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昏君自救记 > 第111章 明英宗3

昏君自救记 第111章 明英宗3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9:57 来源:小说旗

时隔一年多,长公主三岁(虚岁)时,皇后娘娘再次有孕,前朝后宫一片欢腾庆贺。

最起码,朱祁镇是挺高兴的,女儿他也喜欢,可是架不住女儿不能继承皇位,不成传承国祚啊。

所以,儿子必须得有,而且还只能是嫡出的。

为什么非得是嫡出的呢?

看看大行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就知道啦,就是因为她无子,所以当时为贵妃的孙氏才能借子上位,逼着皇帝废后,立了自己为后,而她的儿子,两岁的朱祁镇成为了太子。

也就是如今的皇帝!

太子一朝即位,孙氏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可先皇的原配发妻呢?

日子过的凄凄惨惨,之前张太后在朝时,对于这个儿媳还颇为怜惜,能护着她。可是张太后驾崩之后呢?

朱祁镇就生怕自己的妻子钱氏重蹈覆辙,原以为钱氏不能生,想着将来借腹生子,抱到她名下,充作嫡子养。

现在倒好,钱氏的身体没问题,大妞妞已然三岁了。

她又有了身子,只盼着能是个儿子,大明朝的下一任继承人就算是有了。

对于钱氏,朱祁镇起先还真没有为她考虑过这么多,不过帝后大婚之后,日常的相处下来,发现这个女人是真不错。

尽管是小家碧玉出身,也没有多少的学识、高谈大论,不懂什么诗词歌赋,可是为人真诚!

钱氏待人以诚,这实在是个优点,尤其是对朱祁镇很管用,他周围虚伪之人也太多了些。

和那样的人周旋,耍心眼,回到后宫,和钱氏待在一起,他总是能觉得整个人放松下来。

皇帝也是人,也会觉得累,能有个倚靠放松的地方,实在是大善。

而且这个人和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永远不会背叛你,朱祁镇的心情就更甭提是多美好了。

他也开始真心地替钱氏打算了,能有个嫡子,即便将来自己有个万一,钱氏的日子也好过些。

傻女人,没了丈夫,再没了儿子可怎么活?(一秒变言情)

现在倒好,钱氏再次有孕,朱祁镇比谁都高兴。

皇后有喜,皇帝的心情比较好,看谁都顺眼,即便是时不时骂自己几句,写折子死谏之类的国子监祭酒李时勉都能赢得皇帝的一个笑脸。

平日里皇帝都是爱答不理的模样,现在猛地柔和下来,李时勉还心惊胆战了几天呢。

尽管他爱上谏,他爱写折子批评皇帝,可是李时勉认为自己是对的,一心为公,没有半点儿私心,所以心里不怕,死了就死了,还能“一片丹心照汗青”。

皇帝对他的态度不好,李时勉也能理解,谁喜欢听别人天天说自己,骂自己?

所以,冷不丁地皇帝给了个笑脸,李时勉反而不习惯了。

朱祁镇似乎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一样,三不五时地就在李时勉跟前露个笑脸,看着他一脸的便秘样,心情更好了。

皇帝,你也就这么点出息!

一年之后的正统十二年,李时勉选择了致仕回乡,不过临走前还恶心了朱祁镇一回。

上疏谏言:务必亲君子,远小人!

朱祁镇恨不得将已经上了船的李时勉给抓回来,然后糊他一脸唾沫才好呢。

不过看在老头一片好心的份上,朱祁镇只能自己忍了。

三年之后,老头子李时勉卒,年七十七。谥文毅。倒是和他刚鲠,以天下为已任的性子相符。

正统十二年,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侍郎沈固等上疏建言御虏之策:一为守,每秋即收田禾窖藏,老弱尽入城寨。二为战,大同兵分为三路,若遇小寇,则一路抵御;若遇大寇,则三路丞援。三为劫、虏昼驰夜宿,选锐士夜劫其营,斩获重赏。四为追,虏得利出塞,负重行迟;不得利则疲困。或据险设伏,或分兵追击。五为选将练兵,保持士气。六为加强兵器,备战车炮弩。

朱祁镇觉得挺有道理的,外加上如今固守大同的井源传回来的消息,大明加快了各种部署,总归要让也先吃个大亏,揍的他呼爹喊娘才行。

皇帝动动嘴,朝臣跑断腿,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倒是开心,陛下心存大志,大家就该同心戮力,为君尽忠。

钱财花费了无数,新式大炮总算是建造了出来,秘密地运往大同等地。

不过这个时候,西南竟然也不太平了,麓川土司思机发(缅甸宣慰使索思任发之子)开始在西南折腾。

竟然在这样的关头,竟然在自己要和也先火并的关头闹事儿,朱祁镇觉得分分钟不能忍。

命都督同知聚佩平蛮将军印,充总兵官,率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官军士十五万人征讨思机发,复又命令靖远伯王骥总督军务,侍郎焦弘督饷。

