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一卷 第14章 漏油的液压杆

部队经费有限,而且往后走,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指导下,部队的经费会越来越捉襟见肘。

洪海涛主动提出让101所尽快形成报告提交申请,是因为作为老飞行员,他看到了总线技术的许多优势。

可以这么说,采用了这个技术之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维修成本,都会大大降低。

这是一项能够省下钱来的技术。

军代表的职责之一,包括部队划拨给工厂的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审查,总而言之一句话——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9月15日,第一批次6架歼-7E全部完成试飞,整整齐齐停在了露天停机坪上,等待军代处的验收。

981厂启动全负荷生产模式,三班倒,在短短五十天时间里,完成了6架歼-7E的生产,平均八天半生产一架。

出口的战机也要经过军代处验收。

李干把飞行头盔一摘,硬纸板一拿,摇身一变成了军代表。

机务队长万胜利打趣道,“阿干,你这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可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叉啊。”

李干笑道,“三百多万美元一架飞机,我要是敢放松,洪总就敢把我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哈哈哈,一点都对!”万胜利大笑。

洪海涛亲自带队,在101所、厂办、厂质量科等科室的陪同下,一架一架飞机地验收过去,流程严谨,一丁点细节都不放过。

到了最后一架,出问题了。

机头被支了起来,接上地面电源车,万胜利坐在座舱里,反复掰上掰下前起落架收放杆,前起落架没有反应。

车间代表、质量科这边几个人的脸色顿时就很难看了。

洪海涛说,“各位,这可是一等事故症候,怎么会出现这么低级的质量问题呢?”

质量科的看车间代表,车间代表支支吾吾的,挠着脑袋说,“我们完全按照要求生产的,下线之前我们自己就做了三次检验,再说了,试飞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啊。”

的确很奇怪。

李干已经弯着腰钻下去看了。

每一架下线的飞机,至少要飞五个起落才能完成出厂试飞科目。前起落架飞了五个起落都没有出现问题,怎么停了一个晚上反而出问题了呢?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设计缺陷,因为这是个例。

其次,生产工艺上也大概率不会有问题。985厂生产歼-7十几年了,工人们闭着眼睛都能生产出来。

李干怀疑是小零部件材质的问题。

果不其然,他抓着一根液压杆用力晃了晃,道,“液压杆卡死了。拆下来看看。”

机务队的人立即冲过来,对着前起落架就开干。

李干戴着白色劳保手套,上面都是黑色的油污,摊手展示给洪海涛看,“液压杆卡死,漏油。”

众人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前起落架很快拆了下来,几名机务把它抬出来放在油布上。

李干拿过工具,直接上手把液压杆拆下,倒过来一倒,里面的液压油哗哗的全流了出来。

洪海涛的脸色冷得不行,厂办林光明、车间代表、厂质量科的人更是冷汗直冒。

液压杆的质量有严重问题!

李干倒是很冷静,他拿了块油布擦拭干净液压杆,仔细观察着形态,敏锐地发现这根液压杆已经变形了,清晰可见的裂纹出现。

厂质量科的一名技术员走出来,指了指带过来的工人说,“你去检查一下,试飞员也看不出什么来。”

闻言,李干诧异地抬头看向此人。

哥们,你不知道我现在是军代表吗?

我可是你们厂的甲方爸爸啊!

你挑我毛病,你可真勇啊!

那技术员戴了副黑框眼镜,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眼里都是对李干浓浓的蔑视。

座舱里的万胜利那暴脾气就来了,他冲着下面喊道,“你个四眼仔你知道个嗨咩,人家李代表机械维修这块,不知道比你们质量科这些坐办公室的强多少倍!”

听口音就知道万胜利是粤省人。

机务队的人可不惧你厂机关的人,他们专司飞机保障,主要服务对象是试飞队。

虽然身份是职工,但和试飞队关系密切,也就是说和部队关系密切,指着你鼻子骂几句,你还真拿人家没办法!

李干早都和机务队的各位大哥处成好兄弟了,这会儿机务队的人看到李干被蔑视,立即出口相助。

叫卓不群的质量科技术员登时就蒙了,他哪里见过这阵仗。机务队的人可不是秀才,这年月搞飞机保障的,哪个不是浑身腱子肉,没把子力气可干不来这活!

长期在外场工作,噪音大,那嗓门自然而然就大了,正常讲话都能震得你耳膜疼,跟他妈航空发动机一样。

万胜利这些人真心拿李干当兄弟,还有一个原因。

这年月里,地勤人员(机务人员属于地勤的一类)地位普遍不高,但是李干却非常清楚,作为飞行员来说,自己的小命有一半是掌握在机务人员手里的。

机务人员不是大哥,那是大爷!

