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69章 张家堡遭遇冷待 槐庆府扬帆起航

浊流滚滚 第69章 张家堡遭遇冷待 槐庆府扬帆起航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人们都走了,张魁看着金珠在那里坐着不动,眼中带着奸笑。在槐庆府的妓院里,什么样的货色没见过?对女人毫不新奇。

今天这可是自己的新媳妇,含苞待放的花朵,看着白皙的皮肤,泛着红晕的脸蛋,心里就有一股痒痒的感觉,上前拉了把金珠说:“媳妇呀,劳累了一天了,上炕睡觉吧。”

金珠生气的扭在一边,不予理睬。张魁没管金珠怎么想,冲着她嚷道:“你要知道,你是我家出了四十块大洋买来的媳妇,今天晚上,你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明天我还要拿着白布给我妈交差去。”说完,就将金珠抱了起来。任凭金珠怎么挣扎,也不松手,他将金珠扔在炕上,雄性的**,让他完全失去理智,饿狼扑食般的扑了过去,由不得有半点反抗。

金珠心里明白,进了张家的门,就得面对现状,心里纵然有一万个不愿意,也阻挡不了冷酷无情的行径,她只有两眼流泪,双手捂住自己的眼睛,不愿看到那张丑恶的嘴脸,任凭他,将身上衣服一件一件的剥去。

二天早晨,张魁看到白布上斑斑血迹,立即兴奋起来,拿着给母亲去报喜。玉芝看见后心中格外欣喜,又拿着白布去见老太太,想在老太太面前,证明自己精明能干,顺便看看老太太,给老太太说句顺情话。昨天的事,惹得老太太不高兴,今天就可功过相抵,她今天可给张家弄明白,娶来的媳妇是否清白贞洁的大事情。

她来到老太太面前,格外亲热的问道:“妈,炕热不热?你老身子骨要紧,千万别冻着了。不热了,让小燕给你烧烧。”说着伸手就去摸老太太的炕,是否有温度,过了一夜,怕炕凉了,老太太的身体,可不能因寒冷而生病了。

老太太没好气的说:“冻不着,我让小燕给炕道里添上了麦糠,一夜都热着。这大清早来,你又有什么事?”老太太不明媳妇的来意,特地的问了一声。

昨天的事,她还耿耿于怀,她不明白,这个媳妇做事怎么这样没有分寸?进门的媳妇,那就是一家人,何必闹僵,婆媳以后要长期相处,所以要以和睦为贵。

“妈呀,我给你报喜来了,你看这个,张魁刚给的。”玉芝顺手把白布展开。老太太看后,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

老太太的脸,突然变了色,厉声道:“你呀,做事太过分了,一家人还要一起生活,前边的事过去了,就别纠缠了好不好?你怎么就专门把别人往歪处想?常言道:前院水,后院流。水都要留后路,更何况人?昨天当着众人的面,闹了一通,现在又做出这等事来。你让孩子以后怎么面对你?人生在世,不走的路走三回,你把事做绝了,也就等于把自己的路走绝了,走绝了路,自己就没有后路可走了,你明不明白这个道理?”老太太也真是生气了。

玉芝受到老太太的训斥,心里极为不服,她觉得自己为张家着想,有什么不对?早晨起来,兴冲冲来报喜,没想到热脸贴了冷屁股,心里也很窝火,面对婆婆的数落,也只能干挨着。

人的内心深处,在没有认错的情况下,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玉芝尽管被老太太教训,可她心里的弯就是没有转过来,她在金珠面前,仍然依旧,甚至有点变本加厉。在她心里,婆婆哪能让儿媳妇踩在脚下,传出去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如果被刚进门的儿媳妇拿捏,张家堡还有自己的地位吗?其他人还会尊重这个太太吗?在她心里自己永远就这么强势,永远就要把儿媳妇踩在脚下。

生活中的一些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活明白做人的道理,只会按自己认知处理一切事情。他们站在自私自利的角度上,一切都为自己着想,好像天底下的人都欠他的,他的任何行径,都是应该这样做的。有了这样偏执偏激想法,自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大天世界,无奇不有,也许这就是动物属性里,弱肉强食的本能,在人类身上,遗传下来的一种表现吧。

血浓于水,只不过是人意识中的一种认知,在这没有任何认知的情况之下,它将清淡如水。亲情演变后,玉芝和金珠之间母女亲情,已变成婆媳间的地位冲突。感知,在强大的利益面前,被淹没的没了踪迹,人性的自私,也像被脱光遮丑的衣服,**裸暴露在太阳下。

金珠落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她的人格,尊严被婆婆无情的扫落在地而无法捡起,尽管她以泪洗面,甚子以死相逼,也丝毫没能改变现状,除了奶奶那几句安慰的话语外,家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给她一点同情,甚子远离她而躲避祸及自己。

为了能活下去,她只能逆来顺受,生活的希望,对她来说,既迷茫,又惆怅。她真不知道,自己前边的路,是怎样的一条路?她盼望的幸福,又不知道幸福在哪里?

