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 第21章 雪中送炭还是风险评估?

林轩逆势扩张、大举“抄底”人才的举动,在死水微澜的香港科技圈内,很快引起了一些关注。有人佩服他的魄力,认为他眼光独到;也有人觉得他是在玩火,嘲笑他不自量力,在经济寒冬里如此激进地“烧钱”,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种担忧,很快就从外部传导到了与芯启科技有着最直接利益关联的机构——银行。

尽管芯启科技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郑家的天使投资,但在公司成立之初,为了方便日常运营和薪资发放,林轩还是通过汇丰银行(hSbc)申请了一条额度不高的小微企业循环信用额度。这条额度虽然不大,但在某些关键时刻,比如支付供应商预付款或者临时周转时,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随着金融风暴愈演愈烈,银行自身的风险控制也变得空前严格。他们收紧了信贷政策,并开始对现有客户进行更频繁、更审慎的风险评估,尤其是像芯启科技这样处于高风险行业(半导体)、且近期有“异常”经营行为(逆势扩张)的初创公司。

这天,黄耀龙接到了汇丰银行企业客户部一位高级经理的电话,语气虽然客气,但内容却让他的心沉了下去。银行方面注意到芯启科技近期的账户流水变化(主要是大额的人才招聘费用支出和研发设备采购),以及其主要潜在客户(远大电子)订单被取消的情况,对其未来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表示“高度关注”,要求公司提供更详细的财务报表、最新的商业计划以及对当前“逆势扩张”策略的合理解释,并将安排一次正式的风险评估会议。

“大佬,银行那边来者不善啊!”黄耀龙放下电话,立刻找到林轩,脸上写满了焦虑,“他们肯定是觉得我们快不行了,或者认为我们在瞎搞,想要抽贷或者至少冻结我们的信用额度!要是这条线断了,我们资金链的弹性就更小了,万一ASIc流片或者其他地方再出点什么意外……”

林轩眉头紧锁。银行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在当前这个现金为王的时期,任何一条融资渠道的收紧,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他必须认真对待这次评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轩沉吟片刻,“银行要评估,就让他们评。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你立刻准备好最新的财务数据,特别是我们目前健康的现金流状况和低负债率,要重点突出。家俊哥那边,整理一份‘麻雀 Rev b’和EdA工具的最新研发进展报告,拿出点干货来,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技术实力。”

“还有,”林轩想了想,补充道,“给赵雅凝律师打个电话,把情况和她说一下,邀请她作为我们公司的法律代表,一起参加这次评估会议。有她在,至少在法律和合规层面,我们能更有底气。”

黄耀龙连连点头,立刻分头去准备。

几天后,评估会议在汇丰银行中环总部的会议室举行。银行方面派出了包括那位高级经理在内的三位代表,表情严肃,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芯启科技这边,则是林轩、黄耀龙,以及应邀前来的赵雅凝。

今天的赵雅凝,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将她专业、干练的气质衬托得淋漓尽致。她坐在林轩身旁,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份文件,神色平静,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专注。她知道,这场会议对于目前处境艰难的芯启科技来说,至关重要。

会议一开始,银行的高级经理便开门见山,语气虽然委婉,但质疑之意十分明显:“林先生,我们注意到贵公司近期的经营策略,似乎与当前市场主流的‘收缩过冬’做法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人才招聘和研发投入方面,支出相当大。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贵公司主要的潜在客户订单被取消,A轮融资也遇到困难。银行方面非常关心,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贵公司如何保证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安全?这些逆势投入,会不会进一步加大公司的经营风险?”

