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48章 订童婚重金拿下 为儿媳打井盖房

浊流滚滚 第48章 订童婚重金拿下 为儿媳打井盖房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九先生看见张花,感觉孩子很有灵气,心里很满意,心想让她将来掌管家,一定能撑起来,是个好人选,所以就有心把孩子的婚事定下来,听张国良说还要加价,心里就有点着急,就爽口答应的道:“好,好,好,就听你的,三十就三十,不能再加了。”他答应了张国良的话。

张国良见九先生答应了,心里有点乐,调侃道:“你九哥平时都很利索,今天就婆婆妈妈的不爽快,早答应,咱们费那么多口舌干嘛?娶个好媳妇,出钱也高兴。来,喝茶。”

九先生也就摇摇头,面带笑容,说不出话来。心里想着,为了孩子的将来,多出点钱,先把事情办顺当也行,自己等着用人,也只有用钱办事。

“长锁,你进来。”张国良喊了一声长锁,长锁应声进门。张国良对长锁说道:“你去给铁锁说一声,彩礼三十大洋说定了,我就把你们的事给拿了,别嫌少,也别怨我不该拿你们的事,给孩子找个好的家当,孩子一辈子不受罪,你们也放心。说定的事,谁也不能反悔,也不能出尔反尔,要是你们中途变卦,那我在亲家面前,算是颜面扫地,无言以对了,往下说的话,也就说不下去了,我这人也丢不起,那时候对谁也不客气,你听明白了没?”

听了二老爷的话,长锁点着头,只说了一句:“明白了,二老爷放心吧,不会让你失了面子,我这就告知铁锁,这事就这样说定了。九先生你也放心吧,有我在事情变不了。”长锁心里明白,这个顺水人情,他不能不说,也就中间打着保票,转身就去告知铁锁。

长锁去铁锁家看见铁锁已回家在院子,老婆正给铁锁说了花儿的事,铁锁看见大哥领着花儿回来,就迎了上来,他心里也想知道孩子去看的结果怎么样。

长锁看着铁锁两口,低声道:“九先生见过了,给花儿把婚事定了下来,我来给你说一声。”

胡凤莲听到,忙给大哥说道:“大哥,话等进屋后细说,谁家有在院子说这大事的。”铁锁听了,觉得老伴说的在理,就让大哥进屋,在炕沿上坐定。

铁锁急忙问道:“彩礼说了多少?”铁锁关心就是这个,胡凤莲也伸长脖子听着。

长锁翻了他一眼,故意没好气的说:“能有多少,十五块大洋。”

铁锁听了,往边上的一坐,生气地说道:“你看我说得怎么样?二老爷就是向着九先生,这分明是拿我女给他家领人情了,这事不能他说了算,我不同意,事情就当没说。”胡凤莲也不满意,低头不语。

长锁见状,装作生气的问道:“那你想要多少才能满足?人家行情就是不到十块大洋。”

“我说过了,最少二十,彩礼低了,我就不定这门亲,谁愿意就让自己的女儿去嫁,他家儿子才六岁,就得出这个价。”铁锁气狠狠地说。

“这门亲你不定了?那我也不强求你了,我去给回话,就说你不愿意。”长锁说完转身要走。

铁锁又傻眼了,他既想要高价,又不想错过这个主,对着长锁埋怨道:“你是我亲哥,为啥不替咱说句话,你就不会给中间说道说道,让他再加一点,他九先生还在乎五个大洋嘛,怎么能这样便宜他,这我闺女要比他孩子大得多,放在别人身上,肯定不愿意。”

长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才实话说道:“看你口气硬的,和你开个玩笑,你都看不来,彩礼这个数。”他用手伸出三个指头。铁锁不敢相信,怀疑的问道:“三十?”

长锁点点头,肯定的回答道:“就是三十个大洋。”

胡凤莲听了,心里也有点兴奋,怪罪的口味对老伴说:“你也不等大哥把话说完,心急啥?让大哥看笑话。”

铁锁这才兴奋地站起来,有点生气的说:“你是我亲哥,就会耍笑你弟,快坐下说话。”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想法,两个人都高兴的转变了态度。

长锁说道:“不能坐了,你跟我去见九先生和二老爷,娃的终身大事,要两家大人当面认可,才能定下来,后边要互换生辰八字。一旦定了事,不能反悔,我可是当面给你打了保票,你们千万不能半路生变,那样,不仅自己丢脸,我和二老爷也要跟着你们丢脸,二老爷可不跟着咱丢人,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铁锁说道:“这你放心,丢不了你的人,我也要在三道梁行走,也要脸面,不能让人背后戳脊梁骨,说定了的事,是沟是崖,都要跳下去。”铁锁也很郑重的说。胡凤莲也点着头,认同老伴的说法,他们认为自己的尊严也很重要。

铁锁跟着长锁来到二老爷面前,见了九先生,打了招呼。张国良让铁锁兄弟俩坐定,看了一圈说道:“让你们两家大人见面,就是要把孩子的婚事当面说定下来,有啥别的想法当面说清,都是当家做主的人,说话就要算话。”

