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23章 遇上一个想回家的人

赵兴挥手让疲惫的家眷与仆人各自歇息,他招萧氏兄弟进入客厅,而后回答:“辽国方面已经把营州撤掉了。不久前,从辽国传来消息:燕山一带三月二十五号下了一场大雪,千里白雪覆盖了一切。营州那片废墟已找不见一个活人,我估计,活着的人大都逃往附近县城。

辽国官吏找不到营州方面的证据,加上锦州方面有意遮掩,他们最终的结论是:营州因盗毁亡。所以,你们兄弟现在可以露面了,我打算在营州废墟上建立一个秘密基地,雇一些纯正辽人替我走私经商。我想把你的族人安排进商队,扮作当地向导,替商队引路。

这支商队,走私经商是副业,我最需要它给我带来辽国动态。现如今,以我的家业,养得起这样一支商队,所以,你族人的任务就是替我监控商队,并将沿途的消息传递回来。记住:辽国的消息是最主要的,若有危险生,宁肯舍弃商队,也要把消息传递回来。”

萧峰叩头应承。赵兴沉默片刻,又补充说:“营州事件之后,我就在筹划这个商队,我在耽罗岛建立了一所学校,专门研究如何掩饰身份,不露神色地查探消息,以及隐秘传递消息的手段。你挑几个机灵的族人去哪里学几个月,今后,如有什么新方法,也让你的族人去传授一下。

信息,决定判断。我们无论经商还是待人处事。都必须获得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你地族人今后要替我担起这份工作……”

赵兴向对方仔细交代一番,这才顾得上询问杭州家里的情况。对此,萧峰回答:“不好!主人,今年杭州的年景与去年相仿,开春以来没有下过一场雪,估计今年又是个旱年。幸好,今年我们府上没大兴土木,杭人赖也赖不上我们头上。不过。近日来,倒是有人商量准备重修保塔,准备镇一镇旱魃。为此找到府上,希望我们府上也能出个份子。”

赵兴不知道:从这一年起。地球的气温骤然下降,在整个地球的历史上,除了冰河时代,史上最低的低温峰值出现在1192年左右。在其后的两百年时间内,地球的气温任何时代都要寒冷。

这场大寒冷也使地球的植物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期间淮河以北地许多植物都冻死。并开始向淮河以南迁移。比如梅花和竹子,从此以后,淮北很少见这两样植物了。

赵兴隐约知道古代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的灭绝都与小冰河时期有关。从他获得的消息看。似乎这种气候变化是波及全球的,目前非洲、欧洲都传来消息说是生持续灾荒。赵兴不知道这灾荒要持续多久,他想到记忆中地历史,禁不住低声喃喃:”难道,小冰河时期又要来了?我们又面临亡国……

不对,可为什么小冰河时期没有让欧洲、非洲、美洲,甚至南亚的王朝灭亡。他们的王朝延续千年。经历了数次小冰河,偏偏我们如此多灾多难?每逢小冰河。必然……啊,既然别国不存在这种现象,说明这种朝代循环是可以避免的,说明小冰河时期不是天经地义导致国家破灭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可以走上传统亡国之路?”

萧峰聊完杭州的情况,出于一个家仆地忠心,他又多嘴说:“主人,如今程老丈也过来了,杭州那面便无人主持家务,剩下金不二一个藩人,万一有什么事,连个见县尊站着说话的人也没有,很吃亏的。老爷,是不是让爽舍人回去,主持一下家务?”

这是萧峰第一次出言涉及赵兴地家务事,他说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赵兴听出他话里地意思,惊问:“难道,他们还想闹事吗?”

赵兴说的意思是,难道杭州那边还想闹出去年那种事——诬陷赵兴建房有害风水?

