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79章 军改

宋时明月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79章 军改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这个时间,女真部落挥兵北上,开始了自己长达十统一女真部落的行动,在长达十年的战争中,他们不断积累起胜利的信心,等十年后,他们拥有了与辽国不相上下的庞大军队,才开始与辽国正面作战——就此,金人的历史又回到了原先的轨迹。友情提示:喜欢该,请到秀阅读最新章节

二月,辽人得到临海军都失陷的消息,朝野震动。这时代,有火器出售的唯有宋国,他们立刻派出使节,责问宋国,这位使节在辽国大臣的重托下,于二月初从辽国上京动身……与历史轨迹不同的是,他没有从真定府附近度过黄河,而是直接去了天津,雇用当地商人的海船前往登州,拜见了北洋事务局的官员之后,由北洋事务局官员引领着向京城进\。

二月,铁骑军原先的军官被送到广州,开始在学堂里学习骑兵战术,与此同时,大量的铁骑军被调入湖洑山区,他们装备上新的战马,开始在山中以剿匪实战当作训练,进行全面换装。

奇怪的是,赵兴给他们装备的新式战马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耽罗骏马,不过这些战马也不差,个个身上都打着辽**马的烙印。某些士兵曾奇怪赵兴手中怎么有如此大量的辽国战马,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赵兴是辽国贸易的\起人,他能从辽人手里搞到大量的军马,也就不足为奇。

疑念消失后,铁骑兵士卒不免嘟囓:人穷的已经开始卖军马了。”

辽国的军马确实不错,吃苦耐劳,能够在山地连续奔驰数小时,这让铁骑军如虎插翼,二月末,铁骑军顺利完成剿匪任务,开始回防杭州,进行最后的整编。

当他们抵达杭州边界的时候,新命令下来了,总数三万人的铁骑军将被削减到一万五,同时,剩余的士兵薪酬将增加三倍。但与此同时,为了削减费用,新命令要求铁骑军取消马铠,全面换装成一支轻骑兵。

稍后,换装之后的铁骑军在惊疑未定中调返杭州,被裁减下来的铁骑军士兵则在当地每人分了五十亩地、三十贯钱安家费、外加军中淘汰下来的战马作为耕作马。随即,铁骑兵冗余对这次裁减欢声雷动。

中国老百姓要求很简单,五十亩地虽然不多,但有耕马,有安家费,让他们能在山区过上中产之家的生活,这也是他们奋斗终身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但他们不知道,留下的铁骑兵士兵一边行军一边涨工资,等他们进入杭州,薪水已经涨到了每月十贯钱,而条件则是需要自己雇用两名仆兵负责担任后勤支援……随后,这支宗室子控制的最后军队,彻底变成“赵兴化”。

随着铁骑军的入境,南洋事务局连续\布各项新法令,于是,宣和元年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律法年”。因为这一年里,新法律法规满天飞舞,朝廷方面用每月一个新法的度,重新界定“祖宗规则”,而赵兴的南洋事务局用一月十个律法的度比赛着出台法规。

当月。朝廷用法律地形式肯定了大宋以前地政治成果。正式界定“蓝田公约”下地乡老议政体制。由此。大宋将乡一级地行政单位移交百姓自治。

除了最基础地行政单位外。朝堂上层也\生了重大变革。仿造赵兴地南洋衙门公文流程。大宋执政堂又颁布了议事法。明确规定帝国事务地议决流程事堂根据各部门意见做出“贴黄(处理意见)”。官家只能只对贴黄行使否决权。若三次否决政事堂意见不改变。则官家必须同意。

同时。为了帮助皇帝处理庞大地公务。士大夫决定将门下省交出由皇帝直接管辖。这个相当于现代秘书系统地体系。将由皇帝直接任命与管理。随后。宋徽宗宣布“门下侍郎”可以直接参与执政会议讨论国事。由此。大宋朝堂由“左右相”并存过渡到“三相共立”……

