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一卷 第12章 拉杆费诞生

这一天,厂里开党委会。

在会议的最后,杨伟提了一个临时议题。

他道,“这段时间李干同志非常辛苦,没办法,试飞队就剩下他一个能飞的。我琢磨了挺长时间了,有这么一个想法,大家讨论一下合适不合适。”

杨伟说道,“我看,是不是针对试飞员提出一项专门的补贴,按照飞行时间来计算。一来可以提高试飞员的积极性,二来嘛,也能改变我厂留不住试飞员的局面,这第三嘛,部队的同志工资的的确确太低了。”

“李干同志是正排级干部,工资还没有我们车间工人的高,这不妥。”

厂长立即点头说,“老杨说得对,试飞员的待遇是要改善改善了。除了部队发的工资,我们厂里完全可以提供一些专项补贴嘛。试飞员是高技术人员,价值千金,待遇总不能不如我们生产工人。”

“老杨,你具体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杨伟立即把设想提了出来,“我个人征求过李干同志的意见,他提了一个很实在的方案,原则是多劳多得,按飞行小时里计算补贴,比如飞一个小时给3到5块钱的补贴。这也符合我们按劳分配的大原则。”

各委员们纷纷发言,没有不同意的。

整整72架战机的出口订单能定下来,李干立了汗马功劳,给飞行补贴非常应该,再说了,现在厂里经费足得很,完全不用为钱发愁了。

即便是有个别人觉得不合适,也不会为了公家的钱去得罪那么年轻的一等功臣。

会议形成决定,针对试飞员提出了飞行补贴,每飞行一小时按3.5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不足一小时按一小时计算。

与会众人谁都想不到,他们单纯为改善本厂试飞员待遇的飞行补贴,会很快成为全军的标准。

吸引大批飞行员积极训练的、著名的“拉杆费”制度的雏形提前问世了。

试飞员是军人,军人也是人,有家庭、要生活,在当前的制度下,军人待遇低得可怜,义务兵月津贴区区8块钱。

哪怕像李干这样的正排级干部,月工资仅能勉强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想要过得很好是不可能的。

李干的家庭经济情况很不理想。

爷爷也好、父亲也罢,从部队复员后回了原籍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

今年初,徽省有个村子搞了包产到户,全国彻底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农村的生产力得到释放,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可是,在此之前,一大家子要生活。

最关键的是,李干他爹妈特别能生!

李干是老大,他下面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六兄妹!

最小的老六才五岁。

自打李干上了航校,部队每个月发的钱,他恨不得全寄回家,这也是他在211厂出事后,担心被停飞的原因。

停飞了就只能拿基本工资了。

前些天,家里拍来电报,短短五个字让李干揪心不已——母病住院,父。

母亲身体一向不好,这一次病倒住院了。

这些天李干是竭力控制着情绪进行试飞的,但凡有一丁点机会,他恨不得飞回家看望母亲。

两世为人,戎装加身,对家里,尤其是对母亲,亏欠的太多太多了。

除了把所有的钱汇回家里,再做不了更多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这个时代居然还没有飞行补贴,也就是拉杆费。

当杨伟提出要给试飞员争取一些专项补贴的时候,李干毫不犹豫地把以后肯定会出现的飞行补贴制度提了出来。

厂里出了文件后,非常厚道地从李干到厂的那天起,补发了拉杆费。

217个小时,李干一次性拿到了759.5元巨款!

李干一毛钱都不留下,全部汇给了家里。

而财务科在计算的时候,纷纷倒抽凉气,李干居然在二十五天的时间里,飞了217个小时,平均每天8.5个小时!

这个强度简直骇人听闻!

要知道,部队的飞行员一年下来的飞行小时都没有200个小时!

李干一个月里的飞行时间超过了部队飞行员整整一年的量!

如此高的强度,极大地考验了李干的身体素质,而厂医院航医室的医生们,却吃惊地发现,李干的身体情况居然没有丝毫的受损!

