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一品女官升职记 > 第二十七章 变故(三)

一品女官升职记 第二十七章 变故(三)

作者:咖啡煎蛋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回到明空阁,阿雪就听到一阵压的低低的呜咽随着风慢慢飘过来,像是暮春时候风里的烟雨柳絮。

留意一听,似乎是玉宝林的声音。

院子里只珠纱和珊瑚拿着扫帚扫洒,静悄悄的,连落下的麻雀蹦跳的脚步声似乎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阿雪和丹琴走到窗子外面。

“宝林,别哭了,”春兰劝道,“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您再难过也没办法啊。如今,您能帮上老爷、夫人的也只有银钱了。”

“这是怎么了?”阿雪问旁边扫院子的珠纱。

珠纱压低声音:“好像是宝林家里头出了事儿呢,春兰姐姐都劝了好久了。”

窗子里又传来玉宝林的哭声:“我都忍到这个地步了,她为何还不放过我?先是我的脸,再是月钱和节礼,现在连我妹妹都不放过,还把我爹的腿给打折了……”

“好像是郁贵妃的堂弟干的,”珠纱压低声音补充,“说是看中了宝林的妹妹,非要聘去做妾,宝林的父母不愿意,起了争执,就让小厮把宝林父亲的腿给打断了。”

呜咽声时断时续。

风把半开的窗子吹得摇摇晃晃,吱吱呀呀的声音穿插着断断续续的哭声,一点一点湮没在风里。

走廊里,一盆花似乎被这声音哭得心碎,枯黄了花瓣和叶子。

“宝林,”窗子里头,春兰的声音传出来,“我就说一味地忍不是个事儿。您越忍,她们越欺负您。”

“那我怎么办?”

“您不如先寄些银子出宫,让老爷夫人找个僻静的地方养伤,再做打算。总归,是不能再忍下去了。”

玉宝林仍呜呜咽咽地哭着,但似乎是答应了。

阿雪和丹琴对视一眼,一直等到春兰出来,才走过去:“春兰姐姐,赵姑姑那边我们已经弄好了,宝林……”

春兰叹了口气:“宝林家里出了事,怕是要晚些时候才能去了,”又问阿雪,“你的手好些了吗?”

“好些了,还得多亏春兰姐姐的药。”

“你也是因为我才受的伤,”春兰又道,“方才贤妃娘娘身边的琼玉过来,说你前几日答应了颜惠人要给她去抄书……”

“是那日我们领节礼时候的事儿,”阿雪忙笑道,“我跟姐姐说了的,不过原以为只是颜惠人随口一提,没想到她还记着。”

春兰笑道:“你不必慌,我没有要怪你的意思。贤妃娘娘素来宽和大度,从不与人为敌,颜惠人也心善温和,你和她多接触接触,也是无碍的。”

春兰又道:“琼玉说,若是你得了空,可以去藏书阁的三楼,颜惠人最近应该都在那儿。”

“多谢姐姐告知。”

日头渐渐移到天空正中。

午后,玉宝林带着春兰去了掖庭局,临走前又没交代什么要做的事,阿雪便往藏书阁走去。

宫里的藏书阁临着翠微湖,碧绿的湖面映着一幢五层高的白墙小楼,楼顶则用砖红的瓦片铺着。

远远望去,倒有几分红头剪刀鱼跃出水面的感觉。

藏书阁门口,守着几个小内侍,时不时有宫人进进出出。

阿雪还没进门,一个小丫头便急急忙忙迎了上来,笑道:“可是明空阁的明雪姐姐?”

阿雪点点头,要问她些什么,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姐姐唤我绮云便好,”小丫头立刻笑道,“我是颜惠人身边的,大人叫我在门口等着,把这个给姐姐。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块腰牌:“拿着这腰牌,姐姐日后随时都能来藏书阁看书。”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你家大人了。”

准备女官考核,若平时能来藏书馆借书,自是大有裨益。

阿雪接过腰牌,细细摩挲。

乌黑的桐木上绘着墨绿色的花纹,仿佛三根交错的树枝。上下两端,则用金漆点了几个不规则的点,仿佛碎了的枯叶。

一看就是难得的东西。

可她不过和颜惠人有一面之缘,颜惠人为何要这么帮她?

暂且压下心中的疑惑,阿雪只笑问:“你家大人现在可在三楼?”

