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16章 巡狩天下(7)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16章 巡狩天下(7)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视察完扬州之后,张循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踏上了新的旅程。

这一路,他从风景如画的九江郡出发,沿途北上,穿过了历史悠久的沛国郡,最终抵达了豫州州治谯县。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每一次驻足都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片养育了无数华夏儿女的中原大地。

在豫州,张循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广袤的田野之间。他深入田间地头,与辛勤劳作的农人亲切交谈,亲手触摸着那肥沃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仿佛能感受到大地深处涌动的生命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中原大地,是国家的粮仓,是支撑起整个国家运转的重要基石。每一粒种子的萌发,每一片绿叶的舒展,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

他详细询问了农作物的种植情况、产量以及农民们面临的种种困难。其中,对于水利设施的关切尤为突出,几乎成为了他此行的一个重点。

张循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直接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与百姓的生计。历史上,黄河、淮河的泛滥给中原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些教训必须铭记在心,提前预防,以免重蹈覆辙。

因此,他不仅仔细查看了各大灌溉系统,还特地召见了当地的水利官员,与他们就如何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防洪抗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他的推动下,一系列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这些计划包括修复老旧水渠、新建蓄水池、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以及修建防洪排水运河,以阻止有可能出现的洪灾,确保农田的稳产高产。

离开豫州后,张循继续北上,来到了兖州。这里作为连接中原与北方的战略要地,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拱卫着司隶州的东部防线,是将来东出太平洋、攻打扶桑,乃至美洲大陆的主力所在,其军事布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循首先视察了东部军区的训练情况,从士兵的基本素质到战术演练,每一个环节他都仔细观察,不时提出改进意见。他深知,军队是国家的柱石,只有拥有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战斗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保卫国家,守护人民。

因此,他特别强调了军队的训练和纪律建设,要求士兵们不仅要做到令行禁止,还要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此外,张循还特别关注了军队的后勤保障体系。他要求确保每一位士兵都能得到充足的补给和良好的医疗条件,以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战斗。

特别是水上作战能力的培养,更是他关注的重点。虽然他们名为陆军,但未来一定会乘船出海作战,征服其他大陆。因此,坐船不晕船是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随后,张循的足迹延伸到了徐州、青州和冀州。在这三个州,他不仅考察了各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还特别关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状况。

徐州作为南北交通的枢纽,其商业活动尤为繁荣。张循鼓励商人诚信经营,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徐州商业的持续发展。

在青州,他则更加侧重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他强调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实地考察了沿海的渔业码头和渔民的生活状况。他对渔民们表达了深切的关心,并承诺将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至于冀州,张循重点考察了冀州油田(华北油田)的石油开采与提炼技术。他对油田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鼓励工人们继续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他也不忘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油田管理者确保每一位石油工人的生命安全。

在张循的系统外挂勘测下,华国几个大油田都已经找到了准确的位置并开始了初步的开采冶炼工作。

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炼工艺的日益完善,已经有初步的煤油、柴油、汽油、润滑油、沥青、墨水、蜡烛、皮革防腐剂等实验性产品问世。

这些产品的出现标志着华朝在石油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规模的石油应用时代已经不远了。

张循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深知,随着柴油、汽油等石油产品的广泛应用,内燃机、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也将指日可待。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坐上自己在古代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了,无论这辆车多么原始和简陋,它都将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东海舰队与黄海舰队的视察中,张循见证了海军力量的日益壮大。他登上舰艇,与官兵们同吃同住,亲身体验了海军生活的艰辛与荣耀。

在舰队训练现场,一艘艘战舰在海面上劈波斩浪,展现出强大的作战能力。张循对海军将士们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和高昂士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强调了海军在海权布局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提出,要加强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为将来远洋作战、征服美洲大地做准备。他深知,海军是国家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只有拥有强大的海军,才能确保他在有生之年一统全球。

张循的巡狩之旅还在继续,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的热爱。他坚信,只要大家**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繁荣、强大的华国!

