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320章 一系列铺垫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20章 一系列铺垫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关云天在电话里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宋副县长似乎有点为难,“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事,我不好直接过问呀!”

“不用你过问,因为跟发改局一把手不熟悉,我想请你帮忙引荐一下,其他事由我自己去处理。”关云天道。

“引荐没有问题,你想在哪里见他?我直接带你去他办公室,那样不太好吧?”

“直接去人家办公室,岂不是给他施加压力了?不如抽个时间,我在酒店预定个房间,咱们以喝酒聊天助兴,一来显得轻松,另外,我也有半年多没跟你见面了。”关云天建议道。

“我先联系一下,看他出没出差。”

不一会儿,两人再次通话,把见面时间和地点确定下来。

第三天傍晚六点左右,关云天和老徐提前来到预定酒店,在包间等候的功夫,他让服务员准备了酒店最高档次的酒水。

过了一会儿,宋副县长推门进来,“老邱还没到吗?他说下班就过来。”宋副县长所说的老邱,就是发改局的一把手。

“还没有,也许路上堵车。”说完,关云天把老徐和宋副县长做了相互介绍。

“怎么样,企业运转还正常吧?汽车零配件和地产开发这两块好不好做?”宋副县长毕竟主管全县的工业经济,每次见面的第一句话,必定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

正在关云天准备回答宋副县长的问题之时,传来几下敲门声,“请进!”老徐应声道。

随着门被推开,一前一后进来两个中年人,“宋县长早到了?让你们久等,不好意思啊!”走在前面年龄稍大的中年人说。

“没有久等,我也刚到几分钟。你们先坐下,我再介绍。今晚你是主客,你得在主宾位置就坐,这位贵姓?”老宋指着后面的金科长。

“哦,他是我们政策执行科的金科长。”老邱简要介绍道。

“金科长,你当副宾,那就坐这里。”

金科长赶忙谢过,“宋县长,请叫我小金就行。”

宾主入座后,宋副县长正式介绍道:“关总,这位是发改局邱局长,我也是刚才知道,这是他们的金科长。两位,我对面这位老板,是昌达集团董事长关总,他旁边那位,是他们的行政总监徐总。”

关云天和老徐站起身来,走到两位客人跟前,跟他们握手致意,“多谢邱局长光临,欢迎你的到来!”

“欢迎金科长!”

在点菜环节,因为有常务副县长在场,即便是邱局长,也一再推辞,老宋严肃地说:“关总今天邀请的客人是你们两位,让我代劳,有点喧宾夺主,我建议你们两位还是不要推辞了。”

无奈之下,老邱接过菜单,随便点了两样,菜单传到老金面前,他一个小科长,算有自知之明,“宋县长,我不会点菜,还是免了吧。”

见老金如此诚恳,宋副县长也不再劝,他自己点了两道比较普通的菜品,然后将菜单递给关云天,“剩下都是你们的事了。”

关云天让老徐点菜,“这玩意我不在行,你就全权代表了吧。”老徐拱手道。

关云天对这家酒店的菜品非常熟悉,他分别点了三道招牌菜和三道特色菜,跟两位领导之前所点菜品凑在一起,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算相当丰盛。

在等待上菜的功夫,服务员提来三瓶茅台酒,见状,宋副县长问:“这酒谁点的?”

服务员嫣然一笑,“报告领导,关总早就安排了。”

宋副县长看着关云天,“这样不好吧?咱们得注意影响哦!”

“嗨,一年也聚不了一两次,再说,今天跟邱局长和金科长第一次见面,酒水稍微好一点,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好,看在两位客人的份上,那就喝这个吧。”

酒过三巡,宋副县长自然要引出今天见面的主题,“邱局长,以前对昌达集团有印象吗?”

“全市第一,闻名全省的昌达集团,怎么能没有印象呢?县里领导也没少提起他们。”老邱道。

“是啊,昌达集团为富源县,乃至华源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县委县府在北部山区的扶贫政策,全靠昌达集团的全力配合,否则,北部山区的村民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贫困。”因为主管全县工业经济,老宋对昌达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太熟悉了。

“其实,昌达集团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发改局的支持,我们那个自备电厂的建设,就是在原计委的大力协助下建成的。”关云天实时插话道。

“是啊,记得当初我找了县计委的老周,跟我一起去省级部门协调,昌达集团自备电厂才得以立项审批。”宋副县长道。

“不过,企业的小型自备电厂因为环境问题,即将面临关停的局面,你们接到通知了吗?”老邱是发改局一把手,他当然知道这样的政策。

“自备电厂属于上市公司昌达控股的业务板块,现在跟昌达集团已经没有直接关系了,但是,间接联系还是有的。因为我们此前在环保问题上做的非常到位,经省级发改和环保两个职能部门的协调,把昌达控股自备电厂的关停时间放在最后一批,这就相当于给了近两年的缓冲期。”关云天道。

