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一卷 第15章 低空杀手微暴流

军代处发出正式验收报告,歼-7E停止生产,直至所有零部件的质量隐患被排除。

只是前起落架出问题,为什么会波及其他零部件?

这便是军队系统里的“一人生病全家吃药”原则。

厂办牵头成立调查组对前起落架的问题进行追源溯根,军代处、101设计所参加。

厂办副主任林光明为组长,军代表李干为副组长,军代表林小茹、质量科卓不群、设计所吴强以及纪委陈海恩等人为组员。

他们首先从采购科查起,采购台账、发票、往来电文,等等等等,事无巨细。

一时间,采购科人心惶惶,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叫进会议室谈话的那个人。

厂办、质量科、设计所,他们不怕,哪怕是军代处,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威慑力,军代处毕竟是军队系统的,隔得远着呢。

采购科又是含金量最高的部门,没有之一,平日里都是力压其他科室一头的。

谁让人家手里掌握着采购经费,谁让人家掌握着供货商的生杀大权。

但是纪委陈海恩,在采购科眼里,那是阎罗王一般的存在。

除此之外,李干这尊大神,更是让采购科心惊胆战的牛人。

试飞员、技术员、军代表,厂里专门为他设立了专项补贴制度,一等功臣……

可以这么说,陈海恩的一句话能影响他们的前途,而李干的一句话,能影响他们的钱途。

高压态势下,仅仅一天,调查组就纠到了一条线索,下一步,必须要到晨光厂实地调查了。

恰好此时,国产第一种中型运输机运-8在做转场试飞降落在了985厂机场。

李干得知他们接下来要做最大航程转场试飞,目的地是211厂机场,立即向洪海涛请示,调查组搭乘顺风机前往东北,能够节约起码三天的时间。

洪海涛立即请示,并且和777厂军代处进行协调,当天就把事情办下来了。

777厂也是飞机厂,专门搞大飞机的,如运输机、轰炸机,级别和985厂一样,军代处级别也一样。

次日,李干一行人登上了运-8原型机,这是第3架原型机,一般而言,对一款新飞机来说,第三架原型机主要用来进行飞行性能的试飞。

03号运-8沿着跑道向南滑跑起飞,随即转弯调整航向至30°,即东北方向。

运-8的最大设计航程是3500公里,此次由张玉龙机组负责进行最大航程试飞。

张玉龙是运-8的首飞试飞员,1974年驾驶03号原型机完成了历史性的起飞。

985厂机场与211厂机场的直线距离2100公里,航程2300公里,张玉龙他们获批的飞行路线是2500公里,也就是说需要稍稍绕一下。

这是为了达到试飞要求。

03号运-8要保持在3500米的高度以巡航速度飞行,也是因为飞行高度合适,李干等人才获准搭乘顺风机前往211厂。

因为超过4000米高度的话,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以维持人的呼吸,而运-8的货舱并不是增压货舱,乘员需要佩戴的氧气罩,但是货舱压根没准备这些。

张玉龙这次要做的,就是模拟满载全副武装士兵在这个高度进行飞行的试飞。

别看都是在飞机制造厂上班,除了李干,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尤其是林小茹。

这位军代处唯一的女军代表,少校军衔,正营级,据说是京城人,她是最好奇的。

一会儿扒着舱窗往外看,看那层峦叠嶂神似山脉的云峰,看那绿葱葱一片的地表,当中蜿蜒穿行的是大河,啧啧称奇。

四台伊夫琴科AI-20K涡桨发动机高速运转产生的噪音,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兴致。

其他人的表现淡定不到哪里去,眼珠子瞪得大大的,看哪都觉得新鲜。

李干偷偷看了清纯得像大学生的林小茹一眼,便靠着舱壁抱着胳膊闭目养神起来。

以运-8每小时500公里出头的巡航速度,加上起降的时间,这一路至少得五个小时。

看风景是熬不住的。

在川省境内,天气格外的好,其他人慢慢注意到,透过舱窗投射进来的阳光,晒在身上更炙热一些。

慢慢的,发动机的噪音下,其他人的兴奋劲过去了,也学着李干的样子抱着胳膊闭目养神起来。

三个多小时后,李干从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回过神来,一扫视,其他人都还在睡呢。

李干扭头透过舱窗往下看,哦,飞机进入渤海上空了,机组选择的是向北飞越渤海,直接抵达211厂。

此时是正午时分,太阳最猛烈的时候,因为太阳正当中,货舱里反而没有之前那么晒了。

又过了三十分钟,李干明显感觉到飞机在持续下降飞行高度,他默算了一下,此时距离211厂机场大概是两百多公里,也就是说,最多四五十分钟,飞机就搞加入降落航线。

运输机不是战斗机,提前下降飞行高度是必须的程序。

此时,飞机在渤海中间,飞行高度约2000米。

李干呼出一口气,不由思考起落地后如何开展工作,要借助这次机会,查清楚武达民团队在03号歼-8原型机调查中做了什么手脚,还自己一个公道!