正统十二年十月发兵,两月之后,大明三军抵达金沙江,渡江直抵孟养,斩杀无数,思机发死于乱兵之中。

大捷的消息传来,朝野振奋,能在和蒙古瓦剌大战之前,迎来喜讯,激励军民,实在是大善。

最主要的是,这一战不仅是平定了思机发,而且还极大地震慑了南越其他部落(自古汉人无渡金沙江者,今王师至此,真是天威),省的这些人成天地当大明是块儿肥肉,今天你也扣边,明天我也出兵,烦不胜烦。

正统十四年,让朱祁镇热血沸腾的一年终于到了,也先率部先寇大同,至猫儿庄;脱脱不花进犯辽东;知院阿剌寇宣府,围赤城;又有一路专攻甘州。

这次,一直装成绵羊的大明大军彻底地给了也先一个良好的教训,外加上也先的部下阿剌知院的背叛!

双方夹击之下,也先只能仓皇逃窜,至于脱脱不花战死,瓦剌部再次陷入内乱之中,后来分裂成为了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

也先虽然并没有丧命,不过身受重伤的他也只能带着轻骑逃往西域……

战争直接呈一面倒的趋势让朱祁镇在振奋的同时也有些惊讶瓦剌人的不抗打。

所以说,前世的朱祁镇被俘,完全是因为王振太作,以及自己太无能所致,对吧?

这样的结论真是太过伤人,好在现在的朱祁镇不是原版,也不会觉得特没面子,特跌份。

朱祁镇抱着新得的儿子,笑的欢畅。

这次,打仗赢了,钱氏得偿所愿地诞下了皇长子,朱祁镇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人生赢家了。

犒赏三军之后,皇帝又干了一件让朝野觉得大快人心之事,司礼太监曹吉祥被诛!

原因么,在他置办的私宅中,搜出了很多的武器,当然还有私兵。

这说明了什么?这人有异心啊,有反心的,这样的人物竟然是在皇帝身边的司礼太监,想想真是太可怕了。

至于曹吉祥是不是真的这么傻,藏武器和私兵,谁也不知道,反正命令是皇帝下的,人是锦衣卫抓的,朝臣们只是欢庆阉宦伏诛,其他的一概不去深究就是了。

曹吉祥被诛,朝臣们欢欣雀跃,皇帝又一次地被“圣明”了。

曹吉祥搜集受贿的金银珠宝成为了皇长子的私库之物,当然,长公主也有一份,皇帝尽管不缺儿子闺女的,不过能多一些,他也不嫌多是不是?

长子朱见浚封太子,闺女封为嘉安大长公主,这是景泰元年之事。

朱祁镇解决了南北之患后,开始了养孩子的安逸日子。他发誓,自己临死之前,一定要留下遗言,大明后宫,永远不许进姓万的女人。

不管是宫女还是什么,都不能姓万。

这和清朝不许叶赫氏女人入宫的流言倒是有的一拼,不过最后叶赫氏还是入宫了。

现在,就是不知道朱祁镇的这道遗命能是个什么样子了。

不过防女人还不如教育好儿子呢,只要朱见浚自己贤明,能把持的住,就算是来上三十个万姓女子,也都无法危害大明江山,不是吗?

当然,道理朱祁镇也明白,不过是为了求个心安罢了。

皇帝的这些胡思乱想无人得知,太子殿下目前还在襁褓之中。

渐渐地,朱见浚又多了几个庶出的弟弟,朱见泽、朱见潾、朱见湜、朱见治、朱见淳、朱见澍、朱见沛。婴儿潮过去之后,朝臣们总算是不为皇帝陛下的子嗣问题操心了。

至于闺女,倒是一直都是嘉安一个,是皇帝的掌中宝。

太子朱见浚的性子平和,为人谨慎,宽和,信任别人,话说的急了,有些小结巴,不过皇帝并不觉得这是个毛病,反而鼓励儿子多说话。

这种并不是生理上的疾病,而是心理障碍,这番话朱祁镇尽管不明白,不过系统给出的解释就是如此。

所以他耐心地陪着儿子,鼓励儿子多说话,多联系,渐渐地,朱见浚逐渐地恢复了正常。

不过钱氏很自责,她第一次发狠,太子属宫的宫人大面积换人。

朱祁镇倒是欣慰钱氏的干净利落,宠了她这么些年,总算是有长进了。

朱祁镇活到了朱见浚十八岁,将江山交给了刚刚与吴氏女大婚的太子手上,撒手人寰。

留下遗命:万氏女,不可入深宫。

后人百思不得其解,怎么研究都觉得英宗皇帝是莫名其妙。不过朱家子弟中,朱见浚这一支却是一直遵守这个奇怪的遗命,从不与万姓人家婚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