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七百一十九章 疯狂反扑

大明嫡子 第七百一十九章 疯狂反扑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开平郡王府的子弟。

常继祖从小就以父辈们为榜样。

在常家三代子弟里,常继祖作为长兄,更是样样都对自己严苛要求。

在讲武堂学习的四年里。

常继祖不光是单纯的待在讲武堂,每年都会随军去往帝国不同的地区。

瀛洲他去过,南域也去过,九边更是亲自用脚步丈量过。

在帝国即将开启的西征之际,常继祖又恰逢讲武堂四年学习结业之际,他便早早的写好了请战书,要求大都督府能将自己安排在西征大军最险要的位置。

今天,是洪武皇帝禅让的日子,是帝国最无争议的皇太子登基的日子。

讲武堂这一期的武生们,也到了结业的时候。

不过按照大都督府的要求,讲武堂的武生们即便是结业日,也要在天坛大街上承担起一部份的警戒任务。

常继祖他们这是十人小队所负责的区域,就在靠近天坛附近的大街上,南边就是神乐观。

此处,也是应天百姓聚集的最多的地方。

数倍于其他区域的上直亲军卫和京军官兵被安排在此处。

而常继祖他们作为讲武堂的武生,又是会在今日禅让大典上,接受大明新帝结业授勋的武生,在负责警戒任务的时候,有着可以游走巡哨的权力。

常继祖穿着讲武堂特制专属的武服,带着自己的小队成员,从天坛方向往山川坛方向,沿着天坛大街走动着。

远远的,常继祖就能看到笔直的天坛大街西边,皇帝的御辇正在重重禁军护卫下,缓缓移动着。

大街两侧的百姓们,因为皇帝行在的靠近,而爆发出一道道的欢呼声。

城墙内外上下的烟花,一直在响彻不断。

大街两侧,无数彩旗飘扬。

常继祖慢慢的走到了街边,开始配合上直亲军卫和京军官兵们,制止那些因为拥挤而不断向着街面上挤压的百姓们。

忽的。

常继祖双眼一缩。

在他的视线里,前方的人群之中,似乎是因为人群太过拥挤,而产生了争斗声。

周围的人群,也因为争斗,变得混乱起来。

“队长,我……我好像看到有倭人?”

副队在常继祖的身边,疑惑的说了一句。

常继祖左手握刀,当即便将刀柄向着身体前侧挪动了一下。

这是为了方便随时拔刀。

“过去看看。”

常继祖不曾显露什么,只是下令自己的小队走出街面,向着发生争斗的区域靠近过去。

“按照密集人群突发事件办法处理。”

常继祖又叮嘱了一声。

于是,他麾下小队里的九人,便开始三人一组,左右两组向着两边缓缓挪动和中间由常继祖亲自带队的三人小组拉开距离。

附近的上直亲军卫和京军官兵,这时候已经投入到平息人群中争斗的任务之中。

周围的人群,很容易就被全副武装的官兵们分割开。

当眼前拥挤的人群,逐渐如同潮水一样向着两侧退开。

常继祖立马对着身边的小队同伴低喝一声:“是倭人,杀!”

应天城府衙街那边的灭门命案,有关的细节已经是传到了朝中几个重要部门。

而常继祖因为出身开平郡王府,自然是有自家的消息渠道。

但不论到底有没有命案。

在洪武三十一年,应天城内出现倭人,就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在朝廷的绝密档案里,倭人早就是一个可以放进史书中几笔描述整个族群过去和终结的种族。

而对于常家来说,这样的绝密档案,自然算不上真的绝密。

一瞬间,常继祖便将腰上的刀拔了出来。

周围的人群还没有察觉到异样,只当是官兵们在平息人群中的混乱。

倭人也发现了带队而来的常继祖。

然而,人群中那三名倭人却不为所动。

常继祖心中有些疑惑。

这些倭人明显是发现了自己已经盯上了他们,这个时候跑才是第一反应。

但这三个倭人却竟然动都不动。

常继祖心中顿时生出一股不安感。

他的眼神,在倭人周围快速的搜寻着。

终于。

常继祖瞳孔一震。

只见在倭人身后的院墙旁,正堆着一只大木箱子。

这是不应该在今天,出现在天坛大街上的东西。

早在昨天,天坛大街上就开始由应天府雇佣人员清理街面了。

“是火药!”