萧峰先是摇头,又说:“咱院里来来往往的胡人太多,浑没个说话响亮的,怕会受人欺负。比如:蒲爷现在越来越霸道了,码头上的事我们都插不上手,俺老爷也在抱怨。小人建议爷派个主事的人过去,也好压住场面。”

赵兴点点头:“明白了。蒲老爷的事不用愁,定是下人跋扈,他本人并不知情。因为我跟他本是利益绑在一起地伙伴,他绝不敢在我面前跋扈——他是孤家寡人一个,而我们背后是整个大宋,惹恼了我,光用人海也能淹没他,所以这老狐狸定不敢作出触怒我地举动。

单单是下人闹事,找个手段强硬的管事,挥刀砍几个桀骜地人,谁敢再闹事……好吧,这事我知道了,我会想法解决的,多谢你了!”

萧峰看到自己插嘴乱说,并没受赵兴的责备,感激的频频叩头,恭敬地将积存在家里来的信件递给赵兴,自己叩头告辞。

赵兴不在家,但他家人从不敢耽误信件传递。凡是自觉重要的信件,都会用快马快舟转送到密州,所以,积存在家中的信都是一些不甚重要的杂事——除了一封特别,那是麻逸刘三的来信。赵兴一目十行地看完那些信函,最后捡起刘三的来信,先粗粗浏览一遍,心里吃了一惊,在仔细看了看,冲着信件起呆来。

正在沉思,板桥镇派来了衙役向赵兴禀报:“通判大人,码头上来了几艘奇怪的外帆船,操船人说着古怪的、令人听不懂的话。来人他们皮肤苍白白的,连汗毛都是白的,长着一副蓝眼珠,有金头也有红头。甚是人,舌人说:朝廷记载的芦眉国与斯加里野国人,倒与来人地模样相似,听说通判大人曾去过海外游历,县尊请你过去认认。”

“芦眉国”即罗马(Rome)的音译。“斯加里野国”即西西里岛(sici1y的音译。这是宋代对罗马与西西里岛的称呼法。可现在非洲战火纷飞,真有人穿越战乱的非洲来到这里?不对,即使白人穿越了非洲,他们也只会去广州,密州是面向日本、高丽的海关,他们怎会来到这里?大海茫茫。谁替他们引路?

赵兴反手将刘三的信塞进怀里,命令:“头前带路!……不,带上我家胡姬一起去!”

衙役连声答应:“大人,他们正在高丽亭馆商议这事。您跟我来!”

赵兴赶到高丽庭馆,听到大厅里几名白人正努力跟舌人沟通,他们连续换了数种语言,希望双方能找见一种彼此都能听得懂的、可沟通语言。喀丝丽听到几个白人的说话,凑近赵兴耳边低声用阿拉伯语说:“他们说的是一种拉丁语言,可音很怪。主人。我该怎么办朝廷配备地舌人能听懂阿拉伯语,喀丝丽是问赵兴是否如实翻译,赵兴轻轻摇头。答:“你自己注意点。我听得懂这种语言,你的目的是让朝廷官员听懂,该怎么翻译,自己警醒点……你问他们,东罗马的皇帝已经被人俘虏,他们现在是从哪个罗马来?”

那伙人说地其实是一种意大利语言,只不过夹杂着浓浓的科西嘉味。不过。如果他们是科西嘉人。倒也算得上是罗马、或西西里岛人。

大宋与西西里人交往并不多,这些人基本上是去广州。而且他们不喜欢用朝贡的方式贸易,因为朝贡需要跪拜,而他们的宗教教育他们:凡人的膝盖只会向神灵叩拜,人世间的君王——包括教皇,只配享受屈膝礼。唯有神灵,值得凡人膜拜。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将货物交给阿拉伯人,由他们吃下全部货再转售给宋人。而宋史上记录地白人朝贡,只有两三次而已。跟来密州的白人一样,多数来自非洲层拔国,也就是“阿克苏姆国”,现代称之为索马里。

这是密州第一次接到那么遥远的国家地商人,这意味着密州已经进入欧州商人地法眼,但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他们从谁嘴里听说密州的事情呢?谁给他们带路?谁向他们介绍了密州“先生,我可以称你为先生吗?”对面人用清晰的拉丁语回答:“我们来自海上四大强国,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比萨,这些都属于西西里,也属于罗马,属于欧罗巴,但要具体讲明我们来自哪个国度,这对您毫无意义。所以,你可以直接称呼我们西西里人。

