整个西南各地呈奏过来的军报,然后对应的做出下一步的安排即可。

这日黄昏。

夕阳从永顺方向撒过来,略过群山,到了大营里,已经是只剩下一抹淡淡的橙黄。

远处的天门洞,光从后面穿过,金灿灿的如同神圣。

“普定侯先前让人送回的奏疏,请求大营这边加派兵马一万,好让他彻底完成封控湖广道一线防御,将西南土司东北方彻底扎牢。”

朱高炽手中拿着一份文书,从远处走到了朱允熥身边。

朱允熥正带着朱尚炳两人,坐在营中角落里,沐浴着夕阳,围坐在一个石块堆成的野外火炉前,炙烤着百姓们从澧水河里捞上来的大鱼,从山上狩猎到的某些不可说野味。

朱允熥接过文书,示意小胖坐下,又将手中已经烤好的一条鱼送到了对方眼前。

朱高炽也熟练的接过烤鱼,从一旁拿起一根树枝,将烤鱼表面那层焦碳刮下,挑下没有小刺带着油脂的鱼腹位置送入嘴中。

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再加上老爷子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他们几个人这些日子始终都是压抑着的。

若不是西南局势需要,即便是朱高炽也早就提议从这西南大山里走出去,去那辽阔的洞庭湖上肆意的走船玩水。

朱尚炳则依旧是没心没肺的人。

他不喜欢吃鱼,觉得那些细小的鱼刺实在是有些妨碍他这位尊贵的大明秦王世子进食。

所以在他的食谱里,向来都是以大块的充满了蛋白纤维的肉为主。

就如同此刻,他双手抱着的那根已经不知道具体是哪种动物的腿。

只是啃了几下,他就已经满嘴油脂。

朱尚炳抬起头便冲着朱允熥询问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西南的战事?”

问完之后,似乎是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他又低下头啃了两口,继而从一旁捡起事先准备好的紫蒜解腻。

紫蒜辣味更足,同样是朱尚炳一向的爱好。

朱允熥反倒是很认真的想了一下:“大概要到年底,逼迫西南土司们认清当下局势需要时间,这个时间短不了。”

朱高炽目光闪烁:“这两天我带着人往几个方向走了走,到底是西南十万大山,路很不好走,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路,只能寻找那些百姓自己踏出来的小道。如果真要让西南融入中原,我觉得还是要先解决道路的问题。

只有让这些地方和中原真正的联系在一起,有了沟通的机会,朝廷才能真正改变西南的局面,才能不必如现在一样,率先想到的是迁移百姓这等劳民伤财的法子。”

在过去,朝廷下旨迁徙百姓,并不是一件多么耗费钱粮的事情。

但现在自从朝廷开始承担起迁徙百姓,一路上的钱粮耗费之后,朝廷这几年每一次施行的迁徙百姓政策,都给户部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

朱尚炳则是目光在两人之间游走着,小声念道:“这么说最快也要到明年,朝廷才会确定对西域的战事?我还是喜欢在宽敞的地方带着将士们作战,这里实在是憋屈的紧,做什么事都像是在绣花一样,非好儿郎所为。”

他的话很快就引来了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的共同讨伐。

战争在一瞬间发生。

而战争的结果,则是以朱允熥、朱高炽两人发动的钳形攻势,彻底剥夺了朱尚炳手中的那条烤肉腿,连带着他最钟爱的紫蒜也被夺走。

三人如此胡闹了一阵,夕阳早就已经悄悄的躲藏了起来。

大营里的火盆被点燃,散发着光芒。

东西两边的山头上,巨大的碳火堆架在高处,通过特定的反射装置,将大营周围整片整片的区域照亮,防止有人在黑夜里悄悄靠近大营,进而威胁大营安全。

朱允熥三人让自重重的躺在地上,抬头看着清彻而明亮的星空。

这片已经存在了不知多少岁月的银汉,散发出各色光芒。

橙色的、紫色的、红色的、白色的。

无数种光芒,从亿万年前发出,通过漫长的岁月,抵达这片土地,在人们的视野里纠缠成了这条拥有着无数传说的银汉星河。

这片土地上,已经发生了无数的故事。

然而这边星空,却好似永远都一尘不变。

“殿下!”

“陛下醒了!”

“陛下醒了!”

正当朱允熥准备感怀一下的时候,远处有人疾跑着冲了过来。

朱允熥三人闻声立马窜了起来。

来人是在大庸县衙值守的锦衣卫官兵。

朱允熥见其额头生汗,急声再次确认:“你再说一遍!”

“陛下醒了!楚王殿下正陪在陛下身边,传话召见殿下!”

“走!去大庸县城!”

再一次得到回答,朱允熥立马看向朱高炽、朱尚炳两人。

三人几乎是同时动了起来,脚下生风。

不多时,三骑自大营冲出,在后面远远的跟着大队骑兵。

不过是半刻钟的时间。

朱允熥便已经带着人冲进了大庸县县衙。

此时县衙里也已经处处灯火点亮。

大庸县令李雨龙早就闻讯,从县衙隔壁的一处宅子里赶到了县衙。

只是没有皇帝的召唤,他也只能守在后衙入口处。

见到皇太孙赶来,李雨龙当即上前。

“殿下。”

朱允熥只是看了一眼对方,点头道:“李县令公忠体国,日后当继续勉力。”

这话已经很有赏识的意思了。

李雨龙当即躬身弯腰,将脑袋深深的埋下。

而朱允熥则是带着朱高炽和朱尚炳走进了后衙。

至后衙正院。

朱允熥就见几名太医,刚从屋子里走出来。

见到朱允熥来了,太医们当即围了上来:“殿下,陛下一刻半前苏醒,下官们已经请了脉,陛下现在虽仍然体虚,但却比之前好上许多,只需再细心调理月余,就足以和陛下刚刚离京之时相当了。”