士大夫们忙着理顺政治体制。增加“士大夫共治”成分。赵兴那里忙着整顿商业规则。他在当月整整出了数十个律法。\先出台地是“行业条例”。在这部近似于现代商法地地方法令下。赵兴确立了商会协助官府管理行商地办法。勒令各商会必须在年底之前出台各行业标准与自律条令。

紧接着。赵兴又颁布了“纸钞法”。用法律地形式确定了三大票行地\钞权以及银行地准备金制度。而朝廷方面也随即出台《交钞法》作为呼应……由此。大宋走向了纸钞时代。

在纸钞时代初期。金银币是与纸钞并行地。而后。贵金属钱币地数量逐步减少。最后。市面上成了纸钞地一统天下。

南洋衙门随后推出的是《债券法》,这是对《钱币法》的一个补充。法律规定朝廷无权决定纸币的\行量,纸币\行有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决定,而朝廷如果临时有财政困难,只能向百姓借债——这种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借债称之为“国债”,既称之为借债,当然必须付给老百姓利息。

接着出台的是《商易法(交易法、也称契约法)》、以及《禁伐令》、《禁捕令(也称‘飞鸟令’,禁捕飞鸟)》、《椎售令(战略物资出口专控令)》、《(官府)招标令》、《(地方财税)预决算令》、《应急事态(紧急动员)令》……

这一部部法律令大宋官员目不暇接,好在这些法律都是基于大宋过去存在的规则而确立,又曾在广南试行多年,它主要目的是整顿与规范商业经济,所以大宋官员在初期的忙乱之后开始逐渐学习适应,但接下来,赵兴的动作让他们越来越看不懂。

赵兴接下来进行了军制改革,他一刀挥去,“东南财赋之地”砍去了六十万厢兵以及民间武装,在这个叛乱四起的时期,每一路他只留下了五百人的机动部队。而当时,东南地区承担着朝廷财赋的上,原本驻扎移戎禁军三支,厢兵七十三万,赵兴这一刀,使得境内最强大的力量只有他组建的几支新式部队。

裁军过后又是大扩军,赵兴宣布在南洋事务局之下成3个参谋本部相当于朝廷的枢密院,有对军队的调拨权与指挥权。而参谋本部刚一成立便宣布大扩军,提出:南洋事务局要具备同时进行两场战争的能力。为此,至少要在每个洋面保持一支正在巡逻的威慑舰队,而港口里也要保留一支足以防备他国的预备舰队。根据这一主张,南洋衙门所属舰队至少要再扩编八支,使之成为拥有至少十一支常规舰队。

6军方面,参谋本部也提出:必须加大新军整编力度。南洋衙门必须在海外保持一支强大的武力,本国境内也要保存一支机动部队。为此——新军二十万,这是参谋本部提出的口号。

三月,赵兴宣布出巡各县,他用“察访使”的头衔开始赴各州县巡查乡间,与此同时,参谋本部从各地调遣的参谋人员开始向杭州汇集,而秀州海军码头也开始疯狂扩建,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海军大扩军。

同月,枢密院下令从全国各地逐步调遣一百五十万厢军移交南洋事务局,由南洋事务局进行筛选,一边裁减冗余一边挑选精锐组建新军。依赖赵兴海外掠夺的巨量财富,这一下子,大宋庞大的军队缩水将近二分之一,朝廷支出大大削减,而裁减下来的人手又迅缓和了东南劳动力的紧张。

当然,在这一片忙乱中,朝廷也不忘向赵兴的南洋衙门掺沙子。同月,朝廷下令从各地调遣识字军将,进入南洋衙门参谋本部,见习并学习新军管理及指挥……

三月中,荆湖北路潭州马步军指挥陈步庭坐着小船一路摇晃靠上了杭州运河码头。

他来得正是中午,码头上人潮涌涌来往装运;江面上数千小舟还在等待靠岸。陈步庭晃着折扇,摆出一副文人雅士的样子,摇头晃脑的咏哦:“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迭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地方,真乃好地方!我说,侄儿,等会儿上岸好好打听一下,杭州最著名的勾栏瓦舍在哪里,爷爷我要一日看尽长安花。”

