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56章 继续辅导

雪视角 第56章 继续辅导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视角》前文提到目前的市场行情正在进行风格切换,机构需要先出货再慢慢买进,而且年底了基金因为挣排名的关系各种厮杀,所以市场板块动荡的剧烈了一些。

其实不仅是今年2021年底是这样,每年都差不多,因为太多散户买基金就是看基金经理和看排名,故争全年排名这件事儿就是各类基金公司年底的头号任务。

既然挣排名,就要保住收益。

比如某某主动型基金今年业绩翻倍了,那它极有可能就是市场前五甚至是冠军的有利争夺者,这只基金里的所有重仓股在临近年底的前三周都是公司重点保护的对象,因为稍一不留神就会被那些排在后面的基金砸股票。

其实挣排名这事儿本来不这么玩。

大家原先做的都是用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各类基金去拉抬那只最火基金的重仓股,从而提升年底收益保住排名,但后来发现拉抬股价太费钱了,而且你动作还不能过于明显,如果动用得资金过大那么其他基金的基民就铁定能发现并且把你骂死。

“用我们的钱去拉抬别人的基金,凭啥啊?!高位接盘收益是别人的,暴涨之后暴跌的风险是我们承担!你咋不上天?!”

为了防止自己做见不得人的勾当被骂,于是基金公司发现了另一条有效路径,这条路径不是拉抬自己的重仓股,而是去砸别人的重仓股,既然往里买那么费钱,那我往外卖不就好了?往外卖的时候同一只基金里的风险资产降低,现金比例升高投资者往往没那么容易感知道。

在基金行业,如果一支基金能排进行业前五,就能占据一个比较醒目的排行榜,投资者就能看到,后面基金管理规模大概率就能上去,所以只要能进前五,基金经理的个人奖金都能多很多,几十万打底,没有上限。

如此一来,大家想一想,那些在12月初排名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的基金,是不是就有满满的动力把第一到第五的基金业绩给拖下来?

自己业绩拉不起来拖垮别人的业绩就行了,手段也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砸那些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股票。

当然,他们砸的时候肯定也不是用自己的基金砸,毕竟往外卖的是别人有而你没有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同一家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帮着你砸,相当于某个对手太强,你一对一单挑打不过,这时候你别打了,中场休息的时候让你的队友冲到休息室把你的对手群殴一遍,至少消耗掉你对手大部分体力,这样你下半场赢面就很大了。

年底都是各大基金公司最忙的时候,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抢排名,作为基金经理,自己凭本事混到了前列,那接下来整个公司都会帮你,只要你一战风神,管你今年收益上涨是你个人水平还是你成了风口上的猪,明年你都要被推到最前台去募集更多的钱,有点像一部戏火了推出了一个流量明星,接下来这个流量明星背后的资本就要开始用他她割韭菜了。

当然,流量明星里也是有实力派的,就像明星基金经理中也肯定有靠本事赚钱的,但我们不能否认,无论是流量明星还是基金经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就是一个背后资本打造的产品,说白了就是工具人,很多时候做事不由自己,故当我们发现我们被某只基金坑了的时候,对基金经理还是友好一点,因为他也是被逼无奈的那个人。

当然,上雪还是要再次提醒各位一句,一定不要去重仓今年排名前五的基金,大概率这些基金在明年的表现都不会有逆周期板块强,就算他们还能继续提升,收益也非常有限,但你们要承担的是巨大的回撤风险。

今年的市场行情非常混乱,才任职一两年的基金经理都要开始争夺基金冠军了,到底是能力使然还是被风刮起来的,我们明年后年就拭目以待了。

如果他们骑的马儿争气,明年继续跑赢市场,这种风口持续个两三年,跟之前的医药白酒一样,那么这些新秀基本上就可以封神了,只不过,封神之后,如果他们能力匹配不了他们的地位,就又会重新跌回人间。

在这里上雪想跟一些当你们重仓的公司已经严重高估的基金经理提一个小建议,你们这时再跟投资者强调赛道的长期价值本质上没有错,因为有些赛道确实很长,雪也很厚,但如果短期价格太高了,大部分投资者买进来了,最后基金净值高位震荡或者出现大幅回撤,他们也是根本拿不住的。

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让投资者明白他们已经买高了,他们持有的时间大致要多长才有希望确定性的钱,甚至直接像白酒指数一哥一样,明摆着就跟投资者说如果你们一定要买,就分批定投平滑短期波动,或者干脆用大量的分红间接告诉投资者你们已经买无可买了,再买就是自己给自己接盘了。

