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商业三国 > 关于民族问题的书评(6月下)

商业三国 关于民族问题的书评(6月下)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感谢书友在水一方03整理的书评,让更多人了解商业三国成长的历程。在此也感谢各位兄弟,对本书的肯定与批评。

□ 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tasd

□ 使国家经济政治保持活力是最重要的要不就算统一了全世界也会被推翻的 tasd

□ 殖民思想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思想,只有骨子里野蛮的、半开化的民族才会有的思想。 子铧

□ 这个我不是说殖民好我只是去证明其不可行性 tasd

□ “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tasd兄说的好。国家强盛了,与世界交流有二种手段,一是如盛唐的开放(请进来),其次似明郑和下西洋(走出去),这才能开阔眼界,展现大国风范。 子铧

□ 此书是架空中最关心汉族强盛之文化传统内核,要打破地理环境给我们先人的宿命,可不可以再接再历,把方字与语言改成字母方案,一改象形文字繁杂落后学习成本高,二是不易印刷和传播,另外汉语(古语)语法时序逻辑不清,不利于科技的发展。语言可选当年世界学术界研究出来和世界语,通过宗教来一点点改变与传播。 zhaix

□ 我不同意zhaix的建议,中国的汉字比其他字母型语言而言有相对的先进性,中国的汉字既有形又能表意,而且是单音节词,是二维语言,在纸面这个二维载上体充分拓展了信息空间,更利于抽象思维。没有“不利于科技的发展”这一说。而西方的字母语系没有形的概念,等同于密码语言,是单维语言,相比于汉语的信息载量要小的多,而且有繁琐的词根、时态、性别问题,表述相同的问题没有汉语简洁精确。汉语学习成本并不高,常人通常掌握3000常用字就能读书、看报基本没有问题,而字母语言不同,要象现代人一样读书、 子铧

□ 看报至少词汇量要4、5万以上,要听懂、看懂专业书籍更需要学习大量的专有名词、新造词。密码语言的一个特点,每出现一样新事物就要造一个生词,而且语言的时效性很差,不稳定,举个例子,现代英国人有多少人能读懂用古英语写的作品?有多少人能读懂莎翁的戏剧?而现代中国人读古人的作品却不用很费力,四大名著谁都可以看懂。对于汉语语法时序逻辑不清的问题更不存在,字母语言(如英语)看似强调时序逻辑,却不能简洁表达。比如汉语表述“房里有人”这个概念,英语却有几种说法,有哪种能简洁表达出的? 子铧

□ 用英语只能表达出“房里有一个人”、“房里有多个人”、“房里有几个人”等等。改革古汉语可以引入现代的标点符号来断句就可以了。汉语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在信息工程领域更有它的优越性和竞争力。 子铧

□ 如国把汉语改成字母语言,世界上还会遗失书法这门汉文化圈独有的艺术。 子铧

□ [精华]子铧兄所言也有一定道理,我一直在思考反省汉族2000年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如同食品是影响人的生理最大因素,我个人认为文字与语言是影响人思维方式主要因素。从文字本身来看只是人类思维和记录的工具,都能实现相应的功能。一个大的系统要有效和稳定,我想其根本基础一定要简单和有序。象形方案比字母方案,最大问题在于基础过于繁杂,对古时大众学习和使用不利。也因此才使中国出现特有的“知识分子”阶层。 zhaix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为什么没有什么大用?而在西方却对社会带来革命性变动?中文2万个基本字符和西文30-40字个字符相比,活字印刷术基本没有什么成本变化。书法更是中国特色,把工具作成艺术,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表达力的浪费。 zhaix

□ 从社会整体来看,团体(国或公司)间比拼的是成本和效率。人才的竞争来自于学习和信息传播的成本与效率。学习象形字与字母字间成本与效率相差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怕是一个数量级。当年老毛试验过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也是为了这个原因。但拼音实在是不仑不类,最后只能用简体代替繁体,你现在还能说简体还有古汉字的形意吗? zhaix

□ 回zhaix:汉族2000年停滞不前?没这么夸张吧,不要把150年的落后说成是千年的落后。汉字相比于字母语系的优越性我已经说的够清楚的了,中国的汉字是根植于中国文化深入骨髓的,中国文化得以一脉传承,汉字的形成功不可抹。如果把汉文化看作一个人,那汉字就是这个人的骨架,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国文化。如果没有汉字,很难想象中国现在还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文字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历史已经证明,汉字是最稳定和最有时效性的文字系统。当然,相对于西文30至40个字母的文字系统, 子铧