突然,飞机猛地往下掉,众人猝不及防,好些被抛起来,脑袋磕到了舱壁。

“啊!”林小茹更是惨叫一声,抱着自己的脑袋。

微暴流!

李干眼前闪过一个可怕的极端气候现象名称。

他可是王牌试飞员,在进行一些高度危险科目试飞的时候,反而要挑恶劣气象来飞,他什么气象都遇到过!

微暴流的可怕之处在于,由上往下产生强大的向下气压,像巴掌一样垂直向下地把飞机往地上拍!

李干大喊一声,“大家抓紧护手!”

话一说完,他人就冲向了驾驶舱。

张玉龙的反应非常快,当飞机被气流强行压着垂直向下掉高度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把油门杆推到最大马力位置,同时拉杆放襟翼,处置很得当。

但飞行高度还在往下掉,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向下气流将飞机往下压!

微暴流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种气象通常出现在中低空,而在这个高度上的飞机,通常在起降阶段,换言之,遭遇微暴流后,飞行员能够反应的时间和空间,都极其的有限。

因此,微暴流又称“低空杀手”。

当前,03号运-8的飞行高度只有一千两百米,现在已经降到了七百米。

短短几秒钟,掉了六百米的高度!

李干紧紧扒着主驾驶的椅背,冷静地说道,“张队,压杆,压杆向下冲!”

副驾驶扭头诧异地看向李干,大声训斥道,“你懂不懂,你是干什么的?快出去!”

压杆是下高度,现在高度正在往下掉,玩命拉杆爬升才对!

张玉龙却猛然惊醒,他抬头看向前方,前方晴空万里。

他立即依言向下压杆,机头缓缓呈斜向下姿态,四台涡桨发动机嘶鸣着持续不断提供推力,飞机加速斜着向下俯冲。

李干的目光扫过仪表台。

开过飞机的都知道,飞行学员要成为合格的飞行员,其中有两项基本技能是必备的,第一个是快速心算能力,第二是盲操。

别看李干只是扫了一眼,就这一眼,大约一秒钟之内,此时此刻飞机的飞行参数便记在了脑子里,再一秒钟后,李干已经心算出了想要的数据。

“保持姿态俯冲,不要着急!”李干提醒道。

张玉龙没有回话,但是他的动作表明了态度——按照李干说的操作。

副驾驶人已经傻了,饶是他是有着一千小时飞行时间的老飞,看着庞大的运-8跟俯冲式轰炸机那样往下冲。

本身就在掉高度,你不拉杆爬升,反而采取相反的操作动作,逻辑上就解释不通。

不怪副驾驶蒙圈,要不是李干提醒,张玉龙这位有着两千飞行小时的试飞队队长,也想不起这一手极其冷门的操作!

俯冲加速度,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轻轻松松地突破了650公里每小时的最大设计空速,直接爆表达到了680公里每小时,而且随着俯冲的持续,空速还在增加!

阴差阳错之中,张玉龙机组倒是先完成了最大设计空速的试飞。当空速表上的指针到了定格,然后在那里颤抖不已的时候,空速已经超过了700公里每小时。

货舱里的调查组成员只觉飞机在高速俯冲,他们看不到前面的情况。

而驾驶舱这里,无线电员、机械师、副总师等人,看着海面好像在高速向自己扑来,心跳几乎都要停止了跳动。

飞行高度在加速下降。

在跌破三百米的时候,李干大喊,“拉起!”

张玉龙就等这句话,用力向后拉杆。

副驾驶下意识地合力向后拉杆。

主副驾驶位的操纵杆都能操纵飞机,对一架庞大的使用液压传动的飞机来说,操纵杆是很重的,因此,这年月里,开大飞机的飞行员,都有一双麒麟臂,那肌肉扎实扎实的。

没把子力气你压根拉不动操纵杆。

有副驾驶的助力,张玉龙顿感压力大减,俯冲状态的飞机杯硬生生的一点一点地拉了起来,机头缓缓抬起。

当飞机从俯冲状态改为爬升状态时,03号运-8的机腹距离海面仅有三十米的高度,这么大一架飞机,从远处看,几乎是机腹擦着海面拉起来的!

附近好些船只都目睹了这惊险的一幕。

要知道,运-8机身长度就已经有34米,翼展甚至达到了38米。

换言之,当03号运-8以35°的仰角缓慢爬升的时候,它的机尾几乎戳到了海水里去!

四台涡桨发动机的桨叶高度运转产生的强劲气流,吹动底下的海水,扬起了阵阵水雾。

货舱里的众人,像是坐了过山车一般,持续下落的心,猛然止住跌势,继而缓缓升起,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让每个人的尾龙骨酥麻酥麻。

03号运-8脱险了。

李干露出了微笑,轻轻拍了拍张玉龙的肩膀,转身回到了货舱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