要知道,有好几个试飞科目的过载是达到了7个G的,一般来说,今天飞了大过载,飞行员至少要休息一天时间,而李干连续二十五天,一天都没落下。

这段时间天公作美,连续一个月的大晴天,给试飞工作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李干自己也感觉到身体素质提升了不少,有种越飞越强壮的意思。

8月1日这天,李干难得休息了一天,因为这天是建军节。军工厂也过建军节,厂里除了试飞队,还有一个军代处,里面都是现役军人。

所谓军代处,即军事代表办事处,军队向军工生产、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派出机构。

在军工厂里,军代处的职责就是监督生产、检验验收以及代表部队提出建议、要求等。

985厂是小厂,是偏僻山区边缘的“发配地”,但是,该厂的规格是不低的,正厅级的架子,即正师级单位。

军代处处长洪海涛大校正儿八经的正师级干部,和书记、厂长同级别,从空军歼击机师师长的位置上转过来的。

这是一位老鸟。

他仔细研究了李干的试飞报告后,惊为天人,不曾见过如此妖孽。

李干在宿舍里看书,放假了,这年月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试飞员通常要避免进行对抗性剧烈运动,所以厂里举办的篮球赛什么的,没他份。

他干脆窝在宿舍里,捧着那些枯燥无味的专业书籍啃。

一开始,李干大量阅读是为了给自己的海量知识找到一个注脚,你总不能跟武侠小说的主人公那样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夜之间成了顶尖全才。

慢慢地,他竟然看入迷了,越来越喜欢研究那些对许多人来说和天书无异的专业书籍。

入了神。

以至于洪海涛走到窗台前,李干都毫无反应。

洪海涛又被震了一下,因为他发现李干正在看的是英文原版书籍,那蚯蚓一般的字符可不就是天书么。

抬头活动颈部的时候,李干发现窗外站着一个人,吓了一跳,定睛一看,这人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着麻布工衣,两鬓发白,脸上的皮肉松弛,老农民一般双手后背,带着微笑。

李干连忙站起来,“师傅,你有事?”

军代处和试飞队两个系统,彼此没有交集,万人的厂子,那就是一个小社会,许多人工作到退休都未见得相识。

洪海涛指了指桌面上的书,笑眯眯地问,“小伙子,厂里可不许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你看的是什么书?”

李干连忙展示,“师傅,这是原版的飞机标准化设计与通用技术,英国佬出版的专业书籍,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书,跟厂里报备过的。”

“你看,上面还有三机部图书室的印。”

李干翻到扉页,展示了红章。

洪海涛一怔,道,“飞机标准化设计与通用技术?写什么的?”

李干看着师傅大概是出来遛弯的工人,当即笑道,“这位师傅,您请进。”

门是开着的,就在窗台边上。

洪海涛背着手走了进来,李干已经拉了一把椅子过来,说,“您坐。”

然后去倒了一杯水过来放在洪海涛面前,随口问,“您是一车间的吗?我经常去一车间,没见过您。”

洪海涛随口回答,“我是修理厂的。小伙子,你这书我一个字符都看不懂,打扰你时间,跟我说说这书到底写的什么。”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试飞队只有李干一个人,平时试飞回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李干很乐意给老工人普及普及世界上先进的技术。

李干想了想,尽量用通俗的说法,他说道,“所谓飞机标准化设计,就是开发出一种能够用在所有飞机上的标准。”

“比如,飞机上线路是不是特别多特别复杂?电路、油路,这两块又细分成十几种线,各司其职,可以说是一团乱麻。设计的时候费劲,生产的时候费劲,维修的时候也费劲。”

“国外的飞机工程师提出了标准化,就是弄一个总线系统,把所有的线都放到里面,分门别类,呃,就像您摆放工具那样,什么工具放哪里,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这个总线系统就是标准,往后的飞机,就全部用这个总线系统,根据飞机的不同,在总线系统上进行调整。”

“这样一来,设计、生产、维修,工序大大简化,而且效率也提高了。最重要的设计,用这种标准化模式设计,甚至可以节约飞机重量和空间。”

……

李干深入浅出用大白话和各种通俗易懂的举例,把这项技术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他基本上是出于不吐不快,有那么一种想要和别人分享自己学习到的新东西的**。

却没有注意到,洪海涛整个人都听傻了。

他听懂了,却又没听懂。

在李干的描述下,洪海涛仿佛看到了宇宙级别的飞机研制场面,像堆积木一样研制战机,那,可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