□ 印刷确实要烦琐一些,但并不能证明汉语印刷成本就高,印刷成书的用纸成本也要考虑,不要忘记联合国5种官方文字的文件中最薄的那本一定是用汉语印制的。汉字是二维信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纸面的几何空间,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是抽象的、高效的、生动的;而西文字母是一维信息,是密码信息,解读西文就象是在解读密码,是发散的、低效的、枯燥的。试问是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息快,还是从一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前面说过,密码语言每新生一事物,就要造新词。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4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 子铧

□ 将突破100万大关。而且,人的视角有限,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我看不出,西文字母相对于汉字有何优越性?对于汉字的字母化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是一种倒退。不要以为钱玄同、鲁迅提出的汉文西化就一定是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0年代至今大陆汉字改革改了四次,也都没能把汉语字母化成功过。但也不能说汉字不能发展,简体字对汉字的部分部首的改革是成功的,虽然有些部分也改掉了汉字的精华,不可不谓遗憾,但汉字的生命力是强劲的。 子铧

□ [精华]汉字改革我认同,但要把汉字西文化、字母化我坚决反对,因为那是一种倒退。对于zhaix说的“书法更是中国特色,把工具作成艺术,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表达力的浪费。”我更不感苟同。汉字是从图画中发展出来的,和艺术是一体的,你不能否认汉字相比于西文字母更具美感,有更多深厚的文化内涵。不能认同自己的文字和文化,那和另一种“香蕉人”有何区别? 子铧

□ [置顶]当代人缺乏内在性、超越性思考。思考者是少数,大部分人是消费者,消费的同时吃着先驱的“人血馒头”。但是真正的思想并不因为不思想而存在,而恰恰因为缺席而变得可爱。现代化,按照西方的定义是中世纪神学倒塌之后开始的世俗化过程,距今五百年。在现代化最初的时候西方汲取了很多中国的营养。伏尔泰写于1745年的《人类思想史新提纲》可以证明这一点。很多历史著作中都表明在现代化初期,东方曾向刚从神性中心走出来西方输出了平民化、世俗化和人性化的东西,包括一些非确定性的人的思想。——王岳川(丹麦领先 子铧

□ [置顶]我们现在思考方式\价格体系\方法论无一不是西方的,不知算不算“香蕉人“?此词本身就是狭隘和封闭落后的。关于“民族的”精义我认为应是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理解,而不在于用什么工具,用什么方式表达。 zhaix

□ [精华]跨越时代的制度也并非不能实施,只要某个地区的经济远远超越其他地方。比如在出云城,可以作为一个大家族来经营,家族内完全可以族长立宪制。经济和军事双管齐下,族内多选人才出去做官,形成一个大财阀,到时候,皇帝也不得不看你眼色…… 山羊

□ [精华]看到这一章后的感叹,击节赞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进取心,那就会被别的有进取心的民族消灭,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的教训,这么多的痛苦,为什么还有些人高喊“和平”呢,那些家伙究竟是天生奴性,还是别有用心?! sdffd

□ [精华]我们的思想上生了病,而且病得不轻,一个老是不想着去征服、去奴役、去掠夺,只想守城的民族,一旦别人的力量大过你,等待你的命运只有毁灭和被征服。说得太好了!我们现在的国家,处境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是风儿你是沙

□ [精华]中华千年以来的陋习。为官者不以民为念,而是以自身的官运前程为重。虽属虚构,但仍然让人看了很气愤,很郁闷。 我是风儿你是沙

□ [精华]草原不同中原,崇尚武力,讨厌假仁假义,可以灭亡一族已立威信,以震慑四方,更令刘虞不敢轻举妄动. 大大步

□ [精华]作者选择这个年代进去,在历史上一些实力派大军阀尚未诞生,一些名将还在成长中其思想及目标尚未定向,此时曹操独自一人未为人所知,夏候兄弟招之有何不可。!!!唯考虑名将的成长需一个环境,时势造英雄,英雄的成长与自身的性格、素质有关,但环境的造就功不可没。若早招纳英雄已非英雄。作者不是有现代的教育理论及理念,必可培养自己的一批优秀军事、政治、战略、经济人才,且在知识理论及思维上远超古人。 快乐的一天