至于我们皇帝被俘的事,那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我们不是来这里谈论皇帝的事情,阁下,我们是来做生意地……”

对方所用地“先生”称呼法,是中世纪对贵族的一种称呼,现在也把它翻译成“绅士”,而在狄更斯书里出现这个词时,一般把它翻译成“老爷”。对方所说地“海上四大强国”,现在公认的翻译法是:海上四大共和国。因为西西里岛四国只短暂的在十一世纪称雄过,但尚不能称之为四大强国。

舌人听了白人的语言,在一旁频频点头:“藩人用的这种语言确实来自芦眉国,我听人谈起过,但密州却没有懂这种语言的人,需到广州请一位懂这种语言的人……”

喀丝丽用目光询问赵兴,赵兴轻轻的点头,喀丝丽马上用拉丁语问:“几位商人,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我如何才能相信你们?”

来人回答的很快:“我们从6路前往巴勒斯坦,而后穿越非洲到了索马里的基斯麦尤村,在那里我们得到一个传闻:传说有人现了一条快捷航线,可以让航行到赛里斯的路程缩短到十五天。我们历经周折,找到一名当地人引路,然后航行到了柴棍港。

在柴棍,我们听说了更确切的传闻——是的,这条航线确实存在。但它属于一个商业联盟,这个商业联盟正在南洋与人交战,他们禁止别人参与其中。那时,我们已经确信这条航线地存在,因为我们航行到柴棍,只用了30天时间,而这一切都拜一个神奇的小玩意——罗盘——所赐。

我们决定冒险去广州,看一看航线的终点,但上帝似乎不愿意我们现这个航路,我们在中途遭遇了一场可怕的风暴。船在海上迷航三十多天,直到五天前才找到一片大6,得到淡水补充。阁下,那片大6是由一些渔夫组成的。渔夫之国的国王指导我们来到这个港口,听说这里有个海关,可以让我们进行贸易,是吧?”

喀丝丽翻译的时候,只说了这群藩人的来历以及他们找到密州市舶司的原因:迷航。就这样,密州市舶司官员也很惊讶。林积在此听到了太多的新词,他急忙问:“离人,欧罗巴是什么意思。这是个新国家吗?”

赵兴含糊地回答:“欧罗巴这个词来自于上古时期地闪族。据说这个民族存在于3万年前,他们将脚下的土地称之为伊利布,意思是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后来演化成欧罗巴。那片大6有上百个国家,通称我们为赛里斯,意思是瓷器之国。也有人把我们称之为日出之国,东方地土地。”

赵兴回答完。招手示意喀丝丽继续。在赵兴的暗示下,喀丝丽继续询问:“你们带来了什么货物?”

“象牙、玳瑁、苍龙脑、苏合香……”

赵兴突然打断对方的话。让喀丝丽翻译:“这些都是南洋货物,不是芦眉国的特产,我想知道,你们从欧罗巴带来了什么,值得我心动?”

这几个白人商人显然是辗转前进到非洲东海岸,听到一个不确切的传闻后,扬了欧洲人一贯的冒险精神,在当地购买了了一艘船,勇敢地航行到亚洲,而后在阿拉伯、南洋一**手了他们地非洲货物,又现场采购了一批当地特产,拿到大宋来忽悠人。可惜他们没想到,大宋因为海贸的昌盛,海关官员没那么好骗的。

骗局现场被猜穿后,几名白人商人神色尴尬,他们低声商量了一会,回答:“大人,我们还有玻璃弹珠,这玩意可珍贵啊,里面都镶嵌有花朵……”