常继祖瞪大双眼,就看到那三名倭人中的一人,从怀里掏出一只火折子,将脚下的引线点燃。

这个时候,他才看清那木箱子里到底是存放着什么东西。

这时候,常继祖再也不顾,低吼一声,双手持刀斜拖在身体右侧,大踏脚步的向着那三名倭人冲了过去。

跟随在他身后的三人小队,也立马反应过来。

他们或许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按照讲武堂内部与敌对阵的课业要求,只要是上官做出的决定和动作,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并配合做出响应动作。

三人小队亦是拔刀而出,紧紧跟随在常继祖身后,三人散开以包围阵型随同常继祖一起压了上去。

倭人们这时候也终于是动了起来。

藏在披风下的两把刀被握在左右手中。

三名倭人的脸上露出狰狞,竟然是引着常继祖便杀了过来。

倭人是要以死拖住自己,好为引线争取时间,引爆木箱里存放的火药!

刹那间。

常继祖并没有来得及思考,为什么天坛大街上会出现倭人,而这些倭人又为何会有火药这等属于大明严苛管控的军用品,更不清楚这些倭人为何要在这里引燃火药。

但他却清楚,自己决不能让那已经点燃的引线,将木箱里的火药引爆。

“冲!”

常继祖怒喝一声。

他的腰身下压,双手握着的战刀刀尖,在地面上拖动着发出一阵刺耳的声音。

而在常继祖的视野里,对面领头的一名倭人,已经将手中的那一长一短的两把刀上下横切,组成一个紧密的防御网。

常继祖却是脚下不停,手中雁翎刀开始从身后移动到身前。

叮!

一声脆响。

常继祖手中的雁翎刀砍在了倭人手中那柄长刀上,虎口震动。

两人已经前后错开身位。

而那倭人手中的短刀,则是拖切在常继祖的后背上。

深入骨髓的痛感,一瞬间就传入常继祖的大脑中,但他却依旧脚下不停,保持着身体的惯性,终于是冲到了木箱子前。

嘭!

一声闷响。

雁翎刀砍在了木箱子上,将已经烧到半截的引线砍断。

这时候,常继祖也终于是因为后背的疼痛,趴在了木箱子上。

在他的身后,三人小队也和那三名倭人厮杀在了一起。

周围的人群也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人群愈发的拥挤起来。

所幸,因为周围布置的官兵数量众多,未曾发生人群涌动的现象。

官兵们在周围拼死阻拦,更多的官兵从其他各处赶过来,再一次分割人群。

趴在木箱子上的常继祖,双手紧紧的握着手中的雁翎刀撑在地上,让自己转过身来。

转身之后,常继祖双眼一片血红。

他看着杀在一起的战团,以及两侧已经赶过来的另外两支三人小队,大吼一声。

“放讯号!”

在一侧带领一支三人小队的副队,立马从怀中掏出一只讯号响炮,朝向天空,将底部的一个拉环拉开。

嗖!

嗖嗖嗖!

轰!

一阵刺耳的尖锐嘶鸣声在半空中扩散开,最后随着一声巨大的响声,天空中出现了一团鲜红色的色团。

瞬间,整个天坛大街上所有的官兵,都抬头看向了天空中的那团红色。

已经行进到天坛大街中段位置的皇帝行在队伍,立马停了下来。

朱樉和朱允熥两人,立马冲到了队伍最前面,脸色凝重的看向前方天坛附近天空中的那团鲜红色。

“隔离人群!”

“重盾护卫!”

朱樉和朱允熥两人一前一后发布了命令。

本来护卫在御辇周围的禁军官兵,开始向着两侧的街边推过去,原本就在街边的官兵们,则开始大声呵斥着,要求两侧的百姓后退散开。

而在御辇后面的队伍里,一名名膘肥腰圆的官兵,双手持着巨大而厚实的重盾,将皇帝和太子的御辇重重围住。

喝!

