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一卷 第13章 多了一份收入

“师傅,您喝点水。”

给老师傅面前放了杯水,李干也端起茶缸喝了一大口茶,心满意足了。

这位老师傅虽然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但起码非常安静地听他讲完了,让李干有种为人师的成就感。

洪海涛慢慢回过神来,问道,“985厂设计所能做到你说的这种总线技术吗?”

李干认真想了想,肯定地点头,“能,从易到难,以我们当前的技术实力,搞出初代版本的总线技术没有问题的。”

总线技术最难的方面是信号传输,而不是电路、油路这些物理层面的传输。

先把信号传输放到一边,搞一个简化版本的总线技术出来,是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

洪海涛问,“你有没有跟宋总提过这项技术?”

闻言,李干怔了一下。

洪海涛站起来,笑道,“认识一下,我是军代处总代表洪海涛,咱俩都是军人。”

李干连忙放下茶缸,立正敬礼,“首长好!”

洪海涛拉了拉李干的手,反客为主道,“坐,坐坐坐,坐下说。”

李干坐下,腰板挺直,两手放两膝。

洪海涛笑眯眯地说,“你的每一份试飞报告我都看了,很厉害。你一个月的飞行时间远远超过了一线部队飞行员一年的飞行时间,这一点让我震惊。”

“明人不说暗话,小李,你想不想到我们军代处来?我们缺少专业人员,尤其是你这种人才。”

李干微微愣了一下,回答道,“首长,我喜欢开飞机,对我来说,开飞机就是命。”

洪海涛笑着摆了摆手,道,“我不是让你离开试飞队,你到我们军代处来,你还是试飞员。来兼个军代表,怎么样?”

“兼职?”李干又是一愣。

洪海涛说,“没错,你的本事我领教了,完全符合条件。兼个军代表,专门负责验收。你本身就是试飞员,对飞机的情况最了解,顺带手的事。”

李干斟酌着说,“如果不影响飞行的话,我很愿意。只是……”

“不会影响你在试飞队的工作,只是什么?”洪海涛笑呵呵地问。

李干略显尴尬一笑,低声问,“首长,兼职的话,有工资开的吗?”

洪海涛怔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手指点着李干说,“你小子,倒是个真性情。有,有的,按级别开,你是正排级吧?我们军代处最低都是正连,按正连给你开工资,满意了吧?”

李干猛地站起来,眉飞色舞道,“谢谢首长!”

多一份正连级的工资,这种好事上哪去找,那可是一百二十多块钱啊!

军代处规格高啊,总代表正师级,就那么十来个手下,全是干部,大部分是团级干部。

洪海涛说的是一点没错,他们军代处的文书级别是最低的,那也是正连级。

“不飞行的时候,得过来军代处干活啊,可不能吃空饷。”洪海涛开玩笑道。

李干说,“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尽职尽责。”

洪海涛道,“我交给你个任务,你把刚才提到的总线技术,和宋总谈一谈,尽快搞出来。符合立项条件就立项,我报上去申请经费。”

“是!”

李干想不到,安安静静看个书还有这际遇。

军代处啊,是拥有代表空军对985厂进行指导的单位,说句不好听的,厂子的命脉就掌握在军代处手里,因为厂子最大的用户是空军。

洪海涛这么一表态,说明三代机的关键技术之一总线技术,启动研究的障碍全都消失了!

当前的军工厂没有自筹资金研发这一说,事实上,当前的国企依然是按指令生产那一套,上级下达多少生产任务,就执行多少生产任务。

军工厂特殊的地方在于,国家部委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决定性的话语权——部队。

可见,洪海涛几乎手握985厂所有项目的生杀大权。

当天下午,李干在军代处办公室填了一些表和材料后,文书马上就把一本新鲜出炉的证件交到了李干手里。

里面的职务一栏用楷体工工整整地写着四个字——军事代表。这名头,是相当的唬人。

李干美滋滋,他也成了极少见的有两本证件的军队干部,另一本是他的军官证。

次日,李干放大招了。

他走进了101飞机设计所的总工办公室里。

101飞机设计所是985厂下属单位,换言之,985厂是集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厂子。

宋文忠的办公室极其简朴,里面最多的是书和图纸。

四张办公桌拼起来的办公桌后面靠墙壁的位置,是几乎覆盖了整面墙壁的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种书籍和档案盒,专门有一个书架放着一卷一卷的图纸。

令人叹为观止。

一身麻布工衣的宋文忠伏案工作,两条胳膊接触的位置油漆都磨光了。

简单寒暄之后,李干直截了当地把手里的图纸铺在了宽大的办公桌上。

宋文忠看第一眼就被震撼到了。

他嘴唇哆嗦地指着图纸,道,“这是,这是鸭式三角翼气动布局!小李,哪来的?”

