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14章 小料儿

重返1977 第414章 小料儿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应该说,“民族饭庄”如今确实还存有旧时遗风,“选料精、加工细、汤味鲜、火力旺”这几个明显特点还没有都给扔了。

只可惜,洪衍武对这儿的小料儿却颇为腹诽,很不热爱。

因为从历史上看,“顺东来”历来宣扬的调料特点,只是一个“全”字。

芝麻酱、绍酒、酱豆腐、韭菜花、卤虾油、辣椒油、花椒油、酱油、米醋、蚝油、鱼露、黄酱、味精、白糖、盐末、胡椒粉、五香粉、香菜末、葱花末……琳琳总总二十来种,全都给你放在小碗里呈上来。

除了一碗打好的半成品底料,其余全由客人自己调配。这里并没有像其他饭馆儿那样有真正成品的小料儿提供。

所以洪衍武就总觉的这儿的小料不好吃。底料本来味儿就重,还有股子怪味,他自己搁点酱豆腐、韭菜花之后,就更齁咸齁咸的。

他甚至觉得那二十多种调料里,好些东西都是没必要的,完全就是店里为了好看走的形式,反倒给人添了麻烦。

但这一次,恰恰他的父亲给他上了一课,完全颠覆了他以前的成见。让他知道了“顺东来”的调料绝不是徒有虚名。

敢情洪禄承一度曾是“顺东来”的常客。他的调料方式是当年“顺东来”的少掌柜,丁子清的儿子亲手教的,有个名目,叫做“调七宝”,最是正宗不过。

他当然知道自己家的孩子们都对此没经验,就边说边做,很有兴致、很耐心的给大家示范了一次。

具体的勾兑流程是,除了底料,先放料酒、虾油、酱油、米醋。搅拌均匀后,再放酱豆腐、韭菜花,用勺顺时针搅拌,最后,再根据各自的要求,放辣椒油。

据洪禄承介绍,那些半成品的芝麻酱传统底料里有着独特的阿拉伯香料和陈皮、砂仁、草豆蔻、肉果、山奈、白芷等,此为独门秘方。

可仅有了这东西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底料。因为那只能是遮掩羊肉的膻,所以还必须添加其他的七种必不可少的东西,才能突出涮羊肉的美味来。

而且,在添加这“七宝”的时候,还必须得遵循液体的先放,固体的后放,搅拌时不沾碗的原则。顺时针搅拌,才能保证搅拌的调料不散不泻。

也只有做到这一步,这一碗底料才算勉强调制完成,可以用来蘸肉吃了。

而此时其他的调料,才有了可以自由发挥的余地。他们每个人便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继续往里加入他们喜好的味道。

只是无论想要再放什么,千万不能忘了,在调配原则上,一定要遵循着“辛、辣、卤、糟、鲜”五个字。否则随意乱加些什么酸的苦的,就会破坏味觉的平衡。

至于他个人的习惯,是喜欢再加点鱼露。因为那种特有的鱼腥味与羊肉本身的香味结合起来,又形成了独特的鲜香味。而他们的母亲王蕴琳,是喜欢加点白糖,更偏甜口一点。

洪禄承最后又称,有了小料。吃的时候也有个讲究。

绝不能直不楞登地猛蘸调料,否则筷子上的羊肉也会全是调料味道。一来二去,碗里的酱料着汤一多就会泄,也就没味道了。

正确的办法是要用筷子夹着羊肉扫碗边儿,这么一蹭挂上的调料足以把羊肉衬托得尽善尽美,还不遮本味。那才是恰到好处。

“今儿个这涮羊肉,你们大家伙儿就敞开儿吃吧,敢保说好。这些调料也只有这儿是最全的。别的地儿都不行。没卤虾油,没鱼露,也算涮羊肉?我还告诉你们,这辈子你们要不用这么全和的小料吃一次涮羊肉,都不能算是京城人,哈哈哈……”

洪禄承开着玩笑,终于先动了筷子。

还别说,洪衍武和他的兄弟姐妹们紧随其后,照父亲的样子这么一试。也甭加别的了,光这碗基础调料就已经非常好吃了。

提神,解馋!

普普通通的一筷子羊肉,只要扫上那么一点佐料,竟然就变成了另外一种蕴藏着无穷快乐的奇妙滋味。

给人的感觉,哪怕就是拿块糟木头蘸上这么一下,也会让这块木头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使人胃口大开的美味,轻而易举地吞下肚子去。

火光,肉味!

自沸腾的紫铜锅子以至扑鼻的葱花儿香,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洪家的每个人一时都只顾着大快朵颐,几乎要把舌头给吞进肚儿去。

他们从来就没想过,天下还有这么香,这么好吃的东西。

舒服,真是舒服!

