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18章 巡狩天下(9)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18章 巡狩天下(9)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当年建立了朔州之后,华朝的雄心并未止步于已有的边界,而是派遣了精锐的斥候部队,穿越了那片茫茫草原,向着朔州(鲜卑)以北的未知之地勇敢进发,他们的任务是探查北方的情报,为华朝的进一步扩张铺平道路。

斥候们的旅途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越了崇山峻岭,跨过了湍急的河流,克服重重困难,探查到了宝贵的情报。

根据斥候的探查,在朔州的北部,还有两个实力不俗的少数民族部落——丁零与坚昆。它们游牧在北海(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属于突厥人的后裔分支。

这两个部落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各自领土面积都不下于西域的辽阔,更各自有着数十万牧民人口,他们英勇善战,实力不容小觑。

丁零与坚昆的存在,对于华朝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们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与强大的军事力量,若能够将其纳入华朝的统治之下,无疑将极大地增强华朝的实力与影响力。

然而,这两个部落并非易于征服的对手,它们有着自己的文化与传统,对于外来势力的入侵必然会进行顽强的抵抗。

当然,丁零与坚昆并非华朝探索的终点。斥候们的足迹继续向北延伸,他们穿越了无尽的森林与沼泽,翻越了高耸的山脉与冰原,直至那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属于白种人的通古斯民族、库莱族等。这些民族虽然与华朝人民在肤色、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他们同样拥有着独特的生存智慧与不屈的精神。

他们在严寒的环境中坚韧地生存着,成为了目前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占领者。

面对这些未知的土地和民族,张循的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渴望与雄心。他深知,这些地方虽然寒冷贫瘠,不适合农耕与游牧生活,但将其纳入华朝的统治之下却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这不仅能够扩大华朝的领土与人口规模,更能够增强华朝的战略纵深与资源储备,为华朝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张循对于朔州军区的期望极高。他要求高顺不仅要时刻戒备,警惕着丁零与坚昆的动向,防止他们突然发动袭击;还要保持训练,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准备着随时向北开疆拓土。

张循深知,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够震慑住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首领们,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张循也明白,单纯的武力征服并不能够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他更希望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让对方感受到华朝的繁荣与强大,从而心甘情愿地成为华朝的子民。

因此,他命令高顺与达奚涿在做好防御与进攻准备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求与丁零、坚昆等部落的商贸合作与文化交流。

张循希望通过商贸合作,让丁零与坚昆等部落感受到华朝经济的繁荣与市场的广阔。他让达奚涿派遣商队前往这些部落进行贸易活动,将华朝的盐铁、丝绸、瓷器、茶叶、白糖等商品带给他们,同时引进他们的特产与资源。这样的贸易往来不仅能够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更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在文化交流方面,张循计划派遣学者前往丁零与坚昆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让丁零和坚昆老百姓认识到,他们也是华夏民族、大中华文化圈的一份子,也是炎黄子孙的一个分支,减少将来融合的阻力。

当然,张循也清楚,这一想法的实施并不容易。丁零与坚昆作为独立的部落,拥有着自己的领土与人民,他们的首领们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荣耀。要让他们放弃这一切,主动归附于华朝,无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更何况,这两个部落都领土广阔,人口众多,实力不容小觑。即使他们打不过华朝,也可以利用广阔的地盘进行逃跑与躲藏。

因此,张循在制定策略时显得格外谨慎与周全。他深知,要想让丁零与坚昆等部落心甘情愿地归附于华朝,必须采取循序渐进、软硬兼施的策略。既要通过武力展示华朝的强大与不可侵犯,也要通过经济与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消除这些部落的戒备心理与敌对情绪,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大业。

在张循的精心策划与领导下,朔州军区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高顺与达奚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一方面加强军队的训练与戒备工作,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丁零、坚昆等部落的商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机会,努力营造和平友好的氛围。

在朔州停留了一个多月后,张循一行终于踏上了继续前行的征程,目标为西域。这一路上,巡狩队不仅要面对自然的艰难险阻,更要时刻警惕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敌人。

毕竟,北方草原生活的大都是少数民族,对华朝的认可度不像中原汉族那样高。

果不其然,当巡狩队行至阿尔泰山东北部,路过那巍峨的燕然山和匈奴河地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这是一队数千人的匈奴人残部骑兵,他们如同狂风骤雨般从山林中呼啸而出,企图将张循和他的巡狩队一举歼灭。这些匈奴人,正是当年袭击蒲类国被张辽打败后逃跑的北匈奴残部。他们心怀仇恨,一直寻找机会报仇雪恨。

如今,得知华朝皇帝巡狩天下,要路过这里,他们便精心策划了这场袭击,企图一举挽回昔日的耻辱。

然而,他们的计划却并未能如愿以偿。在张循那神奇的系统外挂探测下,他们的行动早已被张循洞悉。兵力、设伏地点、攻击方式……一切都被张循了如指掌。张循早已做好了预防和围歼的计划,只待这些匈奴人自投罗网。

当匈奴人发起突袭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华朝的禁卫军早已做好了准备。华军不仅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乱阵脚,反而迅速组织起了有效的防御。那些半自动步枪的枪声震耳欲聋,大炮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将匈奴人打得溃不成军。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匈奴人的突袭不仅没有造成禁卫军任何伤亡,反而让他们自己陷入了绝境。张循提前派出了禁卫军一个师的部队绕到匈奴人的身后,将他们团团包围。

匈奴人在绝望中挣扎,他们拼尽全力想要冲破包围圈,但最终还是被全部歼灭。首领呼延熊在混战中运气不佳,身边落了一颗炮弹,被炸得四分五裂,死无全尸。他的死,也标志着这场战斗的彻底结束。

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彰显了华朝禁卫军的强悍实力,更显示了华朝与其他国家、部落之间武器与战斗力的巨大差别。其他那些还不太服从于华朝治理的匈奴人,在见识到华朝禁卫军的威力后,都纷纷感到了震惊与恐惧。

张循在处理这些匈奴人时,也展现出了他果断而决绝的一面。

以往华军对大中华文化圈内的少数民族作战,一般都是投降不杀的。但这次不同,这些是反抗华朝、袭击皇帝张循的反贼,匈奴人中的死硬分子。张循深知,对于这些人,绝不能心慈手软。他明白,一旦对这些敌人手下留情,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

因此,他下令作战的时候全力以赴、不留活口。即使那些举手投降的匈奴人,也被禁卫军带到匈奴部落聚居的地方,当众砍头,以儆效尤。

这种残酷的手段虽然残忍,但却起到了极好的震慑作用。西域各国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都感到了华朝的威严与力量,纷纷为迎接华朝皇帝张循的到访而做足了欢迎的准备。

那些原本心怀异志的部落首领们,在见识到张循的威严和禁卫军的实力后,都纷纷收敛了自己的野心,展现自己服从统治的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