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刘辩,雄主 > 第一百零四章:册封太子

我,刘辩,雄主 第一百零四章:册封太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月初八当日,刘辩照旧带着赵淳、夏侯渊去探望灵帝。

此时明明已是春后,但因为灵帝畏寒,玉堂殿内仍点着火炉,以至于殿内一片闷热,可唯独灵帝浑然不觉,甚至还感到有一丝丝的冷意。

谁都明白,包括灵帝自己都明白,这是他愈发虚弱的表现。

在灵帝的榻旁,刘辩像之前那样稍微言及朝中事务,主要是何进与董重的争斗,还有士人与宦官的争斗。

他本不愿提,但既然灵帝问及,也只好顺其心意。

接下来,刘辩便着重讲述他在崇德殿的所见所闻,有时候无伤大雅地私下埋汰一下卢植、羊续、曹嵩、崔烈几位尚书,比如羊续刚烈,素来轻视曹嵩与崔烈,而崔烈虽然名字上带个烈字,可瞧见羊续却十分敬畏,每当羊续双目,他便不敢再开口,逗地灵帝少有地哈哈大笑。

至于各地呈上来的奏章,刘辩依旧秉持报喜不报忧的原则,称目前天下太平。

但事实上,坐镇汉阳、左扶风以及京兆的朱儁、皇甫嵩、张温三人,正在展开对凉州叛军迄今为止最猛烈的进攻,刘备、孙坚、曹操、董卓等人,在三人的催促下竭力攻打金城郡。

刘辩猜测,多半是灵帝病重的消息被朱儁、皇甫嵩、张温三人所知,三人希望剿贼方面的喜讯能够改善灵帝的状况。

对此,目前以刘辩为主的尚书台,也任由朱儁、皇甫嵩、张温三人——或者干脆说,刘辩从一开始都不曾限制过三人,何时讨伐、如何讨伐,朝廷全权委任朱儁三人,给予他们最高的自由权限,如今反而是朱儁等人自己有些着急了。

“……朱中郎将他们当前有七八万军队,虽兵力稍逊叛军,但两军的战斗能力却不可相提并论,据朱儁在奏章中所言,今年入冬之前,他誓破凉州叛军,还说若不能胜,便斩他首级。”刘辩温声对灵帝讲述道。

“入冬前么?”

灵帝听罢莫名有些惆怅,毕竟他也不知他这幅身体能否撑到那个时候。

思忖片刻,他叮嘱刘辩道:“重兵在外,我儿当有所防范。”

刘辩自然明白灵帝言外之意,宽慰道:“父皇放心,虽然儿臣并不认为朱左中郎将、都乡侯、张京兆他们会有什么不轨之心,但大军的后勤粮草,一直以来都是由朝廷控制,若真有万一,朝廷切断其粮草,大军必溃。”

“唔。”灵帝点点头道:“朕也不认为朱儁、皇甫嵩、张温几人会反,但必要的掣肘还是要有的,我儿也不必担心朱儁他们会感到不快,此乃数百年来的默契。”

说罢,他又咳嗽起来,在旁的张让连忙递上手绢。

看着面容憔悴的灵帝剧烈地咳嗽,刘辩心中涌现一股惶恐,伸手轻轻拍着灵帝的后背。

以灵帝的阅历,岂会看不出刘辩那无法掩饰的惶恐与欲言又止,咳嗽罢用手绢捂着嘴,欣慰地摆摆手:“……朕无事,我儿不必担忧。”

“……”刘辩勉强挤出几丝笑容,附和点头。

随即,灵帝又问刘辩:“平贼钱库,还剩多少?”

他所说的平贼钱库,便是他为征讨天下叛乱而另设的钱库,与西园钱类似,其中大头便是当初曹嵩、张让等人捐赠了大约四亿钱,不过这钱这两年也花地差不多了。

“还剩不少。”刘辩尽可能用温和的口吻说道:“父皇忘了?儿臣之前禀告过,朝廷派人收王芬、许攸、襄楷、周旌几人三族时,抄得不少财帛,其中周旌最富,单他周氏便抄得价值不下于一亿五千万钱的家产,其母族、妻族亦抄得不少,共计有近两亿六千万。”

“当真?”

灵帝可能真的是记忆出现了一些问题,闻言双目放光,急切问道:“我儿派……派的何人?”

“乃太尉曹嵩的次子曹彬与其族人,此前曹太尉荐其子为沛国尉,正好派他去。”刘辩回答道。

“曹巨高次子啊……”

灵帝沉吟片刻,微微点了点头,也许是觉得曹家父子应该不敢贪墨从周旌家中抄家所得的钱。

看到灵帝在如此重症之下提到钱字仍双目放光,精神抖擞,刘辩心中着实感觉有些好笑,可看着这昏君憔悴的面容,他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不多时,刘辩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准备起身告辞,没想到灵帝却喊住了他:“我儿再陪朕片刻。”

刘辩隐隐感觉到不对,面色微变,期间瞄了一眼张让,却见张让满脸苦色地摇了摇头,仿佛也在暗示什么。

见此,刘辩微吸一口气,尽量不动声色,温声点头:“好,父皇希望儿臣陪多久,儿臣便陪多久。”

灵帝或许是看出了什么,赞许道:“我儿聪慧,你母后就不如你沉得住气。”