“过了缓冲期怎么办?”宋副县长关切地问。

“该关停就关停,那是国家政策,谁也不能豁免,但为了避免给上市公司造成断崖式业绩下滑,经过调研考察,企业决定采取自救措施。”关云天道。

“哦,什么样的自救措施?”两位领导对此都很感兴趣。

“当初我们在借壳上市时,重组了一家新锐药业公司,那是一家搞中成药的企业,因为业绩不佳而停牌,被我们重组后,得以继续经营。这几年市场打开了,我建议他们正好借自备电厂关闭之机,扩大新锐药业的规模,以此抵消因为自备电厂关闭而造成的业绩下滑。”

老宋脱口而出,“不用说,这项自救措施一定是你的主意,说实话,这主意实在是妙。”

关云天对宋副县长的赞美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他若无其事地说:“要不怎么办?股东就不说了,那些股市上的散户投资者,如果因为业绩大幅下滑而给投资造成巨大损失,他们多无辜啊!另外,自备电厂关闭了,那些职工怎么办?你们肯定也知道,制定这项政策的人,是绝对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所以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企业都应该采取自救措施。”

“上市公司的自救措施何时开始实施?”宋副县长问。

“药业公司的扩建已经开始,他们需要一种草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做原料,我们想利用昌达集团在北部山区的核桃林,间作那种草药,跟新锐药业公司配套,现在我们这边的工作遇到一点问题。”

“哦,你们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在山坡地种植中草药,研究机构根据草药的生长习性和山区的地理环境,建议我们采用滴灌技术,否则不能保证草药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咨询,那么大面积的一套滴灌设备,需要投资六七千万,这大幅度超出了草药项目的预算。因为滴灌是一项节水灌溉新技术,符合有关政策,我们想申请一部分政策扶持资金,半个多月前,已经把材料报到发改局有关科室了,不知道邱局长看没看到我们的申请报告?”

前面做了一系列铺垫,关云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说出这层意思。

老邱当然知道,今晚的相聚绝不是为了喝闲酒,“你是说昌达集团那份报告?金科长前几天已经给我了,因为这段时间太忙,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不过亲自听到关总这番口头介绍,比我看报告对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理解更加深刻。我听的很清楚,第一,你们的项目是为一种中成药配套,第二,滴灌是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中草药本来就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仅凭这两条,你们的项目就符合政策扶持条件。”

“估计能有多大扶持力度?”老宋帮着问了关云天想问,又不便问的问题。

“作为县级发改部门,我们的资金扶持额度最少几万几十万,最多也就一千万,另外,还有一种贴息贷款指标可以使用。”老邱坦承道。

“与我的职务无关,我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再提个问题,邱局,能不能给昌达集团最高额度的资金扶持,外加一定数量的贴息贷款指标?”宋副县长道。

“这个......,宋县长,你的建议可以考虑,但我不敢跟你和关总承诺什么,因为无论资金扶持额度还是贴息贷款指标,都要经过局班子成员讨论通过。”老邱显然有推脱之意。

见此情形,关云天急忙说道:“只要邱局长认为昌达集团的项目符合政策扶持条件,具体细节可以过后再说。”

对于这种局面的把控,关云天颇有经验,任何一个手握实权的人,即使关系再好,也不会在酒桌上当着众人跟你承诺什么。

“好,这件事就说定了,既然昌达集团的项目符合条件,但愿你们班子能抓紧时间讨论,尽早给企业一个说法。来,咱们喝酒!”老宋举起酒杯,提议大家同饮。

......

用类似办法,在随后的几天,关云天跟县科技局的有关领导也建立了联系,但科技局除了具有跟发改局差不多额度的资金扶持,他们没有贴息贷款指标。

利用社会人脉和适当的公关手段,一个月后,发改和科技两个职能部门最终同意,给昌达集团的中草药滴灌项目以最高额度的政策扶持资金。尽管如此,三项扶持资金的总和,距离滴灌设备的投资,仍然相差两千万。

凭借昌达集团跟金融机构的良好关系,他们要想通过贷款解决滴灌设备的两千万资金缺口,自然不是难事,即使从昌达集团的自有资金中挪出两千万,也不至于影响集团公司的正常经营。

但关云天不想那么做,发改局的老邱不是说了嘛,他们还有贴息贷款指标,摆在那里的政策不用,为啥要难为自己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