真是: 受着委屈想真情,命运捉弄大不同。

逆来顺受舍身去,幻想落到现实中。

当李志远筋疲力尽的赶到槐庆府,太阳也只有一杆高了。平常他都是坐着马车,不觉得怎么累,今天步行,觉得路漫长了许多,肚子咕咕的叫着,只觉饿得慌。他到一个面馆要了一碗面,狼吞虎咽的吃掉,出了面馆,天快要黑了。

槐庆府尽管是个山城,随着街道的不断延伸,各种铺子也随之增加,显得人气很旺,尽管天快黑了,街道上还是人来人往,不失热闹。

志远身在闹市,心情却异常寂寞,总有一丝自己不属于这里的感觉。摸摸自己口袋,身上仅有一块银元吃了一顿饭,现已是囊中羞涩,自己突发奇想的跑出来,根本没有盘缠,明天吃饭也就成了问题。他一脸茫然,不知明天怎么过?想了想,先到熟悉的客店去说说情,住下来再说,硬着头皮走进客店的大门。

店伙计看见志远,觉得是熟客,也是客气的迎了进去,并安排在客房里。志远躺在床上,脑海里空荡荡的,久久难以入睡。明天该在那里找饭碗呢?想着自己熟悉药物,不妨在药店问问,药物就是自己熟路,干起来也能得心应手,他想到了《瑞华药店》。自己以前在那里进过药,老板也认识,心里认定:就去找他,天无绝人之路,他不行就去别的药店,有了想法,心里踏实了许多,慢慢的就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志远就跑到《瑞华药店》,进门就喊:“伙计,老板在不?我找他有事要问。”因为认识,就随意了许多。

“客官来了,里边坐,我去给你叫老板。”药店伙计很客气,以为是来进药的,热情的迎了进去。志远每次进药,老板都要亲自接待一番,为的就是拉拢人心,伙计们也自然清楚这点,所以也就不敢怠慢。

药店老板叫任瑞华,从后边出来。看见志远,也是热情喊了一声:“小老弟,来进药了?快里边请坐。”志远也不客气,跟着走进里屋,坐在桌前。他要和老板谈自己的事,进到里边,自然好私下说话。

任老板端杯水,放在志远面前,客气的问道:“这次又进什么药?单子给我看看,我让人给你备药。” 任老板也就拉着生意。

志远抬起头,有点难为情地说道:“任老板,这次不是来进药,我不再跟师傅学医了,来到槐庆府,想谋个别的差事,挣口饭吃。我懂点药物,就到咱们这个行当寻找,我没有熟人,就想到了你,今天冒昧打扰你了,看药店是否需要人手帮忙?”

任老板看着志远,心里暗自高兴,他正在筹备在城东开一家药店,需要人手帮忙,这就来人了,又是个熟悉药物,知根知底的人。但他不露声色的问:“现在医生奇缺,你跟师傅学医,前途无量,怎么就不跟师傅,出来另谋生计了?”

“一言难尽,任老板就别多问了,我就来问问,你是否需要人手?不需要,我就另找人家去了。”志远一脸难为情,不知如何答复,只好直接回绝了,只问自己的事。

看见志远的神情,任老板似乎明白了,师徒间肯定是闹了矛盾,不好给人明说。再说,他是三道梁来的,没有背景单纯老实,又熟知药物,用起来放心。他便说道:“好吧,既然有难言之隐,我也就不问了。说实在话我这里正缺人手,城东的药店开了,需要人打理,你若来,就去那边吧。每月的工钱和咱们店的伙计一样,你看怎么样?愿意不愿意在我这里低就?这里只能当个药师,做不了医生。”任瑞华对李志远表明态度。

志远听了,一阵欣喜,真是问对了人,走对了路,他高兴的应道:“感谢老板,我是来寻口饭吃的,说什么高就低就的,我没啥说的,一定好好干,不辜负老板的一番好意。”就这样,志远在药店落了脚,住到了药店,有一技之长,就有一技之用。

真是: 出门方知世界广,开创未来独自创。

凭借自己一技长,走出困境志飞扬。

在药店干了一个多月后,任瑞华对李志远的人格,以及其他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决定对他委以重任,发展他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药店老板任瑞华,是名地下**员,职务是槐庆府党组织的宣传委员。以药店为掩护,做着发展地下党员的工作。收留志远,就是有心发展他成为未来党员对象。一天晚上,任老板依**宣传委员的身份,和志远进行促膝长谈。

任老板问志远:“你知道什么人是国民党?什么人是**吗?”志远来自偏僻的山道梁,只知道整天催粮要款的国民党,对**一无所知,他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任老板说:“国民党我不用给说,你都清楚,我给你说说**。**,就是要带领人民群众,推翻欺压在人民头上三座大山的政党。什么是三座大山?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长期压在人民的头上,使人民抬不起头来。**就是要救劳苦大众,脱离苦海的政党,他们组织起来的队伍就叫红军。”

