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231章 重组之路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231章 重组之路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事务繁忙,而且还要跟另外两家公司谈判,关云天不想浪费时间,他直切了当地让对方开价提条件。

新锐药业公司的代表当然是有备而来,见关云天是个爽快人,对方的李总很干脆地说:“上面已经谈到过,我们的目的是想把现在这个药品做起来,为了实现重组,新锐药业公司可以出让百分之六十的股权。”

“在ST之前,你们持有上市公司多少股权?”老丁问道。

“直到现在,公司管理层持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股权。”

“据你们了解,散户的最高持股比例是多少?”

“百分之五。”

“也就是说重组以后,你们还想确保在新公司第二大股东的地位?”关云天认为,如果对方想让原来的产品发展起来,必须保证他们在新公司董事会一定的话语权。

“我们认为这种中成药是不错的产品,里面包含了我们的大量心血,公司重组后保持一定的持股比例,有利于在将来的企业决策过程中不被彻底边沿化。另外,为了让这种产品进入市场,为治病救人服务,我们甚至愿意将股权出让所获资金用于产品的广告宣传。”新锐药业公司的李总,对他们的产品充满了感情。

老丁接了过去,“李总,如果昌达集团跟新锐药业公司有缘,一旦重组成功,为药品做广告就不光是你们的事了,真需要广告投入的话,可以通过股市融资。另外,重组完成后,昌达集团将向新公司注入大量优质资产,你们保留的股权将被稀释,如果想在新公司保持第二大股东的地位,此前出让股权所获得的资金, 恐怕要用来回购股权,否则,你们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将会减少,冯总监,你说是不是?”说完,老丁看着对方的财务总监。

“哦,请问昌达集团准备向新公司注入多少资产?”

“资产价值起码不低于五十亿。”

对方的财务总监老冯做了粗略估算,“哎哟,这么说来,原新锐制药的股权将被稀释百分之三百以上,我们剩下那点股权经过稀释后,在新公司也就仅仅只占百分之八左右。”

“其实昌达集团的优质资产远不止这些,但我们不打算将自己的资产全部注入新公司,冯总说的没错,即使我们只注入五十亿资产,你们保留的股权在被稀释之后,最多也就百分之八左右。”对于这个比例,老丁早就估算过。

“要想保住第二股东的地位,你们的确需要回购股权,否则,股市上的散户极有可能超过你们的持股比例,到时候如果第二大股东的地位不保,要想实现你们的愿望,恐怕就有一些难度了。”关云天提醒道。

“关总,公司重组后,你们为什么要注入这么多资产?”其实新锐药业公司早先也曾考虑到了这一点,只是没想到昌达集团真会这么做。

关云天哈哈一笑,“李总,咱们都是做企业管理的同行,昌达集团花钱重组新锐药业公司,当然不只是为了从你们手里购买新锐药业这点股权,我们的目的你们应该明白,就是为了通过重组,借助新锐药业的外壳,让昌达集团的资产进入股市。”

“李总,如果你们不急于套现的话,等昌达集团的资产注入后,肯定要进行新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轮增发,你们回购股权,只要保住了第二股东的地位,不仅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且你们的股权价值同样要增加百分之三百以上。”老丁提醒道。

谈判在当天下午告一个段落,双方进行了深入坦率的交流,新锐药业公司的谈判代表对关云天和老丁的建议表示感谢,不过当时并没有承诺什么,双方答应进一步考虑后再做决定。

新锐药业公司的代表前脚刚走,第二天上午,隆昌建材公司的代表便坐到了谈判桌旁。

也许是上市公司参与这种谈判的标配,隆昌建材公司前来洽谈的代表也是他们的老总和一位副总,同样还有公司财务总监。

跟新锐药业公司类似,隆昌公司的代表明确表示,他们参与重组的目的,是想利用出让股权的方式,引入新的大股东,借助于新股东的实力,摘掉ST帽子,让隆昌建材公司在股市重新融资,从而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改扩建,通过规模化生产,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对方阐明了目的以后,关云天道:“生产规模扩大了,产品成本自然会有所下降,不知道你们这种室内装饰建材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什么状况?另外,除了价格因素,在跟同类产品竞争过程中,它的优势是什么?有没有劣势?”