黄耀龙首先发言,他摊开准备好的财务报表,用数据说话:“经理先生,各位请看。首先,虽然我们近期研发和人才投入较大,但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依然是健康的。得益于郑先生的天使投资及时到位,以及我们严格的成本控制,目前公司的现金储备足以支撑至少6-8个月的正常运营,这还不包括我们后续可能通过项目合作或其他渠道获得的收入。其次,我们的负债率极低,几乎为零,这在当前环境下是非常重要的优势。”

他详细解释了每一笔大额支出的具体用途,强调这些投入都是为了构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非盲目扩张。

接着,林轩接过话头,重点阐述了芯启科技“逆势布局”的战略逻辑:“经理先生,我理解银行的审慎原则。但在我看来,危机,恰恰是甩开对手、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佳时机。”

他没有过多地谈论情怀和愿景,而是用更冷静、更商业化的语言,分析了金融危机为芯启科技带来的几大机遇:低成本获取顶尖人才、整合优化供应链、竞争对手收缩留出的市场空间等。

“我们现在投入巨资招揽的每一位工程师,都是我们未来的‘护城河’;我们现在加速推进的‘麻雀 Rev b’和EdA工具,是我们未来抢占市场的‘杀手锏’!”林轩的语气斩钉截铁,“这些投入,短期看是增加了支出,但长期看,是为公司未来的爆发式增长奠定基础。银行评估风险,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看趋势,看未来!”

他还特意提到了芯启科技在欧美市场的开拓进展(虽然还只是初步接触,但也要描绘出希望),以及EdA工具研发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下一章做铺垫),试图证明公司的业务并非完全停滞,而是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

银行方面的人员认真地听着,不时低头记录或小声交流,脸上的表情依旧看不出太多变化。那位高级经理在林轩发言结束后,又提出了一些更尖锐的问题,比如如何量化这些“未来优势”对当前现金流的贡献?如何应对核心技术人员可能再次流失的风险?如果欧美市场开拓不顺,公司是否有b计划?

就在林轩和黄耀龙感觉有些难以招架时,一直沉默的赵雅凝适时地开口了。

她首先从法律角度,强调了芯启科技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严格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并为核心员工设计了完善的、具有长期约束力的期权激励计划,有效降低了人才流失的法律风险。

接着,她又巧妙地从金融和风险管理的角度,补充了林轩的观点:“经理先生,任何创新型科技企业的早期投资,都必然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在回报。评估这类企业的风险,除了关注传统的财务指标,更应该关注其技术壁垒的高度、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和战略执行的有效性。”

她不卑不亢地指出,芯启科技虽然面临短期困难,但其在芯片设计和EdA这一高门槛领域的布局,本身就具有稀缺性和战略价值。公司管理层在危机面前展现出的冷静应对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也显示出其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

“当然,”她话锋一转,也给银 行方面递了个台阶,“我们理解银行的审慎原则。芯启科技也愿意接受银行更严格的贷后管理和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向银行汇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进展,以增加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赵雅凝的发言,专业、得体,既有力地支持了芯启科技的立场,又充分照顾了银行方面的关切和流程要求,展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和沟通技巧。

林轩和黄耀龙都暗暗松了口气,心中对赵雅凝的佩服又增添了几分。

最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评估和沟通,银行方面虽然没有完全打消疑虑,但也没有做出立刻抽贷或冻结额度的决定。他们同意维持现有的信用额度,但附加了更严格的条件:要求芯启科技按月提交详细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报告,并保留随时重新评估风险的权利。

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会议结束后,林轩和黄耀龙向赵雅凝表示感谢。

“赵律师,今天多亏有你。”黄耀龙由衷地说道。

赵雅凝微微一笑:“职责所在。不过,林先生,银行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芯启科技目前的策略确实是在走钢丝,每一步都需要非常谨慎。现金流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她的语气又恢复了那种冷静的专业提示。

林轩点点头,郑重地道:“我明白。多谢提醒。”他看着眼前这位在关键时刻总能给予有力支持的女性,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客户与律师,更像是在同一条战壕里并肩作战的伙伴。

离开银行时,林轩感到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银行的评估像是一个警钟,提醒他“逆势布局”这场豪赌,必须步步为营。但他心中的信念,却也更加坚定——他必须成功,也一定能成功!因为他看到的,是别人看不到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