□ 当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以至种族都发生怀疑甚至不以为然时,离任人宰割还有多远?前苏联超级大国,一枪未放却骤然间土崩瓦解。为什么?根本原因是精神垮了。怎么垮的?被人家无形的‘超限战’打垮的。今天中国一些人鄙夷中国的一切,崇拜西方的一切,一笔购销中国历史上的光辉一页。这说明了什么?起码证明‘超限战’并不遥远,别人的心理战已经打上门来了。 子铧

□ [精华]我觉得主人公的任务是建立公平、廉洁、有效的政府体系让每一个中国都能学到知识,把农工商读人人的平等概念告诉大家,把外面世界的精彩告诉大家,培养人们的探索精神,求知精神,尚武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我想以中华民族的智慧说不定在几百年后能出现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制度,没必要就照搬外国经验什么都学外国的,只要保证我们始终处于世界的前列就行 柳霸刀

□ 内圣而外王,对内民主,对外打击分化拉拢,正所谓王霸之道相辅相成。 大大步

□ [精华]幽州和并州是出骑兵的地方,公孙家的白马骑兵在三国时代还是很有名的,要在扩张时注意发展对骑兵压制的兵种,比如重步兵和投矛手弓箭手的组合或是车阵加轻骑兵的组合,而不是一味以骑兵对抗骑兵,毕竟骑兵的维护成本高,训练难度大,总体素质比不上异族骑兵。 armymen

□ [精华]军队战斗力的三个要素,攻击力,防御力,机动力中,机动力是最主要的,拥有压倒的机动性就拥有了战斗的主动权,我能主动攻击你,但是你不能主动攻击我,我打败了可以退,编队再战,你打败了,就只能等着完蛋。 tasd

□ [精华]骑兵对于步兵的压倒性的机动性,更何况骑可以化步,步不可以化骑。一支完整的军队,绝对不会没有骑兵的影子 tasd

□ 大量重骑兵以少量轻骑兵辅助是最克制白马骑兵 tasd

□ [精华]tasd言之有理,古代教育在政略、军略方面确为缺陷,导致在这方面人才欠缺。从中世纪开始西文国家的权力中心人物在教育时须学习战争、政略之学。著名的马基亚维利《君主论》就是在当时环境下产生,之后一系列的政治书籍应时而出,而在中国当时却是僵化的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无不令人扼腕。 快乐的一天

□ 华]帖木耳和奥斯曼土尔其发生过大战,在战斗中,他用20000名轻骑兵拖住敌人中央主力,同时集中80000重骑兵攻击敌人两翼的30000轻骑兵,一举迫使4500人举手投降,接着彻底歼灭这支土耳其军队为什么土耳其轻骑兵不退?他们可以退的啊?毕竟他们速度比较快,可以跑的掉的。但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必须掩护主力的侧翼,战斗并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轻骑兵想退就能退,其他兄弟部队呢?粮草辎重呢?脱离了这一切,轻骑兵的机动性有意义吗?白马骑兵其实就是轻骑兵 tasd

□ 就是到了蒙古,轻骑兵发展的极限时候,蒙古重骑兵依然是列阵在大军的前方的,手执长刀,身披铁甲。 tasd

□ [精华]孙子兵法云将军事制度列为战争的一大重要因素。如考虑将此制度引入再配以大将,胜算大增。现代军事制度择其适要者有三:一是预备役制度。在兵力不足情况下,奋起反抗非老农而是一群普及军事训练的人员。经典可参为瑞士,其几全民皆兵,则虽小令周边国家小觑。 快乐的一天

□ [精华]二、现代军事制度还注重智囊团,其战略实施均设立一个参谋部进行反馈执行。美国著名兰德公司可为美**事战略战争作出预测、方案优化、评估。参谋部确保在当时环境的方案执行获得确保目标情况下的修正而非一谓执行,“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中国古人有此意识,但真正做到的总遭或贬或死。若以此为制度则可更大发挥军事实力。 快乐的一天

