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17章 巡狩天下(8)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17章 巡狩天下(8)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在陆家庄温馨而短暂的春节庆典结束后,张循带领的巡狩队一行冒着北疆的风雪,再次踏上了征途。

在北方,正月赶路确实不是个好季节,巡守队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迎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幽州。

幽州,这片曾经作为华朝北疆重镇的土地,随着朔州与雪州的设立,其军事边防的重要性已逐渐减弱,转而成为国家内部发展的扶持对象。

皇帝张循的到来,受到了幽州上下热烈欢迎,大小官员、各行各业代表齐聚一堂,受到了张循的亲切接见。

张循了解到,和平的到来,为幽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原大地的物资与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入,使得幽州的经济迅速崛起,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那些曾经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民众,如今已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鲜卑、乌桓、高句丽、三韩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和睦共处,共同编织着多元共融的和谐画卷。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边防压力的减轻,北方军区的战略地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张循在深入调研后,开始思考一个大胆的计划:若未来几年鲜卑各部落依旧保持平静,无叛乱之虞,那么将朔州军区与北方军区合并,不仅能够有效整合资源,还能将多余的兵力调配至西部,为即将到来的西征做好准备。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张循也没忘记清理吏治。

尽管在之前的巡狩过程中,他以雷厉风行之势,查处了一批又一批贪赃枉法之徒,但仍有人心存侥幸,试图在暗处偷奸耍滑,试图蒙混过关。

面对这种情况,只要查实罪行的,张循当然就毫不手软地进行了判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并放心对征战。

结束了幽州的视察,张循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北上,踏入了更为辽阔而神秘的雪州(东北地区)。

通过扩张而纳入华朝版图的雪州,其地理环境与人文风貌与中原大异其趣。这里居住着夫余、挹娄、沮沃、高句丽等众多少数民族,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与历史积怨,给治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幸而,雪州的州长公孙度,早年任辽东太守时便与这些少数民族有着广泛的接触与交往,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化解民族矛盾、统一语言到统计户口、修桥铺路,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扎实。在公孙度的精心治理下,雪州的经济与文化得到了显着提升,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日益频繁,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雪州的考察期间,张循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当地的渔猎与林业发展上。雪州地广人稀,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无论是江河湖海中的各类鱼虾蟹贝,还是广袤森林中的珍稀木材与山珍野味,都是中原地区所稀缺的宝贵资源。

然而,由于之前这些部落都处于原始状态,即使现在归顺华朝,也才刚刚开始发展,这些资源尚处于初步利用阶段,其潜力远未被完全挖掘。

面对这一现状,张循叮嘱雪州州长公孙度,要加强引导,招商引资,吸引中原富商前来开发这些资源,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提高资源采集与加工的效率;同时,加强交通建设,改善物流条件,确保雪州的特色产品能够顺畅地运往中原市场;此外,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枯竭与环境破坏,让当地少数民族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只有生活好了,才能真正杜绝叛乱的发生,也才能让少数民族真正地融入华朝大家庭。

他相信,随着雪州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各民族百姓摆脱旧有贵族奴隶主统治后焕发出的生产积极性,雪州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只要合理规划,科学开发,这片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土地,完全有可能成为华朝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发展成为一个富裕繁荣的地区。

在雪州短暂而充实的几日停留后,张循一行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向西跨过了雄伟壮丽的大鲜卑山(大兴安岭),向着朔州(漠北鲜卑地区、外蒙古)进发。

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曾是鲜卑民族的摇篮,如今却已成为了华朝版图的一部分,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张循此行的目的,便是深入了解当地的民族关系与军事防御情况,确保这片土地能够真正融入华朝,成为国家稳固的北方屏障。

在朔州期间,张循首先会见了朔州军区的高顺将军与州长达奚涿。高顺,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以其铁腕手段与卓越才能,确保了朔州的稳定,这几年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鲜卑叛乱事件。

而州长达奚涿,虽然身为鲜卑人,但在华朝的扶持下,坐稳了州长之位,并展现出了极高的忠诚与执行力,使得朔州的政务得以平稳运行,华朝对鲜卑族的掌控也越来越扎实。

当然,朔州新归,旗下各鲜卑部落肯定并非铁板一块,部分鲜卑部落首领由于对华朝的认知有限,或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拒与不服从。

他们或暗中策划叛乱,或阳奉阴违,阻碍了朝廷政策的顺利执行。面对这样的情况,巡狩到这里的皇帝张循展现出了他果敢决绝的一面。

他不再对这些顽固分子抱有任何幻想,而是采取了强硬措施,对有异心或执行政策不力的首领进行了抓捕与审判。对于那些敢于反抗者,他更是毫不留情,坚决予以镇压。

在禁卫军与高顺率领的朔州军区的强大武力支持下,无论是部落中的普通牧民,还是军队中的鲜卑官兵,一旦有异动,都逃不过严厉的惩罚。

张循的雷霆手段,迅速在朔州境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震慑力,使得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势力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野心。

然而,张循深知,单纯的武力镇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明白,要想让朔州真正融入华朝,就必须让鲜卑人民感受到华朝的温暖与包容。

因此,在严惩顽固分子的同时,张循也向鲜卑族开放了更多的好处与机会。他释放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准备改善鲜卑人民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中原人民同等的待遇。

同时,他还加大了对朔州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道路、桥梁,改善交通条件,为朔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张循的恩威并施之下,那些曾经心怀异志的鲜卑首领或被清除,或被迫归顺。剩下的鲜卑人民,要么是真心归附于华朝,感激华朝带给他们的和平与繁荣;要么是迫于华朝的实力与威严,不得不服从管理的大小官吏。

但无论如何,鲜卑民族已经在慢慢融入华朝这个大家庭中,成为了华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朔州的稳定与发展,张循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他意识到,随着朔州与华朝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北方军区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

曾经作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重要力量,北方军区如今已经没有了来自北方的敌人。而朔州军区在维护地方稳定与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张循萌生了将朔州军区和北方军区合并的念头。

张循认为,将两个军区合并,不仅可以优化军事资源配置,提高军事效率,还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将来用于对外战争。

当然,军区的合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周密的规划与谨慎的实施,起码也得等张循巡狩完毕,回到洛阳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