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一品女官升职记 > 第二十八章 沈流云

一品女官升职记 第二十八章 沈流云

作者:咖啡煎蛋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要这本书?”对面传来一道陌生的女声,音色有些冷淡,却温和笑道,“那你先看吧。”

说着,隔着书架把书递给阿雪。

阿雪实在好奇这位裕太后的生平,虽零零散散在书铺里看到过有关她的记录,但心里总觉得不可信。

那些书里无外乎都是些牝鸡司晨、霍乱朝纲之类的描述。

但只裕太后废除“五算”这一点,阿雪就觉得那些书对她这样评价,实在是有失公允。

“多谢。”

她半点不推辞,直接接过。

阿雪翻了翻书:“我大概五日看完还回来。”

“没事,”那声音笑道,“你慢慢看,不着急,我找别的看就是了。”

又问:“你也好奇裕太后的生平?”

这叫她怎么回答?

裕太后……如今朝廷对她实在没什么好评价,虽然这确实有失公正,但冒然说自己好奇,只怕惹来祸事。

阿雪斟酌片刻:“……就是有些好奇,随便翻翻……”

“你不必担心,”对面听出来了她的犹豫,温和道,“好奇而已,又有什么要紧的?况且,我也好奇,所以才过来找这本书。”

“裕太后其人着实让人钦佩,虽然她在位期间有些做法确实欠妥,但过不掩功、瑕不掩瑜。”

阿雪虽然心里赞成,却不敢接话。

“你既然担心,那我们就隔着书架说话,”对面笑道,“你觉着如何?当然,你要是实在不放心,那我们就此别过也无妨。”

阿雪思忖片刻。

“既是隔着书架,自是可以的。”

“除了这本《裕太后手札》,你也可以看看《裕安纪事》,虽然不如这本来得生动,里面的记载更为客观详实,”对面道,“尤其是关于‘五算’的起因、演变的过程还有对裕太后其人的评价。”

“对于‘五算’,我从前有过一点了解,”阿雪斟酌着自己的言辞,“据说或是朝代更替,或是兵事灾祸,人口锐减之时实行征收‘五算’的政策有利于繁衍生息。”

“可三彩国不行征伐之事已近百余年,人口昌盛,”对面接过话道,“实行‘五算’之策实在是不必要,所以裕太后才会将它废去。”

“然而如今,战事将起,征伐又兴,‘五算’之策更甚从前。”

阿雪纠结片刻:“可阁下有没有想过,为何好端端地又起战事?”

“或许是为了开疆拓土,或许是为了名垂千古,”对面讽刺地笑笑,“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己争了土地、威望,却让千万人丢了命,这样也能算是好名声吗?”

“阁下慎言。”阿雪忙劝。

环顾四周,见左右无人,才暂时安下心来。

“怕什么?”对面毫不在意地笑笑,“就算是他站在我面前我也敢这么说。”

虽如此说,但见阿雪实在担忧,便不再言。

“我却觉得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原因,”阿雪问,“阁下可曾留意城中闲客?”

“闲客?”对面思忖,“这倒不曾。”

“这些闲客大多靠父母供养,有时也打些零工谋生,其余的,替人讨债、寻故闹事的也是有的。我原以为是他们不愿自力更生,可仔细想来却不是这个缘故。”

“我曾有一邻居便是这样的闲客,他也曾摆摊做些小本买卖,可最后赔得血本无归,然后劝告邻里,宁愿给人帮工也不要摆摊做生意。”

“我试着想了想其中的原因,不外乎城里开铺子的和摆摊做买卖的实在是太多的缘故。城中居民有限,需求也有限。”

“倘若一家铺子最少能供给十人的饭食,十家铺子则最少能供给百人的饭食。要再有人开铺子,就必须把前十家挤掉。”

“若假定城**百人,铺子最多十家,每家铺子最多需要帮工三人,每家铺子有夫妻二人、子女二人,那还剩三十人。这三十人找不到活干,只能沦为闲客。”

“而这三十人在乡间没有田地,”对面接过话,“因为乡绅地主或者是世家大族在早年间就把他们的土地买了去,他们因此也回不去乡下。”

“再加上这些大族兼并的土地越来越多,原本乡下靠种田为生的农户也都涌进城来,这种情况就愈加严重。”

“所以当今才会起兵讨伐单鹿国,”对面若有所思,“征伐之事一来可以减少人口,避免动乱;二来,成则拓疆扩土,败了也不算多大的损失。”

“可无论如何,战事都会导致人口暂时锐减,所以朝廷才会又恢复‘五算’之策,甚至增加所征收的税银,以避免日后人口过少。”

“确实如阁下所言,”阿雪道,“然而,此等做法未免太过残忍。我尝读史书,书上所言‘三十万兵力’‘城中四十万百姓’,无论成败,只一笔带过。详尽所写,不过兵家战术之精妙绝伦,帝王策士之勾心斗角。”

“然而,小兵亦有父母,百姓亦是性命。书上成败十余字,背后却是血流漂杵。”

对面沉默许久,问:“阁下可有应对之策?”

阿雪道:“三彩国幅员辽阔,江南之地虽富庶,却水患频发;边陲之地虽田地甚广,却不适于耕种。”

“不如修筑堤坝,铺平栈道,因地制宜,售卖特产。再辅以丈量土地之策,收缴土地之税,帮工年限之制,则战事可免。”

“可修筑堤坝劳累,边陲之地路远,”对面问,“若百姓不愿前去,如何?”

阿雪答曰:“阁下可知冯谖三弹长铗而歌之旧事?”

“冯谖每弹其长铗,孟尝君则给其鱼、车,且供养其老母。如此,冯谖无后顾之忧,方未曾离孟尝君而去,并为其掘‘三窟’。其后,齐国君王易位,凭着这‘三窟’,孟尝君才能高枕无忧。”

“百姓所忧,与冯谖所求大同小异,不过吃饱穿暖,有安身之处,老幼皆有所养,无后顾之忧而已。若得其所求,必有人往。”

“再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若朝廷能辅以重赏,且立木为信,百姓必去。”

“大善,”对面笑道,“只遗憾我二人都是女子。”

“有什么可遗憾的?”阿雪道,“恰恰是女子,才能察觉到那些在朝堂之上为官做宰的男子未曾察觉的地方,感受到如今处于弱势的人所感受的、所无可奈何的事情。”

“而且自古以来,强弱之间此消彼长,昔为强者今为弱,以弱胜强者也数不胜数。比如秦赵之间,也如秦并六国而亡于汉,巨鹿一战以少胜多。”

“况且穷极思变,变则通,通则久。若阁下觉得遗憾,不如勉力而为,做出改变。”

对面默然,许久,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今我算是领会了,”又问,“阁下可是宫中女官?”

阿雪道:“不过新入宫的宫人罢了。”

“以阁下之大才,日后定能平步青云,”对面听罢笑道,“阁下等的人应该到了,告辞,后会有期。”

说罢,一阵利落的脚步声响起,又慢慢远去。

远远地,阿雪只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子逆着光,消失在长廊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