实在不行你们可以先退出一部分,让现金比例增多,增加安全垫,实际上这样的良心基金经理也不少。

还有就是当你们的重仓股跌了下来,但是根本也没跌到合理区间,这个时候也不要发声明让投资者看好这个行业了,再看好,价格贵了都不应该看好,很多投资者以及自己在抄底,结果还没抄到半山腰就山穷水尽了,最后又因为持续下跌太恐惧了割肉离场,搞得一地鸡毛。

因为你们是大神,你们一句话就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但不要总是伤害这些人对你们的信任,否则你们也就只能赚那短期一两年的奖金而已,

在现在这个还不太健全的体制下,在我国这个还很年轻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你们虽然有很多的无奈与心酸,但其实你们能为投资者做的事情也非常多,很多时候你们至少可以做到不发声,让投资者自己判断,这样至少也不会伤害你们的名声。

做生意,还是要往长远的考虑,只有长期的互利共赢,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市场才能良性发展。

而针对基民,上雪之前说过,随着中国房产红利的消失,国民的财富会慢慢流进资本市场,这个是天时使然,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

未来公募基金会越来越多,基金经理以及行业研究员、股票分析师这种职位也会越来越多,那时市场可供我们选择的理财产品会看得你们眼花缭乱,同质化产品和内卷都会很严重,普通大众也不知道应该买什么产品,应该相信谁。

对于投资这件事儿,你们最应该相信的就是学有所成之后的你们自己,这个世界不要去指望去依靠任何人,我们最终所能依靠的,那个永远不会抛弃我们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随着你们在《雪视角》不断的学习,虽然目前也就是幼儿园大班水平,但你们其实已经可以规避很多雷了,大家现在虽然谈不上马上就能赚钱,但你们好歹也知道了太贵的股票不能买,公司再好只要太贵都先别去碰,未来肯定会有跌下来给我们上车的时候,你们现在也非常清楚热门基金不能追,其实你们的大方向已经慢慢走上了投资的正轨。

而今,你们也知道年底了一些热门股票异动是很正常的,大涨大跌起起落落不过就是人家机构在争排名的一个正常现象,很多机构因为怕自己的重仓股被人家砸,干脆就止盈退出保住收益,到了年初再慢慢买回来,或者直接去买那些低估板块。

所以这时如果市场出现一个深坑,也很正常,根本不用慌,人家退出不过就是要个年底确定收益,这个深坑就算出现,一两个月就能回来,这个时候如果大家想减少频繁操作的交易成本,忍过去就好了。

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么?

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绚丽璀璨,源远流长,大家有空还是要多看看历史学的书,正所谓:学史,可以使人明智。

如今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去探寻的真理,老祖宗早就总结出来了,只不过他们活着的时候还没有股市,我们只是要善于跨学科运用而已,这个世界永远缺人才,但更缺的是复合型人才。

比如上雪,像我这样懂一点点投资的人在金融圈不少,目前金融行业是与互联网一样最内卷的行业,内卷到很多高薪职位不仅要硕士,还一定要清北复交中的本科和硕士,单单985和211都不行。

就是因为像上雪这样的人在金融圈太多了,所以我才主动退出内卷,另辟蹊径探索金融写作,探索投资者教育这件事儿。

自从上雪开了《雪视角》,我的眼前一下子开阔了,我每天不用再像之前干投行那样为有限的客户发愁,因为《学视角》未来潜在的读者就是市场上那些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再当韭菜的人,这些人有千千万,根本数不过来,而且势必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自从上雪开了《雪视角》,上雪我不需要像那些基金公司的投顾和基金经理一样,想方设法把你们骗进来,我的立场跟我的客户(也就是读者)是完全一致的,你们只有赚钱了,或者减少了亏损,你们才会把《雪视角》推荐给更多的人,所以上雪我赚不赚钱,取决于你们最终有没有变得越来越好,所以上雪与你们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分配上的错配。

写到这里我们说回“集中投资并长期持有”这把尚方宝剑,上雪知道有很多小伙伴根本不会听劝的,他们知道了他们就一定要用,瞄准了一家公司,觉得确实是严重低估了,也能大致估计合理价格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满仓干!甚至连原来喜欢的基金都看不上了,基金收益跟股票比算啥!赚钱效率太慢了!巴菲特用的东西我也要用!上雪你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了!

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你瞄准的那个看似铁定就能赚钱的公司,出现了所有人都意料之外的黑天鹅呢?比如它自爆它自己业绩造假,比如它的仓库被火烧了,比如它的猪大面积死了,比如它被指控危害国家安全瞬间被逼退市了呢?

这种超预期的事情发生你们怎么办?