□ [精华]三、注重培养基层军官。罗马、条顿军团在当时可横行一时,即使大部队被击败但不会被击溃,其中基层军官的凝聚力功不可没。中国古代战争经常主将一亡,其部下不是受编就是大溃。若仍有余部抵抗者则定有一员较有威望将领在收拢军队,但此举为无意识的行为而非一种有意识地培养基层-中层的军官培养。 快乐的一天

□ [精华]杀了刘浑,但要申明其罪以兼其部众。对异族应“大棒”加“胡萝卜”,以经济、文化等手段同化之,使其为征战天下、殖民的先锋。 亚力山大

□ [精华]刘浑不能留,作者刚说要建个民主社会,则法制不可少,刘浑叛乱按古法就应凌迟,有法不依,何谈法治,外族崇武力,不是什么讲究恩义之徒,应以武力威慑,以金钱收买,再以通婚等方法削夺部落首领的权力可参考当年满清降伏蒙古诸部的方法。 tasd

□ 暴力解决不是好方法,当年公孙缵就对外族大肆杀戮,结果后来公孙和袁绍在对峙时乌丸出动十数万铁骑帮助袁绍打败了公孙缵,就连朝廷平叛也多用外族之兵,至于由一人统合外族,这连想都不要想,外族每次大举进发中原都是在其族统一之时,还是分而制之为上策 tasd

□ [精华]而西方會發展那麼快速(工業化時代),原因很多,宗教是一環,思想上一環(求知!探根究柢的科學研究精神),政治上(儒家本是代表秩序!,天地君親師的社會秩序,但董仲舒在漢朝獨尊儒術一切才改變,壓制一切學說;西方在政治上尊崇王權只不威脅王權就不限制其他學說,宗教本是壓制其他學說,但後來宗教影響力降低後各種學說興起)經濟上,中國以農立國不重工商,中古西方不利農耕!地形上,西方多面環海且地中海風浪不大,利於航運,中國南船北馬條件次之,在社會上中國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西方貴族平民奴隸的階級 浪人剑客

□ [精华]在三国这个时代,武将是军中之魂,基本上是武将一旦有什么意外,军队就会大乱,所以才会显现的厉害武将的重要性,如果加强对中下级军官的培养,那么采用顺位领导制和集团小编制(如现代的团、营建制)可有效的将武将意外以后损失降低到最小。 杀手之星

□ [精华]關於武將方面,武將->勢力->謀略->戰略,因自古以來農民拿起武器就成了大兵,戰鬥力低下(跟日本的雜兵差不多),也難怪曹操實行屯田政策了,暇時操練忙時農忙,因此一開始的戰爭變成個人武勇至上,專業軍人:武將都被幹掉了小兵還不潰退,華雄呂布可視為初期代表,後勢力與戰爭規模逐漸變大,戰略部署更為重要,天下無敵的呂布後來還是被曹操水淹困死(武將->勢力),袁氏領幾十萬大軍敗在有謀略的曹氏(勢力->謀略),諸葛連吳抗曹,關羽戰魏,吳國奇兵奪荊州!戰略部署也 浪人剑客

□ 对异族的扩张应当有一个现实的推动力,那么就是现有土地无法满足本国本民族人民的需要。但扩张必然会与原住民发生冲突,如果不是力量强大好几倍,原住民是很难被征服的。由于认同感的问题,即便一时征服了,强大的压力一经缓解,反抗又会风起云涌而来,由于镇压与管理的成本和代价太大,征服者一边会大肆地掠夺被征服地区的资源,另一面会对征服成本与回报进行比较。一旦得不偿失,便会放弃征服地。 tasd

□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对被征服地的横征暴敛,引起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起义蜂拥而起,一场血腥的残酷较量。如果起义者获胜,那么正义得血。而征服者由于失败,原本被胜利掩盖的矛盾就会迅速激化,内部矛盾的多方势力会打破原有平衡,重新进行权力分配。那么必将又是一场争权夺利的腥风血雨 tasd

□ [精华]扩张成功的例子一般只会出现在扩张对象人烟稀少,原著民力量太弱小,在这种情况下,征服者要么采取大屠杀的方式,以血腥手段获取土地。要么采取怀柔手段,给原着民提供简单的帮助,让他们安居乐业,即可将此地区收归版图但无论怎样,扩张并不能完全解决扩张者的深层矛盾,最多只是一种嫁祸于人的做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解决问题! tasd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