展现在宋文忠面前的,是歼-10战斗机的三视线条图,即用铅笔以及简单作图工具,将战机的气动布局画出来。

内行看门道,宋文忠最擅长专业就是气动布局,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份三视图,专业水准非常高,甚至飞机尺寸比例都是经过严谨计算的。

李干说,“我一直在自学飞机设计,这图是我画的。我研究了国外几种有代表性的第三代战斗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新型先进三代机方案,选择鸭式三角翼气动布局为最佳。”

“你小子还有什么不会的?”宋文忠一口气吐出来,那份震惊,几乎让他感到麻木了。

李干笑道,“宋总,你一直在研究鸭式三角翼,是气动布局方面的专家,我想请你指导指导。”

这就是个由头。

宋文忠仔细看着三视图,微微摇头说,“你的专业功底已经不需要别人指导了,气动组没有任何人比得上你的水平。小李,你真他娘的是个天才啊!”

李干嘿嘿一笑。

宋文忠突然抬头道,“你也是项目组成员,在气动布局这块有这样的水平,怎么样,到我们所里干个技术员?”

啊?又来?

宋文忠看到李干面露犹豫之色,便连忙说道,“兼任,兼任,全厂都知道你喜欢开飞机,你还不知道吧,大家给你取了个外号,叫飞行狂人。”

“你本职还是试飞员,闲暇时候或者搞技术攻关的时候,到所里来一起搞搞研究工作。放心,照样有一份工资,这个我就能做主。”

又来一份工资!

李干顿时眉开眼笑,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宋总,你瞧得起我,我肯定得兜着,兼职技术员这活,我接了。”

“好,好好好。”宋文忠满意地笑了,目光又落到了图纸上,科研狂魔就是科研狂魔,哪怕是聊天,他的注意力还是在图纸上,他道,“快跟我说说你这个鸭式气动布局。”

李干娓娓道来,心里道,宋总啊,这压根就是你四年后拿出来的设计方案,我只不过是替你提前完善拿出来,都是为了国家航空事业,可千万别怪我……

听完,宋文忠陷入了沉思。

半晌后,他从放图纸的书架上取了一份出来,挨着李干的图纸铺开,沉声说道,“我研究鸭式三角翼已经三年了,这是我画的总体图,你的设计与我的不谋而合。”

“小李,你真是个天才。”

这是宋文忠发自内心的感叹,若不是唯物主义者,他甚至会认为李干不是凡人。

李干仔细看了之后,顿感羞愧。

人家宋总早就在研究鸭式三角翼了,就总体外形来看,和他画出来的相似度高达99%!

本来就是人家的东西,相似度能不高吗!

“这……”李干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他以为宋文忠要到1980年才开始研究鸭式三角翼。

宋文忠却是一笑,手指在李干和自己之间指点着,“咱俩想到一处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鸭式三角翼大有可为。”

“你是试飞员,也是战斗员,你最清楚部队想要什么样的飞机。小李,你的看法非常重要。”

李干把军代处的证件拿出来,切入正题,道,“宋总,洪海涛总代表让我在军代处兼了军代表的职务,我向他提出了总线技术,他让我们抓紧时间拿出报告,争取早日立项。”

宋文忠诧异道,“你还兼任了军代表,你小子还真是多面手,有你不懂的吗?等等!”

他猛地一愣,盯着李干问,“你说的是总线技术?”

“对!”

李干把撰写的技术报告拿出来递给宋文忠,一脸平静地说,“我在211厂最后一次飞行,遭遇了双发停车的特等空中险情。我按照指令跳伞时,弹射座椅失效。后来迫降在野外,飞机除了机头,整体基本完好。”

可是调查组给出的结论很隐晦,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他们认为弹射座椅没问题,最后我挨了个警告处分调离。”

宋文忠沉声说,“不瞒你说,我后来找原来的同事要了一份调查报告,仔细研究了,的确存在多处疑问。基本可以肯定,调查结论与技术无关。”

真性情啊!

宋文忠几乎是明确指出,歼-8项目武达民团队暗箱操作试图掩盖事故真正原因的龌龊事了。

“这个冤屈,我一定要洗清。”李干指着技术报告道,“对我来说,总线技术是很好的机会。03号歼-8双发先后停车,我个人判断是,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机身震动超过峰值,机体变形,导致油管遭到挤压破裂。可惜,当时我没有机会接触飞机残骸。”

宋文忠立即取出211厂老同事托人带过来的那份调查报告,递给李干,道,“你看看调查报告,我先把你这份总线技术报告看完。”

二人同时坐下,两代人埋头看起了各自的报告。

东大战斗机发展的齿轮,在这一天里,在一间简朴到极点的办公室里,悄然开始了不一样的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