在这一路的考察中,张循不仅关注着各地的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还处理了许多贪官污吏,这是他此行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每到一地,他都会仔细审阅当地官员的政绩与民众反映,对于那些滥用职权、贪赃枉法的官员,他毫不手软,坚决予以查处,绝不姑息。

张循深知,官场的清廉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民众的福祉。一个**的官员,不仅会损害民众的利益,还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削弱国家的统治基础。

因此,他始终坚持“高薪养廉和反腐倡廉”的原则,力求通过实际行动,净化官场风气,加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行政效率。

在张循的严厉打击下,那些原本心存侥幸、试图欺上瞒下的官员们纷纷落马。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因为张循三公将军护佑、神机妙算的本事而心生畏惧,但仍然抱有侥幸心理,试图继续贪赃枉法。然而,他们最终都未能逃脱张循的法眼。

如今,大家都已经知道张循的厉害,没多少人敢再触碰法律的红线。主动自首交代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深知,只有坦白从宽,才能争取到从轻处理的机会。

在基层吏员层面,虽然还不能完全保证他们的清廉,但从七品以上的官员,每个州张循都是亲自用系统探测了一遍,基本上不会有漏网之鱼。这些官员中的贪腐分子,无论他们隐藏得多深,都逃不过张循的火眼金睛。

对于那些七品以下的官员,即使有贪赃枉法的行为,想来造成的危害也不会太大了。

特别是在冀州的时候,张循查处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案。

原来在袁绍麾下效力的谋士许攸,曾经因为主动归顺华朝立下了大功,被张循授予了冀州副州长的高位。然而,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副州长,却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大肆贪赃枉法,甚至包庇自己儿子打死人的罪行。

当张循亲自巡狩到冀州,查出这个案子后,他大为震怒。他没想到,一个曾经为华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官员,竟然会堕落到如此地步。他毫不犹豫地将许攸判处了死刑,以此震慑天下。

许攸的落马,无疑给全国上下州以上的高官们敲响了警钟。这让他们意识到,无论自己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必将受到严惩。通过报纸的宣传,这个案子也狠狠地达到了一波震慑天下官员的效果。

老百姓们对张循的果断行动拍手称快。他们没想到,张循竟然真的敢对副州长级别的高官下手,这让他们看到了华朝吏治的希望。他们相信,在张循的带领下,华朝的官场一定会变得更加清廉,他们的生活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所有官员都变得更加恪尽职守,尽忠尽职。他们深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老百姓也能安心工作、生活,不再担忧出现太大的贪污**行为。

离开冀州后,张循继续他的西进之旅,来到了并州。并州作为华朝的重要煤矿产地,其煤矿的开采和安全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张循深知,矿工们的生命安全是重中之重,他要求煤矿企业不仅要提高安全保护措施,还要提高矿工的待遇,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在煤矿现场,张循仔细检查了各项安全设施,与矿工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强调,煤矿企业不能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只有确保矿工们的安全和收入,才能实现煤矿的长远发展。

同时,张循还要求煤矿企业注意环保问题。他指出,开采矿产不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否则大自然会惩罚人类。他要求企业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和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腊月三十的前夕,他终于回到了他起家的地方——并州原平县的陆家庄。这里是他穿越而来、事业起步的地方,也是他心灵的归宿。

陆家庄的村民们早已得知张循即将归来的消息,纷纷自发组织起来,用最朴素而热烈的方式欢迎他的归来。当张循踏入村口的那一刻,鞭炮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感人的画面。

在陆家庄,张循度过了一个祥和的大年。他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过去二十年的点点滴滴。他听着老人们叙说这些年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打闹,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幸福。

这个春节,对于张循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庆祝,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更加坚定了执政为民的信念,也更加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他深知,自己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要继续努力,为华朝的繁荣富强,和一统全球的目标继续奋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