重盾落在地上,发出一道道沉重的闷响声,盾牌落在地上,却能到人胸前位置高。

一面面盾牌左右相接,将御辇周围护的密不透风。

“禅让大典,继续。”

在一片混乱和寂静之中,御辇里,朱元璋的声音,平静的不带任何情绪的传了出来。

守在御辇前的朱允熥和朱樉对视了一眼。

很显然,老爷子并不会因为今天一时的动乱,就暂定禅让大典。

哪怕朝廷此前已经安排好了无数的应对措施。

包括今天能出现在天坛大街两侧的百姓,也提前安排官员前去教导,一旦遇到动乱,便要自觉配合官兵向着远离天坛大街的方向撤退。

朱樉有些犹豫。

而朱允熥在短暂的权衡之后,沉声道:“继续走!”

御辇缓缓的移动了起来,只是周围的手持重盾的官兵却是脚步不停,依旧是紧密的护卫着御辇。

而在南侧院墙上的孙成,也终于是明白了今日的布局。

那些倭人以及幕后之人,根本就没有想要在天坛里发动。

而是要在天坛大街上制造混乱,用今天现场无数的百姓为要挟,制造更大的动乱。

“快!凡是可疑之人,杀!”

孙成站在院墙上,手中绣春刀明晃晃的闪烁着寒芒,他低喝一声。

在他身边的锦衣卫缇骑,这时候已经是吹响了一支铜哨。

独特的声音,开始在天坛大街上扩散开。

这是锦衣卫内部的传讯方式,也只有锦衣卫的人才能听得懂讯号的不同。

御辇依旧在向着天坛移动靠近,大街两侧正在撤退的人群中开始有厮杀声传来。

一切,似乎都还在可控的范围内。

忽的。

一道巨大的轰鸣声,就在御辇前方不到三十步的距离内爆炸。

刺眼的火光和巨大的烟尘,瞬间拔地而起。

原本还在有序按照备用计划撤退的人群,终于是控制不住的混乱了起来。

人群开始向着所有空缺的地方冲击。

原本空荡荡,预留出来给御辇行进的街面上,瞬间用充斥着拥挤而惶恐的人群。

无数的残肢断臂伴随着爆炸声,飞跃人群,散落的到处都是。

硝烟味弥漫在整个大街上。

伴随着爆炸声和惊恐的人群,一瞬间所有的朝廷官员和官兵都愣住了。

院墙上的孙成,瞳孔猛烈收缩。

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朱允熥更是浑身一颤。

今天的禅让大典,可是要载入史册的。

而在史册上,大明朝的洪武皇帝禅让大典之上,竟然发生了贼子引爆火药,发生流血死亡事件,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御辇后面的队伍中,无数的官员开始冲向御辇。

这大概是官员们在最混乱的时候,做出的最忠诚的事情了。

护卫在御辇周围的重盾被官员们推开。

一名名王宫大臣和官员,开始以**死死的挡在御辇周围,更有些官员在试图爬上御辇,将空白出来的地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

一副怪异的画面,就这样出现在天坛大街上。

明明洪武朝的官员们,害怕皇帝怕的要死,但在这等险要时刻,却又一个个奋不顾身的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御辇周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御辇后面的朱尚炳却是忽然怒吼了起来。

“有奸臣!”

一声怒吼之后,朱尚炳便只身空手冲向了御辇后方。

在他身边的朱高炽瞪大双眼,全然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见朱尚炳已经是冲进了重盾后面,一个虎扑,便将两名红袍官员扑倒在地。

“挡住!”

“杀!”

御辇前方,朱允熥也从一旁的官兵手中夺过一把长刀,看着在爆炸引起的烟尘中,冲出来的一队倭人,怒吼一声之后便冲了上去。

整个御辇周围,都乱了起来。

而在更远的地方,足以看尽天坛大街的位置。

一道冷笑声响起。

“大明永盛朝第一桩案子,来了。”

………………

月票推荐票(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