肚子里有油水,生命才有意义。难怪上帝造人把肚子放在中间,那果然是生命的中心。

洪家子女们每个人的口腔都被蘸着佐料的羊肉片占据。他们为嘴里的泛起香菜味儿而倾倒。被这种合起来精彩绝伦的天地精华征服。

言语能力恨不得退化到了史前。每个人的这张嘴,就只剩下了咀嚼的功能。

洪衍武真是不能不佩服父亲在吃上面的学问了。这么一来,他也如醍醐灌顶般的豁然开朗,彻底想明白了一直费解的问题。

原来,当年的生活节奏慢,吃得起涮羊肉,又喜欢吃的人又多是祖居京城,有钱有身份,有一定的底蕴和素质的主顾。

这些人群不但爱吃,还会吃。自然是不太满足定式的小料了,当然喜欢自己动手调制。

而“顺东来”的调料便是为了迎合这种需求,尽可能让各人按各自的口味和习惯随意调配,这就给了顾客很大的“自由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它的“人性化”、“个性化”。

说白了,这就是过去那个年代高级餐饮中的私人订制,这就是如今的人们倍加推崇的“DIY”模式。

会吃的人当然是越吃越美,在其中能享受到独具一格,颇有成就感的妙处。

可不懂的棒槌就崴泥了,那瞎掺和一起的怎么能好吃的了呢?

洪衍武扪心自问,要不是他爸爸教给他,他自己又何尝真正懂得这些门道呢?上辈子不过是穷人乍富的傻吃罢了。

而开火锅店的商家为了赚钱,往往要大批量的开连锁,为了保证质量图方便,追求的是一个口味的模式化。也就彻底忽略个性诉求了。

甚至更多的老百姓,还认为在家吃火锅才最实惠,在外面吃太亏。他们去超市买粉嘟嘟的劣质冻肉和袋装方便调料,吃的不亦乐乎,或许一辈子也不会去火锅店里吃涮羊肉。

却殊不知,他们的家宴与真正的涮羊肉相差何止千里。

那么自然而然,“顺东来”这个秉承老统和独特的精到服务,也就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越来越隔阂,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为人诟病了。

可这个责任,又该怪谁呢?

洪衍武个人觉得,店方和食客两方面都有自己的毛病。其实无论哪一方,都是一种不求甚解,自以为是的大笑话。

这就像清宫里一些首领太监曾感叹过的那样。

“想当初,宫里许多规矩本来是好的。可时间一长,大家都忘了最先设立这些规矩的原因,只知不论缘由、无论什么事儿,都要一律照搬照做。最后反倒与初衷相悖,也就闹出了一桩桩不合清理的荒诞事儿了……”

和男人不同,女人的情感更为细致,最容易触景生情,也最容易多愁善感的。

望着切成片的又薄又嫩的羊肉,红红亮亮、规规正正地横卧在洁净的青花瓷盘里。

王蕴琳仿佛有一个世纪没见过、没吃过涮羊肉了。

在蒸汽、火气的氤氲中,看着围坐在身边的至亲的兴奋面孔,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样子。看着他们手里的筷子千百遍地往返于肉盘与火锅之间,她很想说点什么。

但实际上,她却什么也说不出。她也很想笑一笑,可她也怎么笑不出。她就更不可能专心致志地吃东西了。

不为别的,她是在心疼她自己的孩子们。

洪家的这几个孩子受得苦太多了。除了老大以外,其他的孩子们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现今,竟连吃顿涮羊肉也能香成这样。她这个当妈的看着能不心酸?

“哎哟!我的天!你才多大点。一人都干一盘了……”

忽然间,洪衍争冲着洪钧叫了起来。并力阻洪衍武再给儿子夹肉。

“老三你别再给他了,那是纯肉,小四两呢!小心这小子积食……”

可洪衍武却说,“大哥,别大惊小怪的。孩子正长身子的时候。你就让他吃吧。他也不傻,真撑着还能硬吃?再说了,万一真吃顶了,大不了回去都吃片乳酶生呗。何况你自己都干了四盘儿了,我可看着呢……”

好,这个数字把全席震了,也让洪衍争自己笑了,当然是那种不好意思的傻笑。

可偏偏这个小插曲,却招得王蕴琳再也忍不住了。她这个当妈的,在子女们的欢笑声里,悄悄扭过脸去,用餐巾抹去堕出的滴滴老泪……

这一幕,唯有洪禄承注意到了,他不觉也停了筷子,悄悄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

回去之后,洪家的孩子们皆兴高采烈,吃饱了喝足了便昏然大睡。

老夫妻俩,夜深不寐。

这一夜,他们足足唏嘘了数十年的人间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