又对着铁锁说道:“铁锁,彩礼三十大洋,这可是最高,不能再加,孩子你们都见过,没什么问题,择日互换生辰帖子,这婚事就定下来了。一旦定下来,双方就不得反悔,谁反悔,我对谁都不会给情面,我这个媒人就要抹黑脸。男家悔婚,彩礼一分不退,女家悔婚,彩礼加倍返还。两家都要想好,不能儿戏,铁锁你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就当面说出来,背后说什么都不能算数。”张国良把双方约定,说的比较严肃,并当面警告。

铁锁对二老爷的约定根本不在乎,在他心里,这事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不需要什么约定。听二老爷问话,点点头,满口答应道:“我绝对没什么问题,说话算话。”其实,铁锁心里暗暗高兴着,今天彩礼拿到手,以后女儿进了门,当了家,那还不是我闺女的世事,我到时应该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到这些,心里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的甜。

张国良又看看九先生,九先生点头答应,人面前说句话,那就是一个唾沫星砸一个坑,不会拿着自己的大洋开玩笑,这些钱也是来之不易。

张国良又说道:“既然你们双方都没什么问题,就没啥话说,那就选个吉日换帖。选日子的事就是那男方的事,按照乡俗,双方准备好一切,捎句话过来,女方接待就行。”双方都点头称是。张国良对今天的事也感到满意,没跑路就把媒说成了。

真是: 双方情愿事好办,男家要人女要钱。

只要双方都满意,媒人中间作证见。

长锁看到事已说定,就招呼铁锁离开,两人分别给二老爷和九先生道别,回家报喜。

等到铁锁离开,张国良给九先生说道:“我给你把事情办妥了,咱们孩子的事,你也该放在心上,早作打算。”

“这没问题,我赶紧盖房,给金豆把媳妇娶进门,金珠的婚事立即就办,给你的承诺我也必须做到。”九先生笑呵呵答应着。

张国良听后,指着九先生,有点生气的说道:“你这准备木料,才盖房子,还不得一年半载,你就这样糊弄我。”

九先生却大笑起来,“我怎么敢糊弄你嘛,这事就赶到这里了,你就开开恩,给点时间,我这里给你赔礼了。”说着双手拱起。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你,你……真拿你没办法,好了,好了,喝茶。”看着九先生满脸的笑容,张国良无可奈何的说。但心里却有股被嘲弄的感觉,他还是把气压了下去,彰显他的大度和宽容,各人还是揣着自己的打算,不愿明着说出来。

九先生回到家里,就开始积极的筹备着盖房的材料。青砖房,九先生在城里见过,自家地处山区,地理偏远,又没砖窑,这青砖从城里拉回就很费劲,也要花费很大的钱财,自己有点舍不得花钱。只能盖土坯房。土坯房对他来说,就简单多了,只要有劳力,管着饭就能办成事。他便叫来几个壮汉先打一圈土墙,作为根基。墙打成后,又打土坯,把墙往高里磊,让房子有一定的高度。

房顶没有防雨不行,先前人都是用麦秆,铺在房顶挡雨,过不了几年,就会漏雨。九先生在城里见过,人家为了挡雨,在房顶上用的瓦,可以做到永久性。于是他亲自跑到县城的砖瓦窑去订货,幸好是人家有马车专门送货,路程远,加运费就好,九先生就认贵订了货,让送到家门。

金豆出生后,九先生就让人山庄的土坎上,以及后面沟渠及山坡上,栽上树苗,在庄园周围栽桐树苗的时候,九先生曾给跟在身边的大奎兴致勃勃地说道:“这些树苗,枝干高挑,是好苗,等长大后,金豆就有用不完的木材,金豆老了,棺板也不用发愁。”

大奎随声附和道:“对,对,这些树长成材料,金豆是用不完的,肯定能卖好多钱。”他嘴上这样说,可他心里却骂到:这个老精鬼,算计的真远,儿子后世的事也要算到,谁能知道?活到一岁殇掉,别说做棺板,恐怕连抬棺材的杠子都不能用。你真能到家了,还把金豆一生的事都安排完了,金豆没长脑袋吗?后边怎么走,你睡在棺材里能管得了吗?这些话只在他肚子里叽咕,要是说在九先生当面,恐怕他就在韩家呆不下去了。

仅仅几年时间,现在树木,已经郁郁葱葱,茂密一片,一部分已长成有用之才。九先生抽时间在自己的沟里的山庄转了一圈,看到后心里很惬意,觉得自己先前的计划,现在就派上用场,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心里就盘算着砍伐树的事。

大地不会亏待勤劳的人,只要你勤劳,就会有收获,栽下的树苗,它都无怨无悔的长成你想要的材料,九先生所植的树木,就是最好的说明,今天就要摘取成果的时候。

真是: 大地不负有心人,栽下树苗长成林。

用时方怨栽的少,看着树木心滋润。

木料的问题解决了,盖房用水是个问题。这韩家庄的人,吃水在沟底的山泉里,有牲口的富家人,就靠牲口驮水,没有牲口的穷家,就只有靠人挑来解决,平常需要二到三小时才能跑一趟。韩家庄就有吃水比吃油还作难的说法。

