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78章 演节目

重返1977 第478章 演节目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虽说大户人家讲究“食不语,孩童不列席”,但什么事情都要分情况,这种规矩也得看场合。

譬如来了客人,或佳节相聚的宴饮,重的是娱乐与情感交流。如果像平日三餐一味不说话,只低头自顾饮食,那反倒是食古不化,大煞风景了。

今天也是如此,不但众人轮流抱着洪镒,由着洪钧垫高了椅子同坐桌旁。而且大家还得播彼此敬酒、聊天、说笑。这才叫家人欢聚,共度佳节。

当然了,既然是端午,那么聊的话题往往会与端午有关。洪禄承这个做祖父的,必定就要给洪钧这个亲孙子普及其民俗知识。

他就借讲了“屈子投江”的典故。讲屈原的《离骚》,讲他投水的那条汨罗江,讲人们包粽子,要投到水里去喂鱼,这样鱼吃了粽子,就不会吃屈原了。

可熟料洪钧这小子生了颗玲珑心,最好瞎琢磨。咽了最后一口“奶(zi)粽”下肚,张口就反驳。

“爷爷,这么干是不是有点犯傻啊?我是说凭什么就认为鱼吃了粽子,就不会再去吃人肉了?我们一顿不是至少也得吃两道菜吗?”

好,真理往往一句能顶一千句,立刻噎得洪禄承没话了。

但这样一来,洪衍争就看不顺眼了,马上呵斥。

“你小子胡说八道什么?爷爷这儿跟你讲典故,教你知识!好,你倒抬上杠了!就你这样好顶撞的,今后上学功课也好不了!老师肯定不待见你!”

这年头。老子的权威可是相当大,那对儿子来说就是天,就是法官,就是行刑官。

洪衍争几句话就把洪钧说得低了头,屁也不敢放一声,但迫于强压,脸上却都是委屈和不服气。

老爷子倒是疼孙子,一见洪钧挨了批,赶紧护着。

“算了算了。孩子天真么,好些事情还不知道。长大了我们就懂事了。是不是哪,小钧……”

洪衍武也跟着劝,“大哥,我觉着你别下定语太早。要照我看,咱们家这小子能想别人想不到的地方,那也是优点。这说明他一点就透,能举一反三,学什么不比别人快啊?难道当老实疙瘩就好?那是死木头。你别一味吓唬孩子,矫枉过正反倒不好……”

洪衍武说的是好话,但是可别忘了,他小时候堪称劣迹斑斑啊。

世上的事儿还就是这么怪,同一件事儿让不同的人来做,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像洪衍武说的这些话如果任何人来说都没事儿,偏偏就是他这么一开口,可就起了反作用了。

洪衍争马上掉转矛头。

“矫枉过正也被放任不管强。我怕就怕他精过了头儿,也把心思用在荒腔走板的行径上了。真跟你似的,主意那么多,顺了像只花猫,逆了是只老虎,我可受不了。咱洪家的孩子里,有一个特别的就够了……”

洪衍武没想到引火烧身,赶紧把自己往外择。

“哎哎,打住。老大,别扯我,我可不代表你儿子的成长方向……”

好在洪衍武也有靠山,亲妈发话了。

“老大这是什么话!老三怎么了?我看老三挺好!要房、修房都是他的主意。哪件事办得不漂亮?你这通发作自己兄弟没道理!你可是当大哥的,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得好好想想!”

眼见妈有点变了脸色,自己老婆也在旁拉了一把。洪衍争忽然意识到什么了。他赶紧转头对“糖心儿”解释。

“小唐,你别见怪。我只是替孩子着急,也是跟老三斗嘴习惯了,习惯了翻他的旧账。今后一定注意……”

徐曼丽也来帮着圆和。

“嗨,就是,老三这几年可没少给家里办大事,家里人有目共睹。反正我儿子长大了要能有老三这本事。我这个当妈的就得济了。对了,小武给家里置办的电视、冰箱,大概是小唐你帮忙办的吧,我们可都得谢你呢……”

“糖心儿”哪里会计较。

“大哥,大嫂你们别这么说。我知道,你们都没拿我当外人。至于洪钧,那是个可心孩子,长大了肯定比小武强。其实对孩子,你们应该放心。洪家的人,有哪个不是出类拔萃的?”