因为重组后对方不仅想保留建材产品,还要扩大生产规模,昌达集团作为未来新公司的大股东,关云天不得不关注产品的具体细节。

如果重组成功,将来就要跟对方成为同事,要是隆昌建材的现有产品的确具有市场竞争力,对方的愿望理应得到支持,假设产品前景黯淡,对方却要一意孤行地坚持原来的主张,对于这样的合作伙伴,关云天认为还是趁早远离为好。

又不是找不到合作对象,自己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如果面对的是没有诚意的对象,关云天觉得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磨嘴皮。

在关云天的追问下,对方的老总和副总支支吾吾,最终也没说出隆昌建材现有产品的技术和产品性能优势,只是一味地强调现有规模不够大,生产成本高,只要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就有竞争优势。

关云天耐着性子听完了对方的陈述,随即说道:“像这种用于室内装饰的建材,价格因素只是竞争的一方面,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它的环保性、变形性、耐久性,等等等等,这些方面的性能如果没有独到之处,我认为即使扩产后,把成本降下来一些,产品的竞争力也不会有多强。不是给你们泼凉水,三位考虑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

“关总,站在你的角度,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方的老总问道。

“我只是随便说说,如果你们觉得有点道理,就做个参考,要是认为没有道理,全当我没说。既然企业想重组,在保留公司原有产品的问题上,我认为需要仔细分析,慎重决定。一家上市公司,为什么会被监管部门ST?肯定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除非管理层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我认为多半是产品自身的问题。重组以后,即使你们不在产品上找原因,我们也会那么做,如果得出的结论是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你们还想继续保留,那是不可能的。”关云天坦率地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是,重组以后如果我们还想待在新公司管理层,你们觉得怎么操作比较恰当呢?”看来,隆昌建材公司的管理人员不愿退出企业经营的舞台。

老丁接话道:“这个问题其实你们的财务总监应该清楚,公司经过重组后,你们的原有股权肯定要出让一大部分,昌达集团一定会往新公司注入大量资产,你们剩余的股权将被稀释,定向增发后,某些散户的持股比例完全有可能超过你们,到那时,想待在新公司管理层,几乎是不现实的。”

对方的财务总监接着说道:“要想保持在新公司具有一定的地位,出让股权获得的资金不能拿走,只能用于新公司增发后的股权回购。”

“这就要看你们的意愿了,如果想要钱,那就退出董事会,要想留在董事会,就需要回购股权。”关云天道。

“这个问题得回去跟股东们商量,现在我也没法说,等商量出一致的结果,再跟你们联系。”

送走了隆昌建材公司的谈判代表,最后跟康洁洗涤用品公司的代表进行谈判。

康洁公司的代表非常爽快,他们没有别的愿望,只想把康洁公司这个壳卖掉,拿钱走人,今后互不相干。

关云天更加干脆,“那就开个价吧。”

“十亿,整个公司全给你们,但凡属于公司的物品,我们不带走一草一木。”对方直切了当地说。

“价格还能商量吗?”老丁问道。

对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第一,壳公司是一种稀有资源,即使像你们昌达集团这样优秀的企业,现在想要顺利上市,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所以,借助于我们这个壳,是一条非常好的捷径,但条件合适的壳公司很少。第二,我们对重组方没有任何要求,将来绝无啰嗦事,这样的壳公司更加稀少。”

“也就是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关云天道。

对方点头,“基本上是这样。”

毕竟是商务谈判,彼此说什么话都无顾忌,关云天并不在意,他也来了个直率,“债权债务呢?我相信康洁公司债权不多,债务不一定少的了。”

“关总的话说对了一半,康洁公司债务不少,债权也有一些。”

“哦,如果发生重组,这债权债务怎么办?我算听明白了,事情并非像你们刚才说的拿钱走人那么简单。”关云天道。

对方不以为然,“债权债务当然是我们的事,跟重组新公司无关。”

“当然是你们的事,问题是你们何时能把债权债务处理干净?在没有处理完债权债务以前,必定涉及经济纠纷,甚至法律诉讼,我们如何跟你们进行重组?”

“没错,先别说康洁公司这个壳值不值十个亿,就像我们丁总所说,你们的债权债务都没处理干净,就想跟我们谈重组,还觉得自己的条件独一无二,是不是有点太自信了?”

这番话让对方有点挂不住了,“我们的打算,这边跟你们谈着重组的条件,那边抓紧处理债权债务。”

“三位,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们是不是想跟我们签了重组协议,让昌达集团给你们一些预付款用于还债,这主意够精明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