这盖房需要大量的水,驮水也恐怕赶不上用,自己打有两口水窖,过冬后到春天,也早早就干枯了,这怎么办?要是有个水井该多好。九先生在外边见过人家从水井里打水,看着很浅,这三道梁上还没水井,不知要打多深才能出水?想着山泉能流出水来,肯定地下有水。可就是没有打过水井的先例。九先生吃不准,就利用进城的机会,打听谁能打水井?说来也巧,问到一个信息,有家人正在打井,九先生去见了打井人,说了情况。

打井人回答道:“一般都能打出水来,就是按地理,深浅不一样。井深了,井绳加长就行,就是多出的钱的事,不可能没有水。”

“那井绳怎么办?井深了,哪有那么长的绳子?”九先生担心井绳。

打井人笑着说道:“这很简单,井绳一般都是用牛皮合成,把合成的牛皮绳,打个麦穗结连起来,想要多长有多长。就按井深定做,井多深,井绳就多长。如果你们那里打出深井,正好做个两头带桶的双绳辘轳。就是这边下去,那边上来,比单绳辘轳还省力。井浅,一张牛皮就够,井深,只要弄到三张牛皮就够用。只要你把材料和钱准备好,合绳、打井的事,你就不用管,我们来弄。”真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在打井人看来,是件很轻巧的事。

打井人说得轻松,九先生倒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心里还在犹豫。他问道:“打的井里边塌了怎么办?不是就没水了,井也就白打了。”

打井人解释道:“打井选择地点很重要,一般地下,黄土层很厚也很密,井桶是直上直下,没有悬着,不容易塌裂,就是在出水处的黄泥,粘性更大。即就是有塌陷,把塌下的泥土掏出,还能继续蓄水。这水井必定在地下,谁也不知道会出现啥情况,也只有听天由命。如果你这样那样担心,那还敢挖井吗?我们在挖的过程中,也是有风险,看到那里是碎土,易塌落,不能挖,我们也会给主家建议,不再继续挖下去,我们的安全也很重要,不能不考虑我们自身的安全,不能为挣钱不要命。”

打井人看着九先生犯迷糊,就解释道:“没见过,听起来悬乎,实际看了后,就很简单。只要有力气,谁都能使用,肯定比你在沟里挑水方便。外边打水井的人很多,都解决了吃水问题。不冒险挖井,后辈用水永远不会方便。”

真是: 会者说起很简单,不懂感觉难登攀。

只有亲身感受后,解惑除去那疑团。

九先生想,这打了水井,就能永久解决后辈人吃水难的问题,花点钱也值得。打井的人全部都包了,自己就不用管,也很省事,于是就和打井人说定,谈好价钱,请到韩家庄来打井并合井绳。

没过几天,打井人来到韩家庄,他们给九先生建议,就把井的地方选择在门外靠角墙处,僻路安全,易装搅水的辘轳。就是通过扳着转动辘轳,就可把水打上来,这种取水的方式就叫搅水。还可以盖个简易棚,夏天防晒,关键是下雨天,也能用辘轳搅水,而不受下雨影响。

九先生听从了人家的建议,井口选在门外的墙角处。打井人用牛皮合绳,以前的废牛皮今天有了用场,做出几条长绳备用。准备工作做好,就开始动土,装好辘轳,开始往下挖。挖有一人多深了,他们就在井口上搭上长板,一人在下,一人在上搅动辘轳,把土往外倒。在井壁上挖有脚窝,轮流换班,上下自如。等到深处,他们就把井绳往长连接,打井的给九先生要一个风箱,九先生不明白,疑惑的问道:“打井要风箱干啥?”

打井的解释说:“井下氧气不够用,得需给吹点气,方可在下边干活,这井地下空气不对流,人缺氧就会晕倒。”九先生听明白后,就找来一个风箱,只见他们用一个布筒,一头绑在风箱的出气口上,一头放在井里。上边的人,一边搅着辘轳,把在下边挖的土打出来,等会就给下边吹点气。等到二十多天,井边就堆起一堆土来,,那天吃饭的时候,打井人高兴地给九先生说:“终于出水了,再往下打六尺蓄水区就行了。”他们最后用桶将坭带水往下打了五尺,蓄水速度明显加快,井就打好了。

九先生让把井口,用石板做了高过地面的井台,以防雨水流入,冲刷井壁。并用石板作为井盖,小孩不易移动,谨防有啥东西掉入水井。

通过一个晚上的蓄水,井下就已有水。第二天,打井人做示范,并把井里的水,搅上来的时候,韩家庄的大人小孩,都像看大戏一样,见证了这个神奇的时刻,看到桶里的清水,无不欢呼雀跃。他们不敢相信,这水还能从这深井里取出,并清澈见底,这比在沟里跑一趟,省时省力多了。好几个年轻人,亲身试验,并扳动辘轳,搅出水来。九先生也高兴坏了,改变了往日的吝啬,杀了头羊,来款待了打井人。

真是: 抠门攒钱细盘算, 幼儿娶妻守家产。

不怕老来得子迟, 解儿终生忧与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