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三十章 整理

一脉承腔 第三十章 整理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20:2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找张星去做这件事刘兴武没有任何意见,他反正也找不到什么人。

制定最后计划的时候再去询问了一下老艺人们的意见,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以后这个地方是为老艺人们准备的,不是给他们准备的,老艺人们的建议才是最重要的。

张德林几人有舞台演出的经验,而且,他们这些老艺人们手底下也有徒弟,知道建立这样的地方需要什么东西。

一切准备妥当,刘兴武走不开,直接给吴小倩打了个电话,让她在城里买一些需要的东西,买好了来村子的时候带上,拿上发票报销。

整理老腔的剧本,建档都是细致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

老腔艺人们给徒弟传授技艺的时候都是口口相传,从小就开始练,练不好就打,张德林就是这么过来的。

现在想要把这些东西整理成文档极有难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目前只是一个基础,具体的规定还没有下来,在法律保护方面也有缺陷,但是今后规定的完善,法律的完善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没有正式的文件,但是一些注意事项,细则早都下发到了相关负责人的手中。

作为老腔的负责人,刘兴武手里也有资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省级以下的各级政府负责组织、监督该项目的具体保护工作。

确认保护单位,具体承担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保护单位要履行收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登记、整理、建档,为该项目的传承和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保护相关文化场所,积极开展展示活动。

事情多且杂,刘兴武累的睡觉都没睡好,但是乐在其中。

“林雄,我们现在要统计的是老腔的艺人信息,具体到每个人的具体信息,这些你去做,我就不多说了。”刘兴武将事情安排给了新来的小同志。

他的面前摆放的是一大堆古籍,全都是不知道多少年流传下来的剧本。

老腔的剧本。

剧本要拍照存档,要记录存档,拍照就得要照相机,刘兴武把自己的相机都拿过来了。

专业的事情,林雄帮不上忙,记录老艺人们的信息,他可以做,就让他去做。

“好。”林雄拿着东西就出了门。

他们现在在张禾房子这里,没在虎沟小学。

那边正在装修,张星带着一帮工人在那边忙活,从早到晚。

虽然活是张星接的,但是工钱也要按照当地的标准去给,材料上也全都按照标准去走。

农村里干活,中午也要管一顿饭,平常给工人买点烟什么的都是必须的,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张禾把这些事交给张星去处理,跟这些工人打交道是张星的长处,他们文化人不好说话。

钱到位了什么都好办,就是这五万块钱也不经花。

到现在,刘兴武还没敢举办一场什么样的活动,都是没钱给闹的。

要是他们自己举办活动,上面没钱,只能靠自己,总不能又在村里搞,那就没意思了。

林雄出了门,转了个弯就找到了张禾,全村他也就只认识张禾了。

张禾正拿着手机在打电话,给了个手势,林雄没有发出声音,停在了一边。

“我知道了,你继续打听消息,工厂的订单放一放吧,最多接到今年年底,明年的订单就不要接了,收购废纸的工作也要和废品站的人说好,一旦出了什么变化,最起码不能让工厂出现什么意外。”张禾在电话里吩咐道。

挂掉电话,张禾挠了挠头发,好几天都没洗头了。

工厂那边的事情现在也多了起来,环保政策还没下来,含糊其辞,各个部门互相扯皮。

一个想要环保,一个想要经济发展,这些张禾插不上手,只能等上面出来结果。

政策上的变化必须及时掌握,不然一旦出现什么突发变化,对于小企业来说是灭顶之灾。

暂时停下来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后续的生意该怎么做,张禾还没有太好的想法。

暂停订单,对于客户来说也很突然,已经接到的订单要继续做,张禾到时候还要去给客户们说清楚情况,不能随便乱来。

李文主内,其他的副厂再去处理一些事情。

“小林,怎么了?”张禾扭过头问道。

“张哥,武哥让我收集一下老艺人们的信息。”林雄说到,态度温和。

对张禾和刘兴武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索性把两个人都叫做哥。

“行,我去叫他们,你跟我来。”