提到何皇后,刘辩也稍稍有些尴尬。

他早已接受何皇后为他这一世的母亲,就立场而来,何皇后什么都好,唯独在对待永乐宫的那位老太太时张牙舞爪,十分凶泼,有时候他都觉得有点丢脸。

思忖半晌,刘辩最终还是只说了句:“……请父皇恕罪。”

灵帝笑了笑,摇头说道:“朕并非怪罪,这段时日朕身体欠痒,你母后亦频繁来照顾朕,又熬参汤、又顿补羹,只要你祖母不在,亦可让朕开怀,奈何婆媳难以共存,相较之下,我儿却是好运。”

刘辩神色讪讪,尴尬赔笑。

毕竟他不是没看到过何皇后双手叉腰指着董太后大骂时的泼辣状,以及当时灵帝被夹在董太后与何皇后之间的无奈,相比之下,他确实要走运地多,毕竟蔡琰还是很讨喜的,亦憧憬端庄慵懒时的何皇后,何皇后对她也颇为喜欢,婆媳关系远较董太后与何皇后要好得多。

就在刘辩尴尬之际,忽见灵帝目视着他问道:“你母后在这段时间,反反复复在朕耳边念叨册封你为太子之事,我儿知道,朕为何不册封你为太子么?”

听到这话,刘辩神色一正,事实上他也想不通。

毕竟灵帝都授权他监国了,相比之下一个太子的名分反而显得无足轻重。

“是因为……太后?”他谨慎回答道。

“你祖母固然是一个原因……”灵帝不动声色地纠正了刘辩的称呼,旋即目视后者微笑道:“至于其二,朕有意用太子之位,在某个时候向我儿卖一个价钱。”

连太子之位都要卖?

刘辩颇有些哭笑不得,但旋即便猜到了灵帝的想法,猜测道:“父皇要儿臣保障太……祖母与我皇弟还有董氏兄弟?”

灵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旋即摇头道:“仅你祖母与你弟刘协,至于董重、董承,我儿看着处理即可,若威胁到你,收而杀之亦无不可。”

他可能是担心儿子不答应,放缓语气道:“你祖母自嫁予你祖父,也不曾过过什么好日子,直至朕有幸继承桓帝之位,才有所改善。我儿若不放心,便杀董重、董承,他二人一死,你祖母与你弟一孤一老,在朝中亦无帮衬,难对你有何威胁,朕希望我儿给他们一条生路。若你母后不喜你祖母,介时可以让你祖母搬回河间博陵……”

听到这话,刘辩不免想到了董太后在历史上的结局,先是被迫搬回河间居住,随即又被人截杀在半途。

虽然并未明确凶手究竟是何人,但世人都认为是何皇后指使大将军何进所为,刘辩也这么认为,否则有谁会去谋害一个已失势的老太后呢?

流寇?太巧了。

见刘辩迟迟不回答,灵帝面色微变,抓着刘辩的手说道:“辩儿……”

刘辩立刻便意识到灵帝误会了,忙说道:“父皇莫误会,儿臣只是在考虑如何劝说母后。父皇放心,假若父皇果真有个万一,只要祖母愿意,她还是可以继续居住在永乐宫,直至寿终,期间衣食用度,儿臣绝不会苛刻。我弟刘协,儿臣亦会善待之。”

“……”

灵帝默不作声地盯着刘辩,刘辩坦然对视,反正他从来都不认为董太后与董侯刘协能是什么威胁。

良久,灵帝点点头,喟然叹道:“朕欠史道人一份情吶。……可惜接回我儿那日,史道人便云游四方去了,此后朕亦无缘再见一面。”

“呃,我师父本身便是闲云野鹤之人……”刘辩讪讪道,心中暗暗庆幸。

“唔,得道高人。”

灵帝亦点头称赞,旋即吩咐在旁的张让道:“阿父,你着尚书拟诏,册封我儿为太子,卢植为太子太师,羊续为太子太傅,另命少府将史子眇高人列入皇家供奉,永享皇家香火祭祀。”

张让心中暗喜却不好表露,只能道一声:“陛下英明!”

反观刘辩,久久未能获得的太子身份今日得偿所愿,但他心中却毫无喜色,因为他明白,灵帝既与他商量后事,便意味着灵帝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想到相处了两年余的这昏君……这位父皇即将离世,刘辩心中亦难免有些发闷,迟迟没有拜谢,直到张让在旁催促,才勉强挤出几分笑容:“多谢……父皇。”

他此时的心情,在灵帝看来加分不少,拉着刘辩又聊了许久,聊他当初十二岁登基、初入雒阳汉宫时的经历与感受,仿佛想把自己的心得教给同样是十二岁将要继承大位的儿子。

平心而论,看似年幼的刘辩躯体中有着一个成熟的灵魂,灵帝的那些心得对他而言其实并没什么大用,但这次刘辩并未心生轻怠,认认真真地听着灵帝讲述,直到灵帝精神倦乏,即将陷入昏睡。

而此时,册封刘辩为太子的拟诏已送递至崇德殿,卢植、羊续亦颇为惊喜,不为其他,纯粹只是为灵帝终于明确册立储君,使朝野不必再作猜测。

消息传开后,就连大将军何进一方也暂时停止了与宫内宦官以及亲近宦官的樊陵、许相等人的攻歼,将拥立太子继位视为头等大事。

唯独董重与董承大为惊慌,为求自保,忙于孙璋、渠穆商议对策,甚至不避讳谈论采取武力扶立董侯刘协的可行性。

结果一群人还未商量出一个头绪,渠穆转头就禀告了刘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