赵兴笑了,这伙西洋人就喜欢拿玻璃来哄人,记得当初他们就是用这些玻璃珠骗过了美洲土人,然后占据了整个美洲大6。然而,这种玻璃珠用来哄宋人还不够,赵兴跟喀丝丽说:“告诉他们:西西里人,拿这种沙子做出来地玩意哄我还不够,除非是配方,清澈透明地——玻璃配方。”

赵兴最后几个字也是用拉丁文说的,这是为了不让在场的宋朝官吏听懂。那几名白人犹豫半天,突然插话问:“我们在寻找一名当地官员,当初我们受风暴袭击,漂流到一个荒岛上,荒岛之王指引我们航行到附近——他现在在船上,控制了我们的船员。阁下,他说这里有一个人,是一位国王、一位贵族,他懂得我们的语言,据说他身材高大,是当地的一名官员。那位荒岛之王告诫我们:如果我们找到此人,就给他带个口信。先生,那人给我们写了一张纸条,上面……”

那名白人说完,从怀里摸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摊开,上面写了三个字:“赵离人”。

字写地很丑,缺笔少划地——其实是现代的简体字。

林积与密州市舶司官员看到这几个藩人交谈半天,突然拿出写着赵兴名号地字条——虽然写得都是错别字,但他们更惊讶了,林积急忙插嘴问:“赵大人,怎么回事?藩人怎么知道你?”

赵兴哈哈一笑,胡编几句这洋人的故事:“他们说:曾到过南洋的交趾,在那里找到我一个熟人,受了他的指点,一路寻到密州,不过他们随身携带货物大都在南洋出售了,倒是带来一些南洋的货物,比如象牙、玳瑁……”

“哦,原来不是来朝贡的”,林积失望地叹口气。懒洋洋的说:“既然如此,那就由赵大人接待吧。我等告辞。”

宋人心中都用一种天朝情节,喜欢那种四夷来朝地气氛,如果是来朝贡的使节,官员们可以乘机在皇帝面前露个面,给皇帝留下好印象,但若对方仅是商人,没有朝贡的意思,那么官员也就不用上报,顶多在地方史志里记一笔。这对官员来说。毫无意义,他们也就失去了殷勤。

密州不缺南洋的货物,若对方带有一些稀奇的西洋货物,即使他们不是来朝贡。官员也可以把他们说成朝贡以向上邀宠,现在,听了赵兴的货物介绍,全没指望了。失去兴致的林积也没兴趣问赵兴为何如此精通翻译,他望了一眼市舶司官员,后也意兴阑珊地起身。有气无力地说:“既如此,仿层拔国故例,让他们住进高丽庭馆就罢了……赵大人。本地没有精通这种藩语的人。还望你家胡姬妾多多帮忙啊。这也是你南洋旧友的托付,是吧?本官回头一定不忘赵大人的情谊。”

林积与市舶司官员出门地时候,闻讯赶来的各地藩商以及本地客商已围在官衙左右,等赵兴领着几名白人走出官衙,他们七嘴八舌的要求看白人的货样,希望能够收购部分商品。这种事,市舶司税吏需要全程陪同。喀丝丽知道赵兴地心思。她一指赵兴手里的那张写着“赵离人”的字条,问几名白人:“给你们字条的那人长什么样?他有什么话让你传递?”

几名白人看了商人们的情况。知道自己出售货物还要仰仗赵兴这翻译,其中一名金男子回答:“那个人就在船上,但他说自己不方便露面,所以待在舱底,但他让我们邀请你上船与他会面……”

“哦,你们漂到的那个岛位置在哪里?”赵兴问。

“不清楚,阁下,我们在海上迷了路,完全不清楚身在何地。那位荒岛之王一路领着我们到了这里……先生,您何必站在这里猜测呢,上船一看就清楚了。”

也是,赵兴爽快地说:“我的女人将给你们翻译,你们留下几个人跟商人交易,再派一个人领我上船。”

喀丝丽虽然一直装作不懂宋语,但此时她装不住了,频频向赵兴使眼色,更是忍不住脱口劝阻说:“主人,还是带上几个随从上船吧。”

赵兴笑了,他用阿拉伯语低声回答:“这是我的地盘,海湾口还有我地舰队,他们能把我吃了?前面带路……不对,喀丝丽,立刻通知我们地人,这几个藩商能依据几句传闻闯入大宋,不简单啊!他们带来的货物,最珍贵的就是他们自己……我的话你明白!”

