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35章 安全边际

雪视角 第35章 安全边际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章接上回分析。

上雪让大家保留40%的现金比例这个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下。

上雪并不是让大家把这40%的现金存在银行里或者取出来藏在床底,那样做就太浪费资金使用效率了,我估计你们也根本忍不了。

所以上雪给大家提供一个妙招。

在这40%的“现金”中,大家可以30%投到货币基金,30%投到1至3个月的短期债券,还有40%可以做稳健型的资产组合,这个资产组合最好是回撤小,收益稳定的养老组合,当然,如果大家把本书学到后面,知道如何自己搭建进可攻退可守的资产组合,那就可以把这40%的现金全扔进攻防兼备的组合当中。

既然都已经攻防兼备了,那就不怕市场下跌,市场跌了,你组合里的防守型选手就能发生作用,控制你的组合回撤。

做这种组合的好处非常大,可以让我们心态平稳,永远为我们激进的权益类资产留有后手,还可以让我们的钱以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一直待在市场里。

其实无论是指数还是个股,就算全年收益很可观,但如果我们回头去看,真正有比较明显的涨幅的时间也就20%左右,剩余的80%的时间你买的东西就在那里来回震荡,涨了又跌,跌了又涨,幅度很小,非常龟速,消磨我们的耐心,有时还干脆来个大回撤。

而那20%真正让我们兴奋的时间其实非常难抓到,如果抓不到,我们的资金又在市场之外,就错过了这波涨幅。

所以做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样我们的钱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一直留在市场里,随时准备捕捉那20%时间的上涨机会,做组合虽然不能像全盘砸进某几只个股那样收益颇丰,但至少别人吃烤鸡的时候我们也能拔下一块鸡腿,而且还是靠我们那40%的“闲置资金”拔下来的鸡腿。

我们说回巴菲特。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教了巴菲特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叫做“安全边际”。

我们先上某度的解释:

“安全边际是现有销售量或预计未来可以实现的销售量同盈亏两平销售量之间的差额,其计算方法是:安全边际=现有(预计未来可以实现的)销售量-盈亏两平销售量。

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负。

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安全边际不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上雪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我们饿了要吃猪肉,于是我们决定去买一头猪,假设一头猪今天卖100块,但这头猪的真正价值就是100块,那么我们买下这头猪就是纯消费,不是投资,我们这次购买行为也没有任何安全边际可言,因为说不定这头猪明天卖的价格是99.6元,下个月卖的价格是98.5元,明年的价格是80元,因为猪老了,肉质口感硬,不值钱了。

但是!

注意这个但是!

如果这头猪今天原本应该卖100元,但老板急用钱,硬要把厂里的猪都卖了换现金,价格可能一下子跌倒了40元一头,那么我们如果用40元的价格把猪买过来,我们的安全边际就是60元。(100-40=60

换句话说,我们把猪买过来了,猪价只要未来不跌破40元,我们都是赚的。

从这个例子大家应该很容易看出一个规律,如果我们买的是个好东西,当然买入价格越低,安全边际越高。

当然这里的前替是我们买的是个好东西,不是什么垃圾便宜股我们都可以买,失去判断能力整天捡便宜,那说不定今天买完股票明天就退市了。

学会了安全边际这个概念,大家就应该知道为什么现在一些大热的行业不能入,因为你入了之后,安全边际基本就是负数,追热门,上涨是你的运气,短期之内被爆锤也是命中注定。

所以记得,在投资前,先好好想想我们这次买入的东西,安全边际够不够大,安全边际够大的投资我们反复做,想不赚钱都困难。

学到这里,如果我们稍微跟前面的知识联系一下,就知道格雷厄姆说的安全边际无非也就是左侧区间,安全边际越大,钟摆就越靠近左侧的顶点,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钟摆只要越靠近左侧的顶点,那么就算再往左空间也不大了,但是往右的空间却是大大的有,钟摆右边的空间越大,我们赚的自然就越多。

故多看几本书大家就会发现,一堆作者或者投资大师说的东西看似不同,你说A我说B,但其实A和B就是一个玩意儿,只不过换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格雷厄姆这个投资大师其实比较贪心,他不仅要在左侧买入,还几乎要在最左,也就是当一家企业跌得爹妈都不认识,跌到市场价都不及破产清算价的时候他才愿意买,他想吃下左侧几乎所有区域,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认为一项投资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这也是为何格雷厄姆对他这个叫巴菲特的学生投资GEICO保险不太满意,因为格雷厄姆觉得巴菲特的买入价不够便宜,没有安全边际。

巴菲特毕业后当了一个股票经纪人,那个时候他21岁,还太年轻了,正是在资本市场交学费的年纪。

比如巴菲特动员家人买煤炭股,结果跌下去超过50%;

巴菲特买了纺织公司的股票以为可以拿高分红,结果巴菲特买入后人家就取消了分红;

巴菲特还投资过一个加油站,亏了2000美元。

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依然坚定看好GEICO保险,而且还让他的客户买了之后就防着别动坚定持有20年。

没过多久巴菲特就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很傻很天真,因为他是一个股票经纪人,他的收入来自客户买卖的交易手续费和佣金,如果客户买了就放着不动,巴菲特就会穷得叮当响,根本活不下去。

在中国这种收入体制也是如此,什么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投资顾问拿的薪水结构大体如此。

那些投资顾问给我们推荐热门基金,因为热门基金的收益率现在看上去很高,可以骗大多数只看收益率的老百姓无脑买进去;此外他们还给我们推荐新基金,尽管这只新基金的持仓跟老基金一模一样,但就是吹嘘说新基金比老基金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多买多卖。

热门基金中冲进去赌博,他们赚走了交易手续费,巨大的风险是我们来承担。

所以大部分投资顾问的话你们还真的不要信,能在营业部里跟你掰扯半天的投资顾问工作年限肯定不超过5年,很多还是刚毕业的小屁孩,自己在资本市场里的学费都还没交够就来忽悠你,你与其听他们一知半解的分析不如好好跟着上雪学投资,扎扎实实多思考多读书,读到后面你们说不定可以反过来给他们推荐靠谱的投资机会。

想要跟上雪以及上雪的其他读者做好朋友的可以加一下群,群号见本书简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实践。

后续论点见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