任老板继续说:“现在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候,去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小日本都打进中国来了,就是这个国民党政府,放弃抵抗,东北三省都沦陷了。国民党就知道军阀割据,抢占地盘,不管国家存亡,更不管人民群众的死活。**为了救国,率领着红军北上抗日。国民党还要围追堵截,企图消灭**。就在去年,红军长征去往延安,蒋介石派出胡宗南的部队,在平凉一带围堵,企图将红军一举歼灭。我地下党和游击队,秘密组织,举行暴动,攻克槐仁县城,杀死县长,并张贴标语,制造声势。使得胡宗南的部队,急忙南下平乱,牵制了胡宗南,给北上的红军扫清了障碍。红军顺利到达陕北,在陕北安营扎寨后,一方面寻求抗日救国之策,另一方面又要和国民党周旋,保存革命实力。国难当头,人人有责,支持正义,人心所向。我们每个人,都要支持拥护**,积极参加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之中,我给你讲这么多,就是希望你能加入**这个队伍,成为抗日救国的积极分子,你愿意吗?”

志远听着任老板给他讲解,他对**,才有所了解。对他来说,住在消息闭塞的山梁上,真是井底之蛙,对外边的世界知之太少,听到任老板问他,他认真的答复说:“救国就是救家,救家就是救自己,我明白这个道理,我肯定十分愿意,你说我怎么做才能救国救家?”

任老板说:“好,首先就是要你有这个决心,救国救民,不是说几句话,做几件事那么简单。想救国,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日本人斗、和国民党斗,要斗出一个新中国。现在我们这里,还是国民党统治。地下**的实力,还不足与国民党真刀实枪明着干,也只能暗地发展党员,积极分子,为**积蓄力量,使**尽快发展壮大起来。越是壮大,就越有和日本鬼子,和国民党斗的实力。斗争是残酷的,是有流血牺牲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地下工作,要严格保密。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行动和内幕,包括你的家人,这样也是为家人的安全考虑,发展的积极分子,一定要可靠,知底,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千万不能把坏分子吸收进来。任何马虎,都将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这些你能做到吗?”任老板说的严肃认真,两眼紧盯着志远,看着他的反应。

志远听得明白,他给任老板保证道:“任老板,你放心,我用我的性命保证,一切都按要求来做,在我这里,不会有任何的闪失。”看着志远的神态,任老板心里想,这个年轻人,有发展前途,他满意的点点头。接下来,他又详细的给李志远,讲述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让他对自己做的事,有着深刻了了解。

任瑞华发展志远,一个原因,就是他老实单纯,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来自三道梁。槐庆府的党支部书记严书记,在支委会上宣布,上级党组织决定:在槐庆府建立一条秘密通道,负责本地区的接送任务。路线就是通过三道梁,最后落脚点就是张家堡对面的村庄张庄。要想办法做通张家堡,渡船的船工的工作,把他发展成为,地下党员,让他成为秘密摆渡的人。因为,这条路上,人烟稀少,易隐蔽,要在这个通道上,秘密的向延安输送进步青年,扩大延安的有生力量。并把延安培养来的干部,通过这个通道,送到敌后第一线。要在三道梁开展工作,必须有熟悉路线之人,志远正好来自三道梁,是个理想的联络人,但他必定是个新人,需要锻炼和培养。任老板有心发展他,就给他一个锻炼的地方,那就是《新华药店》。

城东的《新华药店》,是个前后通透的独家院,前边临街门面房三间,进去后,有对口偏房,中间通道,最后边是三间两层阁楼,邻后街留有后门。是一个前门经销,后门进货,一楼办公室,厨房,库房,二楼住宿的好地方。院子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被党组织定为秘密集合点。

和志远一起的还有小刘、小吴和小赵。老药店《瑞华药店》让弟弟任瑞明打理。《新华药店》则由任瑞华亲自坐镇。

任瑞华通过给志远讲述,学习,和培训,让志远掌握各项事宜,尽快熟悉工作任务,好开展工作。为了让志远有一个合理的身份和理由,在三道梁上行走,任瑞华就让志远在通道沿途村庄,去收药材作掩护。三道梁的山坡上,有着多种中药材,如黄芩、柴胡、板蓝、冬花等等几十种,只要勤劳,就能采到药材。

李志远很快熟悉了任务,并在三道梁展开了工作。志远在韩家庄时候,就有好多人认识他,现在每到一村,都能听到人们叫他“二掌柜”的声音。

当他到了张庄,看着对面张家堡青瓦房,心里不是滋味,惦记着金珠,不知她现在的情况如何?此时的他,有着任务在身,不容他去想这些,他要去渡口找泾河摆渡的张铜锁,他可是过河的关键人物,这个人的工作先要做通。

真是: 世间没有绝人事,只因眼界限三观。

走上救国救民路,心胸开阔天地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