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游击将军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游击将军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列位且慢,”刘景曜脸上笑容也是十分明显,张守仁升官,他心中自是十分得意。

有两个任命,故意分成两截来说,就是这种心理的反应。

看着众人,刘景曜又是朗声道:“海防要紧,重整过后,就不能再如以前那样荒疏无备。所以本官又上奏朝廷,在浮山加设一营,命灵山卫指挥佥事张守仁为游击将军,胶州督司,灵山并浮山守备!”

“末将谢过大人!”

这一次,张守仁算是在官职之外,更有实权。

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不稀奇,甚至是毫无用处。戚继光时代的指挥佥事都可能坐不起轿子,明末的指挥佥事吃不饱饭也未必没有。

而且,事先和刘景曜有所沟通,现在朝廷军费十分紧张困难,山东这里没有战事,裁撤营头才是朝廷想做的事,加设营头之后,朝廷可报销的军饷恐怕是指望不上的,象登州营一年最多才发四个月军饷,新成立的浮山营恐怕在军饷上,暂且只能自己设法了。

但设立一营,并且成为浮山和灵山两个半岛的守备,这才是最实惠的任命,有了这个任命,张守仁就能搭起一个营的架子来,任命自己的中军和千总,还有把总武官,这样他继续招兵买马就不再犯忌,而是责权范围之内的事。

至于设法解决军饷,其实就算张守仁没有控制盐利都是有办法可想,刘泽清这个曹州总兵养着两万兵,朝廷给刘泽清的军饷也有十分有限,但刘泽清的兵可也没饿死一个,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凡事在人,只要主事者自己有决断,办法可是有的是。

总之,叫张守仁成为营官,这才是刘景曜真正的酬功之举!

当了营官,成了游击将军,可以进一步招兵买马,并且奉调出征,再立战功。很多明朝武将的升迁之路,成为一营主将才是最坚实的基础!

张守仁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现在只是确定了名份,自此之后,大好天空,可以任意翱翔了!

新的官服也是刘景曜特别从登州带了来,当场便是叫张守仁换上。

四品武官的袍服也是和文官一样换成了大红色,除了帽翅是方翅之外,乌纱帽也是和文官相同,等张守仁换过袍服,再把腰间的牙牌也换上,顿时便是一个大臣的模样出来。

“好,甚好!”

刘景曜也是十分高兴,夸赞几句后,便是下令开席。

酒席也是早就准备好了,整个千户所官厅内外都是摆的满满当当的,过百张方桌上已经摆满了酒菜,菜香和酒香早就扑鼻而来,引的人食指大动。

中午这时虽热,千户官厅却是高堂大院,穿堂风很凉快,大厅花窗也是全打开了,一阵阵凉风进来,倒也清爽。

所有的官员和够资格在厅内落座的,此时都是满面笑容,围绕着刘景曜和张守仁为核心的那一桌,依次落座。

几个都司衙门的高级武官是周炳林这个千户陪着,席次也是与刘景曜等人挨的很近。

另外一边,则是布政使司的参议和按察司的官员,还有兵备道佥事等刘景曜的随员,他们就是在刘景曜的左手边落座。

满座看过去,都是戴着乌纱,绯袍或蓝袍补服的官员们。

周炳林也是高兴的满脸放光,自打浮山所成立下来,恐怕以今天最为热闹和体面风光了。

浮山所自己的人勉强也有一些能在厅中落座,他们的任务就是陪酒,今日前来的大人物,随便一个,都是以前浮山所拼命也巴结不上的,要是好歹能落下点交情,也不枉今天这一场热闹体面!

当然,所有人的眼光都是时不时的瞟一下张守仁。

今天这一场大热闹,全是这个年轻的卫佥事游击将军大人带来的。

不到一年时间,浮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浮山立营后,张守仁就有招募幕僚吏员,任命经制武官的权力。

象中军,千总,把总,全是朝廷正经的武官,比起卫所武官要正经的多,张守仁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安插,这些满天飞舞的官帽子,是不是有一顶半顶能落在自己的头上?

“京师在六月初二那天起火爆炸,听说声势骇人?”

“可不是!都城十余里内都有若地震,平地一声轰雷,房屋碎裂,尘土飞扬,整个京师都有苍黄之云笼罩,居民死伤近万人,城池败坏,民屋坍塌,光是贴厂太监就死了好些个!”

“听说是安民火药厂爆炸?”

“没错儿。所以说这火药硝石最危险不过,能不弄就不弄,圣天子脚下,火药厂搬出来为好!”

