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90章 第一要务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90章 第一要务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养老机构的规划曾在董事会上讨论过,叶佳怡和老丁当然知道规划内容,但要把规模做到全省甚至全国连锁,还是让他俩吃了一惊,因为宏伟的规划说起来容易,实现规划的资金从何而来?那又是另一回事。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养老事业这项朝阳产业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昌达集团在两三年前就已形成共识,养老行业将成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业务之一,并作出了初步规划。

但关云天对涉足养老行业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养老行业利润微薄,要在这种行业做到可持续长期发展,除了在管理方面精细化科学化,还有一个重要手段,那就是规模经营,只有将规模做的足够大,规模效益才能体现出来,有了效益,可持续发展便不成问题。所以,在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关云天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他把目标定在实现全省或全国连锁,也就顺理成章了。

关云天当然清楚,要实现宏伟目标,资金是第一要务,尽管昌达集团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但要以集团公司的自有资金支撑如此宏大的规划,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况且,关云天不愿让集团公司内部的实体制造业向服务行业不断输血,那样做不利于高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依靠从金融机构融资发展养老事业也不可行,因为这个行业虽然稳定,毕竟利润不高,微薄的利润扣除银行贷款利息,企业所剩无几,能维持正常运转已相当不易,更遑论持续发展。

恰在此时,张助理提供了这么个信息,关云天认为这不失为一次机会,相对而言,通过借壳上市,不仅融资比较便利,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比起金融机构的利息,上市融资的资金成本起码便宜百分之五十以上。

在为关云天的宏伟规划感到吃惊的同时,叶佳怡和老丁也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有这么大的资金需求,能借壳上市,在股市融资当然是成本最低的。”老丁道。

“从资料上看,这家ST企业完全是因为连续多年业绩不佳,才被监管机构停牌,这也是所有ST企业的共性。他们的主业是建材生产,如果重组,首先需要搞清楚为什么业绩不佳?这些年因为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大规模修建,按理说基础建材行业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场那么好,却出现多年业绩不佳的状况,是不是管理方面存在什么致命缺陷?”叶佳怡分析道。

“基础建材行业这些年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不过根据在昌达地产公司的体会,这个行业也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跟企业的区位关系很大,因为基础建材不是价值很高的商品,不适合长途运输,否则,运费比产品本身的价值都要高。所以,企业要是远离大都市或大型基建集群,再好的市场跟他们关系都不大。”关云天道。

“这么说来,那是这家凯源公司在业务定位和企业选址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叶佳怡道。

“咱们作为局外人,只能猜测除了他们的管理出了问题,就是业务定位不合理。不管什么原因,这总归是猜测,如果想对凯源公司实施兼并重组,肯定要跟对方进行深入交流,到那时自然会知道具体原因。”

“接下来如何操作呢?”叶佳怡问道。

“如果你们觉得这件事既有必要,又有可行性,接下来就要跟对方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实质性接触。另外,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这家凯源公司,正是咱们财务部张助理以前供职的单位,是他向我透露了这个信息。”关云天道。

要是换在以前,老丁对这种越级汇报工作的违规行为会提出批评,但如今他处于随时都有可能退休回家的状态,老丁对张助理没有直接向他汇报这件事并不生气,因为他把这种事已经看的很淡了。

“当初招聘张助理的时候,我对他的资料接触比较多,所以对他曾经供职的企业多少有点印象,看到邮箱里那份材料时,我就估计是他带来了这个信息。”叶佳怡道。

“是啊,昌达集团已经离开股市十多年了,要不我上哪儿接触这种等待重组的企业?等张助理跟凯源公司联系以后,根据他反馈的情况,再决定如何行动。”

向董事会的两位主要成员通报情况后,关云天指示张助理马上跟凯源公司联系,把昌达集团的意向转告对方。

凯源公司很快有了回音,他们告诉张助理,希望到昌达集团进行实地考察,想亲眼看看这家企业究竟有多大实力。

关云天当然爽快答应了这一要求,他认为这是人之常情,换做是他,对于一家想跟自己联姻的企业,他想做的第一件事,自然也是亲自到对方那里了解实情。实际上,昌达集团何尝不是这样?关云天向叶佳怡和老丁通报情况时,三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猜测凯源公司的现状。

“你转告对方,昌达集团欢迎他们随时来访,无论坐火车,还是乘飞机,一旦确定了具体行程,马上告诉你,到时候我们派车去省城迎接他们。”关云天道。

也许急于找到合作伙伴,凯源公司第二天就给了回信,他们定于下周二到昌达集团拜访,据说公司董事会的七名成员将一同前来,一方面这阵容够大,另外,也说明凯源公司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关云天把情况向叶佳怡作了通报,并让她安排车辆,到时候去省城机场接机。