或者你们确实听话,用自己100%的资产买了10家公司,就压这10批马,看似非常稳妥,但由于水平不够,根本驾驭不了10匹马,以至于其中有匹马跌了50%,你们就完全慌了,想加仓,没钱了,想卖掉其他好的马回流现金,又舍不得,卖掉组合里最赚钱的公司,如果这家公司还能持续赚钱,这个时候你卖掉它就像当年的湖人队卖掉科比一样愚蠢。

于是你们又开始每天活在贪婪和恐惧里不能自拔,很大概率拿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各种骚操作买来又卖去,以为自己英明神武,结果完全忘记了什么叫做长期持有。

你们如果以现阶段的幼儿园大班水平真的要做到集中投资并长期持有,也就是你们硬要拿起这把尚方宝剑,不想错过任何一年的收益,那上雪再拉你们一把。

你们拿总资产的10%去构建自己的集中投资组合,也就是比如你有100万,你可以拿出10万去挑选你心仪的个股,你真的仔细研究了公司,知道自己卖的不是股票而是一个生意,并且你得保证买入价格都非常美好,那么你就去买,买了,就不要动,一直持有,不要去看盘,最好忘了它,很多年后会有大惊喜。

有些读者会问:“不对啊上雪,我必须要看盘啊!不看盘怎么知道它严重高估?到时候错过了卖出时间怎么办?”

你的问题很好,但你相信上雪,你不会错过的,因为当你持有的公司严重高估,高估到泡沫的时候,市面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就会各种唱赞歌,你周围的小伙伴也会跟你咨询这家公司并且表示自己想买,甚至你买的公司CEO和创始人都已经开始减持,总之你有很多办法通过不看盘被动知道你买的股票被高估。

那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在市场情绪最高涨的时候,果断卖掉,不去赚最后那个铜板,然后把赚来钱投到你组合里其他还没有被高估的股票里,然后继续不看盘,继续忘掉。

祝你们好运,下一章我们开始给大家接着讲《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这本书里涉及的选股干货,非常期待,因为学完之后,我们的投资思维装备又可以升级了。

本章用书里的一些经典名言作为结尾:

1、当股票价格受到华尔街“羊群”效应影响时,股价经常被那些最情绪化的人、最贪婪的人或是最沮丧的人推向边缘,因此,很难说市场价格总是理性的。实际上,市场价格经常是荒谬的。——沃伦·巴菲特

2、我们整个行业都患上了股价近视症。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上涨,我们就会认为有好事发生;如果股价开始下跌,我们就会认定发生了什么坏事,并做出相应的举动。但是,如果价格并非总是理性的,而我们以其涨跌作为行动的依据,那么,我们会是完全理性的吗?

3、对于以非常短期的价格表现来衡量业绩,巴菲特或许会说,人们不仅在用错误的依据(价格)来衡量业绩,而且查看得过于频繁,如果对看到的数字不满意,人们就会频繁地跳来跳去。

4、投资并非一场关于智商高低的游戏,智商160的人并不一定能击败智商130的人。——沃伦·巴菲特

5、巴菲特以认真且自律的方式,仅投资那些价格大大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这就大大降低了股价继续向下的风险,留给合伙公司的都是向上的优势。

6、集中投资法与我们当今投资文化中流行和运用的结构狭隘的模型不完全相符。为了充分获得集中投资的全部优点,我们需要在思维上加上更多的概念、更多的模型。如果你没有明白心理学上的行为模式,你就永远不会对投资满意。如果你不明白统计概率,你就不懂如何优化投资组合。在没有明白复杂适应性系统之前,你可能永远不会意识到预测市场的愚蠢。

7、芒格说,学习的第一规则,是你必须在心中形成多种模型。你不仅需要模型,而且需要具有数种不同的学科模型.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你要在思维中具备多学科的思维路径。

这种路径将使你与众不同,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多学科的。一般而言,商学院的教授不会在讲课时提到物理学,而物理学老师不会提到生物学,生物学老师不会提到数学,当然,数学家们在他们的课上也几乎不会提到心理学。

你不必成为每一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知道真正重要的概念,尽早地学习,并把它学好。

7、凯恩斯为切斯特基金准备了一份全面的政策报告,列出了他的投资原则:

●严格筛选几家公司,考虑它们相对于未来几年可能的实际和潜在的内在价值,以及相对于当下可替代投资对象,是否便宜。

●重仓,坚定持有这些股票,无论遇见怎样的艰难险阻,或许历尽数年,直到这样的一天到来:或是它们实现了当初的预期回报,或是当初的买入被证明是个错误。

●建立一个平衡的投资持有仓位。尽管单个持股仓位较大,但风险具有多样性,如果可能,尽可能让不同的风险对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