太医们知道朱允熥赶来是急着见皇帝的,便言简意赅的将皇帝当下的情况说明。

朱允熥重重点头:“有劳诸位了。”

言毕,他便走进屋子里。

屋内。

朱桢正坐在床边的圆凳上,老爷子身下则是垫着几只软枕,好让他能侧靠在床上。

朱元璋是最先发现朱允熥三人赶来的,有些苍白消瘦的脸上露出笑容:“你们三个小子来了呀,快些过来。”

听到老爷子的声音,朱桢这才转过头。

他的脸上亦是露出笑容,亲自从一旁搬来了三张圆凳放在床边。

朱允熥三人上前。

三兄弟都是感情复杂,但心中却都是纷纷长出了一口气。

至少,老爷子眼下已经醒了,太医们也说了没有什么大碍。

“爷爷现下感觉如何?”

朱允熥坐在了离老爷子最近的位置,将心中担忧压下,小声的询问了一句。

朱元璋倒是显得处之泰然,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他经历的实在是太多了。

从前元末年的乱世,到一路南征北战创立大明,继而又开始尝试着打造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

这辈子,他经历的事情远超一个正常人的一生的经历。

生死对于朱元璋而言算什么。

或许只有一丝遗憾。

遗憾自己不能看着老朱家更加的枝繁叶茂,遗憾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大明真正的走向盛世,遗憾自己不能亲眼看到儿子、孙子以及最宠爱的重孙坐在自己的那张位子上。

这是朱元璋在今夜醒来的时候,最大的感悟。

此刻,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和孙子们,朱元璋少有的安心。

这是他自从入主应天,登上皇位之后,第一次感到安心。

“爷爷没事,甚至觉得比之过去,更加精神。”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自然而真挚,全无半点虚假。

朱允熥则是眉头皱了皱:“太医们说了,爷爷还需静养月余,身体大概就能恢复过来。到时候孙儿再派人,护送爷爷回京,在宫中静养。

有老院使和水院使在,爷爷只要安心静养,身子总是能彻底恢复过来。”

朱元璋却是笑着摇摇头,摆了摆手。

“爷爷的身体,爷爷自己知道。”

“看着你们在这里,爷爷就更放心了。”

“说到底,还是爷爷老了,身子骨不如当年。要是放在年轻的时候,爷爷刚投义军那一会儿,你们三个小子加起来也打不过爷爷。”

朱允熥三人默默的笑着,静静的听着老爷子吹嘘自己当年有多厉害。

朱桢则在一旁翻了翻白眼:“您老也知道仙子阿身子骨不比当年啊,那您这一次还非得要偷偷出京。您这一次可是吓坏几个小的了,原本一天的路程,熥哥儿在永顺县接到消息之后,只用了大半天就赶回来了。”

朱元璋侧目瞪了朱桢一眼,随后看向朱高炽、朱尚炳两人:“跟着你们六叔,去前头催催,怎么吃的还没弄好。”

这是打发他们离开的意思。

三人当即起身。

朱允熥则是含笑安坐。

等到三人离去,朱元璋这才从床上做了起来,向着朱允熥伸出手:“扶着爷爷,去外头走走。”

朱允熥犹豫了一下,却还是搀扶着老爷子走出屋子。

爷孙两人就在这大庸县官府后衙院中慢慢的走动起来。

大概是朱桢他们先前出去的时候,已经特意告知过,此刻四下无人。

当朱元璋、朱允熥爷孙两人在院中沿着回廊转了一圈,回到门前的时候。

朱元璋抓着朱允熥的手臂,缓缓的坐在了回廊下的栏杆上。

“这一次爷爷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就觉得想要睡觉。当时爷爷能听到老六在边上叫喊,却就是怎么都醒不过来。”

“然后啊,爷爷就一直在睡梦中,见到了好多人。”

“有你奶奶,她还是当年那个样子,见着我了啊,就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爷爷又听不清她在骂什么,只顾着赔笑。然后你奶奶就和当年一样,无奈的捏了捏我耳朵就不见了。”

“最后,爷爷又看到了过去的很多人,都是已经死了的。有死在咱们大明建国前,有死在驱逐前元的战场上,还有很多人是死在你爷爷我手上的。”

“这些人好像都不生爷爷的气,还是和当初一样,有说有笑的,说是等着爷爷去和他们一起喝酒。”

“爷爷能和他们去喝酒?一帮蠢货,死了也分不清自己的身份……”

“可是啊……爷爷确实像再和他们喝一顿酒了……”

朱元璋低声呢喃着。

朱允熥则是眉头紧皱,总觉得老爷子此刻的言语,暮气十足。

在他的认知里,老爷子即便再如何,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暮气沉沉。

哪怕是当初在京中的时候,老爷子说要禅让,专心在后宫含饴弄孙,也没有此刻这般的情绪。

朱允熥眉头紧皱。

“孙儿还要打造一个属于我们大明的盛世给爷爷看呢!”

“一个远超强汉盛唐的大明盛世!一个属于洪武皇帝的大明盛世!”

朱允熥不知道为何,忽然有些倔强,语气强硬。

朱元璋却只是笑着摇摇头:“傻孩子,就算是当父亲的人了,可到底还是没有长大。人啊,终有一死,爷爷就算是皇帝,也是会死的。咱们大明的盛世啊,爷爷也已经看到了。”

朱允熥眼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朱元璋却伸出手,那只布满皱纹的手掌,轻轻的拍了拍朱允熥的额头。

“属于爷爷的大明盛世,此刻就在爷爷的眼前啊。”

………………

月票推荐票(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