“这话就不对了,火药厂搬走,没有火药,京师城头那些红夷大炮岂不就是废物了?上一次东虏入关,一直在广渠门下打了好些天,没有大炮助阵,东虏就直接攻城了。”

“这不大可能吧,若是不袁崇焕与东虏勾结,以当时东虏之力,能不能到京师城下都成问题,更不必说攻城而入。京师城池方广深厚,又有二十万禁军于内,岂是说攻下就攻下的。”

“哪有二十万禁军,这还是嘉靖年间的老黄历了。现在清军,最多得五六万精壮就不错了。这五六万人,能出战者就更寥寥无已了。”

“京营兵的军纪,提也不要提。指望他们剿贼,恐怕普天下的老百姓就全成了贼了!”

“张逆已经在谷城就抚,李逆再败于洮州,曹操罗汝才也是在勋阳一带就抚,看来,天下太平可期了。”

“听说张献忠是听调不听宣,在谷城驻了兵,自己收取赋税,任免地方官员,还募兵练兵,这熊文灿都置之不理,我看,将来还得出事。”

“倒是说这张献忠在谷城盖屋,骚扰地方,上报给朝廷,朝廷说,这人不盖屋,难道你们指望他再反走?这么一说,下头的人自是不敢出声了。”

“朝廷说的也是对的,圣明烛照,十分有理。”

“唔,不管怎么说,张献忠好歹能安先一段时间,就盼熊经略能早点把副将印信给人家,既然招抚,就要把功夫做足了。”

“罗汝才此人向来狡黠多智,故在贼众中有曹操之称,依我看,此人更不可信。”

“不妨,此人多智,所以胆怯,现今李逆张逆一个败逃无踪,一个已经投降就抚,以罗汝才的性子,断不敢有反复。最少,不会是此人挑头出面。”

“是极,是极。”

众人安席坐定,正式开席之前,也是开始乱哄哄的闲谈起来。

有人开了个头,都是朝廷官员,邸抄之外,都各有消息来源,所以聊起来都是兴味十足,彼此交换,自是比光看邸报要热闹精采的多。

议论最多的,自然是已经闹了好多年的流贼。

自崇祯早年流贼起于陕北,然后就是纵横天下多时,屡败官兵,甚至攻陷凤阳,焚烧明朝祖陵。

最厉害时,凤阳失陷,流贼兵锋指向南京,若是南京失陷,恐怕东南半壁早就不保了。

还好,最坏的情形始终没有发生,经过多年努力,今年官兵对流贼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座的官员武将们谈论起来时,脸上也满是轻松的笑意。

张守仁与刘景曜共坐,开始还能对答从容,不过听着座间人的话题,他也是有点神思不属的样子。

身为一个穿越客,最关注的还不是张献忠……八大王其实在此时风头比李自成要劲爆的多,因为张献忠起事早,行事果决狠辣,麾下兵马强,所以被明朝官方认为是最厉害的一股流贼,最受重视。

而李自成在此时并没有过多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一样会打家劫舍,军纪也是和众多流贼一样,烧杀抢掠,也是样样都来。

在凤阳时,李自成和张献忠还因为喝酒闹事,抢一班御用的鼓吹乐手而大打出手,两人失和,也是在凤阳这一件事起。

所以此时李自成虽然也是有名的头领,但麾下兵马并不多,而且今年在陕西连吃败仗,被洪承畴和孙传庭带着曹变蛟、贺人龙等大将千里追剿,实力几乎是荡然无存,据官方邸报来说,李自成只余有数十残骑逃入商洛山中,现在是不知所踪,邸报中充满着乐观的情绪,估计此贼授首之日已经不远了。

在座的人,怕是只有张守仁才知道,李自成绝不会“败亡无日”,而是躲在大山中养伤口,在某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历史李自成的这段岁月可是被严重的美化了一番,充满了浪漫主义革命气息,养伤,整理军纪和思想,屯田练兵,虽然实力削弱,但上下一心,还是充满着革命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但实情如何呢?

张守仁是因为李自成有了不小的兴趣,所以特别查了一些史料才知道,此时的李自成躲在商洛山中不假,不过并不是靠他自己重新起家,而是跑到了革左五营之中,讨了几百名骑兵和战马,还有一些银两物资,就是靠着革左五营的支持,在一两年后,李自成突然从大山中杀出,到河南饥民之中,用开仓放粮打造太平盛世的理想,一下子就拉起了几十万人的队伍。

打那之后,李自成的志向就和普通流贼截然不同,而军纪也是渐渐变好,成了一个有野心夺取天下的统帅级的人物了。

所以此时众人关注的是张献忠和罗汝才,对李自成反而不怎么放在心上,而张守仁着眼关注的,反而是此时寂寂无闻的李自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