这话可是把所有人都捧了。大家都不由自主笑了起来。一下把气氛彻底扭转过来了。

王蕴琳则欣慰地握住了“糖心儿”的手。越看这个未来儿媳妇越顺眼。

这时候,洪衍文见局面大好,又跟着提了个更得人心的建议。

“你们都行了啊,全是一对一对的,明着夸别人,实际上都替自己的那位打盘算呢。我们可看出来了,罚你们!大哥、大嫂、老三、小唐,你们不但都要罚一杯酒,每个人还必须出个节目!”

这话是可正题儿啊,也最符合当下的气氛,正好对了大家的心思。结果获得其余人等一致拥护通过。

就连洪钧都不在乎他爹妈难为情,一个劲起哄架秧子乘机报仇。

这样没辙了,实在难以推辞。洪衍争便只好硬着头皮来了一段老电影名目大串烧。

这不知是当年哪位“大仙”编的,在民间各处正流行。

从“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屋前《分水岭》,屋后《沙家浜》,东望《龙须沟》,西看《汾水长流》”开始。

一直到“请您《千万不能忘记》,我一直在《战斗里成长》,我《以革命的名义》将我们《年青的一代》在《大风浪里的小故事》讲述与您,不知您听后《满意不满意》”结束。

中间把把近百部影片串连起来,效果大概跟相声的贯口差不多。

洪衍争是干活儿的时候,天天听旁边的工友念叨的。但他自以为记住了,可台词特别的长,真说起来就不一样了。再加上又有点不好意思,说的很是磕磕绊绊,最后差不多忘了小一半。

但即使如此,秉着鼓励为主的原则,大家还是一起予以掌声。

特别是洪衍武,拍巴掌格外卖力。在他心里,兹要能看见老大尴尬出丑,那就是最大收获啊。就为以后还有这种眼福,自然要鼓励,而且要大大的鼓励。

接着就轮到了大嫂徐曼丽,她可比自己的丈夫更不好意思。

可说实话,徐曼丽的嗓子不错,表演的评剧《报花名》水平却比洪衍争要高多了。很有点小新凤霞的味道。而且自己分饰两角儿,也很有趣。

虽然唱到“冬季里雪纷纷,梅花雪里显精神,水仙在案头添呀添风韵,迎春花开一片金”就提前结束了。

但这次大家都是由衷的鼓掌喝彩,认为真的不错。

尤其洪钧冲在了头喽,把巴掌拍得通红。不用说,这就是显出亲儿子的好处来了。怎么都向着亲妈。

只是他嘴里嚷着“妈,比爸强多了”,这一点却着实不智。看他老子那横眉立目的表情,说不准何时报应临头。

再下面,既然大哥大嫂都演过了。洪衍武一句“女士优先”就把“糖心儿”推到了前面。

大家本来还担心“糖心儿”抹不开面子呢,王蕴琳不能不宽慰了几句。可谁都没想到,“糖心儿”不但挺放得开,而且节目居然更好。

她今天表演得是京剧《卖水》里丫鬟梅英的台词儿。这是她小时候跟着“阿狗姐”听京剧唱片学会的。当时让她感兴趣的是从正月到十月的花名。觉得跟顺口溜似的,时常听着模仿,也就这么会了。

事实上,还就该着她出彩儿。

因为这套词儿是她是从小到大念熟了的,即使紧张也难以有失。而且这折戏纯粹是数板儿,不需要唱,相对容易。加之她声音又娇嫩,天生清亮,自然演绎得味道实。

虽然并无行家指点,可连洪禄承和王蕴琳两个听老了戏的人都不能说不好。更是把洪衍争、徐曼丽、洪衍文、洪衍茹和陈力泉这几个没听过这出老戏的人,给听得极为入迷。

她刚唱完,“红花姐,绿花郎。干枝梅的帐子、象牙花的床,鸳鸯花的枕头床上放,木樨花的褥子铺满床!”

大家就齐齐叫好,洪衍茹特别喜欢,说词儿又美又应景儿,也想跟“糖心儿”学。

而洪钧这什么也不懂楞小子居然也异想天开,他说自己觉得唐阿姨比电影《卖花姑娘》里的花妮漂亮多了,说的词儿也比电影主题歌好听。应该让唐阿姨去拍电影,把花妮换下来才是。

事实上,这小子鬼得很。这几句其实不乏拍马屁的意思。

因为“糖心儿”每次来兜里都装着许多高级糖果带给他。在洪钧的意识里,还真以为“糖心儿”就姓能吃的那个“糖”字呢,对她的感觉完全就是甜的。他很愿意努力争取这位“糖”阿姨更多的好感。

可毕竟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也真的,占了“率真”二字。“糖心儿”的容貌又是公认的出挑儿,让大人们并不疑有他。

于是这一出口,引得大家又是笑了一气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