虽然关云天没有明确指示,但对方来的是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董事会全体成员,叶佳怡觉得接待规格不能低。

到了周二,叶佳怡带着两辆商务车和张助理,于早上七点从昌达集团出发,亲自去省城机场迎接凯源公司的客人。

上午十点半,迎候在机场出口的叶佳怡和张助理,终于等到了要接的客人。见凯源公司一行八人走出来,张助理上前打过招呼,并领着客人往停车场走去,临上车前,张助理将宾主做了相互介绍,“几位领导,这位是昌达集团的叶总经理。”

然后,老张转过身,“叶总,这位是凯源公司董事长朱总,这位是总经理侯总,他是主管财务的黄总,以前是我的顶头上司,那位是李总,旁边那位是苟总,他右边那位是辛总,这边这位是马总,后面那位是办公室田主任。”

叶佳怡上前,跟客人们一一握手,“欢迎来昌达集团!”

司机把车门已经打开,叶佳怡道:“张助理,咱们分开坐,你看客人们怎么坐比较合适?”

“嗨,都是一样的车,但叶总你是领导,让凯源公司的朱总、侯总、黄总和李总跟你坐一辆车,其余领导跟我坐一辆车。”

从高速公路下来,沿着宽阔笔直的大道又行驶了二十来分钟,车辆驶入县城,时间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了中午十二点半。

“朱总,时间不早了,咱们在县城吃午饭,下午再去单位吧?”叶佳怡向客人征求道。

“叶总不必客气,我们听你安排。”

车辆拐了个弯,继续往前行驶了几分钟,来到一家大型酒店的停车场,这是昌达集团的定点饭店,集团公司一般的接待都安排在这里。

相对简单的午餐过后,叶佳怡告诉客人:“朱董,你们去宾馆午休,下午两点司机接你们去昌达集团总部。”

“多谢叶总!悉听尊便。”

下午两点左右,张助理带着车辆到宾馆,将凯源公司的客人接到昌达大厦。进入电梯上到四楼,来到贵宾接待室门口,张助理推门进屋,见关云天、叶佳怡和财务总监老丁正在里面等候。

“关总,我先介绍一下吧?”老张看着关云天。

“当然,你先介绍吧。”关云天等三人同时站起身来。

从凯源公司董事长开始,到办公室主任,官职从大到小,张助理将凯源公司的客人向昌达集团的三位领导做了一一介绍,然后转身说道:“几位领导,这是昌达集团董事长关总,这位是我们的总经理叶总,已经跟大家见过面了,这位是昌达集团财务总监丁总。”

宾主相互握手致意,然后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张助理正想退出接待室,关云天叫住了他,指着老丁旁边的座位,“你也坐下。”

待宾主坐定后,关云天说道:“首先欢迎凯源公司的各位领导光临昌达集团!朱总,我先介绍一下日程安排,今天下午咱们相互见面,彼此做个一般了解;明天请大家参观昌达集团的各分支机构,后天开始正式的商务谈判,你觉得怎么样?”

“很好,就按关总的安排进行。”迄今为止,老朱说话不多。

“那我先把昌达集团的情况介绍一下。”关云天用了十多分钟,从头至尾,把昌达集团的历史和现状向客人们做了简要介绍。

“这么说来,昌达集团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那次全国创业潮?”老朱的年龄比关云天还要大几岁,他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

“时间上差不多,但我们跟其他下海经商的创业者不一样,是形势所迫,被逼无奈。”

“哦,你们这是无心插柳,却把昌达集团做的这么好,实在令人钦佩。”

“朱总谬赞,昌达集团能发展到今天,没有别的原因,主要归因于我们是体制外企业,机制比较灵活,多年来利用这方面优势,成功规避了多次风险,使企业得以健康发展。”关云天道。

“关总太客气,昌达集团除了机制灵活,看来你们的企业规划做的也很好,产业布局很有前瞻性。一家创建于九十年代初的企业,现在经营的业务范围除了高端制造业,就是服务行业,如果经营理念一层不变,即使当初再好的产品和市场,要发展成今天的局面,也是不可想象的。”凯源公司侯总经理插话道。

“侯总谈到的因素也有一些,我们的确很关注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不断筹划相关的应对措施,当传统产业遇到的政策监管逐渐趋严的时候,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差,我们选择提前退出传统制造业,不仅避免了巨大损失,也为公司的产业升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