绮云却摇摇头:“姐姐来的不巧,一刻钟前大人刚被娘娘叫过去了,说是筹备秋猎的时候碰上了些麻烦,”想了想,又道,“不过姐姐若是没什么事,可以先上去等等,大人说她一会儿就回来。”

阿雪点点头,应下。

藏书阁一进门,便有一道长长的红木楼梯,铺着波斯的绒毯,一阶阶地通到楼上。

阿雪踩着绒毯走上去,空气里沉淀着淡淡的墨香,楼梯旁蜡烛上的火光轻轻摇晃。

藏书阁的三层,一条长廊铺开,两侧都是摆满了书架的书斋。

阿雪随意挑了一间走进去。

一排排书架好似葱葱林海,以书架为枝干,以书卷为叶片,静静屹立着。

书斋里呼吸声清晰可闻。

帘子垂下一半,细小的尘埃在日光里浮动。

阿雪边走边看,留意到每排书架的侧面都挂着一个小小的木牌,写着书的类别。

卷帙浩繁,汗牛充栋。

如今她可算亲眼到这两个词演化出的实景了。

之前阿雪可没机会见到这么多书。

她从前看的有些是母亲出嫁的时候从家里带出来的,有些是母亲从前背会了默出来的,还有书铺老板不要的缺页旧书。

就连识字用的书,也是母亲在废纸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的。

郑玉随可从不让明芙和阿雪碰他的书。

“娘,”小小的阿雪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字,原本团子似的脸皱成带褶子的包子,“我为什么要学这个?这街上的女孩子没人学,奶娘也说我不用学,反正女孩子就算识了字念了书,以后也不能当官,根本没用嘛……”

看了看母亲给的字,又盯着自己写的瞧了半天,阿雪忽气愤愤地把树枝子扔在地上:“记也记不住,写也写不对,我不学了!”

母亲明芙彼时还在郑家的风筝铺子里帮忙,闻言,走过去摸摸阿雪的头:“那阿雪日后想做什么?”

“嗯……我没想好,”阿雪皱着眉毛想了半天,“不过隔壁的阿娟姐姐说,女孩子总归是要嫁人的。”

“那阿雪觉着娘和你阿爹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阿雪摇摇头,一撇嘴:“很不怎么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

“阿爹整日里什么事儿都不管,衣裳是娘你洗的,铺子也是娘管的,饭是奶奶做的,地是我扫的,”阿雪冷笑,“他呢?什么事儿都不管也就罢了,白天闲逛晚上喝酒,偶尔得了空才念念书。娘你跟阿爹这种人一块儿过日子,真是倒霉透了。”

明芙抱起女儿,坐在椅子上:“可阿雪,你要知道你阿爹这种还算过得去的。他虽然什么事儿都不管,却没有跑去赌坊赌博欠了一屁股债让娘还,也没有喝了酒撒酒疯把娘的胳膊打断。”

“这样就算好了吗?”

“自然不算,”明芙随手拿起椅背上挂的蒲扇,轻轻扇着,宽大的扇子带起的风如初夏的日光般温柔,“但娘没得选。”

阿雪仰起头,一双乌溜溜的眼眸忽闪忽闪地眨着,不解地望着明芙。

“你知道我们三彩国有一种税叫‘五算’吗?”

“‘五算’?”①

“就是年过十七而未嫁的女子要交五倍的人头税,”明芙伸开一只手掌,看着女儿笑道,“五倍哦。”

“一共2000文,也就是二两银子,是我们家铺子风筝卖的好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呢。”

“娘家里穷,要是教了这‘五算’恐怕就要揭不开锅了。”

“而且在我们三彩国,不论是未嫁还是和离,只要女子一个人过日子,都要交‘五算’。”

“怎么这样……”阿雪托着腮叹气,又仰起头问,“不过这跟我学不学字有什么关系?”

“阿雪如果好好识字,多多念书,日后可以入宫考宫里的女官哦。考上了,就可以不过娘这种日子了。”

明芙抱着女儿,声音很轻,像是在同阿雪聊她的未来,又好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说不定,还可以废掉‘五算’,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呢。”

后来,还没等到阿雪长大,“五算”就被裕太后废除了。

然而,四年之后,元嘉帝又恢复了“五算”,并且把它提高到了三两银子。

书斋昏暗的阴影里,一行小字却清晰地映入阿雪的眼帘。

《裕太后手札》。

她走进去,刚要拿起,忽和书架对面另一只手相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