“明白!”喀丝丽清朗地回答。

“带我上船”,赵兴转身命令身边的白人船员。

船舱里,一个明显在海上漂流惯的中年人迎接了赵兴,他赤着脚,穿一条短裤,头上裹了个印度包头。站在甲板上,他的脚趾分地很开——这是渔夫常有地身体特征。因为他们常年站在船上,一双大脚为了站稳,脚趾都长成这样。

来人这身打扮让赵兴有点好笑,他指了指舷窗外,说:“刘三,现在可是春天,春寒料峭你懂不懂,穿这一身衣服,不觉得冷吗?”

此人正是随赵兴闯南洋的篙师刘三,他留在南洋铜矿区,成为柳叶岛地岛主。

刘三扭了扭身子,回答:“大官人,你怎么还叫我刘三呢,我现在大小也算是个国王了,你看我这身装扮,合适不合适?”

赵兴笑了,他找了把椅子坐下,翘着二郎腿打量着刘三。

篙师就是篙师,暴以后不知道如何打扮自己,把能找到的稀罕东西都装到身上了。他穿的单薄,身上能放东西的地方不多,那个裹头的包头上嵌着金丝,缀满了无数的大块宝石,金丝间隙还缝着几粒鸽子蛋大的珍珠……帽中最显眼的是一颗钻石,打磨成类似现代梨形宝石形状——这种宝石切割工艺还是赵兴提议的,他从失事飞机的女白领行李里找了一个样本,而后让人照样打磨。

船舱里***虽然不亮,但那颗钻石依然出跳动的火焰,璀璨的让人没法不注意。

包头上镶嵌了许多宝石还则罢了,那个大裤衩上也金丝银线,装饰的十分豪华——珍珠拣大的缝、宝石拣亮的镶……唯一遗憾的是,镶嵌的东西重了点,那个大裤衩子直向下坠,说话的功夫,刘三已频频提了几次裤子。

“妖,实在是妖!可你这身打扮打算干什么?扮妖魔吗?”赵兴调侃。

“朝贡啊,我打算扮成麻逸新任国王,向朝廷朝贡,我带来了象牙、真珠、绣花销金及绣丝绞、杂色丝绞、吉贝织杂色绞布、檀香、玳瑁槟榔盘、犀装剑、金银装剑、藤织花簟、白鹦鹉、七宝饰檀香亭子。其使别贡玳瑁、龙脑、丁香、藤织花簟……还有六千斤珍珠,五千斤香药,准备向朝廷朝贡,大官人看怎么样?”

赵兴脸上的笑容慢慢减去,他深深吸了几口气,平静的说:“刘三——不,刘国王,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朝贡,你打算干什么?”

刘三就等这句话了,他扑通一声,带着一身的金碧辉煌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说:“大官人,我想回家啊!我要回家啊!麻逸那个地方我已经待够了,我要回家,求求你,让我回家吧!”

赵兴脸上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看着刘三纳闷的问:“刘三,你守的可是一座金山,这是千年不坠的基业,你子孙后代每年都能挣数百万贯,多少人十辈子梦寐以求,都挣不到这么多钱,你是天上掉馅饼,被砸中了而且那馅饼还没砸死你,还是热的,新鲜的当场就能吃,这样的好运气——你竟然只干了四年就要放弃?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你,你没吃错药吧?”

刘三嚎啕大哭,一边抹泪,一边倾诉:“大官人,人都说树离乡死,人离乡贱,又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还说叶落归根,人老还乡,还有少小离乡老大回,老大不离乡,离乡使人愁……我现在的钱,这辈子够花了,子孙三代也够了,可我待在那荒岛上,想家啊!大官人,我要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