得伺候好了!

李干给予了机务队最真心的友谊和五粮液、下酒菜,以真心换真心,机务队当然将他当成最好的兄弟了。

洪海涛摆了摆手,说,“卓技术员,李干同志是我们军代处的军代表,他自然是有这方面能力的。你们如果有异议,可以自行出检测报告。”

杨伟寒着脸训斥一句,“小卓,站那好好听着,别打岔!”

妈的,你狗日的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坐办公室坐傻逼了,洪总军代表级别比我还要一级,我都不敢说话,你居然敢指摘人家的天才试飞员。

把脸伸出去让人家打耳光也不是这么干的!

卓不群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低着头后退到人群后面,好一阵子,他慢慢抬起头,透过人群的缝隙,眼镜片后的眼睛盯着李干,闪过一丝阴鸷之色。

李干没注意到卓不群暗藏敌意的目光,他半蹲在那里,左手扶着液压杆,右手指着出问题的地方说,“连接处变形,套杆有裂纹,初步判断,使用的生产原料有问题。”

一句话把问题总结出来,他放下液压杆,摘下了白手套。

接着,厂方的人接手检查。

李干慢慢走到洪海涛身边,压着声音说,“我看了这个批次的生产序列号,是晨光厂生产的。”

洪海涛没听出来,他问,“其他五架飞机是不是同一个批次?”

“前五架是厂里的存货。”李干说,“从第六架飞机开始,用的都是才是晨光厂提供的前后起落架。原材料的抗疲劳指数不符合要求,可以说是严重不符合。”

洪海涛微微点头,“形成报告,取消晨光厂的供货。”

李干没反应。

洪海涛奇怪看过来,看到李干颇有深意的目光,他这才反应过来,举步和李干走到偏僻处。

“怎么回事?”洪海涛说。

李干沉声说,“晨光厂以前从来没有向985厂提供过零部件,歼七出口项目开始生产后,这个厂子才加入供应的。洪总,晨光厂在东北。”

洪海涛一怔,他明白了。

略一思考,他问道,“确定是晨光厂提供的?”

李干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说,“我经常往车间跑,很多零部件生产厂家和具体批号,我都记在脑子里。”

他的太阳穴和身体素质一样,飞得越多越强,简直奇了怪了。李干甚至把歼-7E所有的供应商以及相关产品的型号、参数都背了下来,可谓是滚瓜烂熟。

为了做好军代表这个角色,李干是下了苦功夫的。

洪海涛微微点头,缓缓说,“舍近求远从东北的工厂找供货商,这就有问题了。”

一个飞机制造厂就是一个产业的核心支柱,尽管此时还没有产业链的说法,但实际上是存在的。

围绕着985厂,以天城市为中心,周边五百公里范围内,一定有能够支撑起该厂的配套工厂。

当年的大三线建设不是瞎几把建的,是根据产业布局,配套着来建的。

有钢铁厂,附近就必定有发电厂,有发电厂。

围绕985厂的配套厂,方圆五百公里上百家。

根本不需要向几千里之外的晨光厂订货。

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良久,洪海涛说,“正常形成报告,这件事情,我私下里和杨伟提一提,让他们内部查一下。”

李干琢磨着说,“晨光厂是211厂的老配套厂了,我总觉得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

洪海涛微微皱眉,“你的意思是,这里面涉及两个厂子的矛盾?”

李干说,“只是一种直觉。前些天我和以前的中队长通电话,211厂的歼-8项目进展相当缓慢,三机部对武达民团队很不满。洪总,你忘了,上个月,空军正式向最高统帅部递交了研制新型先进三代机的报告。”

洪海涛寒着脸说,“为了争夺三代机项目,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草菅人命,会断送歼七出口这个项目,还会影响我们国家的声誉。我看,他们没这个胆子。”

李干心道,武达民那帮人,他们敢将仅仅进行了100个小时地面测试的发动机,写成已经装机试飞上千小时的型号报上去,这帮人已经没有了底线,什么做不出来?

但这些未卜先知的话,只能拦在肚子里。

不行!

这个事不能这么算了。

李干当即提出请求,他说,“洪总,有问题的零部件出现在歼七出口项目里,我们军代处有责任追溯问题的根源。”

“前起落架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按照规定,接下来要对所有的零部件进行排查,排除隐患之前,生产肯定是要停下来的。”

“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把事情查清楚。”

看着李干决然的神色,洪海涛缓缓点头,“我让小茹和你一块,以驻985厂军代处的名义进行调查。需要时,我会出面。”

“谢谢首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