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道自倡 > 第230章 与朱熹论道(二)

我道自倡 第230章 与朱熹论道(二)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20:26:09 来源:小说旗

动画片《太极祖仙》第四十二集文案:

朱熹说他的“理”就是“天道”,对此张三丰并不认同,说道:“是你弄混淆了!老子说:“道常无形”!它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在无形运转中演化出各种各样有形的事物来。有形的事物也才有了相应的各自的运行轨迹和规律,这才是“理”。所以,“理”只是“道”产生的而已。也可以把它看成是“道”作用于具体事物上所呈现出来的外在表现!一物一理,各得其专有特殊之处,而不可以套用于其它。

“道”哪里会是先生所说的“理”那般有板有眼的?它只是隐藏在一切有形物之下的一种运作机制而已!它恍兮惚兮,无状无象,希徽难辨,却又周行而不殆,化生万象,纯任自然而运转。故而,道才是适于一切的!

倘若天道是刻板成形的,那哪需要我们众人去孜孜以求?它不就一目了然的了么,我们又何必去论道?

天道若真如先生所说成的刻板的“理”那般,世间万物,就该是同一模样儿才对。这又何来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

所以,道衍万物,万物各显其存在运行之理才对头的!

由此,就足以看出是你朱先生弄错了“道”和“理”。所以,你那些论述,就显得牵强得很!”

朱熹从来没有想到如此深入过,对于张三丰所说的这些,他只能目瞪口呆地听着。

或许,他在想,真的就是该如同张三丰所说那样,道形成物后,事物各自按各自的规律运行才是道理。

张三丰见朱熹搭不上话来,便接着说道:“就又说说你那“由“理”而生“气”,“气”而成物,格物而致知”之说吧!

你这“理”都是箍定了的“死理”了,那它所生之“气”,也当属“死气”!

“死气”能生出什么东西来?这可想而知吧?

虽然你此处强自移花接木地挪用道家“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化万物”的思想学说。然而你却弄反了。

太极,乃道的别称。是道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互相调和,因缘聚汇,才成不同特性的五行因素。五行相配合才演化出万物。这才有了万物各循其理。故而,是“气”在前,而后有五行,再后呈现出物理。而非“理”产生的“气”!

你以“死理”来框你所想当然的“气”,纵“格物致知”,也终是框了一框子死气而已!

故而,你那些理论,真的不晓得是些啥子东西!

还有,你之谬误,就是错在你这“理”之有“格”上!或许你还沾沾自喜有了“格局”吧?殊不知以死理所套取的格局,便是一个天大的局限,最终成个死局!

你推崇认同的那些“三纲五常”之类的礼教,便是这么样的一个死局!

把天下人格入这个死局中,最终必禁锢死天下之人!使整个天下失去创造力而再无生机可言!

人本来自自然,故人之本性,亦崇自然。这才合乎“道”的!岂是你所说的那样要去遵守你们儒家所提的那些“理”!

民众皆是凡夫俗子,有点天然的欲念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了。追求生活过得好点,这不也是天性么?既是天性,又岂可不加区别地灭之?

你不让人顺乎自然地生活,而欲格锢于“三纲五常”之中,反而是逆天而行,不道之举!

不道早夭!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

被张三丰这般鞭辟入里、当头棒喝地一顿洗白,朱熹听得毛骨悚然,冷汗直冒。

不过,他那“灭人欲”的观点也是借鉴了全真派的理论而来的,故而他心有不甘地问道:“那你是说不该灭人欲,反而该放纵人欲了哟?你们道家全真派不是也提倡去欲求真的么?”

张三丰虽然并不反对全真派那套修炼之法,但也从来没有效仿过他们那样。故而,武当派中的三丰派,素来都讲究率性自然的。

张三丰笑道:“那是修真之人的修炼之道,岂可适用于普天下之人?你莫非是要普天下之人都去修炼么?对于凡俗之人,一切顺其自然最好!”

朱熹明知张三丰说得有道理,但他不愿这场论道还在自己的主场都输得如此之惨,便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说道:“你们那些道士,就是那样,口头上喊着要去除自己的欲念,修炼个真人出来。实则躲起来偷懒,不事稼穑!若天下之民皆如此,还有谁来种庄稼,养活天下之人?你倒更好,还要放纵大家的欲念,要让世人都活到贪欲中去,而不遵礼法。是想要这世界乱套么?”

他这么一问,也算转换论题反借力打力地向张三丰强势反弹回来了!

他一方面说道家虚伪,自己做形象而又实则在逃避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则讽刺张三丰是歪理邪说,欲乱天下!

其实,他们方才还是在辩论他那理学的核心思想,这下倒要变成批判道家思想了。

张三丰听得气不打一处来,说道:“道家修士修真,不过是要于此浊世独善其身而已!他们也自食其力,还经常以己之能济世救人。不像你们儒家,整日里想着通过读书求得仕进之途,做个官成人上之人!你们儒生,又有几个躬耕陇亩,自食其力来着的?

想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而不得用,饥馁无奈之下,使弟子乞食于野老,居然仍以夫子自称。野老怒怼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他自觉有愧,也尚能赞其隐者也!

而后你们儒家,大行窃国之计,常使天下饿殍遍野。天下之民辛苦劳作,反而饿死。但反观你们这些读圣贤书而为官之人,可曾饿死几人?”

张三丰这下简直是在对朱熹进行灵魂拷问了!弄得他如芒刺背、冷汗直冒。

的确,像他那样治“圣人之学”之人,出发点就是为了弘扬孔子那套如何让百姓各归其位,便于统治的!

他也曾自得地以为,若这社会真按他那套来施行,定然可以天下大定,达到“安天下”之目了!

故此,他向来也自负得很。

而今他被张三丰如此戳穿,顿然如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有些瘪了。

不过,他仍强装义角地说:“你我之道不同!你并不为天下谋划,故而只会拿人之短,徒逞口舌之利耳!欲安天下,又哪里是乡野村夫之见所能达到的?”

张三丰不禁笑骂道:“乡野村夫?乡野村夫可不比你们这些肉食者鄙!你们想方设法囿民于地、牧民而食,可安了几分好心的?还大言不惭地说是为天下谋划!谋划些啥?就谋划个让你们这些当官的长治久安地一直吃人下去?还要“三纲五常”地禁锢老百姓的思想,让他们一直做温顺的羔羊!你居心之毒,可见一斑!若真有天老百姓都觉醒了,我看你们将何处容身?”

朱熹被张三丰驳得体无完肤的,实在招架不住了,便耍横地说道:“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张三丰笑道:“我今天是来论道的!岂是来与你同谋的?”

朱熹只得摆手示意不说了也罢。

胡鸾仙见他认怂了,倒没忘补上一刀,笑着说道:“傻书生,看来这些年你在这白鹿书院读的书也白读了呢!”

这说得朱熹又是大窘。

不过在心目中的女神面前,他也不好失态,只能拱手作揖致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