张禾走出门,去叫了张德林一大帮人。

张德林,张德云,张德禄,张德民都是一个辈分的,是兄弟。

其他的老艺人是村里其他家的,但是都姓张,有几个还是张德林的徒弟。

“各位爷爷们,我要整理你们的资料,存档,还要请你们配合我的工作。”林雄缓缓道。

众人坐在院子里,张禾找了个桌子,好让林雄把文件放在桌上。

“都要啥东西?”张德林问到。

“姓名,年龄,家庭情况,学历,民族,学艺的时间,掌握的技能……”林雄一个一个说到。

比户口的资料还详细。

老艺人们是遗产的传承人,必须仔细收集资料,一个都不能漏掉。

这时候,门外走来一个老人,看起来五十岁左右。

张禾几个人听到声音都看了过去。

张玉胜,也是村里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也唱老腔,但是因为不挣钱就放弃了,在外面打了几年工,年纪大了之后回到村里,家里的孩子也长大了,没什么操心的。

“德林哥,我……”张玉胜欲言又止。

他的脸色是典型的关中农民风格,一头短发,中间夹杂着些许灰白,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己家里缝制的,脚下踩着的也是布鞋,鞋面鞋底都是泥点子。

林雄神色尴尬,不知道怎么回事,倒是张德林一副冷淡的模样,似乎很不想看到张玉胜。

“你想说啥就赶紧说,我们还有事要办。”张德林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张玉胜的样子就好像要奔赴刑场一样,沉默许久后说道:“德林哥,你这还缺不缺人?”

林雄一脸茫然,难不成村里还有其他人会唱老腔?

只是张玉胜这句话说出来后,没有人回应他。

张家德字辈的几个人都心不在焉,仿佛不想理他。

“德林哥,以前的事情我给你道歉,我现在只想能继续唱老腔。”张玉胜满脸真诚。

“你不是说以后都不唱老腔了吗?”张德林脸色嘲弄。

一旁的张禾急忙回想了一下,脑海中搜索着有关的信息,想了一会,终于想起来。

据说张德林和张玉胜年轻的时候分别是不同的班社,两个班社之间有着冲突,在一场演出之中两人结下仇怨,蔓延至今。

后来张玉胜的班社解散,两人到现在也没有联系。

今日张玉胜找上门来,摆明了要冰释前嫌,重新唱老腔了。

张禾可是记得,这个张玉胜也是有点本事的,他手里有几个剧本,是德林班所没有的。

“玉胜爷,你先坐。”张禾站起来,将身下的板凳提过来,放在了张玉胜面前。

“把凳子放下。”张德林严肃道。

张禾笑了笑:“爷,玉胜爷大老远来一趟,咱总不能还不让人家坐了?这要是传出去,村里人要说咱进了非遗连村里人都不放在眼里了。”

看到张德林的表情缓和下来,张禾急忙招呼张玉胜坐下来。

老人犹豫片刻,终究是坐在了凳子上。

“德林哥,我虽然嘴上说不唱老腔,咋能真的不唱老腔,我看见你们在台上唱,我心里也痒痒,我现在想跟着你们一起唱老腔,做个伴奏的都行。”张玉胜态度诚恳。

他是第一个来的,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老腔如今风头正盛,出去演出是迟早的事情。

村里面一些人都开始自发的组织班社,准备另立门户。

老腔是非遗,唱老腔的人又没有规定,不管是谁唱都是非遗。

这些文化部门自然是喜闻乐见,唱老腔的人越多,保护起来越是容易一点,不会突然消亡。

“爷,你看玉胜爷都这么说了,肯定是想唱老腔了,咱们现在刚刚入选非遗,要为了老腔以后着想,人越多才越好。”张禾劝说道。

“爷,你是班主,以后就是老腔的代表人物,你要大度一点啊,咱这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张禾笑道。

张德林脾气倔,爱面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心里早就放下了。

张玉胜肯定也早就放下了,不然不会过来说这些话。

听到张禾的话语,张德林的面色缓和下来。

好歹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了,是跟市上领导合过影的,还接受过电视台的采访,是应该大度一点。

身份不一样了,现在是德林班班主,是老腔的代表人。

“行,张玉胜,这是我孙子说的,不是我说的,你可以过来跟我们一起。”张德林缓缓道。

张玉胜的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

“谢谢德林哥!”

“谢谢小禾!”张玉胜连忙说到。

“玉胜爷,正好现在在登记老腔艺人的信息,你来登记一下吧。”张禾招呼道。

一旁的林雄从头到尾都处于茫然状态,直到现在才反应了过来。

该登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