陈步庭的侄儿陈方点头哈腰的答应着,他之所以出现在陈步庭身边当差,也是因为南洋衙门要求军官自配后勤服务人员——赵兴借助一个宋代词称呼为“身边人”。配齐“身边人”的军官可以向衙门报备,随后,这位“身边人”就享有官身,但没有薪水与官吏福利。

这是好事,与其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的亲戚,于是南洋事务局盛行“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亲戚朋友都来身边伺候。

陈方对叔叔陈步庭恭敬,一转身冲船周围的小舟变脸,叫嚷:“瞎了你们的狗眼,没看到这是官舟吗?官舟也敢挤,没了王法?快快让开,爷爷我有军情要务,耽误了事,你们得罪不起。”

旁边被他挤的船只也不好惹,船上壮汉跳着脚反击:“休说你们是官船,爷爷我难道不是官船,这船上坐的是福建路漳州辖,六品,你这干隔涝汉子,还不赶快让开航路。”

陈步庭听了,立刻扯着嗓子叫嚷:“福建路漳州辖?对面可是孙和兄,兄弟我是荆湖潭州的陈步庭,我们在宜章见过面,孙兄也是去参谋本部应选的吧?”

旁边的一个声音悠悠的插话:“两个小六品官,也敢在河上叫嚷着让道,官船就敢放肆,杭州最大的官可是一品,爷爷我三品官,还不是耐心等呢?”

陈步庭与孙和顿时气焰熄了,他们往对方船上一看,\现对方船上是一名文官。这两人更加低眉顺眼,大气不敢吭的躲到了一边。

稍停,两艘船靠在了一起,孙和偷偷摸摸跳上陈步庭的船,哈哈笑着寒暄:“陈兄,怎么你荆湖的官员也去参谋本部?”

陈步庭挤眉弄眼回答:“兄弟我得谢应老推荐、经枢密院正式调迁,得以进入参谋本部应选……听说参谋本部这次调遣人手,有部分人只是去作训,孙兄是南洋本部的官员,不知道这次进入参谋本部,是当作训官还是差遣官?”

孙和也挤眉弄眼的回答:“陈兄经过枢密院调令——那一定是差遣官了,兄弟不才,只得了一个作训官,打算跟着参谋本部官员学习新军训练法,顺便观摩新军编练。”

陈步庭眨了眨眼,马上又问:“兄弟你来自南洋衙门,一定知道杭州最出色的花魁是谁?最出名的勾栏在哪?小弟不才,这次来杭州可是把全部身家都带在身上,就等着阅遍杭州花草。”

孙和低声答:“可不得放肆,我听说杭州出色的勾栏瓦舍都有太师大人的‘平火(股份)’,如今那里横行的,都是像秦观秦大才子这类猛人,我等若去了,要低调,再低调……

哈哈,陈兄也带了全部身家,正好正好,兄弟我听说参谋本部薪水丰厚,所以这次来杭州,兄弟我也不打算过日子了,过去的积蓄全带在身上,打算花个干净,以后就指望参谋本部\的薪水生活了。

嗯,我听说海军油水丰厚,若能谋到一个船长的官职,开一艘小炮船出去,一趟私货至少一万贯的收益,兄弟我作训期间,就打算谋个人情进入海军——陈兄姓陈,又在谢应老身边,不知道与海军陈督帅(陈不群)有没有亲戚关系,谢应老的推荐管用吗?”

旁边的那艘船上,那位刚才搭讪的文官又闲闲的插话了:“两个不学无术的混蛋,来杭州就知道寻找勾栏,如此蠢货也想进入海军,好笑好笑……他赵离人什么时候也收蠢材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